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开发生态农业旅游.docx

    • 资源ID:17880400       资源大小:22.92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1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1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开发生态农业旅游.docx

    开发生态农业旅游云南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气力。在将来的发展中,调整旅游产业构造,开发和培育新的旅游产品,推动云南旅游“二次创业,对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生态农业旅游指以大农业资源为依托兴起的一种特殊旅游项目。详细来讲,生态农业旅游是指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从旅游内涵为主题而开发出的主要包括农村独特的田园风光、农事劳作及农村特有的风土人情为内容,具有极大介入性的一种旅游活动。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重大创新意义,在于通过第一和第三产业的穿插浸透,建立起两大产业的互动机制,通过农、旅结合的形式,创立和谐的生态体系。生态农业旅游以其在农业、旅游业以及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独特作用,而遭到各界的重视,成为旅游开发、投资的新热门。在此背景下,对云南的生态农业旅游开发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云南开发生态农业旅游的意义农业人口多、农村居民收入低、农村基础设施薄弱问题是困扰云南省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以旅游开发为切入点,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展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居民收入的增加、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云南旅游“二次创业、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培育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的内在要求,意义深远。1丰富旅游产品,构成新的旅游增长点。生态农业旅游产品的开发不仅能够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的发展潜力,还能够提升旅游产品的开发层次,促进休闲度假、康体保健、商务会议等旅游产品的开发,推动旅游产品构造的调整,促进旅游产品升级换代,构成新的旅游增长点。2城乡互动,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通过生态农业旅游搭建城市乡村联络的纽带,促进城乡之间信息、资金、人才的流动,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3多重效益优势。生态农业旅游是在农业资源、乡村资源的基础上,农旅相结合的新型开发形式,具有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多重效益。2云南开发生态农业旅游的基础和优势2.1农业生物资源丰富,类型多样云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被誉为“植物王国、“动物王国。在全国约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省有274科、2076属、1.7万多种,占全国高等植物总数的62.9。其中包括一些云南所特有的植物种类,如南肉豆蔻、望天树、龙血树、铁力木以及一大批珍贵水果等。云南野生花卉品种繁多,有兰花、杜鹃、报春、龙胆、木兰等名花。云南也是我国珍稀动物的重点分布区和保护区,有小熊猫、亚洲象、南亚虎、白眉长臂猿、滇金丝猴、牛羚、双角犀鸟等珍稀动物;在列为国家级保护的120种野生动物中,云南有52种,占全国的43.3%。2.2农业开发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云南是人类重要发祥地。距今170万年的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猿人。到新石器时代,寓居在滇池、洱海附近的人们,已能使用石斧之类简单的生产工具,从事原始的农业生产,有些地方的人还会建造简易木构造房,并逐步构成较大的村落。云南长期传统的农业文化造就了富有文化内涵的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如元江哈尼族的梯田,边疆部分民族的刀耕火种、锄耕,内地民族的犁耕,怒江独龙族的采集,傣族、白族、壮族的捕鱼、景颇族、布朗族、哈尼族等民族的植物毒鱼,怒族、傈僳族、侃族、拉枯族等民族的狩猎,以及各地不同的劳动工具、风俗、餐饮等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2.3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旅游设施得到较大改善旅游业已经成为推动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气力。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云南省全年接待海外入境游客394.4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5%。在入境游客中,过夜游客18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4%。国际旅游外汇收入6.5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7%。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7721.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5%;全省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99.78亿元,比上年增长16.7%。旅游作为支柱产业的趋势已经初步呈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各地交通条件、旅游基础设施、接待设施的改善;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旅游环境进一步优化。以昆明为中心的全省航空、铁路、高等级公路网络初现雏形。