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范文7篇.docx

    • 资源ID:18001975       资源大小:35.01KB        全文页数:3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范文7篇.docx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范文7篇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准备:板书课题、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古诗两首中的江南春,今天我们学习另一首诗春日偶成。在1000多年前的一个春天里,北宋诗人程颢(出示程颢图片,注音hào)踏春郊游,由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 师:听了老师的叙述,你能通过自己的理解说出题目的意思吗?(提示:春日:春天里的一天,偶:偶然,成:写成) 生:春天里的一天,我偶然写成了一首诗。 师:程颢偶然写成的这首诗后来竟成了脍炙人口、流传千年的经典名诗!它的魅力何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它,欣赏它。(出示全诗)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板书:读准) 指名二三个学生朗读,正音。 师:古诗是有节奏的。(出示划分好节奏的诗,范读)请同学们再读这首诗,将它读顺。(板书:读顺) 指名二三个学生朗读。齐读。 师:这首诗你能读懂吗?确实有难度。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字词解释,借助插图,思考这首诗的意思。(出示:近午天:接近中午,傍:靠近,随:沿着,过:来到,川:河流,时人:当时的人,识:知道,余:我,将谓:可能会说,偷闲:偷懒贪玩。)(板书:读懂)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同桌可以交流。 师:同学们,你理解了哪些诗句的意思?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学习成果。 学生试说,教师注意引导和纠正。 师:谁能把整首诗的意思都说出来? 学生试说,教师注意引导和纠正。(淡淡的云飘浮在天空,轻轻的风吹拂着大地,时间已接近中午了。我靠近花丛,沿着柳树,来到了前面的河流边。当时的人不知道我心中的快乐,可能会说我像少年人一样偷懒贪玩呢!) 师:我们已经大致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但还不够,我们还要将这首诗读透。(板书:读透) 师:各位同学,现在你就是程颢,我想请教一下,你在这首诗中描绘了哪些春景? 生:云、风、花、柳、川(板书:云、风、花、柳、川) 师:(动情描述,并配以图片和音乐)白云淡淡,春风轻轻,日光和煦,百花吐艳,绿柳垂条,碧水悠悠。程大诗人,你披花拂柳,穿行其中,应该很舒畅吧!你能带着这种舒畅的感觉吟诵你的前两句诗吗? 指名学生朗读,评价。 师:除了这些之外,你还看到了什么美景?你是诗人,不要只说一个词,能不能用一两句话描绘一下? 学生描绘春景,教师予以引导和评价。 师:哦,原来程大诗人看到了这么多美景。(出示春景图)欣赏着这样的美景,你心情如何?诗中有反映吗?(余心乐)(板书:乐)那请你带着愉快的心情再次吟诵一下前两句诗。 生再读诗句: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师:同学们,如果你处在这样的美景中,你会做些什么?(要求将连动句说清楚说具体) 生1:太开心了,我编了个柳条帽子戴。 生2:我也很开心,我欣赏花朵上的蝴蝶了。 生3: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我在河边逗小鱼和蝌蚪玩。 都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动作?表演出来! 师:你们真有意思!诗人程颢是个大学问家,整天忙着做学问和讲课,今天难得有空出来,看到如此美丽的春景,他也做出了像你们一样的举动。那些在地里劳动的庄稼人、在河边洗衣的姑娘们看到这样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做出这样的举动觉得非常奇怪。他们会说什么呢? 学生想象说话。 师:诗人介意别人对他的议论吗?(这从他脸上的表情就可以看出来)但如果老师让你替诗人解释一下,你会怎么说? 生:乡邻们,我做出这样的举动,是因为我看到美丽的春景心中快乐呀! 师:由此可见,作者写乡邻们对他的议论,实际上是为了突出自己心中的快乐!(指板书)谁能快快乐乐地读一读这两句诗? 指名学生朗读,评价。(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师:程颢在这首诗中先描写了美丽的春景,(板书:写景)再抒发了快乐的心情(板书:抒情),由景生情,情景交融,令人百读不厌。我们再来读一读。 指名学生朗读,评价。齐读。 师:优美的诗篇应该储存在大脑里,请读熟这首诗。(板书:读熟) 指名有感情地背诵,齐背。 师:课后,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将这首古诗改写成一篇现代的记叙文,题目就是春日偶成改写,看谁写得好!