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形态转变-精品文档 (2).docx

    • 资源ID:17861649       资源大小:23.80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1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1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形态转变-精品文档 (2).docx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形态转变一、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与剩余价值难以实现问题一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经过的关键环节“积累就是资本以不断扩大的规模进行的再生产。这种积累,只要通过产业资本在“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形态上的循环运动经过来实现。产业资本不断地将劳动力这种具有特殊使用价值的商品置于资本的支配之下,不仅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新的商品和新的剩余价值,“还要生产并再生产资本关系本身。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则是要把上一轮产业资本循环运动中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再投入到新一轮产业资本循环运动中去。资本支配下的扩大再生产必然带来一种结果,即“对过去无酬劳动的所有权,成为现今以日益扩大的规模占有活的无酬劳动的唯一条件。这种社会再生产经过越是循环反复地进行,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就不得不与劳动资料相分离,转化为以出卖本身劳动力为生的“虚构商品。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的分离越是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生产与需求的同一关系就会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转化为生产与需求的对立关系。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经过要进行下去,就必须不断地在商品资本通过市场交换转变为货币进而转变为扩大的货币资本的环节上,实现“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体上,使生产与需求的对立关系暂时地得以解决。不经过这一“飞跃,则商品价值,进而剩余价值,就不能得到实现;剩余价值若不能实现,也就无从转化为资本,社会再生产经过也就无法持续下去。因而决定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经过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环节是剩余价值的实现环节,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管是古典危机还是现代危机本质上都是剩余价值难以实现的外在表现。二资本有机构成变化与剩余价值难以实现问题剩余价值的实现经过,十分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剩余价值实现经过,从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商品价值由商品体到货币体的“惊险的跳跃的经过,在生产与需求的对立不断扩大的条件下并不必然会发生。这种“跳跃发生的几率甚至随着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经过的循环反复而趋于减小。商品价值规律发挥优胜劣汰的作用,使得“扩大本人的生产规模的单纯的实际可能性也变成了同样的强迫性命令。资本家扩大生产规模的努力假如单纯依靠资本投入的扩张,就会因资本有机构成不变导致劳动力价格过快上升到“严重地危及资本关系的不断再生产和它的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产的程度。对于资本来讲,率先采用能够提高劳动生产力的新生产方法,进而使所生产的每个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市场价值,就能够暂时地获得额外的剩余价值,同时淘汰其他竞争者。个别产业资本之间的竞争越是剧烈,增进劳动生产力就越是成为资本家扩大生产规模的手段,实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就越有必要。当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式成为生产剩余价值的主要方式时,资本有机构成的单向变化就成为一种常态:不变资本的相对量趋于增加,可变资本的相对量趋于减少。资本有机构成的这种变化必然使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结合方式发生不可逆的改变:“在积累进程中构成的追加资本,同它本人的量比拟起来,会越来越少地吸收工人周期地按新的构成再生产出来的旧资本,会越来越多地排挤它以前所雇佣的工人。这种排挤,必定以人口相对过剩的常态化和产业后备军的构成为结果,进而成为资本持续压低劳动力价格的有力武器。一方面是资本驱使下不断扩大的生产能力,另一方面是无产阶级日益贫困化导致的消费需求萎靡。生产与需求的这种对立积累到一定程度,剩余价值就会由于商品交换活动的停滞和萎缩而无法实现,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经过忽然中断,以商品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也就不可避免。二、透支消费与剩余价值难以实现问题的暂时缓解一透支消费的目的与本质客观地讲,相对于封建主义生产关系下近乎停滞的社会生产来讲,资本支配下的社会生产在并不算太长的历史时期内使社会生产力实现史无前例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曾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日趋激化的生产与需求的矛盾,正是这种发展起来的社会生产力与资本支配的资本蓄积规则及财富分配规则相冲突的结果。