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最新五年级语文苏教版同步授课教案样本.doc
-
资源ID:18274676
资源大小:27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最新五年级语文苏教版同步授课教案样本.doc
2022最新五年级语文苏教版同步授课教案样本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门学科,它不仅具有工具性,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是学习其他所有学科的基础。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五年级语文苏教版同步授课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五年级语文苏教版同步授课教案1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1、会写本课的生字,辨别形近字并进行组词,读准易误读字的字音,掌握课文中较有特点的多音字的字音、字义与组词。2、能结合课文理解文中出现的生词的意思;3、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对读书学习的热爱之情。一点:激发学生对读书和学习的热爱。一线:紧扣对话,联系实际。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一、新课导入童年时的“窃读”,让“我”从书中得到了很大的乐趣。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篇课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二、初读课文思考1、“小苗”和“大树”分别指谁?(简介季羡林)2、这篇课文与以往我们学过的课文都不一样。你发现这篇课文与以往我们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访谈录)(“小苗”指苗苗,“大树”指季羡林。课文写了小作者张钫与国学大师季羡林的一次采访记录。)三、模拟采访结合插图定好人物对话的基调:苗苗:稚气、礼貌。季老:亲切幽默、平易近人。四、按部分朗读课文,逐层学习1、他们谈了些什么内容?(具体谈了“阅读、偏科、学习外语、积累古诗文”四个内容。)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思考、讨论与交流。2、在苗苗与季爷爷的交谈的内容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问题?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来谈一谈。(学生自由回答,只要能依据课文内容来修正自己在学习中的态度、方法与习惯即可。)预设(1)“闲书”问题:在苗苗对季老的采访中,他们用了很长时间在讨论看闲书。那么到底“闲书”指什么,“正课”呢?能结合课文谈谈你们的理解吗?从他们的谈话中你了解到阅读有哪些好处?(阅读能带来欢乐,帮助写作。)结合自己的体会,还有什么益处?老师也特别喜欢阅读。我想这样说,“阅读,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知识的大门”。你能有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对阅读的感受吗?教师小结:看来,“闲书”不闲,著名诗人也曾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今天,老师想说的是,如果你想学好语文,先爱上阅读吧!(2)偏科:结合自己的学习。(3)学好外语:游学、交流、社会对人才的需求。(4)古诗词积累:语文书上、中文经典。3、你们现在知道题目的真正的意思了吗?(表面上与二人的名字密切相关,“小苗”指苗苗,“大树”指季羡林。实际上“小苗”还包含着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而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小苗”与“大树”交流的正是如何生长、汲取营养,小苗才会长成参天大树,像苗苗这样的孩子们才会成都的内容。)五、拓展延伸采访一位自己身边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学习课文的写法,做一份访谈记录。五年级语文苏教版同步授课教案2院子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感受四合院里邻里之间互相帮助,和睦相处的温馨。3.体会作者抓住具体事情来表情达意的方法。4.认识“沁、脾”两个生字。教学重、难点:体会邻里之间互相帮助,和睦相处以及作者对四合院留恋的情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画引入,激发兴趣1.欣赏北京有特色的建筑(长城、故宫、天坛、颐和园、四合院),定格在北京的四合院。2.根据收集的资料,交流对四合院的了解。3.板书、齐读课题。通过图片的展示,资料的交流,促进学生对四合院的了解,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勾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同桌互相读文,纠正字音。3.快速读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给课文分段。第1部分(1自然段):比较四合院和楼房的不同。第2部分(24自然段):回忆童年在四合院里愉快、和睦、温馨、甜蜜的生活。第3部分(5自然段):写虽然离开了四合院,但仍然怀念四合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理清文章思路,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三、精读品味,体会温馨1.浏览课文24自然段,找出四合院给作者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丰富多彩、神奇迷人)2.为什么小小的四合院给作者的印象是那样丰富多彩,那么神奇迷人呢?请默读3自然段。按照自学提示自主学习。自学提示:作者回忆了小时侯的哪些事情?用简单的几个字进行批注。哪件事给你的感触最深?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有感情地读读你感触最深的语句。(从整体入手,培养学生快速捕捉相关信息的略读能力。提示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突出了略读课文教学的特点。)3.汇报交流。(1)指名梳理回忆的几件事。(聊家常逗我、“探险”、和伙伴疯玩、尝饺子、吃枣子)(2)交流体会:说说哪件事给你的感触最深?从中你体会到什么?在学生自由畅说的基础上,重点体会“吃枣子”。“暗红油亮的枣子就像调皮的孩子直往下跳。”这个句子是把比作?从比喻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童年的快乐和邻里的和睦)“那枣子的脆甜,深深地沁入院子里每个人的心脾。”你体会到了什么?