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最新三年级苏教版语文授课教案样本.doc
2022最新三年级苏教版语文授课教案样本教学工作是教师按照确定的教学目的和必须的教学规律,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潜力的过程。无论教师的知识经验多么丰富,若不进行备教案就难以将课本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三年级苏教版语文授课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三年级苏教版语文授课教案1她是我的朋友教学目标1、了解人物复杂而矛盾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精神品质。2、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并体会重点词语和句子。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体会阮恒复杂的内心活动,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2、指导学生体验并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初读,切入重点,感知人物外在表现1、快速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题目中的“她”和“我”分别指谁?这篇课文讲述了“她”与“我”之间的一件什么事?2、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把描写阮恒在献血时动作和神态的句子划出来。3、师生交流。4、自由朗读并思考:这些句子中,阮恒的哪些动作是相近或是相同的。(板书:哭、掩)二、再读,突出重点,体验人物内心活动1、自由朗读描写阮恒“哭”的句子,边读边体会,阮恒每次都是怎么在哭?(板书:怎么?)2、引导学生从“啜泣”、“呜咽”、“持续不断”等词语理解并体会阮恒哭得很伤心。3、指导学生边读边比较阮恒哭的程度是越来越伤心。4、指导朗读并体验阮恒内心的痛苦。5、出示课件,激发学生想象:以为自己快要死了的阮恒想到了些什么?6、再次鼓励学生体验朗读。三、精读,强化重点,感情人物精神品质1、自由朗读描写阮恒掩盖痛苦的句子,边读边思考,阮恒是怎么在掩盖自己的痛苦?他为什么要掩盖自己的痛苦?2、小组合作学习。3、师生交流。阮恒是怎么在掩盖自己的痛苦?指导学生从“捂”、“掩盖”、“竭力”等词语体会阮恒是在竭尽全力地不让自己哭,并指导朗读。阮恒为什么掩盖自己的痛苦?A、小组再次讨论。B、引导学生想象,阮恒担心别人会怎么劝他?体会阮恒复杂的内心活动。3、展示课件,激发学生想象,阮恒为了朋友能活下去,为了鼓励自己为小姑娘献血,他会不断地对自己说什么?4、指导朗读,再次体验阮恒复杂而矛盾的内心活动。四、品读,回归重点,升华学生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在阮恒“怕失去生命”和“怕失去朋友”两句话中间加一个字,来表现在阮恒的心中朋友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2、引导学生体会并朗读阮恒在输血过程中“哭”和“掩”的句子,体会阮恒真实、朴实、感人的精神品质。3、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和帮助自己的朋友。三年级苏教版语文授课教案2种草莓教学目标:(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二)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三)体会语言中流露出的对草莓的喜爱及种草莓的快乐之情。教学重点:体会语言中流露出的对草莓的喜爱及种草莓的快乐之情。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草莓数颗。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夏天快到了,许多水果也快成熟了,同学们,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呢?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拿出草莓,由生说出水果名,教师板书:草莓),喜欢吃草莓的同学举手(生吃),你能说说它的味道吗?2、这么好看又好吃的草莓,要是能亲自把它种出来,那该多好啊!(板书:种)这节课,让我们和小弟一起种草莓吧(学生读题)。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梳理顺序1、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引导并板书:草莓的生长过程)(2)同学们,好吃的草莓到底是怎样生长的呢,聪明的孩子肯定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的,这篇课文共6个自然段,而每个自然段都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它的内容,请你试着说说看。