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最新百万师生同上一堂课2020观后感(教师).doc
-
资源ID:18318602
资源大小:11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最新百万师生同上一堂课2020观后感(教师).doc
2022最新百万师生同上一堂课2020观后感(教师)cwl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思想形成了青年成长价值的新定位:青年是国家活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青年成长环境的新定位:新时代;青年成长动力的新定位:立大志;青年成长规律的新定位:磨炼;青年成长路径的新定位:学,思,行。这一系列思想形成了内涵丰富、科学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国特色青年人才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重要思想,把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具体的实践活动,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发展进行改革创新。目前,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以更为真实的方式展示自我的本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对人的道德自律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自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当前,大学生群体普遍注重从自身的亲身感受和体验中得出结论,倾向于感性思维,乐于接受新事物和新观点,习惯浏览图片和简短文字。在价值取向上,大学生群体注重个人需要、个人利益和个人发展,重物质享受轻精神提升,重权利保障轻义务履行。由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大学生群体认知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变化,依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将“大道理”变成通俗易懂的生活话语,克服空洞陈旧的内容和生硬灌输的方式,通过改革创新才能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水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学习“故事化、生活化、细节化”的互联网表达方式,彰显人性魅力,才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