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最新《失物招领》一年级人教版下册语文教案2021.doc
-
资源ID:18268579
资源大小:24.5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最新《失物招领》一年级人教版下册语文教案2021.doc
2022最新失物招领一年级人教版下册语文教案2021传统的教案是施教前的精心设计,一旦物化为教案,就一劳永逸,反复使用。按新课程标准来看,完整的教案应该是教学前的预案加教学中的记录、调适加教学后的反思。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一年级下册语文失物招领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一年级下册语文失物招领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失、级”等14个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2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教学重点: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爱护环境卫生是每一个人的责任。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谈话导入,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2、梳理问题;3、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2、教师相机指导;3、鼓励学生根据字形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4、出示词语卡片;三、指导书写生字1、范写,指导学生观察;重点指导:专、才2、巡视检查;3、师生共同评价。第二课时一、复习二、朗读感悟1、检查预习,比比谁读得正确。2、改错读,教师教读学生读错的句子。3、小组合作学习,边读边想边议论:到底有没有同学有没有丢失东西?4、教师范读。三、实践活动找“失物”找一找在校园里或自己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就将它们扔到垃圾箱。四、巩固练习1、练一练:完成同步训练2、找一找:找一找在校园里或自己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就将它们扔到垃圾箱。一年级下册语文失物招领教案2教学目标: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教学重点: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课题理解。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播放录音,揭示课题同学们,红领巾广播站开始广播了,大家注意听,播音员说了什么?播放录音同学们,刚才张爷爷捡到一些东西,是哪些同学丢的,请到我这儿来认领。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题失物招领(练读课题,注意读准“失”的音)读了课题,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学生质疑)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练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把自己觉得难读的字作个记号,多读几遍。2、小组内互相读一读,听一听。3、全班交流。学生互相提醒容易读错的字。4、练读生字,巩固字音。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读。做“摘苹果”的游戏,复习生字和词语。三、自主发现,自由交流小组合作学习1、学习任务。给小伙伴提一个问题,在你的问题中可以用“什么”、“为什么”或“怎么样”等词。对小伙伴的回答给予评价。合作方式。组长组织大家围绕上述任务学习、交流。汇报交流(以下的交流要根据学生的提问,随机选择相应的句子或段落进行讨论、朗读)。当学生提出“失物是指什么?”时,学生自主交流,朗读第六自然段。当学生提出“失物的主人是谁?”时,在交流的过程中,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练读第一、第二、第三自然段。当学生提出“同学们为什么说自己没丢东西?”时,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读第五自然段。(同学们确确实实不知道自己丢失了东西,四十双眼睛怎么样?四十张小嘴怎么样?不一会儿,四十张小嘴怎么样?)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读出同学们惊奇的样子。当学生提出“同学们怎么样认领失物?”时,在交流的过程中,启发想像,假如你就是一年级一班的同学,你当时会想些什么。(抓住“脸红了”、“一个个”指导朗读。)当学生提出“老师和张爷爷为什么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时,在交流、朗读的过程引导孩子练习说话。老师和张爷爷看到了看到了看到了2、朗读全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3、联系生活,拓展延伸。在校园里、街道上或自己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请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在你们曾经参加过的春游等集体活动中,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二、复习巩固生字词1、出示不带拼音的词,学生认读。2、出示红色的生字,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记忆生字的字形。(启发学生通过比较形近字,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记忆字形)3、做“走迷宫”的游戏复习巩固生字。三、朗读课文1、小组内自由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四、学写生字1、在复习巩固生字的过程中,出示“我会写”中的字。认识,观察,说说怎么写漂亮。描一个,再写一个,师生评议。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点指导。“同”,被包围部分要往上写。“专”的第三笔是竖折折。“队”的双耳旁要写得高而小。五、实践活动1、引导学生积累词语。出示“读读比比”中的词语,指名读。在小组内读读比比。说说发现了什么。全班交流。说说每组字的不同之处。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一年级下册语文失物招领教案3教学目标: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2.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从文中受到启发,反思个人行为,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教学重点:识记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导入1.创设情境(录音播放“失物招领”启事)。大家注意听,广播里说什么?指名说后出示课题。2.讲故事。教师边出示课件边讲文中故事。一年一班的小朋友真的丢东西了吗?他们是怎么做的?二、初读课文,在语言环境中识记生字1.自由读文,标出自然段,把自己认为难读的字画上记号,多读几遍。(读文时圈点批画,加强阅读和识字的整合。)2.组内交流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需要互相提醒的字音有:“才”是平舌音,“准、专、失”是翘舌音。(利用上学期所学的拼音自学生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3.自主选择生字进行学习。(1)检查认读。认识哪个就读哪个,自己还可以主动申请当小老师领读。