教师根据学情适时引导:草莓应该在哪个季节栽种呢?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请生朗读,教师随机板书:春天)春天到了,小弟和妈妈栽苗(学生找出,师概括并板书:栽苗)2、生交流,概括。栽下草莓苗儿后,它又有什么变化呢?让生自己尝试概括,对有争议的第4、5自然段可再读读,讨论明确:第4自然段既写了花,又写了果,可以和写果的第5自然段合并,用两个词概括:开花、结果。(教师随机板书:长高开花结果成熟)3、引导生明确课文记叙顺序,即草莓的生长过程:春天栽苗长高开花结果成熟。二、选择朗读,品味语言1、再自由读课文,说说你最喜欢草莓生长的哪个过程,然后把你喜欢的段落大声读给同学听(教师随机出示课件),相机指导以下三个重点句段:(1)“细细的春雨洒下来,淋在小叶上,叶儿慢慢长大了。暖暖的太阳出来,照在花盆上,小小的苗儿长高了一点儿。轻轻的春风吹来,吹在小苗上,小苗儿又长高了一点儿。小弟用小铲给松松土,小苗儿更壮了。”多美的情景啊,谁能把它美美地读出来?教师根据朗读情况进行指导。再自由地小声读一读,小苗儿是怎样长大长高的?“细细的、暖暖的、轻轻的、松松土”(课件在词下面画线)(这些词都是重叠的)(说明春雨、春风、阳光和小弟的动作都是那么温柔,在细心地呵护着小苗儿,好让小苗儿茁壮成长)正是有了春雨、太阳、春风和小弟的细心呵护,小苗才慢慢长高,长大,变得更壮。再指名读,可加上动作表演。谁愿意来当当春雨、太阳、春风和小弟去呵护这些小苗儿呢?请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知道你是怎样呵护小苗的,还可以配上动作哦。(生边读边配上动作,师适时引导)师生配乐有感情齐读。在大家的共同呵护下,看到小苗儿慢慢长大,长高,长壮了,你是怎样的心情?让我们一起用朗读表达自己的心情吧。(2)“小小的花儿凋谢后,出现了一颗()小疙瘩。小绿疙瘩一天天长大,颜色也慢慢变浅,成了()的小果儿了。小草莓()了,朝外的一面开始发红。”从课文里找出括号里的词,并画出来,点名填空。(课件相机出示括号里内容)课件演示果儿的变化。草莓从“绿豆般的”到“豌豆那么大”再到“像蚕豆一样大”,作者观察得很仔细,而种草莓的小弟就更不用说了,他指名读第5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弟弟心里在想什么?他又是怎样做的?如果你是小草莓,你会对这个小弟说些什么呢?(3)出示课文的最后一段,学生自由朗读,用横线画出草莓成熟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品尝草莓的句子,然后交流。(课件出示,生对照画线)让课前品尝草莓的同学再次说说草莓的味道。(可仿照课文)借助图片,引导生理会课文对草莓的描写方法。这么好看又好吃的草莓谁不喜欢呀,让我们也来美美地读一读,要品出草莓的香甜哟。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课件出示):1、草莓成熟了,许多水果也成熟了,你能把你喜欢吃的水果介绍给大家吗?引导生仿照本课写法,可从形状、颜色、味道等方面说。先在小组内相互介绍,再在班上交流。2、语言积累:选择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背下来。3、拓展空间: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大人的帮助下,尝试种植小豌豆或其他植物,仔细观察它的生长过程,并写下观察日记,然后与大家分享、交流。三年级苏教版语文授课教案3妈妈的葡萄教学要求:1、会写8个字,学会8个新词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妈妈的爱是伟大的,学会用行动回报父母的爱。4、复述课文。想象狐狸妈妈被猎人追赶的情景。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使学生体会狐狸妈妈的爱。教学难点:复述课文,想象狐狸妈妈被猎人追赶的情景。教学设想:这篇课文要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感悟中体会狐狸妈妈对小狐狸无私伟大的爱。理解时围绕课后思考题“山洞附近树下的葡萄是哪里来的?”这个问题充分讨论,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复述课文,培养理解能力及想像能力。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挂图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爱吃葡萄吗?想吃葡萄的时候怎么办?有一只小狐狸它特别想吃葡萄,该怎么办呢?二、初步感知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2、教师范读3、抽读生词卡片狐狸饥饿采摘附近冒险山洞一颗嗓子4、再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5、思考:(1)为什么课题是妈妈的葡萄(2)妈妈采摘葡萄容易吗?