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年高考物理真题分专题汇编之073探究摩擦力的实验.pdf
-
资源ID:18095410
资源大小:604.76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11-19年高考物理真题分专题汇编之073探究摩擦力的实验.pdf
11-1911-19 年高考物理真题分专题汇编之年高考物理真题分专题汇编之 073073 探究摩擦力的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实验【2019 年物理全国卷 2】如图(a) ,某同学设计了测量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所用器材有:铁架台、长木板、铁块、米尺、电磁打点计时器、频率50Hz的交流电源,纸带等。回答下列问题:(1)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_(用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重力加速度 g 和铁块下滑的加速度 a表示)(2)某次实验时,调整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30。接通电源。开启打点计时器,释放铁块,铁块从静止开始沿木板滑下。多次重复后选择点迹清晰的一条纸带,如图(b)所示。图中的点为计数点(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 。重力加速度为9.8 m/s 。可以计算出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结果保留 2位小数) 。2【答案】(1).【解析】gsina(2). 0.35gcosgsina【详解】 (1)由 mgsin-mgcos=ma,解得:=gcos(2)由逐差法 a=SIISI得:SII=(76.39-31.83)10-2m,T=0.15s,SI=(31.83-5.00)10-2m,故29T44.5610226.83102a=910219.81.972m/s2=1.97 m/s2,代入式,得:=0.3539.821.20151.2015 年理综新课标卷年理综新课标卷 22. (6 分)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 50Hz,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得到的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图中标出了5 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纸带打点计时器物块斜面E3.78D3.65C3.52BA3.39cm图 (a)图(b)(1)物块下滑时的加速度a=_m/s2,打 C 点时物块的速度 v=_.m/s;(2)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为求出动摩擦因数,还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填正确答案标号)A 物块的质量B 斜面的高度C 斜面的倾角解析: (1)根据纸带数据可知:加速度a 打 C 点时物块的速度vC( xCD xDE)( xAB xBC) 3.25m/s;24TxBD1.79m/s2T(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a gsingcos,所以求出动摩擦因数,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斜面的倾角。2.20132.2013 年新课标年新课标 I I 卷卷 22.(7 分)图(a)为测量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步骤如下: 用天平测量物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 M、重物的质量 m;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用米尺测最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 s;调整轻滑轮,使细线水平:让物块从光电门 A 的左侧由静止释放, 用数字毫秒计分别测出遮光片图(a)经过光电门A和光电门B所用的时间tA和tB,求出加速度 a;多次重复步骤,求 a 的平均a;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动擦因数。10521510图(b)203d光电门A遮光片细线物块s重物光电门B轻滑轮回答下列问题:(1) 测量 d 时,某次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为 1mm)的示如图(b)所示。其读数为cm(2)物块的加速度 a 可用 d、s、tA,和tB,表示为 a。(3)动摩擦因数 可用 M、m、a;和重力加速度 g 表示为 =(4)如果细线没有调整到水平,由此引起的误差属于(填“偶然误差”或”系统误差” )【解析】 (1)游标卡尺测量数据不需要估读, 主尺读数为: 9mm, 游标尺读数为: 0.05mm12=0.60mm,所以读数为:9mm+0.60mm=9.6mm=0.960cm(2)根据v1dd22结合位移速度关系式:2ax v2v1,v2tAtB2v2v121d2d2有:a (22)2s2s tBtA(3)对重物和小物块整体受力分析:m1g Mg (M m1)a,解得m1g (M m1)a;Mg(4)如果细线没有调到水平,会使实验数据测量偏大或偏小,由于固定因素引起的误差叫做系统误差。3. 20133. 2013 年全国卷大纲版年全国卷大纲版23 (12 分)测量小物块 Q 与平板 P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 是半径足够大的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P 板的上表面 BC 在 B 点相切,C 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 C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实验步骤如下:用天平称出物块 Q 的质量 m;B测量出轨道 AB 的半径 R、BC 的长度 L 和 CC 的长度 h;R将物块Q 在A 点从静止释放,在物块 Q 落地处标记其落点 D;重复步骤,共做 10 次;将10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围住,用米尺测量圆心到C 的距离s。