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2021模板.doc
-
资源ID:18320548
资源大小:29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2021模板.doc
2022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2021模板教师若想教学有效亦需要了解、掌握学生,即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出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方法,以求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那么应该怎么写好教案呢?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分享有关于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2021模板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蕴涵的深刻哲理。3.认识“渭”字,正确书写“渭、拘、悠、翁”等8个生字,积累“无拘无束、悠悠然、寂寞”等词语。教学重、难点体会文中“地平线”的不同含义以及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教学准备1.课前搜集有关作者贾平凹的资料以及文章读一读。2.课前搜集有关地平线的一些资料和图片。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创设情境,初识地平线1.同学们见过“地平线”吗?(交流课前观察到或是搜集到的有关地平线的资料。2.教师播放从各个场景拍摄的地平线的图片,指导学生观看。同时解说:清晨,一轮红日从地平线喷薄而出,傍晚,夕阳从地平线缓缓坠落,广阔的大漠,辽阔的草原,浩瀚的海洋都有你绰约的身影,美丽的地平线,你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3.这节课,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渭北大平原,去欣赏那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板书课题:地平线)4.师生讨论交流,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预设:课文写了作者从发现地平线,追求地平线,到后来从中受到感悟的事。【利用课件创设情境,以各处不同的地平线的投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平线,从而感受它的美。】二、检查预习,读顺课文1.自由读文,要求用普通话读正确,读流利。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倾听。(重点是读正确、通顺并上口。可于读中评议,对于不能读正确的地方,及时停下进行点拨并进行练读,直至读好)3.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把字词读正确,是读好书的基础,而把书读得字字入眼、句句入口、朗朗有声,是实现语言文字训练,引导学生读入课文的重要起点。在读好书的基础上,从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三、探谜“大自然中的地平线”1.自读课文,找一找:地平线是什么?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地平线的样子的?在文中做上标记。(第1到第3自然段)2.解读地平线:(1)作者发现的地平线是什么样子?指名读。(2)这道地平线在“我”的脑海中留下的是什么印象?(3)出示课件,观察地平线,看一看屏幕中的彩图,拿出手指看着屏幕画一画地平线。简要概括:地平线是向水平方向望去,远处的天与地形成的三角形的交叉处;地平线的颜色是很亮的灰白色;地平线的形状是一道线。3.作者看到了地平线,是什么心情?(惊喜)指导朗读“啊,天到尽头了!”【从文到图,再从图回到文字,让学生充分理解作者在儿童时代看到的大自然中的地平线是那么的神奇,从而为后面文中的“我”两次追寻埋下伏笔。】四、读悟“第一次追寻地平线”“我”带着对这道很亮的灰白色线的遐想和惊异,开始了第一次的追寻。1.接着默读课文,找一找“我”第一次是怎样追寻地平线的?(第4自然段)2.读后交流。教师出示句子:“我拼命向那树丛奔去。骑了好长时间,赶到树下时,发现天地依然平行。”3.指导朗读。指导学生读出“我”“奔”去时的充满希望,看到“天地依然平行”时的失落。五、读悟“第二次追寻地平线”就在“我”百思不得其解地望着远方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时,发生了什么事?这时“我”对地平线又有了怎样的了解?1.自由朗读课文512自然段。2.读后交流。“我”遇到一位老人,询问地平线,从“我”与老人的对话中了解到:地平线是永远走不到的;地平线是个谜。3.分角色朗读“我”与老人的对话。要读好对话中的问句。“我”问时的好奇、急迫,老人家说的“天边?”要读得疑惑不解,后面的话是意味深长。4.听了老人说的话,“我”又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第12自然段)以为老人骗了“我”,继续追寻地平线,又失败了。六、体会哲理1.两次追寻失败,此时,“我”在想些什么?(学生齐读第13自然段)2.课件出示第13自然段,层层深入地体会:(1)这里的“咀嚼”是什么意思?