(一是新鲜、成熟的枣子甜蜜。二是得到邻里的关爱,生活甜蜜。)(3)指导朗读此段:选择自己觉得最温馨的句子读一读。引导学生进一步与作者、文本对话。抓住重点的词语、句子进行深入的体会,感受语言的魅力,并深入地领会文章的内涵,在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独特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让学生对四合院生活和睦、温馨的感受再次得到提升。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24自然段。5.读1、5自然段,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加上第1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呢?6.体会总结对比的写法,强调四合院生活的温馨和甜蜜。领悟文章写法,为今后习作运用奠定基础。四、认读生字,选写喜欢的词语五、拓展延伸课后查找资料,了解一些具有老北京特色的建筑。下节课进行交流。五年级语文苏教版同步授课教案3围魏救赵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工整、美观地书写。2.感情读文,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并能用课文中的四字词语复述故事。3.联系上下文,感受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会孙膑善于分析,因势利导的聪明才智。重难点:1.把握故事内容:弄清文章线索。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孙膑的聪明才智。教学方法:自我领悟法、口语表达法、讨论交流法教学准备:了解孙膑、庞涓的相关情况;三十六计;教学课件课时: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理清文章脉络。2.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了解故事的起因。重、难点:把握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线索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师: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有诗词歌赋、武有兵法韬略。关于中国古代兵法,你有哪些了解?生回答师:咱们班同学知识真是丰富,刚才有同学提到“三十六计”,在三十六种计谋中,你知道哪几种呢?生尝试回答师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计围魏救赵。(板书课题,全班齐读课题,读后质疑)可能提出的问题:(是谁围魏救赵?他们又是怎样围魏救赵的?围魏救赵的结果如何?)师: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这个精彩的故事,去了解战国时期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恩恩怨怨,去感受大军事家孙膑的智慧。二.初读课文,梳理过程:师:在学习课文之前,总来认识一下本课的生字词。课件出示:逸痹佯怠兼惶盔溃(1)带拼音读(2)去拼音读(3)找生读、正音(4)找易错字词语: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危在旦夕胸有成竹乘虚而入以逸待劳稳操胜券丢盔齐甲溃不成年落荒而逃(1)齐读(2)指名读正音(3)齐读师:同学们扫除了文字障碍,请同学们再读这个故事,完成老师出示的问题:课件出示:赵国被围,向齐国求救-()()孙膑投状、齐军大胜。(1)生A、B回答,并指名起止段落。(2)师归纳,总结师:了解了转魏救赵的经过,我相信同学一定会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生:A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2自然段)师:战国时期为什么会有围魏救赵这一故事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找出问题答案。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故事的起因?这还要从头说起。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第一部分。(生简要讲述)师:魏国野心勃勃,一向心想吞并赵国,到底魏国的军队是一支怎样的军队?从哪些描写可以看出来?请同学们用美丽的波浪线画出相应的语句,说自己的理解。生回答师:魏国的军队如此强大,在攻打赵国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齐国为什么还要决定出兵帮助赵国呢?这不是以卵击石吗?生:讨论师:出示魏、齐、赵在国间的位置关系图,引出成语“唇之齿寒”师小结:严峻形势让齐国必须出兵救赵,赵而魏军如此强大,已将小小车间的邯郸城围得严严实实,齐国想去解救邯郸并不是一件易事,怎么办呢?只能智取,于是就出现了“围魏救赵”这一计。作业:抄写生字词2遍自主学习课文其它部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感情读文2. 了解孙膑膑善于分析,因势利导的聪明才智。3. 深长能利用成语复述故事。重难点:感受孙膑善于分析,因势利导的聪明才智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听写生字、同桌互相检查2. 说说课文主要内容。(要求基本说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二.研读课文(1)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师:齐国要救赵国,把这一使合交给了田忌和孙膑,咱就来了解一下这两位。师简介:田忌、孙膑及孙膑和庞涓两人之间的恩怨。师:孙膑和庞涓的斗争又开始了。救赵国而不去赵国都城邯郸,偏要去魏国都城大梁,这是孙膑使的哪一招呢?田忌起初有什么打算?后来又采取了什么办法呢?请两个同学分角色朗读田忌和孙膑的对话:师:(同学讨论)如果齐国军队依田忌之计直奔邯郸这次救援会是什么结果?(邯郸已被包围,危在旦夕,不等齐军赶到就要失守,若那时齐军再去,打了胜仗的魏军必然士高气涨,加上本身就非常强大,而齐军远道而来,军队疲惫,若与魏军硬拼,胜负难料)师:孙膑主张直取大梁,请同学们再读第7自然段孙膑的话,看孙膑的计谋如何?师:谁能用一个词语形容:(绝妙)师:以此看孙膑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生:(胸有成竹、稳操胜券,可以看出孙膑是一个足智多谋且对自己的战术充满信心的人)师小结:知已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孙膑是在充分考虑了魏军的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乘虚而入、直取大梁”的计谋。他对田忌说的话既有形势的分析,又有行动的策略,难怪田忌会心服口服,立即下令大军直奔魏国。