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十番显见概说3.docx

    • 资源ID:17873599       资源大小:37.33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十番显见概说3.docx

    十番显见概说【第03课】 于十番显见,讲了三番了,第一番如来直指真心,直接告诉楞严法会所有的大众“见是心见,能见才是核心,才是中心,才是真正的心”。能见才是真正的核心中心,那么一切所闻呢?一切所知呢?一切所嗅到的味道呢?一切所尝到的味道,什么是心呢?什么是核心呢?我讲楞严经,第一遍是依文解字传播知识,就一句一句,一个词一个词,一个字一个字地带着大家分析认识;到第二遍就不一样了,第二遍是加深楞严经段落的意思;再讲就重点提示“能”。如来在这地方明确地告诉大家“功能、性能才是根本的核心和中心”,才是真正的心。我们没在性能上去深刻地认识,还是着在了心所上(没学过百法明门论不懂得什么叫心所),也就是说我们具有的性能是能见,但是往往我们都着在了所见上,去执著所见(喜欢不喜欢,开心不开心,高兴不高兴,看到美丽漂亮的就想多看几眼,看到不舒服的就讨厌)。你能见的性能没有生灭,应该是性能当家做主,不卑不亢,不喜不厌。我们往往听到好听顺耳的就开心就高兴。听到逆耳的,纵然是忠言逆耳利利于行,照常还是不开心不高兴,不归本能,不让本能去当家做主,而是着于相,取相为主(取生灭的动相为主)。所以第二番显见说以动为身(身就是主宰的意思),以动为境(为心境了),这样就性心失真,颠倒行事迷失真性。其实真性遗失了没有?没有。佛陀第一番直指真心,直指性能,让大家就路路还家,返璞归真,认清性能是我,中心的见闻觉知的性能才是真我。在百法明门论讲心的时候,什么是心?聚集为心。中心(我们的真心)聚集了见性、闻性、嗅性、尝性、觉性(触觉),还有分别性和死板的执著性,还有采纳性和贮存性(记忆嘛,八识,兄弟八个一个胎,一个伶俐一个呆,五个门前做生意,一个后台把账开)。佛陀在这里里直指人心,让大家见性成佛,明白什么是心?什么是性?性是性能,心是核心,心是中心,心是真正的核心真正的中心,真正的核心真正的中心就是能见能闻能觉能知(八识性能)。明白了这些道理理以后就有量,就能够达证量。认清楚了这个核心,以这个核心为主,你就能够达到证量。我先是跟你们讲佛学术语、名词,经文依文解字,然后再给你们讲根本,根本是能、性能。去年十月一我讲课当中讲的能就特别多,能闻、能见、能觉、能知、能嗅、能尝、能分别、能执著、能记忆,都是能功能。佛陀在第二番显见当中又明确地告诉大家“谁要以这个能为主了,谁就能够证得阿罗汉”,就有了证量。阿罗汉的能量就非常高了,能知道八万四千劫的生死轮回,不光知道自己,还知道别人八万四千劫的生死轮回,能够和万物融为一体,这个量(证量)就非常大非常广了。在佛陀弟子当中,第一个知道本性性能就是自己本来具有能见能闻能觉能知性能的是憍陈如尊者,他第一个归的能,不是说认为色身是自己,而是第一个认清八识性能是真我的是憍陈如尊者。他老老人家称为“解悟第一”,也是证悟第一,第一个证悟的。他就明白了功能是主,功能所发挥的效果是客。我们有能见才有所见,有能闻才有所闻,一切所见都是以能见为根本,一切所闻都是以能闻为根本。所以说所见所闻都是客,它不是主要的,根本的是自己具有的能见能闻的这个性能,能闻的这个性能才是真正的自己(中心)。所见所闻都是生灭相,在这个地方见到的,到另一个地方见不到了;在另一个地方见到的,到这个地方又见不到了;声音也是生灭相(静相动相)。所以说谁能够真正地以自性为真我(自性就是自己具备的性能),而不是色身,而不执著色身是我的时候,他距离证阿罗汉就很快了,归能了嘛,也分清能所了。那再正确处理理所见所闻所缘,就不会太计较所缘了。为什么呢?菩萨是饶益有情广度众生,他不是对自己色身计较得失了,而是怎么能够有利利于众生,既不让众生产生贪嗔痴,又不让众生迷惑颠倒,这就是菩萨。第二番显见主要是讲的证量。憍陈如拿自己的证量现身说法,佛陀说真心是见闻觉知的性能,通过憍陈如的陈述证明见闻觉知的性能是主要的,所见所闻所觉所知是不主要的。