(联系语境,可理解为“反复思考”或是“不断品味”等)(2)“我”咀嚼着老人的什么话?(联系上文)(3)从老人的话中,“我”咀嚼出了什么?(联系“我”的经历)(4)你是怎么理解这段话中的“谜”的?你觉得“我”一次又一次地追寻这谜一样的地平线,有意义吗?师小结:追寻的过程是充满新鲜和乐趣的,即使是失败了,失败的也是这样有滋有味。这是对未知事物的一种执着的探索精神。它乐在其中,乐就乐在追寻这个谜一样的地平线的过程。3.带着自己的感悟,再次齐读13自然段。【作者的两次追寻其实是一个探谜的过程,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领悟文中“我”是多么急切地希望得到答案,从而体会“我”对新鲜事物探秘的浓厚兴趣】第2课时一、读悟“人生的地平线”1.默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1)这里的“地平线”和上文中的“地平线”是一个意思吗?(这里的“地平线”已经从自然界中的地平线升华为人生的地平线,指的是人生的理想和奋斗目标。)(2)这里的“追求地平线”与上文中的“追寻地平线”一样吗?(不一样,这的追寻指的是对人生的理想和目标的追求。)(3)反复诵读这句话(师引导,学生接读。先男生读,后女生读,再齐读)。师引读:是的,在人生的不同时段里,我们应该为自己确立不同的地平线,也许,在我们遇到挫折,处在失败的低谷时,这时一抬眼,看到了那道人生的地平线 (男生接读“地平线总是在前面吸引着你。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师引读:也许,在我们取得成功,处在胜利喜悦中时,这时一抬眼,又望到了一条新的地平线(女生接读“地平线总是在前面吸引着你。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师引读: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了,考上一所理想的中学,是我们在座所有同学人生路上的一道地平线(生齐接读“地平线总是在前面吸引着你。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此处的品味感悟是理解课文的关键,引导学生反复悟读,反复品味,旨在让学生理解地平线其实就是崇高的理想,是美好的愿望,是幸福的生活等等】4.一遍遍咀嚼着这句话,此刻,你有什么感言呢?结合自己平时的经历谈一谈你的地平线是什么?你又是如何追寻你自己的地平线的?二、总结全文,解谜地平线。1.再读课题:想一想,课题“地平线”究竟指的是什么?它是谜吗?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将谜底写出来吧。2.课件出示:地平线是3.让我们在记忆中珍藏大自然中那谜一样的地平线,让我们珍视人生道路上那充满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的地平线,让这一道道的地平线,伴随着我们的人生道路,一路去追寻,一路去收获!【这里的教学,是深化学生的认知,获得具体生动的感悟:人,应该永远对未来充满新鲜的幻想和美好的憧憬,哪怕它永远走不到,也不能停止我们追逐的脚步,只要我们执著地追逐、探索,不断地向前看,不断地奋斗,那么我们终有可能触摸到我们人生的地平线】三、落实识字1.认读。2.指导书写。四、词语积累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空洞品味艰苦融会2.自选词语,填写在积累本上。板书7地平线(谜?)永远走不到永远去追求(大自然中的地平线)(人生的地平线)崇高的理想美好的愿望幸福的生活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2021模板2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2、领悟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理解鹤群翔空的壮丽景观中蕴含着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理解鹤群翔空、鹤鹰之战、救助伤鹤中体现的精神。教具准备:投影仪、自制投影片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领略了在天空中翱翔的鹰,那鹰的雄姿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节课我们共同来欣赏鹤在空中的壮美。(出示教学目标)二、学生朗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给自然段标序号,并划出生字词;2、理清文章结构,划分层次。反馈:1(出示小黑板)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蜿蜒 伫立 绮丽 湮没 剽悍 飓风 飞飏理解下列词语:无可言喻:(不能够用语言说明白。)无济于事:(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针对问题2学生讨论、教师提问、总结,教师板书)第一部分:(19)鹤群翔空(雄姿)第二部分:(1016)鹤鹰之战第三部分:(1725)救助伤鹤三、学生读第一部分(思考:鹤群翔空美在哪里?)反馈:(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一)队形美(雄壮)(二)姿式美(轻柔)四、教师重点分析第二部分(学生朗读这一部分并回答下列问题:)1、作者为什么要写一只苍鹰来袭击?2、为什么弱小的鹤能战胜苍鹰?