假如不能依靠压缩生产能力的办法来解决这一冲突,就只能依靠刺激消费需求的方式来寻求缓和。突破“量入为出的观念,决不是某个人心血来潮的结果,而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调整的必然产物。“透支消费的观念之所以能够被接受,恰是日趋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间的矛盾不断发展的结果。资本主义生产经过同时也是资本蓄积的经过,资本蓄积越快则生产与需求的对立也就越尖锐化。资本蓄积正是通过在社会再生产经过中不断地将剩余价值转化为产业资本,转化为现实的生产能力,才能得到完成。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由于剩余价值不断地转化为产业资本,生产能力的扩张几乎是没有限制的;但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却会使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者所具有的消费购买能力相对地变弱。要缓解生产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关系,就必须改变一部分社会劳动生产物的性质和用处,使生产与需求暂时到达耦合状态,使新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能够从商品交换中得到实现。作为不变资本或可变资本的物质载体的那部分劳动生产物已经补偿了在生产经过中消耗掉的劳动资料或劳动力,所以其性质和用处不能再作改变。唯一还能够改变用处的劳动生产物,就是那些补偿生产经过中劳动能力和劳动资料消耗之后剩余的那部分劳动生产物。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这部分剩余生产物的价值形态即是剩余价值。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透支消费无论是微观层面的个人消费透支,还是宏观层面的国家财政透支本质上都是将剩余价值的用处暂作改变,在抑制生产能力扩张的同时尽可能扩大有效需求,最大程度地让新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得以成功实现。二透支消费的必然性与局限性利用透支消费来缓解剩余价值实现经过中矛盾的方法,能够归纳为:用剩余价值实现剩余价值。这种使资本能够继续行使对劳动者的支配权和对剩余生产物的索取权的方法,在资本主义体系刚刚构成并初步发展的历史时期,并不是必须的。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资产阶级奔波于世界各地四处落户,四处开发,四处建立联络,不断扩大的世界市场使剩余价值能够较为容易地实现。一旦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胜利,资本主义的世界殖民体系日臻完善,绝对剩余价值生产越来越遭到全体劳动者的抵制和对抗,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加快,实行这种“用剩余价值实现剩余价值的方法就变得越来越有必要。相对于危机爆发时销毁过剩商品并消灭生产能力的那些危机应对办法,全社会范围内的透支消费能够在尽可能小地毁坏生产力的前提下,尽量地缓和因资本主义制度导致的生产与需求的对立关系。这是由于,一方面,透支消费在一段时期内将社会储蓄基金部分转变为社会消费基金,暂时减缓了剩余价值转化为产业资本的速度,以毁坏相对较小的方式抑制了生产能力的扩张;另一方面,透支消费在一段时期内提高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者的消费能力。资本牺牲的是对已实现的部分剩余价值的直接支配权,换取的是资本支配下的扩大再生产经过的平稳运行,以及将来一段时期内剩余价值的顺利实现。以“高福利、高消费著称的福利资本主义之所以成为现代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之一,正是由于福利资本主义所依靠的全社会范围内多层次的透支消费,为扩大再生产经过中的剩余价值实现问题提供了一种毋需废除资本对生产支配权利的应对办法。实行透支消费的资本主义国家一直在回避一个根本的问题:即导致社会再生产经过中剩余价值难以实现的资本蓄积规则和财富分配规则没有发生任何本质性的改变。这就注定了透支消费只能暂时缓解社会再生产中的剩余价值实现问题,并不可能从根源上消除生产与需求的对立关系。三、剩余价值难以实现问题的激化与经济危机形态的转变一透支消费使剩余价值向金融资本转变当资本家以“用剩余价值实现剩余价值的办法来缓解被资本支配下的扩大再生产激化的生产与需求的矛盾时,资本不会放弃对转变了用处的这部分剩余价值的最终支配权。透支消费暂时转变剩余价值用处的经过,只是通过信贷或公债的方式,将作为这部分剩余价值物质载体的剩余生产物的使用权暂时让渡给消费者或政府。剩余价值归资本家所有的财富分配规则在这个经过中并没有本质的改变,但资本家对已实现剩余价值的即时索取权转变为对已实现和将要实现的剩余价值的长期索取权。用于实现剩余价值的这部分剩余价值,固然没有转化为在“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形态中完好循环的产业资本,却转化为金融资本:通过到期还本付息的规则,不仅将过去已实现的剩余价值收回,还额外地从因这些剩余价值的垫付而得以实现的新的剩余价值中以利息的形式支取出一部分来。这些游离于剩余价值生产经过之外的金融资本,外表上看只是当作商品的货币,但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它作为货币所完成的这个行为,是资本主义生产经过的先导P383。由此能够看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长期盛行的全社会透支消费并不是资本给劳动者的无偿馈赠,也不意味着劳动者依附于资本的事实发生了改变;实行透支消费的目的只是为了资本能够更好地实现剩余价值,并将资本对劳动者以及对社会生产的支配进一步深化。二资本主义生产体系金融化与货币过剩常态化全社会范围内的透支消费越是盛行,越来越大比例的剩余价值会转化为金融资本,进而导致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金融化。这种形式的转化非但不可能使业已存在的生产与需求的矛盾关系得到彻底解决,反倒会使这种矛盾关系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一方面,金融资本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导引作用使产业资本周转效率提高,单位时间内生产既定剩余价值所需的产业资本预付量减少了。