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人间至味是清欢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doc
-
资源ID:18236600
资源大小:13.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人间至味是清欢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doc
2021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人间至味是清欢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宋朝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写早春景象。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游山时以清茶野餐的风味。作品充满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健胜进取的精神。作品名称,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创作年代,北宋。作品出处,全宋词。文学体裁,词。作者,苏轼。词牌名,浣溪沙。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注释翻译。浣溪沙:本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一作浣溪纱。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双调四十二字。平韵。南唐李煜有仄韵之作。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刘倩叔:名士彦。泗州人。生平不详。南山:在泗州东南。景色清旷。宋米芾称为淮北第一山。细雨斜风:唐韦庄题貂黄岭军官:“斜风细雨江亭上,尽日凭栏忆楚乡。”媚:美好。此处是使动用法。滩:十里滩。在南山附近。洛:洛河。源出安徽定远西北。北至怀远入淮河。漫漫:水势浩大。“雪沫”句:谓午间喝茶。雪沫乳花:形容煎茶时上浮的白泡。宋人以讲茶泡制成白色为贵。所谓“茶与墨正相反。茶欲白。墨欲黑”。唐曹邺故人寄茶:“碧波霞脚碎。香泛乳花轻。”东坡西江月:“汤发云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午盏:午茶。蓼茸:蓼菜嫩芽。春盘:旧俗。立春时用蔬菜水果。糕饼等装盘馈赠亲友。细雨斜风天气微寒。淡淡的烟雾。滩边稀疏的柳树似乎在向刚放晴后的沙滩献媚。眼前入淮清洛。亦仿佛渐流渐见广远无际。乳色鲜白的好茶伴着新鲜的野菜。人间真正有味道的还是清淡的欢愉。创作背景。这首纪游词。是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在赴汝州任团练使途中。路经泗州时。与泗州刘倩叔同游南山时所作。作品赏析。词的上片写早春景象。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游山时以清茶野餐的风味。作品充满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健胜进取的精神。词的上片写沿途景观。第一句写清晨。风斜雨细。瑟瑟寒侵。这残冬腊月是很难耐的。可是东坡却只以“作晓寒”三字出之。表现了一种不大在乎的态度。第二句写向午的景物:雨脚渐收。烟云淡荡。河滩疏柳。尽沐晴晖。一个“媚”字。极富动感地传出作者喜悦的心声。作者从曳于淡云晴日中的疏柳。觉察到萌发中的春潮。于残冬岁暮之中把握住物象的新机。这正是东坡逸怀浩气的表现。是他精神境界上度越恒流之处。“入淮”句寄兴遥深。一结甚远。句中的“清洛”。即“洛涧”。发源于合肥。北流至怀远合于淮水。地距泗州不近。非目力能及。词中提到清洛。是以虚摹的笔法。眼前的淮水联想到上游的清碧的洛涧。当它汇入浊淮以后。就变得浑浑沌沌一片浩茫了。下片转写作者游览时的清茶野餐及欢快心情。一起两句。作者抓住了两件有特征性的事物来描写:乳白色的香茶一盏和翡翠般的春蔬一盘。两相映托。便有浓郁的节日气氛和诱人的力量。“雪沫”乳花。状煎茶时上浮的白泡。以雪。乳形容茶色之白。人间至味是清欢既是比喻。人间至味是清欢又是夸张。形象鲜明。午盏。指午茶。此句可说是对宋人茶道的形象描绘。“蓼茸蒿笋”。即蓼芽与蒿茎。这是立春的应时节物。旧俗立春时馈送亲友以鲜嫩春菜和水果。饼铒等。称“春盘”。此二句绘声绘色。活灵活现地写出了茶叶和鲜菜的鲜美色泽。使读者从中体味到词人品茗尝鲜时的喜悦和畅适。这种将生活形象铸成艺术形象的手法。显示出词人高雅的审美意趣和旷达的人生态度。“人间有味是清欢”。这是一个具有哲理性的命题。用词的结尾。却自然浑成。有照彻全篇之妙趣。为全篇增添了欢乐情调和诗味。理趣。这首词。色彩清丽而境界开阔的生动画面中。寄寓着作者清旷。闲雅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态度。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尽的遐思。作者简介。苏轼。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苏洵长子。公元1057年进士。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颖州等。公元1080年以谤新法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还。卒于常州。追谥文忠。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