(教师提问,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3、在鹤鹰之战中使用了许多动词、形容词,请同学们在课文中划出来。4、鹤鹰之战体现了什么精神?(学生讨论并归纳)五、让学生自己分析第三部分(学生读课文,解决下列问题)1、找学生简述救助伤鹤的场景,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鹤的心里活动(出示幻灯片)(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并回答,师生共同订正。)六、让学生自己总结本文的中心(学生思考、讨论、总结,教师点拨)本文通过对_ 的生动描写,赞扬了鹤群 _的精神。七、本节课小结(略)八、质疑(内容略)九、课堂练习:1、口头小作文“谈谈你学习本课后的感想”;2、完成课后练习一、二。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2021模板3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锻炼学生概括文章的能力。2、通过朗读文章与语言的揣摩,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生动传神的语言。3、丰富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有趣的自然科学小品文,同时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本文介绍了蝈蝈的一些习性,虽然生字词较多,但文章语句浅显,且十分生动有趣,很容易吸引学生阅读。为此,我们可以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人手,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使学生能真正地自主。合作式地进行学习。基于这一思考,将“整体感知”。“片段欣赏”、“独特感悟”这几部分共同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教学方式探究、合作、讨论的方式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预习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弄清字词的读音及含义,解决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2、捕捉第一印象,找出本文最吸引你的地方。一、导语:昆虫的世界是一个很奇妙的世界。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观察或研究过昆虫呢?有哪一位同学阿以介绍一种你最熟悉的或者是你印象最深刻的昆虫给老师、同学们知道?你可以从昆虫的形态、生活习性、食物习性、更或者是它们与人类的关系进行介绍。(生自由发言。)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但是我发现大家在讲到昆虫的声音时都是用一两句话带过了。可能声音不好用文字表达。而且在讲到昆虫的习性时,也只能是泛泛而谈,为什么?因为大家没有深入地进行过研究,所以印象就很模糊。今天,我求将接触到厂一位伟大的昆虫学家,他热爱昆虫,对昆虫进行了几十年的孜孜不倦的研究,把一生都献给了昆虫事儿他就是法布尔。同学们知道法布尔吗?(若有学生知道,可由学生发言,师进行补充。)法布尔是法国的昆虫学家,他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写了一部很有影响力的书昆虫的故事。昆虫的故事原名昆虫记,这部书行文生动活泼,语言传神,内容多集中在昆虫学问题上,很受青少年的喜爱。鲁迅曾把昆虫记称为“许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因而黄亚治在翻涌对,把它改名为昆虫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法布尔老人,一同走进蝈蝈这个神秘的昆虫世界。二、学生朗读全文。三、整体感知。问:哪位同学能说一说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四、教学具体过程。1、学生找出文章中最让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师:同学们都读了课文,课前老师也让大家预习了文章,请同学们根据你们的最初印象,说说这篇文章最让你们感兴趣的地方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一般,大部分的学生都会选择第五自然段,认为蝈蝈捕蝉最有意思,最能吸引人。有一部分的学生会选择蝈蝈的食性,还有少部分的学生会选择蝈蝈的叫声。)方案一2、师:为什么同学们对蝈蝈捕蝉这么感兴趣?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蝈蝈是捕蝉的。(1)单个学生朗诵该自然段。(2)请学生找出描写蝈蝈和蝉的句子。蝈蝈蝉问题进攻者被进攻者由这两个称呼可以看出在打斗中蝈蝈居于主导地位(修辞:拟人)被活活咬、一跳蝈蝈很凶狠一同从树上掉下来打斗过程很激烈勇敢纵身追捕惊慌失措逃窜纵身,反映了蝈蝈的勇猛,面临比自己强大的对手,毫不畏惧。去掉了“纵身”,就不能很好地反映蝈蝈顽强、勇猛的特点。(修辞:拟人、比喻,使文章更生动、更富有表现力。)对比:蝈蝈捕蝉与鹰捕云雀作者对蝈蝈的喜爱原因:蝈蝈有“有力的大颚”、“锐利的钳子”补介绍蝈蝈的身体构造。大自然就是如此“弱肉强食”。(3)小结。师:这段文字为什么写得这么精彩?从中你可以学到什么东西?这段文字之所以写得这么精彩,是因为:用词准确。