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液化石油气危险特性及有害因素识别表.doc
-
资源ID:1832007
资源大小:25.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危险化学品液化石油气危险特性及有害因素识别表.doc
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液化石油气危险液化石油气危险特性及特性及有害因素识别表有害因素识别表中文名:液化石油气 英文名:Liquefied petroleum ges主要组成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CAS 号:68476-85-7UN 编号:1075标识危险性类别: 第 2.1 类易燃气体危规号: 21053性状与用途: 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 有特殊臭味。能溶解水。用作石油化工的原料, 也可用作燃料。 理化性质熔点():无资料 沸点():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0.55(204)相对密度(空气=1): 2饱和蒸气压: 1.4MPa (50)燃烧热(kJ/m3): 108000 临界温度():无资料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最小点火能(mJ)无资料燃烧性:易燃 闪点:-74爆炸极限:爆炸极限一般约为1.510, (由于组成、成分不同,爆炸上限有时达到33)引燃温度: 426537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禁忌物:强氧化剂、卤素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危险特性: 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燃爆特性与消防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毒性急性毒性:LD50:无资料,LC50:无资料 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本品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可致皮肤冻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者,可出现头痛、头晕、睡眠不佳、易疲劳、情绪不稳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急救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防护措施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 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储运包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装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