这一改变意味着剩余价值的绝对量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从全社会范围来看,资本蓄积的速度不是减慢了而是加快了。资本蓄积速度的加快推动生产经过中资本有机构成的加速变化,不变资本比重进一步上升,可变资本比重则进一步下降。另一方面,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加速了劳动者购买力弱化的经过,实现剩余价值的目的使社会对金融资本的需求快速放大。这表如今扩大的透支消费使得对充当支付手段的货币的需求快速增加,以债权关系和信誉关系作杠杆,流通中的信誉货币量成倍放大。金融资本借由透支消费获得的对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支配作用,使得生产与需求的矛盾关系不再直接表现为商品过剩,而是表现为常态化的货币过剩。金融资本流向哪个产业部门,哪个产业部门就会在供需两旺的形势下迅速膨胀;反之,金融资本一旦撤出哪个部门,哪个部门就会因需求的萎缩而迅速衰落。对商品的需求往往与商品的使用价值无关,也与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无关。在这种形势下,不仅越来越多的剩余价值直接转化为金融资本,甚至在实体经济部门中循环周转的职能资本也有向金融部门流动的趋势。金融部门相对于实体经济部门日益膨胀,经济加速金融化。近期20年美国经济发生的一些变化,就很能讲明这一趋势。从衡量货币发行量的广义货币M2与GDP比值指标来看,1994年美国该指数为62.16%,但到2012年已达89.92%;再从衡量资产证券化的股票市场交易额与GDP比值指标来看,1988年时美国该指数仅为33.97%,在1997年到达123.73%,在2000年时则到达321.88%,2008年进一步上升到450.19%。三经济危机形态的转变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金融化和货币过剩的常态化,非但没有消除生产与需求的对立,反倒将这种对立发展到了更深的程度,社会生产的无序性在各种金融衍生品的遮蔽下悄然生发。以引发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为例,次级抵押贷款本是面向信誉程度差和还债能力弱的借款人的一种高风险贷款,次级抵押贷款公司却将这些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打包成债券出售给投资银行,投资银行又利用担保债务凭证等工具面向保险公司、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为购买这些债券融资。正如马克思曾讲过的那样,“由于有各种方法使同一资本,甚至同一债权在各种不同的人手里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出现,这种货币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以劳动者为主的消费群体购买力越是随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而相对弱化,金融资本为实现剩余价值而鼓励透支消费的动机就越强烈,手段就越翻新。金融资本对透支消费的支持,扰乱了价格信号反映并协调生产与需求关系的经过,使得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变得愈加脆弱。信誉货币的高度不稳定性,成为频繁引发以货币过剩为特征的现代经济危机的导火索。不同于金属货币,流通中的信誉货币量具有高度的可伸缩性。当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经过中新创造的剩余价值较容易实现时,金融资本为介入对剩余价值的分割而竭力延长信誉链条,大量的信誉货币被创造出来,并带动扩大再生产经过的加速。但当扩大再生产经过中新创造的剩余价值难以实现时,金融资本为实现新的剩余价值而让渡出去的剩余价值就表现为个人和政府债务的累积;一旦债务无法清偿,信誉链条的崩溃会使流通中的信誉货币量急速萎缩,并加剧扩大再生产经过中的剩余价值实现问题。信誉货币的不稳定性,正是金融资本对扩大再生产经过的控制没有消除资本蓄积规则和财富分配规则的外在表现。扩大再生产越是加速进行,劳动者购买力越是萎缩,与透支消费相联络的信誉货币过剩也就越严重。当过度扩张的信誉也无法帮助资本将扩大再生产经过中新创造的剩余价值实现出来时,信誉货币流通量的忽然萎缩就引发当代经济危机的爆发。从商品过剩向以货币过剩的经济危机形态转变,是金融资本通过透支消费获得对社会再生产经过支配权的必然结果。通过透支消费使剩余价值转化为金融资本并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经过的导引,固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生产与需求的对立关系,但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经过中的剩余价值难以实现的问题。正如马克思所讲:“一起现实的危机的最终原因,总是群众的贫穷和他们的消费遭到限制,而与此相比照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竭力发展生产力,好似只要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线。金融资本既然不能改变资本在社会生产中占支配地位的资本蓄积规则和财富分配规则,也就不可能真正消除生产与需求的对立,只能使这种对立激化导致的经济危机以新的形态表现出来。四、危机形态转变的经济后果一劳动者地位的弱势化建立在全社会范围内透支消费基础之上的福利资本主义,曾给人以一种幻觉:劳动者的经济地位已经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而提高,高水平的社会福利能够保证劳动者不再依附于资本。但以新的形态表现出来的经济危机表明,劳动者依附于资本的事实并没有丝毫改变,并且随着危机形态的转变,劳动者的经济地位有明显的弱势化的倾向。一方面,在金融资本引导下不断加快的扩大再生产经过,使社会绝大多数劳动者被制造业部门所排挤,劳动者面临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几乎成为一种常态。