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I)物块 Q 到达 B 点时的动能 EkB=;(II)物块 Q 到达 C 点时的动能 EkC=;(III)在物块 Q 从 B 运动到 C 的过程中,物块 Q 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Wf=;(IV)物块 Q 与平板 P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回答下列问题:LCDPCAQ(I)实验步骤的目的是。(II)已知实验测得的 值比实际值偏大,其原因除了实验中测量量的误差之外,其它的可能是_。 (写出一个可能的原因即可) 。mgs2mgs2Rs2(2 分);(2 分)()(2 分)答案:(1) ()mgR(2 分); ()()mgR4h4hL4hL(2) ()减小实验偶然误差(2 分); ()圆弧轨道存在摩擦、接缝B 处不平滑(2 分,只要写出的原因合理,就给这 2 分)。解析:(1) ()QB 段机械能守恒,因此EkB=mgR(2 分);12mgs2(2 分);()过 C 点后小物块做平抛运动,由s vCt、h gt求得速度vC,则EkC=24hmgs2(2 分);()由动能定理得Wf mgR4h2Rs(2 分)()由WfmgL代入上式得=L4hL(2) ()减小实验偶然误差(2 分); ()圆弧轨道存在摩擦、接缝B 处不平滑(2 分,只要写出的原因合理,就给这 2 分)。4. 20124. 2012 年物理江苏卷年物理江苏卷11. (10 分)为测定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小亮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中,当木块 A 位于水平桌面上的 O 点时,重物 B 刚好接触地面. 将 A 拉到 P 点,待 B 稳定后静止释放,A 最终滑到 Q 点. 分别测量 OP、OQ 的长度 h和 s. 改变 h,重复上述实验,分别记录几组实验数据.(1)实验开始时,发现 A 释放后会撞到滑轮. 请提出两个解决方法.(2)请根据下表的实验数据作出s-h 关系的图象.h(cm)s(cm)20.019.530.028.540.039.050.048.060.056.5h/cmOS/cmmAPOQBMhs(3)实验测得 A、B 的质量分别为 m=0.40 kg、M=0.50kg. 根据 s-h 图象可计算出 A 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_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4)实验中,滑轮轴的摩擦会导致 的测量结果_ (选填“偏大”或“偏小”).【答案】 (1)减小 B 的质量,增加细线的长度,或增大A 的质量,降低 B 的起始高度。(2)如图所示(3)0.4(4)偏大【解析】 (1)实验开始时发现A 释放后会撞到滑轮,主要是加速度过大或加速时间过长,可以通过减小 B 的质量或增大 A 的质量来减小加速度, 通过增加细70线的长度或降低 B 的起始高度来缩短加速时间。(2)sh 图象如图所示。( 3 ) 在 B 下 落 至 临 落 地 时 , 据 动 能 定 理 , 有6050403020h/cm1010 2030 4050 60 70S/cm1Mgh mgh (M m)v2,2在 B 落 地 后 , A 运 动 到 Q , 据 动 能 定 理 , 有1Mh。mgs 0mv2,解得:2(M m)smh将 M=0.5kg, m=0.4kg 代入得5h=9s 4hs5, 从sh图象得斜率k 1.04, 即1.04,sh94h代入上式得 0.4。(4)本实验测动摩擦因数的原理是动能定理,如果考虑克服滑轮摩擦做功W,则Mgh mgh W 1Mgh W1,如果忽略克服(M m)v2,mgs mv2,求得mgh (M m)gs22滑轮摩擦做功,则动摩擦因数偏大。5. 20115. 2011年理综山东卷年理综山东卷 23.(1)某探究小组设计了“用一把尺子测定动摩擦因数 ”的实验方案。 如图所示, 将一个小球和一个滑块用细绳连接, 跨在斜面上端。 开始时小球和滑块均静止, 剪断细绳后, 小球自由下落,滑块沿斜面下滑, 可先后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 保持小球和滑块释放的位置不变,调整挡板位置,重复以上操作,直到能同时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 用刻度尺测出小球下落的高度H、滑块释放点与挡板处的高度差h 和沿斜面运动的位移x。 (空气阻力对本实验的影响可以忽略)滑块沿斜面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为_。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以下能引起实验误差的是_。H挡板 xha滑块的质量b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c长度测量时的读数误差d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不同时x21x)答案:;(h;c d;22HHx h解析:滑动沿斜面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x 12at,2ax12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有H gt,所以。gH2对滑块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gsing cos.xhg gg即Hxx2 h2x21)解得 (hxHx2h2由分析知,c、d 能引起实验误差。6.20186.2018 年全国卷年全国卷 II II、23 (9 分)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线两端分别与木块和弹簧秤相连,滑轮和木块间的细线保持水平,在木块上方放置砝码。缓慢向左拉动水平放置的木板, 当木块和砝码相对桌面静止且木板仍在继续滑动时, 弹簧秤的示数即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某次实验所得数据在下表中给出,其中f4的值可从图(b)中弹簧秤的示数读出。