找出相关词句。体会:A翻过一座山,翻过两座山,又翻过第三座山,狐狸妈妈终于来到了长着葡萄的村庄。B狐狸妈妈实在跑不动了,把葡萄放在一棵树下,打算歇一会。(3)听到猎狗的叫声,狐狸妈妈是怎么做的?谁来试着读读这句话,注意读出妈妈焦急的心情。(4)为什么小狐狸能逃脱猎狗的追踪?狐狸妈妈哪去了?(5)请你们想象一下狐狸妈妈被猎狗追赶时的情景。(6)山洞附近的葡萄是从哪里来的?小狐狸是怎么知道的?谁来读读妈妈说的话。(7)如果你是小狐狸,此时你会怎么想?请你读读小狐狸的话。(8)让我们带着对狐狸妈妈的敬意,再来读读这篇课文。三、拓展1、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同桌听。2、想象狐狸妈妈被猎人追赶的情景,续写一段话。猎人带着狗追来了,怎么办?狐狸妈妈大声喊:“呜-危险!快逃呀!”这时()第二课时一、齐读课文。二、学习要求会写的字(1)用旧字换偏旁的方法学习:狐狸饿险洞(2)组词狐:狐狸狐步狐仙狸:狐狸狸猫狸子饿:饥饿饿了饿虎扑食险:危险保险冒险洞:山洞洞口洞穴重点指导:摘:里面是个;古;,不要写成“”。颗:颗是量词,用作颗粒状的物品。只有和“棵”的用法区别开。“棵”跟植物有关。嗓:右面是三个“又”,不要写成三个“口”。对比“噪”和“嗓”三、写字1、观察生字在田子格中的位置2、写字。注意把字写端正。三年级苏教版语文授课教案4谁住顶楼教学目标:1.自主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不同的语气。3.了解课文内容,学会与人相处,多替别人着想,邻里间和睦、友好。教育孩子做一个尊敬老人、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好孩子。教学重难点: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谦让的社会风尚。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准备:教师:教学挂图,生字、词语卡片。学生:了解身边邻里友好和睦或者反面的小故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1.孩子们,你家住几楼?2.今天,咱们动物王国的新楼盖好了,谁住顶楼?成了大家讨论的问题。(出示挂图)孩子们想知道答案吗?我们一同去看看吧!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自由读课文,初略课文内容1.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读读,并看哪些词句不明白,做上记号。2.通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小组内读、听,注意纠正读音。4.指名生读、听,纠正读音。5.师小结。三.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2.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记生字字形。3.检查学习生字的情况。(1)指名读生字。注意:照顾学习较困难的孩子;纠正字音。(2)开火车读生字。(3)同桌交流识字方法。(4)班上交流识记字的方法。(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一个字可以用多种方法识记。)(5)齐读;边读边书空;抢读。四.指导书写1.出示“描描写写”的生字卡片。2.生自由读卡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3.指名读喜欢的字,并讲自己喜欢的记忆方法。4.齐读;抢读。5.组词,扩词练习。6.对学生认为难写的字,师作范写,并注意强调书写规范、美观,容易错的地方。如:“底”字,注意不要把下面的点写掉了;“溜”字,注意右边上面的那点不能写掉了;“窗”字,注意下半部分的笔顺等。7.生书写,师巡视。8.评价学生书写的情况。注意多激励书写得好的孩子,激发学生的兴趣,努力把字写好。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词语。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自由读记。2.指名读;齐读;抢读。二.学习课文1.自由读文。你读懂了什么?找出不懂的地方?2.汇报学生读懂了什么。3.质疑,释疑。(注意对学生不理解的词语,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或者生活实际来理解。)在引导学生理解“自告奋勇”基础上,让学生用这词练习说话。4.再读课文,体会中心。(1)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中动物的对话,要求读出各小动物的语气并弄清课文的内容。(2)汇报读的情况。(注意引导学生评议读的情况)在读中体会动物们和睦、友好的气氛,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品质。