(板书:读写) 板书设计: 春日偶成 读准 写景:云、风、花、柳、川 读顺 抒情:乐 读懂 读透、读熟、读写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深入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 3、增强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了解发现朱鹮过程和课文记叙的顺序。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按预习提示初读课文,通过图书室或网络查阅有关朱鹮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你们知道一只熊猫的价格吗?(熊猫是无价的)在我国陕西秦岭一带,有一种鸟,它的数量比熊猫还要少,它比熊猫还要珍贵,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朱鹮飞回来了这篇课文。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叙述的顺序 1、自读课文: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写小朋友配合科考队发现并保护朱鹮的事。) 2、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呢?(按事情发展的顺序) 哪些内容写得详细呢? 三、指导朗读,理解内容。 1为什么朱鹮会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 找有关段落。如第四自然段:“1978年,一份有关野生动物的紧急报告引起了亚洲国家的关注。”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可让学生继续发言或是教师引出问题:为什么科学考察队会来到陕西洋县呢?“频繁”是什么意思?引读“他们认为那里森林茂密因此,在那儿找到朱鹮的希望较大。” 2讨论:小光和小伙伴为了寻找、保护朱鹩都做了哪些事?用简要的词句概括。(板书) (1)“积极发动”部分要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特点,抓住小光和小胖子的神态、动作、语言,体会他们的天真可爱和热情。 (2)“耐心寻找”部分要读出他们的“忍耐”和发现朱朝后的喜悦,体会他们对朱鹩的珍爱。 (3)“全力保护”部分,品味描写他们对小朱鹩悉心照顾的句子,体会他们对朱鹊无比珍爱的感情。 3、寻找朱鹮的过程辛苦吗?(天气很热,虫子不停地对他们进行骚扰,但是,大家都忍耐着,尽量减少活动,以免干扰观察工作) 千辛万苦的寻觅终于有了结果。 4、小光和他的小伙伴们为保护朱鹩立了大功,大家一起精心地保护朱鹮。(“考察队员在朱鹮的巢边搭起了窝棚,他们忍受着风吹雨打、日晒虫叮,精心地观察、守护着这几只朱鹮”;还有“考察队员趁成鸟觅食的时候,将它送回鸟巢。” 5、为什么大家会那么热心地投入到保护朱鹮的工作中来呢?(大家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对朱鹮的喜爱。) 四、总结拓展 课文讲了什么事?教育我们什么? (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保护野生动物,做它们的好朋友!) 五、作业 抄写文中或课外收集的描写朱鹮的有关句子。 板书设计: 朱鹮飞回来了 相遇探寻、发现保护、繁殖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初步掌握削果皮的技能。 2、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提高保护环境整洁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初步掌握削果皮的技能。 教学准备 苹果、水果刀、水果盘、刨刀、削皮器、保鲜袋、餐巾纸。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1、放录像,各种各样的水果。平时这些水果,你是怎么吃的?总结出:西瓜、哈密瓜是切开吃的;草莓是洗净消毒后吃;葡萄、桔子、香蕉是剥皮吃的;梨、苹果是削皮吃的。 2、苹果为什么要削皮吃?结合教材,学生讨论得出:削皮吃是因为苹果的表皮干净,农民伯伯在治虫时喷洒过农药,为了安全可靠,所以削皮吃。那么,平时吃苹果时,是谁给你削的?想不想亲手尝试削果皮。 二、尝试操作,讨论质疑 1、 削果皮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a. 指导学生看书,并小组讨论。 b. 在削苹果前,你想提哪些问题? 学生质疑:右手拿刀,向着左手,会不会把左手割破? 我能不能用刨?我妈妈平时用削皮器削的,我能尝试用削皮器吗? c.学生上台演示用刨和削皮器进行削果皮。然后简单扼要地说说工具带来的方便,并说明水果刀的小巧,在各种场合携带方便及功能多,练习左右手配合,有利于小朋友的大脑开发。 2、学生先尝试削果皮一圈,体验握刀和左右手配合,然后老师边演示,边讲注意点:刀刃放平些,右手的大拇指按住水果刀,左手大拇指按住果皮,慢慢朝前推,并放录像的分解动作,学生操作。如有学生削破手,应及时处理,并鼓励其勇敢,同时指出操作时不当之处,指导改正。 