能知道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那就以什么为主。认清了自身所具备的根本性能是主的时候,一切的见闻觉知五欲六尘,还有五阴(色受想行识)都不是主要的,这些心所法所知所见所闻都是变动的。了然常明的本性时刻都是能见能闻能觉能知,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只不过是凡夫认识不到,不承认这个就是能成佛做祖的根本核心,所以有众生、有圣人。圣人圣在哪里里?知道了核心性能是真我,运用的是核心性能为人处世、接人待物。凡夫是取的境,同样都在处理理事情,凡夫是迷的境,不是转境。那么真正开悟的人,他以本有心性来为人处世,是转境的,若能转境亦同如来。凡夫被境转,圣者常转境;凡夫被经转,圣者常转经。这里面区别大了,证量不一样。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真心本不动摇,本性本不生灭。若能够真正地知道真心本不动摇,见闻觉知的性能无生无灭,我告诉你,你已经半个阿罗汉了,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就是整个阿罗汉了。妄念有生灭,真如不变迁,迷者着于境,悟者无挂牵。第一番佛陀直指真心,指出了性能,指出了见闻觉知性能是核心,是中心,是真心,这个性能没有生也没灭。第二番就说真正地认识清楚了,归到了真心是性能了,那就证得阿罗汉了,就有证量了,归能归量了。我们是自取流转,是悟中迷,知不知道自己有能见的性能、能闻的性能、能知的性能、能觉的性能?知道,清楚!没有能看见哪有所看见?没有能听见哪有所听见?但是就不认为功能是核心,是中心,是真心,而是拿着所听所闻所见所知所觉,围绕着“所”转,而不是用功能去处理理这些所见所闻所知所觉,而是被所见所闻所知所觉牵着鼻子转,被外境(境缘无好丑,好丑在于心),被境缘转,对境缘产生了喜、厌、取、舍(十二因缘嘛),所以颠倒了。“什么是主”颠倒了,我们这一颠倒,所以沉沦,轮回在六道当中自取流转。到了第三番显见,显见不灭说的是什么?第二番显见说证量,你只要认清了真心是我们人人本有、人人具有的见闻觉知的性能,你就能够证得阿罗汉。到了第三番显见,波斯匿匿王代表的是凡夫,凡夫又是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虽然有这么几十岁、几岁、几年年几月几日几时,容颜由少壮到衰老老,但是我们本来具有的见闻觉知的性能没灭也没长。第二番和第三番主要是说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也没有消失也没有灭,只不过在凡夫的时候,认识不到当前不生不灭的真心本性,认识不到能见能闻能觉能知这个性能即是我们的真心,即是我们生死的核心,也是一切万物的中心。如来第一番指出真心,直指真心让大家见性成佛,直指核心直指真心让大家明白性(见性),见解上要归性,性能是我。第二番憍陈如又出来作证“我已经认识到了,我已经证得了见闻觉知的性能是真心,我就是以这个真心为主才证得的阿罗汉”。那么众生为什么还是众生呢?就因为颠倒行事,性心失真,念念生灭,被境所牵,而不是用心性去处理理、去转境,所以认物为己,迷失心性,轮回是中,自取流转。第二番说的是圣,第三番说的是凡,虽然贵为国王,他还是凡夫。在国王身上,十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能见能闻能觉能知的中心性能哪一时不起作用呢?所以说穿衣吃饭,举手行仪,皆不离如来本来面目,没有生灭,此心不生不灭,在凡夫而不能自知。别管你是多么尊贵的身,什么样的身份,国王够尊贵了吧,那还是凡夫啊。第一番直指心性,第二番第三番就说明了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在圣是认清了根本,在凡还没认清根本。佛陀直指真心的时候,指出真心了就有人站出来,“我已经证得了”,这是给大家说明“我能这样做,我以本性为主,我几天几个月几年年能成阿罗汉,你们也能”,这是在以圣激发所有的凡夫,带动大家,说明修行不是很难,成佛不是很难,成阿罗汉不难。你看在佛经里里有的三天、一天、当下,三四个月、一年年半载成阿罗汉了,为什么?