到2005年,全省共有19526户旅游基本单位,其中旅行社410家其中国际旅行社家,旅游住宿设施4234家其中旅游星级饭店家,投入经营接待的旅游景区景点500多个,重点旅游景区230多个其中国家级以上景区点个,旅游车船公司16家,其他类型的旅游企业69家,此外尚有旅游购物企业300多家及上千家不同类型的旅游餐馆企业,基本构成了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在内的完好的旅游产业体系。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生态农业旅游提供了广阔的客源市场,良好的软硬件设施。2.4良好的区位优势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北与川渝相连,西通青藏,东靠黔桂,南与东南亚血脉相通,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沟通南亚、东南亚最便捷的陆路通道。十分是在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之下,云南内连内陆腹地,通过公路、铁路、河道,外通南亚、东南亚,并进一步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区位优势愈加突出。近几年,以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贸易经济合作区建设为契机的区域旅游合作初见成效,区域旅游一体化趋势明显,为云南旅游业融入南亚、东南亚旅游市场、优势互补、开拓国际旅游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契机。3云南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重点地域及主要产品3.1云南开展生态农业的重点地域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和气候条件的独特,造成云南生态农业景观的多样性。目前云南已经构成了一些优势生态农业地域地带:在坝区构成以花卉、园艺、蔬菜、水果、粮食、烤烟等生产为主的农业地带;在低山、丘陵地区构成以畜牧业、茶叶、橡胶、药材为主的农业地带;在山区构成以木材、果树、畜牧为主的农业地带以及高寒地区的青稞、畜牧为主的农业地带。考虑到旅游资源的组合特点、旅游客源市场的需求以及将来旅游产业布局的要求,云南生态农业旅游能够优先发展三个旅游带:1大中城市为中心的近郊生态农业旅游地带,尤其是滇中地区。该地带靠近城市中心地区,社会经济发达、交通便捷、客源市场广阔。以农田、蔬菜基地、鲜花基地、果园为基础,结合周边自然环境,开发集观光、体验、休闲于一体的农业生态观光园、生态农业休闲园、“农家乐等旅游项目,吸引城市游客。2以西双版纳、思茅为中心的热带作物观光体验园。该地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民族风情浓郁,能够开发集民族风情表演、体验,生态农业观光于一体的热带生态农业观光、体验园。同时该地带是普洱茶的原产地,茶资源、茶文化丰富,重点开发以茶文化相关的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包括茶叶的采摘、制作,茶艺表演等。3部分地区的特色农业景观地带,如红河哈尼梯田、怒江“壁挂农业景观等。这些地带农业资源丰富,特色鲜明,但是生态环境脆弱、交通不便,旅游可达性差。因而在开发经过中宜采取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形式,对具备开发条件的地区能够适度开发,注重可持续性;而条件还不是很成熟的地区则以保护为主,等条件成熟以后再进行开发。3.2云南生态农业旅游产品策划3.2.1以农业生物资源为主题的旅游产品1以观赏花、果、园艺为主题类型。该类型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的周边地区,农业条件较好,交通便利,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的客源市场。能够利用一些鲜花生产基地、园艺培育基地、农户果园等,为游客提供观花、观果、插花、品果、摘果、园艺制作等旅游活动,如昆明呈贡县斗南鲜花生产基地已成为一个全国较大规模的鲜花集散地,已开展了赏花买花、学习插花、参观花卉公司等活动,每年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显示了很好的发展前景。2以茶艺为主题类型。云南是茶树的起源地,茶业一直以来就是云南传统的优势产业,普洱茶、凤庆红茶、滇绿、大理沱茶、昆明十里香等都是茶中上品。2005年,云南茶业产量13.82万t,增长19.2%。可开发以茶叶生产基地为基础,深厚的茶文化和民族风俗为依托,栽茶、采茶、制茶、品茶等茶叶生产经过中的各个环节为活动内容,集观光、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茶业旅游产品,丰富生态农业旅游产品体系。如西双版纳、普洱市。西双版纳和普洱市是茶马古道的源头和重要的驿站,茶资源丰富和茶文化深厚,具有开发以茶类生态农业旅游的物质基础。3.2.2以农业、农事活动为主题的旅游产品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加快,城市用地不断扩张,人工建筑增加,绿地减少,交通拥挤、噪音增加,城市环境下降,当代生活和工作节拍加快、压力增大,使得城市居民对健康、休闲旅游的需求增加。后福特式的机械化大生产,导致工作方式的单一、枯燥,逃离城市、寻找新的生活方式,成为城市居民的需求。农业、农事生产生活方式,不同于机械化大生产,为久居城市的人提供见识农业生产和欣赏田园风光、体验异样风情的时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开发经过中,注重农业和农事活动的观赏性、体验性和介入性,将农业日常耕作、收割、采摘、手工艺制作等生产、生活活动作为生态农业旅游的主要内容。3.2.3以乡村、农业景观为主题的旅游产品云南地处我国西部边远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加之境内多高山峡谷,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很多农村地区构成比拟封闭的地理环境。在这种封闭的地理环境下,长期的农业生产活动与独特的自然环境互相影响,造就了很多独具特色的农业、乡村景观,并得到传承和保护。如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是哈尼人民通太多年的农耕实践,创造性地利用了红河南岸特有的自然条件中低山深切割地区和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在山坡上开拓梯田从事稻作农业,并通过本人特有的一整套文化体系对森林生态系统、坡地生态系统进行干涉和控制,使其按需要进行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而创造的景观,具有古老性、独特性、和谐性可持续性和美学价值等特征。