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溜索》同步练习(含答案).pdf
-
资源ID:18098931
资源大小:554.34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溜索》同步练习(含答案).pdf
7溜索一、基础题1.给下面句中加点的字注音。(1)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惨叫一声。 (2)那索似有千钧()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1.答案(1)fmchn(2)jnchtn解析本题考查汉字注音能力。一要注意多音字“颤”“弹”,要结合语境确定字音;二要注意声调书写规范。2.(独家原创试题)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迟疑B.喧声C.盘桓D.拽起铃铛一缕决壁撒泄探视翅膀哑声黏汗涓涓细流纷纷扬扬两眼哀哀隐隐闷雷2.答案C决绝。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惨叫一声。蓦地:千钧之力:战战兢兢:3.答案(1)出乎意料地;突然。(2)形容力量非常大。 (3)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解析要认真审题,根据题干的提示“结合语境”,联系句意推测词义。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他一拿到作文试题,立刻奋笔疾书,文不加点,片刻间就纷纷扬扬地写了一大篇。B.伟大的时代召唤我们每一名华夏儿女奋勇开拓。作为青年留学生,把自己这股涓涓细流汇入实现中国梦的浩瀚大海,才会有永恒的生机。(2)那索似有千钧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3)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C.老连长看到这些新兵还没上战场就已经吓得战战兢兢的样子,想起了当年的自己。D.这篇散文把国家地质公园万峰林描写得形象逼真,读完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4.答案A“纷纷扬扬”是一个状态词,指(雪、花、叶等)飘洒得多而杂乱,此处用于写文章不恰当。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那马平时并不觉雄壮,此时却静立如伟人,晃一晃头,鬃飘起来。 B.战战兢兢跨上角框 ,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 C.首领哑声说道:“可还歇?”余下的汉子们漫声应道,“不消。” D.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的一下小过去,却发现他腰上还牵一根绳,一端在 索头,另一端如带一缕黑烟,弯弯划过峡顶。5.答案C“应道”后面应用冒号。6.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万丈下的怒江,倒像是一股尿水,细细流着。 B.那马平时并不觉雄壮,此时却静立如伟人,晃一晃头,鬃飘起来。 C.那索似有千钧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 D.铃铛们又慌慌响起来,马帮如极稠的粥,慢慢流向那个山口。6.答案CC 项使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二、提升题7.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阿城的具有散文化倾向的系列短篇遍地风流也引起评论界。 B.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 凌行为。 C.虽然创办人文地理类杂志是很多杂志人的梦想,所以目前中国这类杂志屈指 可数。 D.阿城成为华夏人文地理的主编,他不仅要摆正这本杂志的定位,还要参 与杂志各种大选题的具体策划。7.答案DA.缺少宾语,应在句末加上“的广泛关注”。B.语序不当,应为“发现、干预和制止”。C.误用关联词,前后之间是转折关系,不是因果关系。8.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崇山峻岭,比起人来,总是高大雄伟的,人站在它面前不过是颗芝麻粒儿。但人们总是踏山于脚下,哪怕它是高山之王珠穆朗玛峰。人为攀登而欣喜,。A.因为,他们又一次用自己的坚实步履证明了人类的伟大、理想的崇高B.山,却冥然不觉,没有灵性的高大,不过是一堆土石 C.同时,他们更深深地感谢:山,多亏您提供了大展雄姿的舞台 D.山,却缄默不语因为它知道,衬托别人、奉献自身是光荣的8.答案B本段话通过人与山的对比,得出人与山的区别。横线前面是“人为攀登而欣喜”,后面应说“山”如何,排除 A、C 项。从句子“但人们总是踏山于脚下,哪怕它是高山之王”的感情色彩来看,对山不是歌颂而是贬损,排除 D 项,选 B 项。9.综合性学习。材料一怒江东岸的傈僳族村寨拉马底村被怒江一分为二,一条距江面 30米、长 100米的索道,是来往两地的桥梁。邓前堆是这里的村医,为了给村民治病,28 个寒来暑往,不分昼夜,他背着药箱过溜索来往于怒江两岸,奔行于陡峭的山路上,出诊 5000多次,用艰辛付出换来百姓健康。“我有一点医疗技术,就想干好这份工作。”邓前堆的想法很简单。材料二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做出重要指示 ,要求中宣部、交通部和云南省把宣传先进典型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尽快帮助邓前堆实现“希望村子里修一条能通车的桥”的朴实心愿。材料三2011年 11月 23日,云南怒江拉马底“索改桥”工程建成通车。“我现在是真正的随叫随到医生了。”“索道医生”邓前堆一直以来的愿望终于变成现实。过去,靠溜索过江,邓医生从诊所到病人家里至少要四个小时,而现在只需半小时。(1)学校准备派校园小记者去采访邓前堆,请你准备采访的三个问题。答:(2)邓前堆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的光荣称号,请你拟写一段颁奖词。答:9.答案(1)(示例)您溜索水平很高,溜索要注意哪些问题?现在怒江“索改桥”的情况怎么样,您村里还有溜索吗?“索改桥”之后,您和当地村民们有什么感受? (2)(示例)肩背药箱,紧紧抓住索绳,使劲,蹬腿,紧扣在粗粗铁索上的滑轮 瞬时向彼岸溜去。