他们归真心归本性了。我们还是被境缘被心所牵着鼻子走,不归八识根本。到了第三番,就说贵为国王又如何呢?你贵为国王,贵为王爷,别管你身份多么尊贵,你还在生死轮回当中,不能够真正地证知不生不灭的这个心地,永远都是凡夫。虽然你有佛性,但是你分不清真心妄心,分不清你起心用的是根本的心性去处理理的事还是一起心就着在境界上了,这个真妄虚实啊,你把现前的生灭现象和不生灭的心性,这二者你没搞清楚。到了第四番,前面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说明了主要的核心是我们所具备的见性闻性觉性八识的性能,说明了在圣不增,是他归到了根本上;在凡不减,凡夫也知道人人都有佛性,但是认不清性能,他不归性能,不能够舍识用根,不能够返本还源。原因是什么呢?再看第四番,【阿难即从座起,礼佛合掌,长跪白佛:世尊!若此见闻,必不生灭,云何世尊名我等辈,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既然我们的见闻觉知性能没有失去,那你为什么说我们遗失真性,颠倒行事呢?【愿兴慈悲,洗我尘垢。即时如来垂金金色臂,轮手下指,示阿难言:汝今见我母陀罗手,为正为倒?阿难言:若世间人,以此为倒,而我不知谁正谁倒。】阿难很聪明,说世间的人都是这样认为的,以此为倒,往上竖起来是正。【佛告阿难:若世间人,以此为倒,即世间人,将何为正?阿难言:如来竖臂,兜罗绵手上指于空,则名为正。佛即竖臂,告阿难言:若此颠倒,首尾相换,诸世间人,一倍瞻视。则知汝身,与诸如来清净法身,比类发明。如来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号性颠倒。】这一段是说的什么?如来以见性为主,你的手向上向下都是能清楚,知道你的手是向上的还是向下的,但是世间人非要给它定一个标准,也就是执著的标准,往上就是正,往下就是倒,这就增加分别了。他要你往上竖,你往下倒的时候就不高兴了;他叫你往下倒,你往上竖的时候他又不高兴了。你清楚他就行了,他喜欢什么就可以了,所以说如来能转境。【随汝谛观,汝身佛身,称颠倒者,名字何处,号为颠倒?】颠倒在死死板板的那些框框规矩上,框框规矩都是为利利益众生,为了有一个文明、好的现象而设立的,不能够死在那上面啊。颠倒在哪里里?颠倒在死板、不灵活了。佛觉悟在哪里里呢?广利利众生,饶益有情,随时随地都在灵活,他用的是心能转境,众生用的是心在着境着相。这个时候阿难听不明白,【于时阿难与诸大众,瞪瞢瞻佛,目睛不瞬,不知身心,颠倒所在。】不明白哪里里颠倒了。【佛兴慈悲,哀愍阿难及诸大众。发海潮音,遍告同会:诸善男子!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色心,我们的肉团心是个血液泵,还有我们分别执著的心,还有一切诸缘,及心所使对心的使用,还有诸所缘法我们所接触到的万事万法万物,这些都是唯心所现,我们所具有的见闻觉知的性能显现出来的。一切的“见”是能见所见到的,一切的“闻”是能闻所听到的,一切的味道是能嗅嗅出来的,一切的味觉(吃东西)都是尝性所品尝到的,一切的接触触感都是身体的触觉所吸纳采集到的,一切的起心动念都是第六识的分别心所起的分别,一切的执著都是第七识生成的执著,一切的记忆都是第八识的贮存功能,都是八识性能这个核心所反应出来的,所展现出来的,都是心内之物。就连你这个身,你的分别执著的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比如说在哪里里受了委屈老老是想哭,遇到开心的时候老老是想笑,这个背后还有一个真心,你想哭的时候知道你想哭,你想笑的时候知道你想笑,它是妙真心中所现的一个现象,苦乐现象。我们的见性觉性是周圆的,我们这个肉团的身,我们这个肉身的起心动念都是在周圆的真心以内,它只是一个点。比如说我们在第二层楼住,楼上有动静有声音能听得到,前后左右八方有声音也能觉知得到,楼下有声音也是能觉知到,这证明我们见闻觉知的性能是周圆无处不在的。既然它是周圆无处不在的,我们的色身是周圆广大的真心中的一个点。【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妙在哪里里?