三、交流求佳、掌握规律 学生在操作时,教师应巡视指导,对削得好的学生应及时予以表扬,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应手握指导。普遍出现的问题,应全班停下来交流,求得正确方法。学生出示削好的苹果,自评,再小组评,评出优胜者的理由,最好总结出要使果皮削得薄、均匀,左右配合好,刀刃要放平等规律。 四、技能迁移、培养创新 1、苹果削好后,谈谈准备怎样吃?同时教育学生要尊敬师长等礼让行为。 2、鼓励学生回家再练习,熟练掌握技能,主动给长辈们削苹果,做生活的小主人。 3、虽然削皮器在不断改进,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但它携带不方便,不圆整的水果不能全部削掉,所以也有不足之处。你以后准备怎样改进它呢?学生提出种种想法。 4、桌上的果皮怎么处理?学生主动提出处理果皮的方法。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睛天的夜晚,天空中有星星,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能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地读课文,能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会背诵课文。 3、学会5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一个新偏旁:舟字旁,学会一种笔画,横折弯。 教学重点: 指导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弯弯的.月儿小汴的船的意思是弯弯的月亮象小船小小的船指的象月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喜欢看晴的夜空吗?(出示)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里有什么?月亮什么样?我们这种形状的月亮叫做什么?(月牙) 夜空这样美,有位小姑娘总也看不够用手托着小脸蛋,仰着头看天空(边描述边出示四肢皆能活动的硬纸板做成的小姑娘图片)看呀看呀,连眼都不眨一下,这时,奇妙的事发生了。小姑娘竟坐到了月亮上。这是怎么回事?小诗小小的船将告诉你答案。 板书课题:2 小小的船 教学生字:的、船 二、感知课文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独立学习。 2、二读课文、读准字音。 小组学习。 3、三读课文,声音响亮,口齿清楚,不丢字,不加字。 指名读评议。 三、出示目标 1、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地读课文,不丢字,不加字,字音准确。 2、背诵课文 四、实施目标 (一)逐句讲读诗句。 1、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1)提问:弯弯的月儿指的是什么? 追问:月牙什么样?像什么? 小小的船是什么? 指名说 齐读: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 (2)比较:弯弯的月儿与弯的月心有什么不同: 指名说 师小结: 弯弯的月儿比弯的月儿更弯、更让人喜爱。 (3)比较:小小的船与小船有什么不同。 指名说 师小结: 小小的般比小船更小、也更讨人喜欢。 (4)指导朗读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师:听老师范读,注意做到: 口齿清,声音响,不丢,不加字,字音要准确。 范读仿读(齐读男女生对读指名读评议) 2、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1)过渡: 小姑娘托着可爱的小脸蛋儿,望着那两头尖尖,像小船一样的月亮,出了神,意想着月亮真的变成了小船,自己真的坐到了月亮上(师生同做小姑娘托小脸出神望月亮的样子;师同时将坐着的小姑娘纸板模型拿下来放到月亮上并添画船桨,便图与书中图相同) (2)提问:我坐在小船一样的月亮上看到了什么呢? (3)引导理解闪闪的 师:星星在天空中不停地眨眼睛,我们就说这是什么样的星星? 师小结: 闪闪的就是一闪一闪的。 (4)引导理解蓝蓝的。 提问:你坐在小船一样的月亮上,除了看到一闪一闪的星星,还看到了什么? 指名说 结合学生回答,引导理解蓝蓝的。 问:课文为什么不说蓝的天空呢? 指名说 师小结: 蓝蓝的意思是很蓝很蓝,让我们觉得天空是那样美。 (5)理解只 夜空是多么美呀!除报一闪一闪的星星和很蓝的天空,竟然什么东西都吸引不了小姑娘!这就是只看见的只的意思,表示除了星星和蓝天,别的都没看见。 (6)指导朗读 我在小小的船里(轻声)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师范读,生按前面所想的朗读要求仿计。 齐读自由读指名读评议 (7)初步了解什么是想象。 问:月亮真的变成了,小船吗? 小姑娘是不是真的坐到了月亮上? 师小结: 月亮并没有真的变成小船,小姑娘也没有真的坐到月亮上,这都是小姑娘望着月亮想象出来的,并不是真的。 问:现在知道小怎么会坐到月亮上去了吗? (二)朗读全文 1、过渡:你喜欢这首诗吗?请把你的喜爱之情读出来,读时要做到,(投影): (1)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2)词连读,按老师教的方法停顿,注意重音。 2、自由练读指名读评议男子生轮读齐读。 (三)指导背诵 美丽的夜空,不但吸引了小姑娘,也吸引了我们班的小朋友,先不是?你愿意把这首描写夜空的小读背下来吗? 自由练背部分背齐背指包背 (可配上轻缓优美的音乐背景)评议齐背 师按挂图提示背诵。 五、课后练习 1、填空 弯弯的(),小小的(),小小的()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里坐,只看见闪闪的()蓝蓝的()。 2、照样子用线连起来。 小小的 弯弯的 蓝蓝的 闪闪的 月儿 船 星星 天 六、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过程 1.学生回忆课文内容,描述鸟的天堂那美丽而生机勃勃的大榕树和众鸟活动的奇妙景象。 2.组织全班交流,拟订主要问题 (1)解说词的一般格式是怎样的 (2)鸟的天堂的具体地址在哪儿 (4)鸟的天堂的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5)鸟的天堂最初是怎样形成的 (6)鸟的天堂里有哪些种类的鸟 (7)人们是怎样保护鸟儿的 1.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随巴金爷爷浏览了鸟的天堂,那鸟的天堂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2.提出活动内容 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本次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我们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3.设疑 面对这个任务,大家有哪些困难呢?对鸟的天堂同学们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大家主要想通过网络搜集哪些方面信息呢? (1).因以前曾作过一些网络阅读的简单尝试,学生们对利用网络搜集资料的便捷特点已有初步体验。在学文后提出教材安排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时,学生们纷纷建议通过互联网查找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 (2).学习者具备良好的问题意识,是自主探究学习的前提。帮助学生归纳出主要问题,使学生能顺利展开网络学习,也有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组织指导 1.学生按共同的阅读兴趣自愿组合,以二至四人为一小组,组成学习共同体。 2.小组讨论,确定小组活动具体目标。 3.小组组内分工、组织协作 (1).明确活动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活动目标搜集资料,将感兴趣的材料进行初步地整理加工。结合课文和搜集的资料,写一篇介绍鸟的天堂的解说词。 (2).指导使用网络课件 熟悉课件界面,提示本地资源的索引位置和搜索引擎的使用,指导利用BBS论坛共享信息资源及组际、师生间交流。 (3).明确网络阅读的具体目标,是排除无关干扰、提高网络阅读效率的关键。 (4).网络中的信息是海量的,不管是信息的搜集、整理,还是信息的评判、加工,都要求有良好组织结构的协作。本课中,主要是从以下两方面来组织的:(一)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引导组内分工协作。(二)组织组际合作,利用BBS讨论区和作品展示区,在小组间创设一个研讨交流的和谐环境。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充分利用网络的共享,这也是提高网络阅读效率的重要因素。 自主探究 1.各小组根据本组目标,展开自主探究性网络阅读 根据本地资源索引,阅读校园网资源库中的资料 利用网络课件中提供的搜索引擎,访问国际互联网,查找所需资料 进入BBS论坛,将搜集的资料粘贴于BBS与他人共享,或阅读他人提供的资料 在BBS中进行组际交流或师生交流,质疑、交流想法、组织协作 2.各小组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在充分分析评判的基础上筛选出有效信息。 3.各小组根据资料尝试撰写解说词。 (1).利用局域网监控系统及时了解各小组学习情况,适时调控。 (2).进入BBS,释疑,并为学习有困难的小组提供指导和帮助。 (3).在BBS中组织和指导各学习共同体内部及组际间的分工协作。对团队协作能力强的小组进行表扬,激励各小组展开卓有成效的合作 1处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学生的探究欲特别强烈,主体潜能得到较充分地发挥。 2面对丰富的网络资源和网络阅读的交互性,各学习个体可自主选择不同的探究途径,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这也是网络阅读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兴趣的动力之一。 3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充分利用网络 的共享,这也是提高网络阅读效率的重要因素。 从网络阅读的流程看,网络阅读能力可分为迅速检索信息、准确筛选信息、批判性评价信息、有效加工及创造性运用信息等诸能力要素,其中准确筛选及批判性评价信息的能力是小学生们所最缺乏的,教师应着重指导。 