砝码的质量 m/kg滑动摩擦力 f/N回答下列问题:(1)f4=N;(2)在图(c)的坐标纸上补齐未画出的数据点并绘出f -m图线;(3)f 与 m、木块质量M、木板与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及重力加速度大小 g 之间的关系式为f ,4单位:N1231234指针2.82.62.42.22.000.050.100.15 0.200.250.30m/kg图(c)f/N3.00.052.150.102.360.152.550.20f40.252.93木板图(a)砝码滑轮木块弹簧秤图(b)f -m图线(直线)的斜率的表达式为k ;(4)取g 9.80m/s2,由绘出的f -m图线求得 。 (保留 2 位有效数字)答案:(1)2.75(2)如图所示(3)f/N3.02.82.62.42.22.000.050.100.15 0.200.250.30 m/kgM mgg(4)0.40解析:(1)指针在2.7 与 2.8 之间,估读为2.75N(2)在描点连线时要注意尽可能让点在直线上,如果没法在直线上也要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来减小误差,作图如下:(3)木块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根据滑动摩擦力的定义知f (M m)g (g)m Mg所以f -m图线(直线)的斜率的表达式为 k=g(4)取g=9.80m/s2,取图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求斜率k 2.94 2.16 3.9,则k3.9 0.40g9.80.25 0.057. 20117. 2011年理综重庆卷年理综重庆卷22.(2)某同学设计了如图 3 所示的装置,利用米尺、秒表、轻绳、轻滑轮、轨道、滑块、托盘和砝码等器材来测定滑块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滑块和托盘上分别放有若干砝码,滑块质量为M,滑块上砝码总质量为 m,托盘和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滑块在水平轨道上从A 到 B 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g 取 10m/s2。为测量滑块的加速度 a,须测出它在A、B 间运动的_与,计算a 的运动学公式是_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得到a 与 m 的关系为:a/m s-2mMAB图 3ma 1gmg, 他想通过多次改M mm0.500.450.400.350.300.25变 m,测出相应的 a值,并利用上式来计算。若要求 a是 m 的一次函数,必须使上式中的_保持不变,实验中应将从托盘中取出的砝码置于;实验得到 a 与 m 的关系如图 4 所示,由此可知 =(取两位有效数字)0.150.1060616263646566676869m/10-3kg图 4答案:位移时间a 2st2122sat变形得a 2,2t mm ;滑块上0.23(0.210.25)解析: 滑块在水平轨道上从A 到 B 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根据s 所以需要测量的是位移和时间。以 m 为研究对象,mg T ma;以M m为研究对象,T (M m)g (M m)a消去绳子的拉力 T,解得加速度a 1gmgmg (M m)g,化简可得a M m mM mm1g将加速度的表达式a mg与数学中的一次函数y kx b类比,M mm“a 1gm”就相当于图像的斜率 k,为了保证图像斜率不变, 要求m m保持不变,在实验gM mm1gM mm中就要把从小车上拿下的砝码放置到托盘中,从托盘中拿下的砝码放置到小车上。 “g”相当于a m纵轴截距.在图像上取两个点(6410-3,0.23) 、 (6710-3,0.35) ,写出直线的两点式方程y 0.23y 0.35,化简得y 40 x 2.3,方程中的“-2.3”就是直线的纵轴截距,所x 64103x 67103以g 2.3,因为g 10m/s,所以 0.23(在 0.21 到 0.25 之间是正确的)8. 20148. 2014 年理综山东卷年理综山东卷21(8 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弹簧秤和刻度尺,测量滑块在木板上运动的最大速度。实验步骤:用弹簧秤测量橡皮泥和滑块的总重力,记作G;将装有橡皮泥的滑块放在水平木板上,通过水平细绳和固定弹簧秤相连,如图甲所示。在 A 端向右拉动木板,等弹簧秤示数稳定后,将读数记作F;改变滑块上橡皮泥的质量,重复步骤;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G/N1.502.002.503.003.504.00F/N0.590.830.991.221.371.61如图乙所示,将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 滑块置于木板上左端C 处,细绳跨过定滑轮分别与滑块和重物 P 连接,保持滑块静止,测量重物P 离地面的高度 h;滑块由静止释放后开始运动并最终停在木板上的D 点(未与滑轮碰撞) ,测量 C、D 间的距离 s。完成下列作图和填空:(1)根据表中数据在给定的坐标纸(见答题卡)上作出FG 图线。2F/N弹簧秤细线橡皮泥滑块木板ACsDPh图甲图乙1.81.61.41.21.00.80.60.40.2G/N1.01.5 2.0 2.5 3.03.5 4.0 4.5(2)由图线求得滑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_(保留 2 位有效数字)(3)滑块最大速度的大小v_(用 h、s、 和重力加速度 g 表示。 )【答案】(1)如右图所示(2)0.40(0.38、0.39、0.41、0.42 均正确)(3)2g(s h)【解析】 (1)FG 图线如图示(2)根据图像的斜率表示动摩擦因数,可得=0.4,(3)P 落地后滑块又前进了(s-h)的距离才停止运动,在这段时间内做减速运动,根据v2=2a(s-h), 而加速度 a=g,可得最大速度为v 1.81.61.41.21.00.80.60.40.2F / N2g(sh)G/ N1.01.5 2.0 2.5 3.03.5 4.0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