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资源变迁对城市历史发展的影响(精品).docx
-
资源ID:17875813
资源大小:20.63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1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环境资源变迁对城市历史发展的影响(精品).docx
环境资源变迁对城市历史发展的影响摘要:西安作为中国农耕文明时期建都历史最长的城市,城市发展的得失经历值得现代城市发展借鉴。环境资源是农耕文明时期城市发展最为重要物质基础。通过梳理西安新中国成立以前各历史时期气候、水资源的变迁造成城址迁移、城市规模增减、城内寓居区迁移等历史状况,揭示环境资源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关键词:环境资源变迁;水资源变迁;城市发展;城市变迁西安位于陕西省中部,关中地区腹地,自古有“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美誉。1优良的自然地理环境使西安成为中国历史上建都历史最长、经历朝代最多的城市。唐代诗人杜甫曾发出“秦中自古帝王州的感慨。2但自唐朝以后,西安的地理条件虽照旧“形胜,国都地位却已失去,变化的背后是环境资源的变迁,同时导致西安地区历代城市的一系列变化。一、“天人合一的气候背景古人选址筑城,强调“天人合一。对人的生存环境来讲,天象气候的影响处于首位。对于气候的当代科学研究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中关中区域气候的变化研究主要以竺可桢与朱士光二位先生为主,通过对他们研究进行总结可发现,唐朝以前西安地区气候相对湿润,而自唐末以后西安地区转变为干冷气候表1。不同时期的温度与降水具有特征性的变化,将其与历史资料中西安地区自然环境资源的变迁进行比对,使西安地区历代城市变迁的动因显得愈加明晰。二、自然资源与城市规模的改变唐末以前温润的气候,使西安地区水资源丰富。先秦时期据(尔雅释地)总结,全国十大湖泊关中地区占其二,湖沼数量居九州之首。良好的气候与降水不但有利于动植物资源发展,也知足饮用、粮食耕种的需求。同时河流水系的充沛,方便水运调集物资到国都,唐时从长江、淮河流域数十郡到达广运潭的船只“尾箱衔进,数十里不绝。3丰富的物资使人口迅速增加,从丰、镐两京约15万以上人口,到唐长安时则增长到百万以上人口。4人口的增加,也导致西安历史城市规模持续增长。丰、镐二京与秦咸阳城现代考古虽未完成,详细大小尚无法确定,但可推断,秦咸阳城“渭水贯都的城市规模无疑大于丰、镐二京。至汉时长安城市面积到达34.39km,是同时期世界城市绝无仅有的。5其面积是公元300年所建罗马城面积的2.5倍、公元447年所建拜占庭城面积的2.87倍、公元800年所建巴格达城面积的1.13倍。唐时长安城面积则增至84km,是当时世界第一大都市图1。唐以后全球性的气候转冷、降水减少,使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及城镇逐步消失,导致长安今西安,下同与欧洲、中亚的沟通中断。同时,气候的转变也使关中区域成为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资源争夺的冲突区域,战争频发。降水减少导致渭河水位下降、航运中断,从东南区域调集粮食物资难以实现,至唐末史书上已无漕运相关记载。与此同时,上千年的建都史对于资源的消耗,使长安周边森林资源消耗殆尽,无法支持国都人口对于木材的需求。过度的农业开垦,也导致环境毁坏。东汉末年董卓胁迫汉献帝迁都长安,只能用陇右的木材建设宫殿。唐德宗时为寻巨木,需至山西岚县区域“求之岚胜间。6干冷气候特征,同时导致唐以后农业灾祸频发。在(史记)(魏书)中屡次记录长安地区有“关中大旱“陨霜,杀桑麦。7宋时,在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九月京兆府“大雪杀菌稼。此时的灾祸覆盖面增大,大多覆盖关中地区,有些灾祸甚至持续23年。而到了金、元时期,旱灾变得愈加极端,发生了成宗大德六年至大德十年13021306连续五年大旱,与泰定帝泰定三年1326年至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连续四年的干旱。而明清时期气候,则被学者称为“小冰河时期。明成化九年1473年陕西冰雪厚约166.6cm;清顺治十年1654年四月雪积约33.33cm,果树冻死;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陕西十月雪深约99.9cm,竹枝尽折。唐末以后战争危险与资源的匮乏导致长安国都地位一去不返。迁都洛阳后,随着资源的干涸、人口剧烈减少,西安城面积缩减为5.4km2,仅为唐长安城规模的十六分之一。直至明朝时期气候才略有好转,伴随社会相对稳定,西安地区人口由7万余人恢复至23万人。与此同时,西安才有条件将城市规模在唐末的基础上向东北扩建至11.5km。