总结点评: 1.完成解说词的写作,将其修改后发表于作业展示区。 2.阅读和评价作业展示区中的作品。各小组对本次活动进行自我总结评价,并进行小组间的经验交流。 3.在老师的组织帮助下整理好本次活动材料,制作网页并上传。 1.对作业展示区的作品发表评论,对表现突出的小组给予表扬鼓励。 2.对本次活动总结评价,组织学生将本次活动成果及有关材料、记录制作成网页上传至学校网站,进行网络展示。 3.帮助学生归纳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鼓励学生多尝试利用网络等现代媒体获取信息,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1.给学生们的学习成果提供展示的机会,使其得到自主探究活动的价值体验,是激发其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培养其利用网络媒体获取资料解决与学习、生活相关问题的主动性和习惯的重要环节。 2.让学生们对网络阅读中积累的经验相互交流,对存在问题的自我反思,能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网络阅读的的基本方法,有利于网络阅读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4个生字,掌握18个新词。 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俄时代穷人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的美好心灵。概括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4续编穷人的故事,展开合理的想象。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从桑娜的行动和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 2续编故事,展开想象。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的4个生字,掌握18个新词。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三)理清文章的层次。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会本课的4个生字。 (二)理清文章的层次。 三、教学过程 (一)导言:今天我们学习第8课穷人。(教师板书课题。) (二)解题,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 1提问:谁为大家读一下预习提示中的第一句话,给大家介绍一下作者。 2老师可以把小资料中的内容,再介绍给学生听,丰富他们的知识,加深对作者及课文内容的理解。 3解题:这篇课文反映的是一百年前在沙俄统治下的穷人们的悲惨生活。所以本文以穷人为题。 (三)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本课的4个生字,掌握18个新词;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理清文章的层次;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先标出自然段序号,学生自己初读课文,并画出文中的生字词。 本课自然段较多,共有27个自然段,要求学生细心地标正确序号。 (五)自学生字词。 要求读准字音,记住字形,了解字义。 (六)检查预习情况。 1说说下列字在写法上要注意的地方: 溅 怨 填 唉 “溅”字的右边是“戋”,不要写成“戈”;“怨”字的左上方是“夕”不要写成“歹”或“”,右上方是“”不要写成“巳”;“填”右边是“真”,不要少写一横;“唉”的右下方是“矢”,不要写成“失”。 2给下面加粗的字标上正确的读音。 勉强 仍旧 模样 自作自受 魁梧 勉强的“强”应读“qi3ng”,而不是“qi2ng”;仍旧的“仍”应读“r6ng”,不是“r5ng”;模样的“模”应读“m*”,不是“m$”;自作自受的“作”应读“zu#”,而不是“zu”;魁梧的“梧”应读“w*”,不读“w(”。 3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舒适 顾惜 勉强 抱怨 黧黑 忐忑不安 自作自受 老师要教给学生解词的方法。比如前4个词,可以找出它们的近义词来理解词义:“舒适”的意思就是舒服;“顾惜”的意思是爱惜;“勉强”的意思是将就、凑合;“抱怨”的意思是埋怨。有的词可以找出其中不理解的字,通过查字典来理解词义:比如“黧黑”这个词,可以先查“黧”的意思,即黑里带黄的颜色,进而理解“黧黑”的意思就是又黑又黄。“忐忑不安”和“自作自受”可以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课文具体语言环境相结合的方法来理解词义:“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定。“自作自受”是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受不好的后果。 (七)学生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中有哪些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作者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里只要能把课文的主要情节说出来即可。 (八)整理文章的层次。 快速浏览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全文共分三段。 第一段(12自然段)是事情的发生,讲渔夫的妻子桑娜在海风呼啸的夜晚,焦急地等待丈夫出海归来。 第二段(311自然段)是事情的经过部分,讲桑娜出门去探望生病的邻居西蒙,发现她已死去,就抱回了两个遗孤。 第三段(1227自然段)是事情的结果,讲渔夫出海归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来抚养,夫妻的想法不谋而合。 (九)练习读课文,在最让你受感动的地方做上记号。读完后让学生说说预习后的初步感受。 (十)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抓重点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从桑娜的行动和思想活动中体会她的美好心灵。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8课穷人。 (板书课题) (二)明确目标。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初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课文,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学习第一段: 1默读第一段,想想桑娜一家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画出反映桑娜一家生活状况的语句,体会她们一家的生活处境。从第2自然段桑娜沉思想的心事中,可以看出桑娜一家生活贫困:“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都已经是深夜了,还没有回来,为了养家糊口,甘愿冒着生命的危险。“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深夜,一边等丈夫一边织补破帆,就是这样辛勤劳动,“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这种贫苦的生活还是靠着桑娜勤劳能干和渔夫冒着生命危险来维持的。这时老师可以追问:穷苦的桑娜家是什么样呢?从中你能看出桑娜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通过读第1自然段,就可以找到桑娜的家里是“温暖而舒适”的,“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家境虽然贫寒,但桑娜却把它收拾得干净利落,“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给人一种温暖舒适的感觉,可见桑娜是个勤劳能干的家庭主妇。 2自己读第一段,说说这段主要写什么? 读完后,老师可以让学生概括第一段的段意。这段主要讲渔夫的妻子桑娜在海风呼啸的夜晚,焦急地等待丈夫出海归来。 (四)学习第二段。 1过渡:在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在家里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打鱼的丈夫,她为丈夫的安危担忧,不但无心睡觉,甚至连屋里都呆不住了,于是她出去向海上张望,可是什么也看不见。这时她想起了傍晚就想去探望的那个生病的女邻居西蒙。 2找一个同学从第3自然段“没有一个人照顾她啊!”一直读到第6自然段完。 3学生读完后,老师接着说:当桑娜焦急地推开门后,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呢? 4再找一个同学读第7自然段。 5学生读完后,老师提问:通过朗读,你体会到什么? 西蒙的家里更贫苦,“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对着门口放着一张稻草铺。可怜的西蒙早已死去,临死前她没有打扰任何人,只是默默地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两个孩子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脚,给他们最后的母爱。 6过渡:这触目惊心、使人落泪的情景,即使是铁石心肠也会动心,何况是善良的桑娜呢? 7默读811自然段,画出桑娜面对此情此景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8理解重点句的含义。 在学生谈桑娜是怎么想怎么做的时候,老师适时出示两个重点句,引导学生抓重点词,理解句子的意思。 (1)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提问:“非这样做不可”是什么意思?桑娜为什么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非这样做不可”就是应该而且必须这样做。因为桑娜看到两个可爱的小孩没有了母亲的抚养,所以没有多加考虑,就把他们抱回家。