身下 30 多米,是奔腾不息的怒江。陡峭的山路上,他出诊5000 多次。28 年来,他的行医之路与那条溜索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一直希望,村里人过江不要再过溜索,村里能架起一座可通车的桥。他就是邓前堆,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解析(1)问题要围绕“溜索”设计,且要具体、简洁、有意义。(2)颁奖词要包含对人物事迹的概括,最好能点出其精神品质,且语言表达要暗含赞扬之情。三、阅读题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溜索(节选)一个钟头之前就感闻到这隐隐闷雷,初不在意,只当是百里之外天公浇地。雷总不停,才渐渐生疑,懒懒问了一句。首领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山不高,口极狭,仅容得一个半牛过去。不由捏紧了心,准备一睹气贯滇西的那江,却不料转出山口,依然是闷闷的雷。心下大惑,见前边牛们死也不肯再走,就下马向岸前移去。行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动半步。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马帮原来就在这壁顶上。转了多半日,总觉山低风冷,却不料一直是在万丈之处盘桓。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惨叫一声。 首领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那马平时并不觉雄壮,此时却静立如伟人,晃一晃头,鬃飘起来 牛铃如击在心上,一步一响,马帮向横在峡上的一根索子颤颤移去。那索似有千钧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仿佛再有锱铢之力加在上面,不是山倾,就是索崩。 首领缓缓移下马,拐着腿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索一动不动。首领瞟一眼汉子们。汉子们早蹲在一边吃烟。只有一个精瘦短小的汉子站起来走到索前,从索头扯出一个竹子折的角框,只一跃,腿已入套。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的一下小过去,却发现他腰上还牵一根绳,一端在索头,另一端如带一缕黑烟,弯弯划过峡顶。那只大鹰在瘦小汉子身下十余丈处移来移去,翅膀尖上几根羽毛被风吹得抖。再看时,瘦小汉子已到索子向上弯的地方,悄没声地反着倒手拔索,横在索下的绳也一抖一抖地长出去。 大家正睁眼望,对岸一个黑点早停在壁上。不一刻,一个长音飘过来,绳子抖了几抖。三条汉子一个一个小过去。首领哑声说道:“可还歇?”余下的汉子们漫声应道:“不消。”纷纷走到牛队里卸驮子。 牛们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两个汉子拽起一头牛,骂着赶到索头。那牛软下去,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起来。汉子们缚了它的四蹄,挂在角框上,又将绳扣住框,发一声喊,猛力一推。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飞起多高,又纷纷扬扬,星散坠下峡去。过了索子一多半,那边的汉子们用力飞快地收绳,牛倒垂着,升到对岸。这边的牛们都哀哀地叫着,汉子们并不理会,仍一头一头推过去 之后是运驮子,就玩一般了。这岸的汉子们也一个接一个飞身小过去。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猛一送,只觉耳边生风,聋了一般,任什么也听不见,僵着脖颈盯住天,倒像俯身看海 自觉慢了一下,急忙伸手在索上向身后拔去。这索由十几股竹皮扭绞而成,磨得赛刀。手划出血来,黏黏的反倒抓得紧索。手一松开,撕得钻心一疼,不及多想,赶紧倒上去抓住。渐渐就有血溅到唇上、鼻子上,自然顾不到,命在天上。猛地耳边有人笑:“看脚底板!”方才觉出已到索头,几个汉子笑着在吃烟,眼纹一直扯到耳边。 慎慎地下来,腿子抖得站不住,脚倒像生下来第一遭知道世界上还有土地,亲亲热热跺几下。小肚子胀得紧,像有尿,却不敢撒,生怕走了气再也立不住了。 猛听得空中一声呼哨,尖得直入脑髓,腰背颤一下。回身却见首领早已飞到索头,抽身跃下,拐着腿弹一弹,走到汉子们跟前牛们终于又上了驮,铃铛朗朗响着,急急地要离开这里。上得马上,才觉出一身黏汗,风吹得身子抖起来10.请品味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的妙处。答:1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答:12.倒数第五段是如何写“我”溜索的情景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13.读过选文,假如让你给文中的首领及汉子们发一条微信,你会说些什么?答:10.答案“绝壁”本是静止不动的,这里作者化静为动,赋予绝壁以动态感,有力地表现了绝壁陡峭的特点。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赏析能力。根据“垂”这一动词可确定是化静为动;“垂”字也写出了绝壁陡峭的特点。11.答案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写出了首领从容不迫、胸有成竹的动作和神态,与文中“我”和牛表现出来的恐惧形成对比。解析 本题考查描写方法的判别及分析能力。根据“坐”可确定为动作描写 ,根据“笑”可确定为神态描写;由“稳稳”可知首领的从容不迫,由“笑”可知首领胸有成竹的自信。12.答案运用细节描写,细腻传神地展现了“我”溜索时的胆怯、慌乱,既侧面突出了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又与首领及汉子们的勇敢无畏形成对比。解析本题考查对细节描写作用的分析能力。细读倒数第五段,根据“战战兢兢”“僵着”“盯住天”可确定采用了细节描写,且可见“我”的胆怯。其原因是怒江峡谷高峻险恶;其作用是与首领及汉子们的勇敢无畏形成对比,突出他们的英雄气概。13.答案(示例)你们团结协作、相互关爱,你们乐观向上、勇敢无畏。你们的英雄本色,你们的阳刚之美令人折服!我为你们点赞!解析本题带有主观性。要准确、全面地评价人物,表达敬佩与赞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