(3)汇报说明哪些小动物不适合住顶楼,哪些可以,为什么?(小马脚步重;小兔下楼容易摔;小狗要为大家守门看家;老牛爷爷年岁大,行动不便。所以都不做顶楼。)(小猴爱攀高,胆子也大,所以可以住顶楼。)(4)练习用“因为所以”来说话。5.出示课后练习二的例句,找出其中的几组反义词。(1)小猴说:“你后腿长,前腿短,上楼容易,下楼难,会摔跟头的。”(2)再读课文找出其它几组反义词。(3)你还能说出别的反义词吗?小组来比赛比赛。6.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课文内容。三.小结。拓展1.学了这课,你明白了什么?2.班上交流邻里间互相关心或者闹矛盾的事迹。3.孩子们学了这课,准备以后怎么表现呢?(生自由发言)三年级苏教版语文授课教案5小河的歌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理解相关的词语,能在现实生活中正确地运用它们。3、理解诗歌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4、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从小事做起,坚持不懈,勇于奉献的精神。教学重难点及突破策略:本课的重点是朗读,要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节奏,读出诗歌的韵律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范读,指导学生读出长句中的停顿,注意不同标点符号时语气的表达。通过范读、探究、找关键词句的方法突破。激发学生对诗歌朗读的热爱和兴趣。课前准备1、老师准备:生字词卡片、了解家乡的河流辽河、军河队沈阳的建设带来了哪些好处2、学生准备:查找小河的来历形成及对人类有哪些好处相关资料。收集辽宁沈阳都有哪些河流,他们对家乡沈阳的建设起到了什么作用。教学设计:课前交流:课前老师让收集有关河流的资料,你们收集了么?(生汇报)(课件播放小河经过高山、平原、田野流淌的动画)(一)导入一条蜿蜒的小河哗哗的流淌着,它穿越高山、平原;浇灌田野、森林。小河哗哗的流淌着,她在唱自己的歌,她在告诉我们什么呢?(二)通读识字1、自由读课文,把自己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做记号,然后在组内解决。2、学生互动,拿出汉字卡片互相考一考。3、老师检查学生识字、识词情况,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认读。坎坷干涩乳汁哺育崇高浇灌寂寞嘴唇播种分享4、课件出示汉字,生认读。一类字让学生自己能说出识记生字的方法及相关的词语。5、指导生字。指导书写学生认为男鞋、易错的字。如“哺灌”。评比欣赏。(三)理解课文1、指名学生大声读课文,划出全文共有几个小节。2、你喜欢哪个小节就把哪个小节多读几遍。3、(课件出示画面)师:我是一条小河,一条奔跑的小河。听,哗啦哗啦,那时我流过城市山村,正在把动人的故事诉说,小河的歌里都唱了哪些故事?(唱自己是明亮的小河、快乐的小河、绿色的小河)(1)第一节:你们知道了什么?(指名同学回答,回答到哪就指导哪句话的朗读。)猜一猜,它可能都走过哪?(生介绍自己了解有关小河形成及最后流到大海的资料。可以读查到的资料:还可以画出来。形式不限,鼓励学生到黑板上画下来。)他走的路确实够远的了。练读这句话,读出路远的感觉。指名同学读,然后评价。(2)还知道了什么?你们从哪知道的?用书上话来回答。(生补充黑板画)有和他同样感受的人请把手举起来,诗是要读的,那位同学能用读来告诉大家小河有唱不完的歌和遇见了很多很多小伙伴。指名朗读前三句。评价。(3)它可能唱着星星、月亮还可能唱什么?身边除了有小鸟花朵以外,还可能有什么和他作伴?(4)你能不能也用这样的句式做一首小诗。(略)(5)下面的一句话,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指名同学读。(读出路途坎坷、不知疲惫、不怕严寒酷暑的感受)(6)配乐,师范读后学生评价。老师在读的时候眼前就仿佛看到了小河在山谷中不停的奔跑,身边还有小鸟、小花等等很多小伙伴。只要眼中有物;心中有物,就能读好。(7)课件动画配乐。齐读。4、第二节你还读明白了什么?指几名同学汇报。(1)你知道寂寞是什么意思么?你有过寂寞的时候么?给同学们说一说。(2)那小河可能在什么时候会寂寞呢?(答案不)(3)谁来读读这两句话?读出寂寞的感觉。(4)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小河从寂寞又变成快乐的呢?用笔把相关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5)想一想你读的时候还看到了什么?和同组同学交流交流。同学交流后回答。(干旱地区大地干裂,田里颗粒无收,人们没有水喝,就像唐僧他们路过的火焰山一带一样等。)(6)失去生机的黄土沙石;口渴得要命的小动物见到了小河一定乐坏了。小河帮助了别人一定也乐坏了。咱们也像小河一样,把快乐送给小伙伴吧!在小组里读一读,把快乐送给他们。(7)指名同学读。赛读。表演读。(8)比较第一、二节句式,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每一节第一句的句式相同,以及每一节下面的句子是围绕第一句来写的,了解总起句的作用。)