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的使用,使文章更生动、具体。以情驭文,出自于作者对蝈蝈的一片喜爱之情。3、学生默读课文;一找出蝈蝈还有哪些食物习性。师:蝈蝈除了喜欢吃蝉,还吃什么东西?吃东西时有什么习惯?生:吃水果、金龟子一类的昆虫、青草,也吃同类。当拥有共同食物时,蝈蝈一个一个进食。4、学生找出蝈蝈的外貌描写。师:我们谈论了蝈蝈这么久,谁能告诉我,蝈蝈到底长得什么样?生:文章第88页最后一个自然段。(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5、接方案二中关于蝈蝈声音部分的教学。师:我们对于蝈蝈怎么能“只见其虫,不闻其声”?我们一起去听一听蝈蝈是怎么叫的。方案二1、师:为什么同学们对蝈蝈的叫声这么感兴趣?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蝈蝈的叫声的单个学生朗诵该自然段。请学生找出描写蝈蝈叫声的句子。窃窃私语(运用拟人)像是滑轮的响声;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作响。(运用比喻)暗哑类锐急促清脆(四个形容词,进一步加深我们对蝈蝈叫声的认识)师:你认为蝈蝈的叫声还像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对比:蝈蝈的叫声与蝉的叫声对比(作者对蝈蝈的喜爱)2、学生找出蝈蝈的外貌描写。师:蝈蝈的叫声这么优美,蝈蝈的外貌如此漂亮优雅,到底蝈蝈吃东西时,是不是也如它的外表呢?3、按方案一中关于蝈蝈捕蝉及蝈蝈的食物习性分进行学习。五、整体把握作者的优秀品质及其对蝈蝈的思想感情。1、让学生体会法布尔的品质:热爱事业(野外观察与家庭观察相结合)2、体会法布尔对蝈蝈的感情。(1)热爱居多,但也不乏客观的评价。如指出蝈蝈也有怎么的一面。(2)“以人性关照虫性,以人情关照虫措”,充满了对这种水生命的热爱。表现在对蝈蝈的称呼上:“狂热的狩猎者”“我笼里的囚犯”“这蝉的屠夫”等。称呼的作用:行文更生动,描写更形象,给人的印象更深刻。六、总结总之,在这篇文章中,法布尔通过自己详尽的观察,用生动活泼的文字给我们介绍了蝈蝈这种可爱的昆虫。介绍了它的一些习性,如叫声、食物习性。详写了食物习性,对蝈蝈的叫声进行了略写。教会了我们这种昆虫的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假如同学们对蝈蝈感兴趣,还可以到图书馆或上网查找关于蝈蝈的资料。七、布置作业这篇文章这么有趣,其实大自然中精彩的东西很多,请同学们去户外静听虫鸣鸟啼,并用一段话形象地描写出来,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在倾听中有所发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2021模板4教学目标:1.理解、积累“狩猎、喧嚣、静谧、弱肉强食、惊慌失措、津津有味”等词语。2.了解蝉的生活习性。能力目标:1.学习用快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并简洁概括要点的方法。2.体会文章富有文学笔法、生动活泼的特点及表达效果。3.体会并学习文中拟人的手法的运用。德育目标:感受作者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信念。教学重点:品味鉴赏文章生动传神的语言美;练习快速阅读筛选并概括要点的方法。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笔法特点;感受、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教学方法:1.朗读法。绿色蝈蝈是一篇观察心得体会,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高度结合,描写生动,妙趣横生,在反复诵读中体味生动传神的语言特点,如有人2.研讨点拨法。本文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因其内容的 生动有趣,课堂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自由探究的积极性,为把握文意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教师适当点拨、归结。教具准备:小黑板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小时候,知了歌唱、蜘蛛织网、蚂蚁搬家这些趣事为我们的童年生活增添了无限的乐趣,随着岁月的流逝,阅历的增加,慢慢地我们少了那份赏玩的心境。但在法国有一位叫法布尔的人他却一生与昆虫相伴,并为它们书写历史,最终写成了一部影响世界的大作昆虫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其中的一篇绿色蝈蝈(板书课题:绿色蝈蝈)二、速读概括,感知文意。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勾画并疏解生字词。(1)给加黑的字注音。喧嚣() 劫掠() 静谧() 酷爱() 吮取() 气氛() 满载而归() 喑哑()()(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shòu() 猎 cuàn() 夺 ro()乱 gu() 火 zhng() 斯 x ()s()(3)请将横线处的文字表述替换成成语(或词语)。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 )表面上很大而实际脆弱的东西常常成了绿色蝈蝈进攻的目标。