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最新文案.doc
-
资源ID:18293776
资源大小:23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最新文案.doc
2022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最新文案要吃透课标和教材 课前,教师在通读教材,了解该水平段学生所要掌握的各项运动技能的基础上,要对本教案所涉及到的课标和教材进行精读,并进行深入的分析,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最新文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最新文案1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明确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2)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有关定向知识。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多种的学习方式。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二、教学重点: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三、教学难点: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主题图六、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1、出示情境图。如果你是赛手,你将从大本营向什么方向行进?你是怎样确定方向的?2、小组讨论: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得到大致方向。训练加方向标的意识:加个方向标有什么好处?突出以大本营为观测点:为什么把方向标画在大本营?(二)、探究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质疑:1、知道吐鲁番在大本营的东北方向就可以出发了吗?2、如果这时就出发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小组讨论:沿什么方向走就能保证赛手更准确、更快的找到目标:地。研究时,可以用上你手头的工具。吐鲁番在大本营东偏北30度练一练:你说我摆,为小动物安家。(课前剪好小图片,课上动手操作。)例:我把熊猫的家安在 偏 , 的方向上。例:我把熊猫的家安在西偏北30°的方向上,熊猫摆在哪?讨论:为什么猴子的家在西偏南30°,而小兔家在南偏西30°的方向? 解决问题,寻找得出距离的方法。如果你的赛车每小时行进200千米,你要走几小时能到达考察地?图上没有直接标距离,你有什么办法解决它呢?仔细观察地图,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试一试解决。吐鲁番在大本营东偏北30°。(三)、教学例11出示例1.教师:东偏北是什么意思?东偏北30°表示什么?起点到终点的这一条线段表示什么?如果我这样叙述:1号检查站在北偏东60°,距离起点大约1千米的地方。那1号检查站改画在什么位置上?(让学生发现这两种说法所表达的意思是否一样。)请你在这一副图中标出一个2号检查站:东偏南30°,大约走2千米。2号检查站能不能换一个说法呢?(南偏东60°,大约走2千米)小结:我们可以根据题目提供的方向和距离这两个条件来确定物体的位置。2完成第20页“做一做”。(四)、练习:1、以雷达站为观测点,填一填。护卫舰的位置是 偏 度,距离雷达站 千米。巡洋舰的位置是 偏 度,距离雷达站 千米。鱼雷艇的位置是 偏 度,距离雷达站 千米。2、以电视塔为观测点,按要求填空。文化广场在电视塔西偏南45度的方向;体育场在电视塔东偏南30度的方向;博物馆在电视塔东偏南60度的方向;动物园在电视塔北偏西40度的方向。(五)、课后延伸游乐场要新建两个游乐项目:一个在观览车西偏北40o方向上,约200米处新添一个“登月舱”,另一个“天外来客”在观览车南偏东20o方向上,约150米处。请你在平面图上标出这个新项目标:位置。(六)全课总结(七)作业布置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最新文案2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的第二课时(四年级数学下册P22例3、例4。)教学目标:(1理解物体位置的相对关系,并能分别描述物体相对关系。2会根据描述,画出具体的路线示意图。3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1.理解物体位置的相对关系。2.画具体的路线示意图。教学准备:自制幻灯片、直尺、量角器、三角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请两个同学根据方向说一说自己和身边同学的位置关系。(2)教师引入课题并板书:位置与方向二二、探究新知(一)、出示例3左图幻灯片1 北京和上海两地相距1067千米。引导学生观察,你能在图中找到上海和北京的位置吗?说一说这两城市的位置关系,组织学生讨论:1、问题一:上海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这时以哪地为参照物?出示幻灯片2 )(1)组织学生讨论,并用量角器量一量,再同桌相互说一说。(2)组织学生汇报本组讨论、测量结果,其他组评价。要求学生汇报时句子说完整,意思表达清楚。(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幻灯片3小结: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30°的方向约1067千米处,这时以北京为参照物。2、问题二:北京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上?这时又以哪地为参照物?出示幻灯片4 )(1)组织学生讨论,并用量角器量一量,再同桌相互说一说。(2)组织学生汇报本组讨论、测结果,其他组评价。(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幻灯片5 小结: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的方向上约1067千米处,这时以上海为参照物。(4)引导学生把问题二和问题一作比较,讨论两问题不同之处?学生汇报两问题的区别:参照物选择不同,两物体位置关系就不一样。(5)教师:两物体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方向刚好相反,但距离是一样的。3、巩固训练:教材第22页“做一做”,出示幻灯片6 ,组织学生先观察题目再说一说这两同学的位置关系。教师根据学生描述相机出示幻灯片7、 8(二)、教学例4:出示例4的路线图,幻灯片9 根据路线图,说一说每段所走的方向和路程。(1)组织学生讨论:从图中你能得知哪些信息?