妙在我们不容易易觉察,不容易易认识到我们的真心是周圆的,我们见闻觉知的性能也是周圆的。【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本来很明白的这个心,很明了的,但是往往去着相,去着心所,就不妙了。【宝明妙性】,反而我们起了分别执著,【认悟中迷?】人人本来都很清楚的,心性都是很明了的,这就叫作悟。迷在哪里里?迷在了自己的习性,自己的分别执著“我喜欢这,我不喜欢那”等。【晦昧为空】“昧”是不明白,“晦”是黑暗。心地昧在黑暗里里,转不过这个弯来,往往执著于物相而不归真心本性。【空晦暗中,结暗为色。】他老老是执着色相,那么造的是色因。【色杂妄想,想相为身】,他还是想象自己这个色身是主,不是心的性能为主,所以【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昏在哪里里?昏在不知见闻觉知的性能是核心、是中心。【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一迷色身,心在身内,认为心在身体以内了,【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其实本性是周圆的,外面的山河大地虚空,还有我们的色身,皆是真心中的一个点。佛陀这里里打了一个比喻:【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无差别,如来说为可怜愍者!】还是说的不归本性,而着色相,而着外境。没认清本性真心是周圆一切处的,是不动的,是不生灭的,是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并且是周圆十方的。我们这个色身,我们起心动念都是在真心范围以内,一着境、一着自身就认为心在身内了。这一番值得好好讨论讨论。本来是接着第三番说的,在凡夫本性也不减。觉知性能时刻都在发挥作用,而不自知,第四番主要是说的发挥作用而不自知,还非要找出个佛来去成不可,自己本来就是赤裸裸的一尊佛。如果我们知道了本性,认识清了本性是我的话,就不认为色身是我了,认清本性是周圆的、无处不在的,那就是认清法身我了。认清法身我打得烦恼破啊!佛陀讲这一番,主要是要打破我们以往的常规错误:一是着境,二是着身,不归真心和我们每一个众生所具有的性能是真我,只认大海之一浮沤体,不认整个大海天空无处不是我这个法身。(学员回顾略略)师父开示:讲性能就强调性能,性能,“同体大悲,无缘大慈”、“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大地平沉,万法皆空”。我告诉你们,怎么知道有大地,是你看见的,没有能见哪来的所见?所见是能见范围里里面的东西,那你的所听所闻呢?所闻是你能闻里里面所产生的现象,是你能闻范围所涵盖的内容。你的起心动念是你的心能知里里面所产生的,在能知能觉能反应范围以内产生的现象。“有能才有所”这句话要记清楚了,没有你能见你怎么看见的?你看见万事万物了,你看见山河大地了,你看见马路路楼房了,那是你能见范围里里面所含有的东西,那都是你的能见。若能够见相离相,什么叫见相离相?不着相了,他知道了“哦,这都是我能见所见到的,还都是我能见范畴以内的东西”,一切都是我能知所知道的,都是我能知范畴以内的东西,一切都是我能见能知能觉所觉察到的范畴以内的现象,那都是归到能上去的。没有能哪来的所呢?所以说大地是心内之物。第四番讲的都是能,一切的一切都是你能见能闻能尝能嗅能觉能知这个范畴以内的现象,所以同体大悲,它都是你性能范畴以内的东西,它跟你不同体吗?是同体,跟法身同体,跟色身不同体,色身和法身是不一不异。色身也是我们的心能里里面的现象,我们起心动念也是我们心能起心能动念范畴以内的。说同体、说大地平沉、说流水黄花无非般若,那都是说的法身、说的性能。没有性能,就没有所能。必须以能为核心,否则动不动就着在境缘上了,但是你没有能见你就没有所见,没有能闻就没有所闻,没有能知就没有所知,没有能起心就没有所起的心念,没有能就没有一切的所。一切的所都归到八识心性性能上,它是核心,它是中心,它是真正的真心。什么叫真心呢?