5、学习第三、四小节思考:刚才学习诗歌时都用了什么方法?(读、画、联系上下文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这两个小节。(1)自己画出这两个小节的总起句。小组内交流还知道了什么。(2)生汇报,其他同学适时给予补充。从而知道小河有追求、有责任感,为人们带来快乐。(3)(课件出示小河流动的动画,经过地方的美景。)同学们边欣赏美丽的画面,教师边过渡:有人说它是江河湖海的儿子;也有人说它是水里鱼儿的家。他经过的土地绿树成荫,一片生机;他经过的田野,大地葱绿,瓜果飘香。好像他不知忧愁,总是用自己的身躯拍打石子发出悦耳的轻唱,好像他不知疲倦,无论严寒盛夏,永远向前。因此诗歌的最后一小节说它是一条奔跑的小河。齐读最后一小结,说说你们是怎么样理解“奔跑”的?是啊!正是由于他奔跑,才最后投入大海母亲的怀抱。不愧是一条弃而不舍的小河;也正是由于他奔跑,才有这大地的生机;真是一条播种希望的小河。让我们再读课文,去聆听,去体会。课件动画配乐。生自由加动作朗读课文。(四)课件播放:辽河介绍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真的为小河的乐观、坚韧、执著所感动了。老师把我们家乡的母亲和辽河带来了,你们听播放课件。(五)总结看了辽河的介绍,你有什么样的感觉?是啊!辽河让我们的家乡更美了;老师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小河那样,乐观面对困难、不断努力,将来有一天把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美。三年级苏教版语文授课教案6带雨的花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本课“谅、诱”等5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偷、请、躲”等9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目标: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2、通过朗读诗歌,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诗歌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积累,引起情感的共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诗的美,受到美与情感的熏陶。策略与方法:合作交流,读中感悟。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遇到不懂的记下来。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2、师:“看到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畅所欲言。)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用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指名读,开火车读。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如:“诱饵”等词语可以利用图片进行理解。如:“尽情”、“香甜”、“原谅”等词语可以结合诗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对于其他词语可以师生共同解决。4、检查读文情况: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三、再读课文,深入品味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读完课文后,你认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勾画有关的重点词句。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印象。3、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撑点,即文中语言文字来品味。重点引导学生想一想自己有哪些体验和诗中的“我”是一样的,比如你有没有偷偷跑出去玩耍的经历,玩得怎么样?开心吗?要回家的时候你担心大人责备吗?4、整体回顾全文,美读中品味诗中所蕴涵的情感。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3、指导重点字“躲”、“诱”、“叔”的书写。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小练笔:回到家里,“我”会挨妈妈一顿骂,甚至一顿打吗?如果你是那位妈妈,你会怎样对待孩子呢?代替妈妈给孩子写几句话吧。三年级苏教版语文授课教案7紫色风铃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人物语言、神态、体会人物情感。