(2)组织学生思考,并汇报如:方向标,表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比例尺,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50米;有3段赛程;(3)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量出每段赛程所走的方向角以及路程,并相互说一说所走的路线。(4)分组汇报各赛程的方向和路程,要求汇报时语言要表达完整。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相机出示幻灯片10 (从起点出发沿着东偏北45°方向行200米到达1号站点。)11 (从1号站点出发沿着西偏北30°方向行150米到达2号站点处。)12 (从2号站点出发沿着西偏南40°方向行250米到达终点。)课堂练习:(1)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2)组织学生讨论画路线示意图,先要确定什么?(3)引导学生明确先要确定方向标、1厘米代表多少米、出发的位置等。(4)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 由小组内的一名学生描述自己确定的那条路线路,其他学生按这名同学的描述绘制路线图,再小组内讨论每个人绘制的路线图是否清楚、准确,并加以修改和完成。(5)展示各小组画的路线示意图,全班评价。课堂小结:位置与方向的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好位置与方向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作业安排:教材第23页“做一做”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最新文案3教学目标: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教学过程:想一想,忆一忆。同学们,你们还记得1米有多长吗?用手势表示一下,我们来看看黑板有多长?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板书:测量活动)量一量每组各派一名代表,分别测量黑板的长度。汇报结果。小组合作学习,怎样以米为单位来表示呢?汇报:2米85厘米=2 米=2.85米1米1分米=1 米=1.1米小结: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就是我们这节课重点学习的内容。再量一量。同学们,在你的身边有许多物品,选择自己喜欢的量一量?以米为单位记录下来(学生自行完成填一填)。汇报结果。试一试媒体出示燕子春天来了,燕子也从南方赶来了,它给同学们提了几个问题请你们来回答,你们愿意回答吗?(愿意)我(燕子)的体重是1千克500克,骨骼重113克,以千克为单位怎么表示?全班汇报:1千克500克=(1.5)千克113克=(0.113)千克小结:同学们都能用千克把燕子的问题回答出来,那么同学们老师的身高用米作单位,你能表示出来吗?(能)激趣活动。我请一名学生来测量我(老师)的身高,再请一名学生监督,不当之处,给予纠正。汇报:1米70厘米=(1.7)米下面请同学到自己的小组里任选一人,测量同学的身高,并以米为单位表示出来?多媒体出示,练一练。(学生自行完成,同桌互批)同学们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布置作业,试一试1、2题。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最新文案4一、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2.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3.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认真观察、独立探索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教材分析“测量活动”这一内容,教材呈现的是在教室里进行测量活动的一个情境。在教学时,可以通过让学生测量本班教室内的黑板和课桌等物体来进一步感受体会小数的意义。通过自己动手测量,学生将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小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通过活动加深对小数的理解,并能进行简单的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的转化,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这节课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为以后学习有关小数的其它知识奠定基础。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全部来自农村。学生通过近四年来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一定的合作学习能力。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基本的测量方法,因此,本节课知识的认识过程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完全可以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同学交流等方式来获取新知。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今天我们来上一节活动课(板书课题)。你们已经学会了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量活动,测量我们的课桌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并记录下来。学生测量后汇报:小组1:长6分米,宽45厘米。小组2:长60厘米,宽45厘米。小组3:长6分米,宽4分米5厘米 。(师板书记录)(二)探索新知师:请同学们观察上面的结果,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或疑问?生1:三个小组的结果各不相同。生2:不是结果不同,而是单位不同。生3:我同意他的意见,因为三个小组使用的单位不同,所以我们一眼看不出他们的结果是否相同,只有将他们的结果化成同一个单位才能看出他们的结果是否相同。师:这个同学的意见很好,同学们想一想长度单位除厘米和分米以外,还有哪些?生:米和千米师:请同学们用“米”为单位表示出课桌的长和宽。(小组内讨论活动)交流汇报:生1:我们小组用“米”作单位表示。我们测量的课桌长是6分米,1米=10分米,1分米=米,那么6分米=米,也就是0.6米。宽是45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米,45厘米就是米,也就是0.45米。生2:我们用厘米作单位表示。我们测量的课桌长是6分米,1分米=10厘米,6分米=60厘米,60厘米=米,也就是0 .60米,宽是4分米5厘米,4分米=40厘米,4分米5厘米=45厘米,45厘米是米,也就是0.45米。生3:(提出质疑)课桌的长怎么一个是0.6米,一个是0.60米?