真正的核心才是真心,汇集了所有,都是在它这个范畴以内,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都跑不出这个核心范畴。我们只是在某一点上去执著,去较劲,去死板的搞不明白原因,还没弄弄明白性能是核心。所以佛陀在第一番就直指核心,核心是什么?核心是性能,又说出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在圣他们是明白了性能,能见能闻能觉能知是核心,但是凡夫没搞明白,所以说即使贵为国王,他还是凡夫。到底失去了没有?虽然是凡夫,但是见闻觉知性能照常天天在发挥作用,穿衣吃饭,行走坐卧,举手低昂,哪一时哪一刻我们心性不起作用呢?心性哪一刻不明了呢?迷的时候落在相对上。你知道什么,到商场里里去你喜欢就想贪,那你得看你有那么多钱吗?你用你的能分析一下,不是说你想要什么东西就有的。有的着在相上,买不起还想要,就烦,求不得苦啊,所以有八苦无量诸苦,没用能嘛,被境被物所转了。凡夫被境转,如来能转境。说是迷失了,其实,一点都没迷失,只是不会用,不会把握。到了第五番,就说明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本性时刻无来无去,恒常明了。为什么呢?你看第五番。【阿难承佛悲救深诲,垂泣叉手,而白佛言:我虽承佛如是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圆满常住心地,而我悟佛现说法音,现以缘心,允所瞻仰。徒获此心,未敢认为本元心地。愿佛哀愍,宣示圆音,拔我疑根,归无上道。】这个地方阿难听明白了,本有的见闻觉知性能是核心,但是明白了还转不过弯来,在哪里里转不过弯来呢?“那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你说心是周圆的,我怎么没发现呢?”【佛告阿难:汝等尚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因为你心里里有想法、有成见了,你听法的时候就按你那个看法和想法去理理解了,缘心听法法亦缘。【非得法性】,你没有真正听我说的。【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有人用手指给你指月亮,但是这些人不看月亮,专看手指,这样不但看不到月亮,还把指月的这个人的方向性搞错了。【以所标指,为明月故。岂唯亡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人家给你指的是月亮,你非要看手指,手指也不是月亮,你也看不见月亮放光,因为你的成见你的意识搞错了。就如同你们不是说听着我讲课所指的方向,你奔着那个方向去,而是着在文字里里。【何以故?即以指体,为月明性。明暗二性,无所了故。】跟你说看月亮你看手,月亮是发光的你非要看手,那个手是暗的,不会发光的,所以跟你说月亮是明的,你说是暗的,为什么?你看的是手,你看的不是月亮,明暗二性是比喻你心明白不明白。你执著的方向不对了,你的心也明不了,还是暗的。【汝亦如是!若以分别我说法音,为汝心者,此心自应离分别音,有分别性。】你要是想理理解我说法的意义,就别着在声音相上“这个声音好听,这个声音美”。【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暂止便便去,终不常住。而掌亭人,都无所去,名为亭主。】你要分清主次。【此亦如是!若真汝心,则无所去】,当你真正知道你的心了,不动了,它没有来也没有去的,它没有生也没有灭的,它时刻是明了的。【云何离声,无分别性?】比如说你闻的性能听见声音了就认为“哦,我听见了,它发挥作用了”。但是声音有二相,有动相有静相,没有声音静下来了,那你不是也听到静下来了,没有声音了吗。“没有声音了”不又落在一种分别执著里里面了吗?但是你能闻的性能,它听见声音和听见静止,都是能听见,没有生灭。它没有说有声音了,这个性能就发挥;没声音了,这个性能就没有了。不是那样的!“无分别性”,你不要去分别它,性能不落在分别上的,它时刻了了能知,明明了了。【斯则岂唯声分别心】其实你们都落在了“有声音我的心就发现了,我的性能起作用了”,不是的。