(2)学习第三部分(4-12自然段)师:我们从田忌和孙膑的对话中已经了解了孙膑的计谋,那么,他的计谋是如何实施的呢?他是直接将齐国的军队拉到魏国国都大梁了吗?请同学们带着老师的问题,自由读课文第三部分:课件出示自读提纲:孙膑是臬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安排两个无名将领去攻打襄陵,一方面可以掩护齐军主力向大梁进发。另一方面“无名将领”的战败,可让庞涓入松警惕。正因为庞涓放松警惕,孙膑的计谋才得以实施)魏王见齐军向自己的都城逼来,顿时惊慌失措,忙叫庞涓回来救驾,这时魏军发生了什么变化?生:结合课文回答师:孙膑出其不意的举动令魏军人心惶惶。孙膑的计策不仅从体力上打败了对手,更从心里上战胜了对方,魏军与最初攻打赵国时有了天壤之别,这样的军队,战斗力已大大下降。然而,足智多谋的孙膑并未真去攻到大梁,他是怎样的?结果如何?我们继续往下看。三.学习课文第四部分(12-14段)师:请同学自读第四部分师:1.孙膑设埋伏的地方为什么要选在桂陵?2.精疲力竭的魏军在进入孙膑的埋伏圈后是个怎样的状况呢?生:据课文回答师:同学们,孙膑最初“胸有成竹,稳操胜券”,最后大获全胜;魏军最初“所向披靡、势如破竹”,最后“丢盔弃甲、溃不成军”。从中你体会到什么?动笔写一写生:反馈师:同学们,老师有一个疑问想问大家,按照孙膑的说法,当时的大梁只剩下一些老弱残兵,那么他为什么不让齐军直接攻打大梁,而要在桂陵设伏呢?生:据理解回答四.讲述故事,感受人物形象1.读了这个故事,你认为孙膑是个什么样的人?(善于分析、因势利导、足智多谋)2.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呢?3.读了这个故事,老师想给大家提个更高层次的要求,利用成语复述故事。4.全班交流总结三十六计五.作业1.课后练习题2.课余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五年级语文苏教版同步授课教案4望月一、教材简析:本文是一篇散文,记叙了“我”在甲板上赏月时,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作者文笔生动活泼,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跃然纸上。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大意。4、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5、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三、重点难点: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2、通过朗读训练,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来感受和反映世界。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请大家背诵。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月亮的课文,中间也有不少月亮的诗句,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3、出示课题21望月(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自学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2)自由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部分词语。(3)再读课文,提出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词语读音,提示注意点。3、学生质疑,理解部分词义: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能解决的当堂解决,不能解决的放到下节课。(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不是单单写月亮的?除了写赏月外还写了什么?2、指名回答。3、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提示:课文哪些段落写赏月,哪些写背诗句?第一段(12 ):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下的江景。第二段(313 ):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第三段(1420):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第四段(21)我独自一人在甲板上展开了幻想的翅膀。(四)课堂练习1、写字练习,教师进行指导。重点指导:斑、絮、呵欠2、用钢笔描红。3、写出近义词。 光点( ) 凝望( )惊奇( )封闭( ) 聚集( ) 幻想( )清幽( )闪耀( )4、抄写词语。(五)学习第一段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注意朗读时的感受。2、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说出:作者描写的月光下江景太美,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动人的图画。板书:月下江景 美丽如画3、同学们,想不想把这幅图画画出来?学生思考:作者描绘的图画上有那些景物以及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4、出示图画,请同学们看看,是不是你们脑海中浮现的画面。 播放课文第一段录音,学生边看图,边听录音,感受图画的整体意蕴。5、让学生回忆课文,尝试背诵。(六)学习课文第二到三段1、自读课文,思考:你觉得小外甥是个怎样的孩子? 学生交流后板书:聪明好学 爱幻想2、学习第二段3、学生自由读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外甥的聪明好学、爱幻想的特点? 学生自由读后交流。4、出示句子:“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调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头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 教师质疑:月亮怎么会把小外甥叫醒呢?5、出示句子: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和他交谈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6、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诗句的意思。(1)学生解释。(2)教师点拨理解。7、指导读诗,背诵。(出示整首诗读读、背背)8、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吗?