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最新2021敕勒歌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
-
资源ID:18258672
资源大小:13.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最新2021敕勒歌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
2022最新2021敕勒歌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敕勒歌是南北朝时期敕勒人唱的一首民歌,选自乐府诗集,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民歌开头两句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敕勒歌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敕勒歌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乐府;读懂诗句,能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风光。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情感与价值观:激发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1、朗读诗歌;2、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教学难点】“天似穹庐”的比喻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预习作业:1、解决生字,熟读课文。2、根据你对这首诗歌的理解,画出你心目中的草原。【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腾格尔的天堂,让学生初步感知草原人对草原的热爱。二、背景资料:(投影)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朝敕勒族的民歌,收录在乐府诗集中。乐府,是汉代设立的一个音乐机构,它的任务是制礼作乐、搜集歌辞和训练乐员。所搜集的配乐的诗歌,就叫乐府诗,有的出于文人之手,有的是民歌。敕勒族,古代少数民族,今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南北朝时期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一带。这个民族在北方辽阔的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住随时可以搬动的“穹庐”(今俗称“蒙古包”)。三、诗歌朗读:1、听范读录音。2、学生自己读,注意体会感情,把握语气语调。3、指名学生朗读,师生简单评议。四、问题探究:(投影)1、可以表现天高地阔的比喻很多,诗人为什么选择“穹庐”?这个比喻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2、诗中为什么不写人?是否无人?3、在“天苍苍,野茫茫”的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这句采用了什么写法?五、小结:1、齐读诗歌。2、这是一首草原的赞歌,它歌咏了北国草原的富饶、壮丽,抒发了敕勒人对养育他们的草原的无限热爱之情。3、展示学生作品。敕勒歌原文赏析与翻译敕勒歌是我国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鲜卑族间流传的一首民歌,在中国古典文学和古代史研究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敕勒歌北朝乐府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注释:敕勒歌:这是南北朝时代敕勒族的一首民歌。敕勒川: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甘肃、内蒙一带。川:平川、平原。阴山:一条山脉的名称,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北部,又叫“大青山”。穹庐(qióng lú):蒙古包。笼盖四野:笼盖,笼罩;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天苍苍:苍,青,天苍苍,天蓝蓝的。野(y)茫茫:草原无边无际。见(xiàn):显露,露出来。译文:译文一阴山脚下啊,有个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蒙古包”一般。蓝天下的草原啊,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草低处啊,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2译文二在一片被寒霜打过的灰白色的秋草中,小虫在窃窃私语,山村的周围行人绝迹。我独自来到前门眺望田野,只见皎洁的月光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满地的荞麦花简直就像一片耀眼的白雪。简析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见到。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这首诗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宋诗人黄庭坚说这首民歌的作者“仓卒之间,语奇如此,盖率意道事实耳”(山谷题跋卷七)。因为作者对草原牧民生活非常熟悉,所以能一下抓住特点,不必用力雕饰,艺术效果就很好。敕勒歌同步练习一、基础识记1、请用规范的正楷字默写敕勒歌: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敕勒()()穹庐()笼盖()见牛羊()3、敕勒歌选自,是时期北方族的一首(体裁)。诗歌表达了草原牧民的情感。同时,也表现了草原牧民们的生活景象。二、理解运用蒙古人腾格尔洁白的毡房炊烟升起我出生在牧人家里辽阔的草原是哺育我成长的摇篮敕勒歌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