上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在遭遇高通货膨胀率的同时,还出现了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的问题,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数据表明,美国平民失业率自1974年1月突破5%,1982年曾一度攀升至10.8%,直到1997年5月初才初次降到5%下面水平。另一方面,劳动者由制造业部门向服务业部门转移的经过中,劳动者的个人生产力趋于贫乏。在美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1980年的67.23%上升到2011年的73.09%;但服务业就业人数占社会总就业人数比重从1980年的65.7%上升到2010年的81.2%。相对于非服务业部门,服务业部门劳动者的财富创造能力增长更为缓慢。劳动者经济地位弱势化既是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中生产与需求对立加深、经济危机频发的直接原因,又因新形态经济危机的爆发而加剧。信誉货币流通量的忽然萎缩导致金融资本失去支持透支消费的能力,转而要求政府和个人清偿因透支消费而累积起来的债务,以便将垫付出去的资本回收。政府和个人债务危机的集中爆发,不仅导致福利资本主义破产,还将劳动者推至愈加弱势的地位。二消费者行为的虚荣化消费者的一切消费行为,本来都应当是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服务的。劳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前提条件,人的劳动的目的和消费的目的应当是一致的,即为了再生产出更自由全面发展的人而劳动,也为了再生产出更自由全面发展的人而消费。金融资本对社会生产的支配使生产与需求的对立关系愈加深化,与危机形态转变相伴生的货币过剩也使消费者迷失其行为的目的,陷入消费目的虚荣化的境地。一方面,金融资本主导下的全社会透支消费将需求的范围限定在人的衣食、生殖、寓居、装饰等动物机能上。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透支消费提供的物质产品和服务能够知足较低层次的人的动物机能方面的需求,却不能知足更高层次的人的精神方面的需求。全社会透支消费培养起来的“消费至上的观念,无助于人的精神方面的需求的知足,也就不能到达再生产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的目的。另一方面,金融资本主导下的全社会透支消费使消费者出现“为了消费而消费的倾向,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消费相对于动物机能方面需求的知足也是过剩的。金融资本提供的各种透支消费的时机,使消费者能够仅仅是为了虚荣而非为了需要进行消费。名牌箱包等奢侈品在使用价值上与一般商品并无差异,但是奢侈品能够知足消费者的虚荣心,故让诸多消费者哪怕背上债务也要购买。消费者行为普遍虚荣化既是经济危机形态转变的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新形态经济危机发生的风险。消费者出于虚荣心而做出的消费决策,使生产者误以为商品供不应求是能够持续的状况,进而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加剧生产与需求的对立。信誉货币流通量的忽然萎缩使这种虚荣消费失去财富支撑,生产与需求的对立关系就显现出来。普遍的虚荣消费越是与透支消费严密结合,金融资本的无序流动就越是容易造成货币过剩经济危机的爆发。五、结论及对我国的启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由商品过剩的古典危机向货币过剩的现代危机的形态转变,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调整的历史产物。全社会透支消费在促成经济危机形态转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透支消费来“用剩余价值实现剩余价值的办法,帮助资本暂时克制了由资本支配下的扩大再生产导致的剩余价值难以实现问题。但透支消费也使剩余价值直接转变为金融资本,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剧了生产与需求的对立关系,让经济危机不可避免地以新的形态表现出来。作为一个正在努力构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我国应当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形态转变中得到一些启示:第一,透支消费不是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依靠透支消费来扩大内需,并不能真正地解决有效需求缺乏的问题,却能够导致政府和个人债务的累积。不断累积的债务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非常大的危害。积极扩大内需,就必须在确保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正义上多做文章,努力缩小收入差距,消除贫富分化。第二,社会福利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社会福利水平的高低只是衡量一个社会发达与否的标准之一,而非唯一标准。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要积极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得到更好的知足,但是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必须量力而行,必须以我国经济实力和财政状况为基础。第三,金融业应以发展普惠金融为目的。发展金融业有助于聚集社会闲散资金,扩宽企业融资渠道。但是假如一味强调金融业发展而忽视了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的有效结合,就会导致金融资本“吸血现象的发生。我国发展金融业,必须以普惠金融为目的,使金融业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注意事项

    本文(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形态转变-精品文档 (2).docx)为本站会员(安***)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