【分别我容,离诸色相,无分别性。】你看着我的好看,出家,修的庄严,你应该离色相,才能够知道你自己本有能见的见性,你能看到我这个形象,你也能修到我这个形象。你应该知道,你有的见性跟我有的见性是一样的,没有分别,【如是乃至分别都无】你不要搞你长的形象跟我长的不一样,那错了。【非色非空】我们这个能见的性能,见闻觉知的性能它不是空,它是有。它也不是一种形象,是一种能,是一种功能,你不要迷了。【拘舍离等,昧为冥谛。离诸法缘,无分别性。则汝心性,各有所还,云何为主?】拘舍离这一帮人就分不清,他认为心性离了法缘、离了外境就不存在了,那样的话,这个主客怎么分?有能见才有所见,才有所见一切,所见都是能见范围以内的内容,是脱不开的,功能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只不过凡夫不知道。再接下来:【阿难言:若我心性各有所还。则如来说妙明元心,云何无还?惟垂哀愍,为我宣说。佛告阿难:且汝见我,见精明元】,这个地方都讲的“原”,原来原本。【此见虽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汝应谛听!】这是说这个分别心意识心虽然不是真心,但是它是真心所发挥的性能。【今当示汝无所还地。阿难!此大讲堂,洞洞开东方。日轮升天,则有明耀,中夜黑月,云雾晦暝,则复昏暗。户牖之隙,则复见通;墙宇之间,则复观壅。分别之处,则复见缘;顽虚之中,遍是空性。郁孛之象,则纡昏尘;澄霁敛氛,又观清净。阿难!汝咸看此诸变化相,吾今各还本所因处。】【云何本因?阿难!此诸变化,明还日轮。】明还太阳,什么是有光明?光明是太阳照出来的。【何以故?无日不明,明因属日,是故还日。】天黑了,你能看见知道天黑了不?知道。你明了的性能没失去吧?【暗还黑月】,晚上黑暗你能明确的知道黑暗吗?没有月亮,所以说本性没有动摇,见闻觉知性能没有动摇,明来知明,暗来知暗,天明了知道天明了,天黑了知道天黑了,饿了知道吃饭,冷了知道穿衣,下雨知道往家跑。【通还户牖】,看看通达的地方,那是这个房子里里有窗子有门,哪个地方通达不通达,哪面是墙你都是明了的,你哪时不清楚不明了?【壅还墙宇】,壅塞不通那是有障碍物、有墙,那你也清楚明了,哪时不清楚不明了啊?【缘还分别】,一切缘份,你再去分别好坏,开心不开心,高兴不高兴,你哪一时刻不明白不明了不清楚啊?【顽虚还空】,你看天空,天空是空的,但是你能够看见这个空的“见”时刻都是明了的,它没有动,没有左右,没有生灭。【郁孛还尘】,尘土是尘土相,尘土飞扬的时候你也清楚,你也明了,这个性能没有生也没有灭,它时刻都是在发挥。【清明还霁】,天晴了,空气好了,下完雨了,难道你不清楚不明了吗?【则诸世间,一切所有,不出斯类。】你时刻都是清楚明了的,你时刻都是不迷的,你能见能闻能知能觉的性能时刻都在发挥作用,它没有生灭,没有左右,没有消失、也没有增长。【汝见八种见精明性】,只不过是通过这八种比类,【当欲谁还?】你把你清楚明了的能见能闻能觉能知还(huán)到哪里里去?它时刻都是无来无去,无生无灭,遇到什么情况知道什么情况,清楚什么情况,生活当中时刻都是在发挥它的性能和作用,只不过是迷了你不知啊!才要额外再找出个佛来,再修成个佛。【何以故?若还于明,则不明时,无复见暗。虽明暗等,种种差别,见无差别。】如果说你的本性有生灭,你的见性(拿见性来作比喻)有生灭,明的时候知道明,暗的时候不知道暗了;明的时候清楚明,暗的时候不清楚暗了,那你的见性未明。但是明来知明,暗来知暗,你吃菜的时候咸的知咸,甜了知甜,辣了知辣,它是跟咸走了?还是跟着甜走了?还是跟着辣走了?它时刻都在发挥性能作用。你见到什么人说什么话,那也是明明了了,它都在发挥作用。虽然境缘有种种差别,见闻觉知性能没有差别,它时刻在起作用,不是说在哪种情况下有,在哪种情况下没有。如果在哪种情况下有,在另一种情况下没有,那就不是你了。【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你时刻都清楚都明了,那佛性时刻都在发挥作用,而是你不知道。【非汝而谁?】你还说它不是主要的,你都没认清它的主要性,你还在搞“有些东西失去了,我心有所系”,心里里不舒服。