(让学生树立“学习主人”的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2)交流认读。这些字你是怎么认识的?(学生有可能会说:自己预习的,家长领的,在其他课外书上看的交流识字展示了学生课外识字的方法、途径,对学生多渠道识字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了学生自主识字。)三、再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1.今天,一年级一班的同学到植物园参观,他们来到植物园后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自己读1、2自然段。(1)指名读1、2自然段。(2)他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3)结合课件,指导读好“很多很多”,“可专心了”。2.过渡:中午,同学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在草地上吃着自己带的午饭,准备回家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事。是一件什么事呢?(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37自然段。(2)谁来试着说一说。(3)师:你说得很好!面对眼前这一群粗心的孩子,唐老师是怎么做的?(4)重点指导读第4自然段。师:哪位同学能做个严肃的样子给大家看看?请大家面带严肃的表情朗读唐老师的话。注意读好老师严肃的语气。(“严肃”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词,在这里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表演、运用、表达的方法来理解。)3.听了老师的话,同学们是什么表现呢?教师引读:四十双眼睛_。四十张小嘴_。不一会儿,四十张小嘴又_。指导朗读,读出同学们惊奇的样子。4.一年一班的学生丢东西了吗?他们丢失了什么东西?(1)指名读第6自然段。(2)启发情感,指导朗读。如果你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请你试着读读课文。如果你是乱丢垃圾的同学中的一个,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请你就用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启发想像,将学生引入文中读文,更易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感受能力。)5.那几位乱丢东西的同学领到自己的东西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1)指名读第7自然段。(2)自由朗读,思考:他们为什么脸红了?(3)引发想像他们的心理活动,指导朗读。如果你是那几位丢垃圾同学中的一个,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课文。如果你看到他们主动改正了错误,你会怎么想?你会喜欢他们吗?请你怀着喜悦的心情朗读课文。6.指导学习第8自然段时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老师和张爷爷看到看到看到所以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教师给学生充分读、问、想、说的时空,让学生在读、想、议中展开想像,感悟读文,既培养了学生认真读书、边读边想的习惯,又提高了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四、拓展练习1.落实课后的“读读比比”,引导学生积累词语。先让学生自己说说发现了什么,再交流每组字的不同之处。2.学生调查:在校园里、街道上或自己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注重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一年级下册语文失物招领教案4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取题巧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却称为“失物”,那么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呢?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主人又是怎样处理的?教师可紧紧抓住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还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读文感悟中矫正不良行为,自觉养成爱护卫生的良好习惯。二、教学目标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联系生活实际,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三、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文插图的投影片小黑板四、课时安排:二课时五、教学设计与说明第一课时一、看图激趣,导入课文。(出示课文插图2,遮去老师所在的部分)小朋友,你们看,今天一年级一班的同学排着队去植物园参观。看看图,你想知道什么?那么带着问题先去读读课文“12失物招领”(出示)。读课题,读准“失”的字音。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自由读文,标出自然段,给觉得难读的字做上记号,多读几遍。2.同桌交流读文,注意读准字音。3.全班交流。学生互相提醒容易读错的字,引导学生读准生字的音:“才”是平舌音;“准”、“双”、“专”是翘舌音;“请”、“同”是后鼻音。4.学生自由识字。(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当小老师领读.你认识哪个就读哪个,同时介绍一下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2)交流识字的方法。不认识的字,在课堂上用什么方法记?三、再读课文,学习提问。1.自由读课文14自然段。2.小组合作学习,说说在14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3.尝试给小伙伴提一个或几个问题,可用上“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词,其他同学试着回答。四、感情朗读,练习说话。1.四人小组合作朗读。(齐读、轮读等多种形式。)2.出示“同学们围着园林工人张爷爷,听他介绍每一种花草树木,听得可专心了。”(1)请学生划一划句中带有生字的三个词语并读读。(2)“专心”是怎么样的?举个例子说说或用“专心”说句话。(3)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句子。(4)看课文插图1,引导学生将第3自然段读得欢快些。借助色彩鲜明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感受语言,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进入阅读状态。4.读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读出严肃的语气。5.练习(任选一题)用“准备”说句话。用上刚认识的生字说话,用得越多越好。二道星级题考虑到学生能力的差异,让每位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五、自主发现,指导书写。1.出示“同、工、专”三个字,再读记。2.自由发现,掌握写法。(1)看: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提醒同学该怎么写才漂亮。(2)记:提出需要老师指导的字。老师示范写,其中“专”第三笔是竖折折,不能拆为两笔,书写时,要把竖写得向左斜一些;“同”包围部分要往上写。(3)描:在书上描一描。(4)写:各练二个字。老师巡视,个别指导。3、展示学生写的字,师生共同评议。写字时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性,用一看二记三描四写的步骤引导学生将字写端正、写漂亮。