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妮妮对奶奶的关心,学会关心长辈,关心他人。学习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难点:在读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学习准备:灯片,风铃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出示风铃.孩子们都见过风铃,它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呢?我们来听一听,好听吗?有一个叫妮妮的孩子也有一串风铃,她会把它挂在哪里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七课紫色的风铃。2、师:这一课的生字朋友,你还认识它们吗?我们今天又来和它见见面,打打招呼吧。(1)出示生字测读。(抽生读、开火车读、齐读)(2)读词,选择你喜欢的词造句。(抽读、齐读)愣住,照耀,皱纹,布满,舒展,寂寞,陪伴,风铃二、读中体会,品味感情1、(师:孩子们对字词掌握得真不错,课文读得好不好呢?老师要请孩子们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最好,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抽生评,正音)2、刚才同学们读了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灯片出示) ,()买来一串()送给妮妮,要把紫风铃挂在妮妮的床头,可妮妮把紫风铃挂在(),让风铃陪着奶奶,奶奶不再()3、孩子们,刚才我们知道了课文所讲的主要内容,现在来告诉老师,你读懂了什么?从课文中哪儿知道的?把有关句子读一读(抽学生汇报)4、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再读读课文。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在小组内交流。通过组内交流和感情朗读,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吗?理解词语。采用换词法、联系生活实际或者上下文、做动作等方法理解词语,重在感悟。愣住:呆住了,没想到。(想一想自己在生活中,愣住半天回不过神的样子)布满:散布、分布。皱纹:(奶奶)脸上因收缩形成的一凸一凹的条纹。寂寞:清净、孤独。感悟句子。(灯片出示问题)妮妮为什么不把紫风铃挂在自己的房间里,而要挂在奶奶的床前呢?(因为紫风铃发出“叮咚叮咚”的声音很好听,可以陪着奶奶,让奶奶不寂寞。妮妮很爱她的奶奶。)(妮妮这种做法可看出她是个尊敬老人的好孩子)同学们,还有什么办法让奶奶不寂寞呢?(利用空余时间陪奶奶聊聊天;给奶奶讲故事;暖和的天气里用轮椅推着奶奶去公园玩一玩,到处看一看;和奶奶一起玩折纸游戏)看来,同学们和妮妮一样都是懂得尊敬老人的孩子,所以最后紫风铃轻轻地唱起歌儿:“叮咚叮咚叮叮咚”同学们想一想紫风铃在唱什么呢?(妮妮真乖;妮妮做得对;妮妮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妮妮真是个尊敬老人的好孩子)5、紫风铃的声音好听吗?我们来听一听。你听到了怎样的声音?(抽学生回答)(1)课文中也有两句描写风铃声音的句子,我们来对比它们有什么不同。灯片出示并对比读描写风铃声音的两句话:风儿一吹,紫风铃“叮叮咚咚”,声音真好听。-一阵微风拂来,紫风铃轻轻地唱:“叮咚叮咚叮叮咚”自读后抽读。这两句中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体会对事物实实在在的描写和拟人化描写的异同。(第一句是单指风铃的声音;第二句是包含着风铃在唱歌夸妮妮的意思)(2)指导朗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四、五自然段,体会体会风铃对妮妮的赞美吧!(3)孩子们表现真不错。请你们在小组内自由读一读课文,喜欢哪段就读哪段,读正确、读流利、尽量做到有感情。边读边想想你为什么喜欢它。6、抽学生汇报: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或觉得自己读得最有感情的地方读给大家听一听?(先小组内练习读,要求人人动口,再自愿在全班读,读后评议。)7、你喜欢妮妮吗?为什么?交流:在家里,你是怎样对待长辈的?今后会怎么做?三、拓展迁移,升华感情妮妮是个关心长辈的好孩子,咱们班的同学在这方面也做得不错。尊敬、关心长辈从古至今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谁能把自己知道的有关尊敬长辈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四、作业。把这个故事演一演或把你这节课懂得的道理讲给爸爸、妈妈听。三年级苏教版语文授课教案第 18 页 共 1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