你本性没生灭,悲欢离合朝朝闹,生生死死处处有啊,没有哪一刻心性不起作用,既然它时刻都是明了的,那就是【则知汝心】,你应该知道它就是你的心,它就是你的核心,它就是你的中心,它就是你真正的真心。【本妙明净】,它本来妙,你不知道它妙在哪里里?它时刻是清净的明了。【汝自迷闷】,你自己迷,不承认这个时刻明了能见能闻能觉能知的性能是你,而是时刻认为色身是你,思想是你。【汝自迷闷,丧本受轮】,明明了了在你面前的你不承认,你把根本的东西不承认,因为丧本,所以你才受轮回啊,你主要是着在所缘上,把根本的丢了,【于生死中,常被漂溺。是故如来,名可怜愍!】第五番“显见无还”,说的是日常生活当中,你本性不失不迷、不来不去、不生不灭,时刻都在发挥作用而不自知,还要心外求法。心外求法路路更更差,把自己本有的真心,明了的觉性而不闻不顾的,还要去追求佛性、佛心。这里里如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抓住性能,主要是循着性能这个主线过来的。第五番是说的生活当中心性明了,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动不摇,时刻发挥作用。但是迷了的人就根本不往性能上去认识真正的核心根本,而是舍此求彼、舍自求妄、舍本求末。六根门头常放光明而还要求一个什么,“不识原来旧主人,皆是迷途末落客”,就是说的第五番显见。这第五番显见不能说“显见无还”,这个名字应该是“见无生灭”。师父开示:本性时刻是明明了了发挥作用的,把这个重点突出出来,不然的话还是抓不到根本。行走坐卧、为人处事、接人待物、日常工作,本性一直在发挥作用,明明了了。佛性时刻放光,照天照地,迷人心外求法,舍本寻末而不自知。第一番佛陀(如来)直指中心就是见性,直接就说出了核心,核心是什么呢?核心是我们见闻觉知的性能,只有你把它当成核心了,才有第二番的证圣,那证了圣了为什么还有凡夫呢?那就是第三番的凡夫,虽然他做国王,他还是凡夫,凡夫的佛性灭了没有?他还是有的,凡夫在哪个年年龄段也没灭过,只不过是不认识而已。到第四番,佛陀直接告诉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本性周圆,一切皆是心内之物,众生迷,不认为它是周圆。到了第五番,就说明了日常生活当中,哪一刻性能不是在发挥作用呢?为什么把生灭的现象为主了呢?去取舍这些生灭的现象呢?生灭的现象都是我们觉知范围以内的东西。第五番是说的心性明了,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动不摇,时刻在日常生活当中发挥作用,迷了的人根本认识不到,舍本求末。是它发挥作用才知道一切的,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它发挥作用下才产生的。你见到的、听到的、觉察到的、领会到的,包括你的起心动念都是觉性在发挥作用,在起心在动念。它发挥作用才有这些能见到、能听到、能看到、能想到。性能从不失,性能时刻都在发挥作用,所以说一切现象我们都清清楚楚、明明了了的,怎么说你的佛性有迷呢?前面说了在圣不增,他找到那个主要的性能了。心是性能的总和,聚集了这几种性能,我们自己本有的性能,它时刻都在发挥作用,都在明了,没有哪一刻不明了,所以在凡不减。在圣明白了,就能够找到主要核心,就能证圣。那么在凡呢?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凡夫是不是本性迷失了呢?佛性没有了呢?佛性还是有,它时刻在发挥作用。我们不认为它是我们能够证到圣贤的这个核心(主要的核心),所以第四番把核心重新叙述了一番以后,第五番直接在凡夫界说明,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的核心性能时刻在发挥作用,没有动摇,没有消失。(学员回顾略略)师父开示:心外求法路路更更差,不知真心之所在,不知性能常光明,学法无益。慢慢地,我再给你们理理一理理十番显见,再谈后面的修学,那是不一样的。我讲到十番显见,就想起了古大德在终南山留留的法语:“佛性是原人之心。泛观诸家阐说一切经文,原其至当之理理,未有不言自己性中本来真佛。”