(学生自由背诗后指名回答,师出示搜集的有关诗句进行补充,学生选择其中的感兴趣的1、2句读读、背背)9、教师口述,引入情境: 诗句是美妙的,月光是美妙的,这两种美妙的东西一起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使得我们无比畅快,沉醉在美丽而幽静、空旷而辽远的气氛中。10、出示句子: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11、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句意,体会意境。12、小结谈话,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 学习了第二段课文,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 正是由于小外甥聪明好学,才积累了数不清的美妙诗句,也因为这美妙诗句的熏陶,小外甥变得更加聪明,爱幻想。我国古代优美的诗句多如天上的星星,只要勤于积累,必有丰厚的回报。(七)学习第三段1、过渡: 他的聪明好学还体现在哪里?爱幻想又体现在哪里?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2、学生自由读课文。3、讨论交流。出示句子1:“像眼睛,天的眼睛。”“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4、继续读课文,重点读读描写小外甥说话时的动作、神情的句子。出示句子: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他瞪大眼睛等我的回答,两个乌黑的瞳仁里,个又一个亮晶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小外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他绘声绘色地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小外甥打了哈欠,摇摇晃晃走回舱里去了。 圈出你认为应该重读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细细品读。 学生交流感受。引导学生说出:小外甥活泼可爱,天真好奇,爱幻想,而且善于幻想,头脑里装满了奇妙有趣的东西。5、分角色朗读这一段。五、教学结束:布置作业1、摘抄描写月亮的诗句。2、背诵课文。3、收集有关山水的诗文,举行赛诗会。五年级语文苏教版同步授课教案5灰椋鸟一、学习目标1.在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2.通过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二、预习学案【预习目标】1.正确认读文中的生字词,能流利地读课文。2.初步了解课文大意。【预习内容】(一)我会读灰椋鸟 水杉 郁郁葱葱 翘首仰望 椭圆 互相应和栖息 地毯 翩翩起舞 扑棱棱 深涧 情不自禁呼朋引伴(二)我能行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给文中的多音字“和”、“翘”标注拼音,读顺文中的长句,难读的段落多读几遍。2.文中描写鸟的句子很多,你最喜欢那些,好好读一读,再说说你喜欢的原因。(三)我质疑在预习过程中,你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请写在下面。三、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5自然段。2.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小组合作探究】1.你最喜欢课文中哪些写鸟的句子?找出来有感情的读一读,再说说为什么喜欢。2. 细读课文,用笔找出能体会出百鸟归林的“壮观”的词句。3.想像说话:“先回来的鸟后到的鸟”,如果你就是一只归林的灰椋鸟,你会向归来的同伴倾诉些什么见闻和收获?在你欢呼、赞叹之时,你是否想过该感谢谁?【深入探究】学生展示本组的讨论结果,集体交流,教师适当点拨、补充。【精讲点拨,升华认识】1.鸟是人类的好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那我们小学生应该为此做些什么呢?请你为保护动物设计一条公益用语。2.诗词觅趣:唐诗觅“鸟”请在横线处填上正确的鸟名,使之组成一句完整的唐诗。(1)细雨鱼儿出,微风_斜。(2)草枯_眼疾,雪尽马蹄轻。(3)落霞与孤_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4)身无彩_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5)蓬山此去无多路, _殷勤为探看。四、课堂检测(一)语音世界(读拼音,写词语)u rán shèng zhung huì hé gu mó( ) ( ) ( ) ( )gn rn qng sù qiáo shu yáo wàng( ) ( ) ( ) h péng yn bàn q x dì tn( ) ( ) ( )(二)巧手连线(把能搭配的词用直线连起来)挑着 箩筐 坚强的 基础挂着 红榜 坚决的 立场贴着 黑板 坚定的 态度栽着 杏树 坚实的 性格(三)能力广角(判断下面的句子,是比喻的句子打“”,不是的打“×”)1.一个像干部模样的中年人向我走过来,把我扶起来。( )2.岩石有许多棱角,瀑布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开了。( )3.这时,好像在谁的指挥下,鸟儿们放开歌喉欢快地唱了起来。( )4.工人们愤怒极了,像山洪一样往里冲。( )(四)难不倒我(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1.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2.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3.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五)课文传真(阅读下面这段话,完成后面的练习)灰椋鸟开始归林了。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没过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它们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先回来的鸟在林子里不停地鸣叫,好像在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好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后回来的鸟与林中的鸟互相应和,边飞边鸣,急急地寻找自己的栖息处所,与熟悉的伙伴汇合。林中热闹极了,到处可以听到灰椋鸟的叫声。1.仔细想一想,作者站在 观察灰椋鸟的。2.这段话是按 顺序记叙的。用“”把这段话分成两层。3.在这段话中,最后三句话之间是 关系。4.用“”划出作者由眼前的事物展开想象的句子。五、课后作业1. 摘抄课文中10个词语抄写两遍。2.你最喜欢课文中哪些写鸟的句子?把它们积累下来吧。五年级语文苏教版同步授课教案第 17 页 共 1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