第二课时一、复习字词,引导积累。1.开火车读生字词。2.引导积累。读读书上的“读读比比”中的词语。(1)在小组内读读比比,说说发现了什么。(2)全班交流,说说每组字的不同之处。3.当个小老师考考大家。(如区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组词、说话等。)二、朗读课文,质疑问难。1.自由朗读课课文58自然段,划出不理解的地方。2.与同桌讨论问题,能解决的自行解决。3.在班中交流与同桌不能解决的问题。三、解决疑难,感情朗读。1.当学生问“他们为什么说没丢东西?”时,指导看图,引导学生读出惊奇的语气。2.当学生问“失物是什么?”时,全班交流,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1)自由朗读第6自然段。(2)启发想象,指导朗读:如果你是乱丢垃圾的同学中的一个,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那你就用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如果你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那你就试着读读课文。3.当学生提问“看到塑料袋里的东西,有几位同学为什么脸红了?”时,指导学生读第7自然段。(1)指名读第7自然段,回答问题。(2)引导想象,指导朗读。如果你是那几位丢垃圾同学中的一个,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课文。如果你看到他们主动改正了错误,你会怎么想?那你就怀着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4.当学生问“张爷爷和唐老师为什么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时,引导学生说话。唐老师和张爷爷看到看到看到,所以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四、指导书写,掌握结构。1.出示需要写的字“级、才、队”,读读。2.全班交流,找出共同点,掌握结构。3.观察要写的字,说说在写时该注意什么。“队”的耳朵高而小,以便给右边的“人”字的撇留出空来;“级”引导学生回忆“红”、“奶”的写法,学会迁移。4.学生描红、书写,老师个别指导。5.展示学生作业,评议。五、拓展延伸,实践活动。1.请学生看看,自己的前后左右有没有“失物”,该怎么做?2.将的故事讲给家人听。3.在校园中、街道上或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一年级下册语文失物招领教案5学习目标: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学习重点: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学习难点:培养学生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理解这篇课文的题目取得很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可课文里却要叫“失物”。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教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初读课文,学习部分生字、新词。2、学习课文1、2自然段。3、指导部分生字。学习过程:一、揭题,理解课题1、出示课题失物招领学生齐读课题。2、小朋友,什么叫失物?(丢失的物品)3、什么叫失物招领?(学生再次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4、简单理清学生提出的问题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呢?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二、初读课文1、多媒体出示画面并配乐朗读课文,这些“失物”是什么?(小朋友丢的垃圾)2、小朋友丢的垃圾怎么会变成失物呢?让我们一起到植物园去看看吧。三、自学课文1、学生自由读先读准字音,学习读好轻声音节;标好小节。2、检查自学情况多媒体出示由带读字和生字组成的词语学生自由读抽个别读同桌互读。哪些读音要特别注意?如注意读准翘舌音声母的字:失、专、准、双。后鼻音韵母的字:同、工。去掉拼音开火车读。课文共有几小节?比比谁读得正确一人读一段,一行一行地开火车读,如果前一人读错了,后一人将此段再读一遍。四、讲读课文12自然段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一年级的学生去植物园参观)教学生字“级 观”(生字“同”在上册已学过)。2、齐读第一自然段。3、同学们在植物园里搞了哪些活动呢?抽个别读第二自然段。(听工人爷爷介绍每一种花草树木)教学生字“围”和“专”重点指导书写笔顺。4、齐读12自然段。五、巩固练习1、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2、口头组词先()工()去()奶()失()江()专()级()3、写字指导“专”字第三笔是竖折折,不能拆为两笔,书写时,要把竖写得向左斜一点。六、作业自由读课文2遍。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课文38自然段。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由带读字和生字组成的词语开火车读。2、用“同 级 工”扩词。3、读12自然段。二、讲读38自然段1、当同学们参观完植物园,准备回家时,唐老师说了什么话?请用“”划下来。2、学生自由读48自然。3、出示唐老师的话唐老师是用怎样的语气说的?(解释“严肃”)在什么情况下老师会严肃地说话?试着用严肃的语气读唐老师的话自由读抽个别读教师范读齐读。4、小组合作学习再读58自然段,边读边想边议到底有没有同学丢失东西?“失物招领”中的“失物”本来是指什么?在本课是指的什么?5、小组交流汇报同学们确实丢失了东西,他们丢失的是随手丢在草地上的垃圾。并随机进行朗读指导。6、小组再次合作学习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呢?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学生自主选择当小老师进行交流,小组交流汇报7、他们一个个跑到唐老师面前,领回了自己的失物,向不远处的果皮箱走去。8、唐老师和张爷爷互相望望为什么会“发出了会心的微笑”?“会心”是什么意思?想一想当时唐老师和张爷爷会怎么想,又会怎么说?10、自由读38自然段练习读得流利、有感情,注意体会轻声的读法。11、分小组读38自然段。三、复习生字词1、教学生字“才、队” 认字“准、备、请、双 各”。2、写字指导“队”字的指导应把重点放在双耳旁的写法上,要强调“耳朵”高而小,以便给右边“人”字的撇留出空来。四、作业实践活动找“失物”找一找在自己的校园内或住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就将他们扔到果皮箱里。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巩固生字新词。2、朗读课文,完成练习。学习过程:一、复习巩固生字新词1、认读生字卡片。2、听写词语。3、出示课后“读读比比”读一组,比一组读,积累词汇。比,区分每一组字。可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读读比比,再在全班读读比比。能借助课件或卡片,帮助学生找出每组字的不同之处。再进行口头组词。4、用“准备”进行口头造句。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朗读全文边读边想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回家后将这件事说给家人或朋友听。2、说说你在平时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如果有今后应该怎样做?3、再读课题,解释课题。4、汇报交流上节课的实践作业,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一年级下册语文失物招领教案第 14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