师:这位同学观察得真仔细,谁能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生:0.60米等于60厘米,也就是6分米;0.6米等于6分米0.60米和0.6米是相等的。师;大家同意他的意见吗?所以小数末尾的0一般可以省略不写,就像我们过去学习的0.50元和0.5元是相等的。(三)巩固应用师:下面我们运用所学的知识以小组为单位测量出自己身边物体的长度,然后把测量结果填入表格。(师每组发一张表格)(学生立刻投入到活动中去,气氛活跃)活动完毕,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纠正错误,教师巡视指导。(四)拓展练习1.称质量师:通过刚才的测量活动,同学们掌握了用小数表示物体的长度。现在同学们在小组内用天平称一下数学课本、文具盒的重量,并用“千克”表示出来。(生自由活动,师巡视指导)生汇报:小组1:数学课本260克=0.26千克。文具盒180克=0.18千克师:你是怎样想的?小组1:我们认为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是一样的,因为1千克=1000克,数学课本是260克=千克=0.26千克,文具盒180克=千克=0.18千克。(其他小组表示认同)2.猜体重。师:大家来猜一猜我的体重是多少?(生争先恐后的猜测)生1:50千克生2:55千克师:告诉你们吧,老师的体重是58千克300克,谁能用“千克”作单位表示出来?生:300克=0.3千克,58千克+0.3千克=58.3千克。师:今天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学会了用小数表示物体的长度和质量,大家表现得都非常出色。用小数表示物体的长度和质量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五)课堂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感受?生1:我觉得在课堂上自己动手操作,很有意思,我学得很快乐。生2:我不但学会了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还知道了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生3:我知道了无论是长度单位还是质量单位都可以用小数来表示。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颇有感想:1.数学教学要充分联系实际。比如:“称质量、猜体重”等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新知,在活动中巩固知识、拓展运用。2.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充分体验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实现了知识的自主构建。3.教学环节设计比较紧凑,教师角色定位较为合理,我注意在很多中同学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如0 .6和0.60是什么关系,由学生思考做出回答。六、案例点评在这节课中,教师注意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人。1.关注了学生的探究过程,实现自主体验。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数学教学中要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必须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自我发展。比如:在测量课桌面的长和宽时,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记录,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了简单的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的转化过程,在教学中不必告诉学生单名数。复名数等词语。2.给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观察,注重学生的感知体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经历知识发展和探索的全过程。3.在本节课中,教师始终注重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度的评价,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最新文案5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2、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3、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重量等。重点难点:1、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2、十进制单位间的换算。教师准备:测量记录表学生准备:常见的测量工具,需要测量的物品。教学过程:一、想一想,忆一忆。同学们,你们还记得1米有多长吗?用手势表示一下,我们来看看黑板有多长?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板书:测量活动)二、量一量1、每组各派一名代表,分别测量黑板的长度。2、汇报结果。3、小组合作学习,怎样以米为单位来表示呢?4、汇报:2米85厘米=2米=2.85米1米1分米=1米=1.1米小结: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就是我们这节课重点学习的内容。三、再量一量。同学们,在你的身边有许多物品,选择自己喜欢的量一量?以米为单位记录下来(学生自行完成填一填)。汇报结果。四、试一试春天来了,燕子也从南方赶来了,它给同学们提了几个问题请你们来回答,你们愿意回答吗?(愿意)我的体重是1千克500克,骨骼重113克,以千克为单位怎么表示?全班汇报:1千克500克=(1.5)千克113克=(0.113)千克小结:同学们都能用千克把燕子的问题回答出来,那么同学们老师的身高用米作单位,你能表示出来吗?(能)五、激趣活动。我请一名学生来测量我(老师)的身高,再请一名学生监督,不当之处,给予纠正。汇报:1米70厘米=(1.7)米下面请同学到自己的小组里任选一人,测量同学的身高,并以米为单位表示出来?六、课堂小结同学们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七、布置作业,试一试1、2题。板书设计:测量活动1米=10分米=100厘米 20厘米=0.20米1厘米=1/100米=0.01米1厘米=0.01米 1分米=0.1米1千克=1000克 1克=0.001千克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文案第 12 页 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