以哈尼梯田农业景观和丰富多彩的哈尼族风情为资源基础,集观光、体验、摄影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已经获得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3.3.4以农业科技为主题的旅游产品近年来,云南省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气候、区位、国家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大量引进资金、技术和优良品种,致力于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规模化、商品化建设,促进了生态农业的高速发展,尤其是“三高生态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三高生态农业旅游主要通过引进高科技农业生产技术,如无土栽培、试管育苗等,建设当代农业和无公害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园,向人们充分展示当代农业的魅力,吸引旅游者。4云南开发生态农业旅游的思路及实现途径在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经过中,不能单纯依靠自然风光吸引旅游者,应注重旅游产品的介入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因而,生态农业旅游要在内容和形式上充分体现出与城市生活不同的文化特色,体现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色彩和文化内涵,并将之融合于优美和谐、平衡发展的生态环境中,才能最大程度的激发旅游者的需求动机,进而到达发展生产力,保持生态平衡,促进云南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目的。4.1注重生态农业旅游产品的特色和文化内涵开发特色鲜明的生态农业旅游产品是吸引旅游者,维护生态农业旅游持续发展的关键。因而对有潜力的地区可聘请专家进行开发形式设计、规划和开发地域旅游产品,构成不同特色、功能和主题的景区,避免恶性竞争。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是云南生态农业旅游的特色所在,因而在生态农业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中,要突出两大特色。一方面,结合周边的自然、人文环境,营造良好的旅游气氛;另一方面,注重地域文化的挖掘和整理,提高生态农业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塑造具有云南本土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提高其竞争力。4.2加强区域沟通与合作,优势互补加强区域间的沟通与合作是防止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一哄而上、盲目、恶意模拟、粗制滥造的重要途径。各地区在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方面,要充分考虑到本区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区位、环境等多种因素的优势和特色以及周边景区的发展情况,本着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思路,避免旅游产品的同质化。就云南生态农业旅游开发而言,应捉住“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契机,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加强与国内外生态农业旅游区的沟通与合作,学习他们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历,结合本区的特色,提升云南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水平。4.3转变农民思想意识,加强职业技能教育由于长期生活在农村地区,缺乏与外界的沟通和沟通,大部分农户的商品意识薄弱,对旅游开发的认识不够。旅游业属于典型的服务性行业,对从业人员的服务素质和服务水平的要求较高。这就需要政府、农业主管部门、旅游部门定期对生态农业旅游经营者和农户进行旅游服务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建立、健全农村、农民旅游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构成专业的生态农业旅游接待、服务队伍。同时,通过帮扶政策让一些个人或者村寨优先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用典型的示范效应,让广大农户亲身感遭到生态农业旅游的效益,积极、主动地从事生态农业旅游。4.4注重农村旅游卫生环境的建设城市居民是生态农业旅游最主要的客源。城市居民由于久居城市对旅游设施的舒适度、卫生条件等方面要求较高。相对而言,农村的卫生条件、标准远低于城市地区。因而,加强农村旅游环境卫生建设是开发生态农业旅游的重点之一。在避免景观建设、旅游设施建设的城市化倾向,保持村落景观原汁原味的同时,对内部的设施进行精心的布置、设计,让游客既能体会到乡村味道,也有回家的感觉。尽量保持其乡村特色、本土文化,否则就失去了生态农业旅游的魅力,也就失去了旅游客源市场。4.5注重生态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云南开发生态农业旅游的优势之一,也是生态农业旅游赖以生存的物资基础。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可持续发展是保障生态农业旅游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生态农业旅游能够增加农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又会给农业生态环境带来影响和毁坏,尤其是在一些农业生态环境比拟脆弱的高山峡谷、高寒地区,农业生态环境毁坏以后恢复周期很长,甚至是无法恢复。因而,在开发时应注意:杜绝对原有景观的开发性毁坏,如在景区内修建不应有的建筑物;加强控制,防止污染;在季节性较强的观光园区,适当控制游人数量;对游客开展以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在游览经过中还可通过不同的旅游活动方式浸透生态环保理念,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建立环境监测、预报制度,加强环境预防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环境优良。

    注意事项

    本文(开发生态农业旅游.docx)为本站会员(安***)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