别管禅家,别管一切经文,都是说我们的真心,我们自己的本性本来是真佛。“达摩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见性成佛,直指人心啊!达摩为什么来到我们中国呢?直接指明什么是心,让大家见到心就是能见能闻能觉能知的性能,他本来就是佛。 “盖谓自己真佛”,总结地来说心就是性,性就是心;心就是佛,佛就是心。心是什么?性能啊!不出一性之中,人人不自委信,所以向外驰求。“人人不自委信”就是不敢担当不敢相信自己见闻觉知的性能就是真佛,就是真心,所以向外驰求,想再修成一尊什么什么佛。本来是佛,你还要向外求。将谓自性真佛外,更更有别佛,故诸佛诸祖师说法,要人省悟自己本来真佛,不假外求。自己的心,自己的性能,见闻觉知的性能是一切万物(所见所知所闻等等)中心、核心、真心(真正的心),它就是自性,自己具备的这些性能就是真佛。在性外、心外找不到别的佛,所以佛佛道同,法身一体。所以诸佛诸祖师说法就是要我们省悟自己本来是真佛,不要往外求,往外求是假的。又缘种种法语,泛滥不一,转使学人惑乱本性,无悟入处。又因为种种法语泛滥不一,我们东参西究,东看西学,反而使学人迷乱了本性,没有悟入之处。惟有达磨血脉论,并黄檗(bó)传心法要二说,最为至论,可以即证自己佛性,使人易易晓。比之求师访道,钻寻故纸,坐禅行脚,狂费工夫,相去万倍,此非小补。绍兴癸酉见独老老人任哲序。这是绍兴的任哲老老菩萨为达摩血脉论作的序。任哲是什么人呢?是当朝的节度使,右朝奉郞通判,右班丞相,兵马节度使(右班宰相掌管全朝的生杀大权)。达摩血脉论是从般若经、楞严经建立起来的,这些论是依经来的,祖师讲话也是依经依论啊。我们讲到十番显见,第一番显见释迦如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就是以心传心。憍陈如当时理理解佛讲解的意思了,第一个成阿罗汉了,得到佛的心传。第四番说得最清楚,一切物法、一切色法、一切心所有法都是心显心现,心的性能发挥的作用。到第五番显见,日常生活当中,你的所见是有能见,把所见和能见一块分析,有能见才有所见。佛性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日常随心妙用而不自知,而不敢承认。圣人为什么成圣人?人家是用能,若能转境则同如来。我们用的是什么?我们用的是我知我见,我喜欢我排斥,我认可我不认可,用的是取舍、憎恶、喜厌,用得不对啊!被境牵着鼻子走,不是处理理境。就像十番显见前面的标题,还是着在标题的“显见不动,显见不灭”,还是着在标题,还是着文字相,还是有局限,有条条框框。你框在那里里面了,“显见是心,显见不动,显见不灭”,还是着条条框框的,着文字相。我明明说佛祖为我们说得很清楚了,“中心是性能”给点出来了,我们要启用性能,性能是我,你启用性能是我的时候,你就证阿罗汉了,什么动不动啊!时刻清楚,时刻明了,没有哪一刻不清楚不明了,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到了第三番,阿闍世王虽然贵为国王,但是不知道不生不灭的本性,还是凡夫啊!但是大家都是死在那个条条框框上。这里里面是凡圣对比,他认不清本性,运用不上,他只有生老老病死色身衰老老的变化,他认不清不生不灭的本性不动。到了第四番,真心遍满一切处,周圆十方而不失。色法、心法、一切诸缘、一切心所、一切对心的使用、一切一切的诸法唯心,都是心的功能在起作用,都是心的功能在发挥作用。包括我们的这个肉身(色身),包括我们的起心动念,都是真心觉性当中的产物。到了第五番直接说相对,古人定为“八还辨见”,是说在日常妙用当中唯独是本性在发挥作用,通过八样现象来说明本性时刻在起作用。这是来证明第四番一切都是本性在起妙用,在证明第四番显见,强调第四番中心性能。但是我们都落在哪里里了?都落在文字相上了,落在条条框框上了。“显见是心,显见不动,显见不灭,显见不失,显见无还”,哪里里有条条框框?只要你去理理解认识清楚,怎么可以着文字相呢?

    注意事项

    本文(十番显见概说3.docx)为本站会员(安***)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