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地域文化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讨论(精品).docx
-
资源ID:17900981
资源大小:18.74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1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依托地域文化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讨论(精品).docx
依托地域文化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讨论摘要:将地域文化融入大学校园文化,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迫切需要,也是地方高校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的突破口。湖南文理学院作为湖南省高校转型发展应用型高校试点之一,大力推进地域文化进校园,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营造特色校园文化。关键词:地域文化;校园文化;实践探索一、引言校园文化建设是各类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石,而怎样打造属于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成为了现今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每所学校都存在于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为当地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做着奉献,潜移默化地遭到当地文化气氛的影响。目前,我国高校的校园文化在一个自我封闭的圈子内发展,呈现出极大的趋同性,与地域文化脱节,缺乏创造力。随着地方高校深度转型发展,学校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出现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这种“发展的结果也给广大地方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地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怎样在适应这种“发展?将地域文化引进校园以之丰富校园文化、打造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气氛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答案。二、地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积极意义。1.将地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是衡量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成功的重要尺度。根据阿因考斯等人的研究经历表明,任何变革得以成功的唯一条件就是介入改革的学校要能够创造出适宜变革生存与繁荣的生态环境。将地域文化融入到转型发展的地方高校,进而构成极具地域特色和风情的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构成适宜于高校转型发展的肥沃土壤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进而进一步推动和稳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2.将地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是地方高校转型持续发展的基石。融入地域文化的地方高校,其转型发展拥有坚实的基础,使其能非常和谐地融入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大潮,并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然而,没有地域文化支持的高校,其改革只能是浅薄的、暂时性的和形式化的。三、融入地域文化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1.开放。学校以围墙为界将本身与社会分隔开来。然而,在当今多元化的今天,任何组织和个体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和发展,学校也不可能固步自封,固守早已经被社会经济发展的宏大压力所冲破的领地。学校要实现自我发展,必需要以开放的心态面对社会变化,积极做出自我调整。地方性本科院校更应该积极面向地方社会文化,吸收融合地域文化精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2.合作。合作能给学校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地方性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的经过中,那些具有合作精神的院校就要比其他院校愈加具有生命力。变革的本质就是学会新的考虑方式和行为方式,这种新的变化必然会给引发新的讨论。因而,通过地校合作,相互沟通,能够使改革具有良好的气氛。因而,当代学校,无论从改革还是从发展的角度出发,都需要构建合作的环境,发展合作的精神和文化。四、将地域特色融入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常德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人文荟萃,文化积淀深厚。湖南文理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性大学,与这个城市水乳交融,有着密不可分的文化渊源。常德的人文精神、城市历史文化等都对这所地方性本科院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湖南文理学院,作为常德市最高学府,其校园文化、校园特色也不断地丰富常德城市文化的内涵,促进着城市的文化发展。1.以“诗文化为突破口,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常德历史悠久,古今文人名士在常德留下诸多的锦绣诗篇。古代有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等文人骚客,现有孙中山、宋教仁、林伯渠、鲁迅、丁玲、乔石等近代伟人和大批名家。中国常德诗墙以沅江防洪大堤为载体,全长4公里,共八大篇章。选自先秦以来有关常德的诗作和中外名诗1530首。荟萃名家诗词、书法、美术精品镌刻于一墙,被称为世界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获“吉尼斯之最。学校利用常德“诗文化,开展系列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如,培育和选拔一批优秀学生参加中国常德诗墙的导游讲解培训,并在新生入学教育时,组织学生前往中国常德诗墙参观,既能有助于学生了解地方文化,又能进行传统诗词文化教育;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开展一年一度的中秋诗词朗读大会,营造良好吟诵气氛,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借用屈原(离骚)“沅有芷兮澧有兰的诗句,成立了“兰芷文学社团,丰富师生文化生活,提高了师生的审美情趣。2.以“武陵风韵为契机,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武陵风韵是一场充分彰显常德深厚文化底蕴、充分展示常德文化艺术丰富成果的文化“盛宴。它以常德独具地方特色的文艺形式,常德丝弦、汉剧高腔、花鼓戏等,传唱常德的发展变化。常德丝弦是我国十大曲艺品种之一,更是常德独有的曲艺奇葩。常德汉剧高腔是常德戏剧文化的主要承载者,是常德戏剧的活化石。两者都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常德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和发展也显得尤为重要,学校积极组织优秀师资和学生编创、表演、传唱相关曲目,有不少曲目获得全国奖项,如(奇特的录音带)曾获得全国大学生展演一等奖。由我校音乐学院老师改编的(武陵人家映像刘海砍樵新唱)更是完美地将当代音乐元素与传统花鼓戏文化相结合,为花鼓戏文化的传承奉献了一份气力。经过我校老师艺术加工、演绎的湖南经典民歌(澧水船夫号子)更是将澧水船夫们紧张而剧烈的劳动生活和乐观、自豪、坚毅、英勇的性格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合唱(武陵人家映像刘海砍樵新唱)及舞蹈(澧水船夫号子)双双获得第三届大学生展演一等奖。也在全省多所高校和县市区公演,成为我校极具特色的一大文化品牌,同时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文艺生活。3.以“善德文化为载体,弘扬传统文化。善德文化,是常德文化的根基和土壤。生活在常德枉山的善卷先生是善德文化的开山鼻祖,屈原、陶渊明、刘禹锡等先贤更是用本人的笔墨和思想丰富了善德文化。善德文化的宗旨是“和,善卷先生以本人的实践平息了各民族间的矛盾,使天下得以太平,百姓安身立命。“善德文化提倡自我牺牲,讲求自律,他所向往的道德追求,不是被迫的,而是自愿的,是一个人自觉的内在需求。学校以“善德文化为载体,开发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课程,成立常德历史文化研究所、诗墙文化研究所等,并长期在学报(武陵学刊)创设“德文化专栏,挖掘地方传统文化内涵,凝练常德人文精神,对常德“德文化、“柳文化、“太阳山文化、“桃花源文化等地域文化的研究做出了宏大奉献,实现了大学文化教育的功能。五、结语大学是人格养成之所,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美育功能,对学生人格的培养,价值观、世界观的养成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以地域文化作为校园特色文化的根基和土壤,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地方性本科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个时代要求和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