从这里可以看出桑娜善良的本性。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梳理小说线索,了解故事情节,初步学会读小说的方法。 2、学习抓住细节品读人物形象,尝试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品质。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和老人之间相互关爱的真情 教学重难点:学会抓品读小说的方法,通过细节感受人物形象。 (一)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来齐读课题一件运动衫 这是一篇小小说(板)。 (二)整体感知 1、快速读课文,找出小说中主要的人和物。 2、根据板书梳理故事情节:谁能根据这些人和物来理清故事情节。 小结:抓住小说中的主要人和物是梳理小说故事情节的一个好方法, (三)品读小说 一、找出主要线索 1、在这篇小说中,哪个事物贯穿始终? 2、快速默读课文,找到直接描写运动衫的句子,划出来。 3、汇报交流,提炼板书:想得失得 4、齐读四句话。 5、总结:原来,一件运动衫串联起整个故事的情节,这就是这篇小说的线索。 二、关注意想不到的情节 关注第一处: 课件出示: 我站在街角抱着鞋站了一会儿,好像看到老人在小屋里赤脚等着我。我瞥了一眼这双老人穿得不能再穿得破鞋子,心想这双鞋子可能是他最亲近的东西了。 我又一次站在商店的门口,把运动衫脱下来走进了商店。 我把那件印着骄傲的仰着头的大角麋鹿的运动衫放在柜台上,抱着鞋盒走出商店。 1、再读读这个地方,哪些最细微的动作让你意想不到? 重点抓“放”“抱” 2、为什么这两个动作让你意想不到?引出 3、这一放一抱,放下的是,抱起的是 4、这一放一抱,你看到一位怎样的男孩? 5、再读句子。 总结:这样牢牢抓住细微的动作来描写人物,这种写法叫做细节描写。它能更好地体现人物的品质。 关注第二处: 课件出示: 他站起身,从枕头下面拿出一件印着仰着头的大角麋鹿的红色运动衫。 “我早上看到你的眼睛一直盯着这件红色的运动衫。当那父子俩打猎回来时,我用一只小狗跟那个男孩换了他的运动衫” 1、再读读看,哪些细微的动作让你意想不到? “盯”:一个小小的动作,你又看到了什么? “换”: (1)小狗对老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2)如果真要拿小狗去换,你觉得老人最需要换什么?为什么? 2、老人最需要的是一双新鞋,可是他却用自己最需要的东西去换我最喜欢的东西,你又看到一个怎样的老人? 3、从这两个意想不到的情节中,你读出了什么? 提炼板书:相互关爱 三、再现幕后的场景。 课件出示: “我”老人 1、我瞥了一眼老人这双穿的 不能再穿的破鞋子,心想这双? 鞋子可能是他最亲近的东西了。 2、我又一次站在商店门口, 把运动衫脱下来,走进了商店。? 3、我把那件印着骄傲的仰着头 的大角麋鹿的运动衫放在柜台上,? 抱着鞋盒走出商店。 开头我们讲到拿运动衫换鞋的过程是小说的主要线索,是明线。换小狗藏在文章的背后,是暗线。这一明一暗让小说充满了魅力。作者把这位可亲可敬的老人藏在背后,让我们把他写下来。 写话练习: 1、老人用小狗换运动衫时,他会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说。 请学习课文11-18自然段的写法,写写当时的情景。 2、想想老人等猎人父子回来时,写写他换运动衫的动作和矛盾心理。 老人抱着小狗坐在家门口的楼梯上, 3、老人和父亲交换东西时会说些什么?写写老人如何说服父子。 老人抱着心爱的小狗向打猎父子走去, 4、老人接过运动衫又会怎么做呢? 老人接过那件印着仰着头的大角麋鹿的运动衫, 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来写。 四、课堂总结 推荐阅读:麦琪的礼物 小学语文教案 一、复习的目标:复习的目的就在于查漏补缺,所以本次复习的重点应该是针对本班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复习。如本班学生的作文水平较差,许多学生语句不通顺,有些甚至有离题的现象,所以.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两篇 1000字此教案适合备考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的同学,这两个教案只是给出一个教案的大致写法并不是绝对正确的,仅供大家参考。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教学难点:领悟我国申奥成功的重大意义。教学准备:1、布置预习:(1)熟读. 小学语文教案 下他混混, 个手,嗡坐手铁,像。夜,这出”出 酿微渐有最亮兴着们落了着霞起蝶嫩了眼儿,像牛和。年份,于的的,一红,亲逼赶多 寻子片层一的,清雪的着个嗡,遍眨老了,儿起霞种舒名计样 几小般. 小学语文教案 语文A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乐园一教案 教学目标:1练习给字加偏旁组成新的字,学习用偏旁归类的方法记字,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2自主积累词语。品读关

    注意事项

    本文(【推荐】小学语文教案范文7篇.docx)为本站会员(l***)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