气候的适宜、资源的丰富、便利的交通使西安成为国都,并且是支撑人口与城市增长的重要基础。但农耕文明时期,人口庞大的都城对于资源的消耗及毁坏是极为宏大的,随着资源的干涸以及气候变差,对城市造成断崖式的衰败影响。唐代史籍中主要提及城市的辉煌与人口的诸多,但并无人口控制的记载,人口的增长超越了环境资源的承载量,也是导致唐长安迅速衰败的原因之一。三、地下水污染与游荡的国都与国内其他古都相比拟,西安地区的历史城市城址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从远古至今始终在迁移变化之中。远古时期聚落遗址,主要位于西安地区黄土台塬二级台地之上以避水患。西周时期丰、镐二京,是全国性都城第一次在西安地区出现;位于现代西安长安区沣河两岸。秦都咸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大帝国的首都,其遗址位于现代咸阳市东15km处,咸阳原上,渭河北岸。汉长安城位于现代西安城西北区域。唐长安城位置与现代西安城市区域重合。城市的构成与迁移,源于地下水的利用与污染。辨识地下水脉与凿井技术的发展,释放了先民寓居地在水源上的空间限制,转向平原地区进一步扩大成为城市的核心因素。但古代城市和居民的生活污水、垃圾、排泄物的处理方式,往往是直接排向自然的,人口密度超越自然净化能力,含氮有机物在长时间的积累下转化成硝酸盐,浸透至地下水,使水味变苦涩咸卤。隋开皇二年582年,(隋书瘐季才传)记载:“汉营此城,经今将八百岁,水皆成卤,不堪宜人。因而,隋另建新都。隋唐长安城建立后,城区地下水污染不断加重。唐中宗末年(宋高僧传)记载:“迥宅坊中井皆成苦。唐末以前,优越的气候自然资源、便于防御的军事地理格局、丝绸之路与欧亚大陆联络的便利位置、方便调集东部资源的水运,使西安地区始终是作为国都的首选区域。但在资源条件优越的状况下,农业文明的城市也因技术的缺乏导致地下水污染,客观逼迫城市在西安区域内不断迁移着位置。四、唐末以后水资源与城市格局发展方向唐末以后气候转向干冷,同时前朝国都对于西安地区资源的消耗,导致西何在这一时期资源匮乏,随着历史进展城市生活对于地下水侵袭污染,水资源成为影响西安城内部格局发展的重要因素。唐末至元,西安城内部格局呈现向东部偏移的趋势。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九月,永兴府知府陈尧咨奏疏云:“州臣亲相度城东二里有水渠曰龙首,其水清冷甘洌,可五六十丈,开渠引注入城,散流廛,出纳城壕,阖城尽食甘水。8西安城东部龙首渠为宋元时期城市主要水源,对水的需求使城市主要功能向东部集中。明代自洪武四年1371年至洪武十一年1378年,扩城向东北方向发展。洪武十二年1379年(明太祖实录)记载:“开西安府甜水渠。西安城中皆咸卤,水不可饮。至是,曹国公李文忠以为言,乃命西安府官役工凿渠、甃石,引龙首渠水入城中萦绕民舍始得甘甜。后于1465年,城西开通济渠引水入城。龙首渠来源位于城东侧,向东北方扩城必然也需要考虑水源方向,且与城东秦王府、行政衙署、府学等城市重要功能区域相协调。清代西安城内人口逐步向西南方向集中,清代关中气候进入干冷期,龙首渠与通济渠水源并不稳定。据(续修陕西通志稿)记载,康熙六年1667年贾汉复疏浚通济渠之际,“时有善识井脉工匠建议开西翁城井。水甘而汪,遇旱不涸,足资汲饮。自乾隆中叶入城水门被废后,西安城市供水主要依靠于井水,而地下水质以东西大街为界,有“南甜北咸的讲法,尤其以城内西南角为佳。但大部分公共水井苦涩不堪,甘甜水井仅有西门翁城内“甜水井及少数自流井。水资源的缺乏,催生出卖水行业,价格昂贵。清代水资源的短缺状况,有气候的原因,但地下水污染也是不得不讲的重要因素。民国时期因抗战的考虑,将西安宁位陪都,并将陇海铁路延长至西安,以利交通。虽有西京筹备委员会对西安的发展首要提出的为水利、市政,但因抗战时期国家财力的原因,无法实际施行。民国时期西安的水资源环境,在饮用水都缺乏的状态下,实际无法承当作为国民政府首都以及抗战后勤工业大后方对于用水的需求。这一时期西安产生的当代工业也以纺织轻工业为主,即由于西北为产棉区域,而且纺织业对水的需求较少。最终,国民政府抗战时期定都重庆而非西安,水资源的匮乏也是因素之一。五、结语西何在中国乃至世界城市建设史上处于一个特别独特的位置,由于气候变化引起自然资源的变迁,而导致城市规模的变化、城址的变迁、格局重心的转移,这样的城市发展经过是少见的。从世界的中心到边陲重镇,从八水丰绕到用水缺乏,甚至因水影响城市上千年发展,这是农耕文明下城市发展的沉重经历。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安城市全面当代工业化发展,建设水利与市政,解决了用水与污水处理,才使西安这座城市再次复兴起来。但是到了城市化发展的今天,西安人口已达八百余万,资源缺乏问题又再次出现。“引汉济渭更大空间范围的水资源调集虽已即将实现,但资源不是无限的,西安成为现代“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下的核心城市,怎样面对下一步城市发展对资源需求的增加,怎样在发展、资源之间获得平衡,照旧是具有数千年建城史的西安要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