( )蝉则惊慌、害怕得不知如何是好地飞起逃窜。( )它们对这道菜吃得特别有兴趣。( )明确:(1) xio jié mì kù shn fn zài yn y(2) 狩 篡 扰 筹 篝 螽 窸窣 莴苣(3) 弱肉强食 庞然大物 惊慌失措 津津有味2、快速阅读全文,筛选关键信息,合作讨论以下问题,从而理解课文内容。思考:(1)绿色蝈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绿色蝈蝈有哪些习性?作者主要写了哪个方面的习性?(2)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学生回答,教师明确:(1)外表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作者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主要写的是食物习性。从第4段到结尾,这是文章的主体,其中8、9、10三段是对蝈蝈食性的补充说明。11段是写蝈蝈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一起,从不争吵。(2)作者对蝈蝈的称呼有:狂热的狩猎者、我笼里的囚犯、蝉的屠夫等。当蝈蝈捕杀蝉时作者用“狂热的狩猎者”;当蝈蝈成为作者笼中观察和实验的对象时,作者就用“笼里的囚犯”;当蝈蝈吃蝉肉时作者称之为“蝉的屠夫”。作者不断变换称呼,使行文更生动,描写更形象,给人更深刻的印象。三、写作训练。1、重点朗读,画出文中自己认为最精彩的句子或段落并简要分析。提示:本文虽是一篇介绍蝈蝈的科普文章,却不显丝毫的机械呆板,它不像一般的说明文那样平实,而是灵活生动,不拘一格。既有对昆虫形象的描绘,又有个人情感的流露。作者对昆虫蝈蝈充满了喜爱之情,语言显得生动感人。精彩的语句示例:(1)“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用拟人手法写蝈蝈,流露出浓厚炽热的喜爱之情。(2)“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 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优美的语言刻画出蝈蝈可爱的样子。(3)“关于食物,我遇到了喂养螽斯时同样的麻烦。”“麻烦”一词表现出作者对蝈蝈悉心照料不怕麻烦的态度。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亲切自然,富有文学笔法。(4)“我用蝉来喂养它们。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它用喙尖抓抓脚底,用沾着唾液的爪擦擦脸和眼睛,然后闭着双眼或者躺在沙上消化食物。”语言使用生动传神。2、复习前面学习的两种修辞手法:比喻和拟人。3、片断描写。昆虫是人类的朋友,请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一种昆虫,用一段文字对其进行形象的描绘。(尽量在描写中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4、作品展示。全班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教师适当加以点评,最后评出优胜者。四、课堂小结。谈到昆虫记,周作人说:“比看那些无聊的小说戏剧更有趣味,更有意义。”的确如此,法布尔笔下的蝈蝈是鲜活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蝈蝈的鸣唱给大自然增添了一串串美妙的音符,而法布尔则以睿智的哲思、求真的探索为人类的精神之树增添了一颗丰硕的智慧之果。在我们品享的同时,就让心中的感念作为对“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的赞誉。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2021模板5教学目标:1、唤醒学生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的意识。2、掌握一般介绍动物的说明文的内容。3、品味生动优美的语言,学习拟人手法,积累文中的拟人句。教学重点:1、利用快速阅读法归纳课文内容。2、学习拟人手法的运用。教学难点:1、快速而准确地抓住课文内容。2、理解拟人句中透露出来的情感。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视频昆虫的世界,并导入新课。在我们生活的蓝色星球上,生活着大量的动物,走近它们,你会发现,它们也像人一样有不同的长相、习惯、性格,它们也劳动、婚恋、繁衍及死亡。与它们共处,你会发觉生活原来如此多姿多彩,富有情趣。法国昆虫学家、作家法布尔就是这样一个热爱动物、尊重生命的人,他耗费毕生精力观察研究昆虫,用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将纷繁复杂的昆虫世界真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昆虫记。今天我们学习的绿色蝈蝈就是其中一篇。(播放媒体资源中的作者简介,简单介绍一下作者)二、自主学习,独立探究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朗读动画,学生听读,并观看情景画面,初步感知全文。2、学生以最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看完举起手。3、速度最快的前五位同学谈看后知道了哪些及看得快的经验。4、归纳快速阅读法快速阅读法:是从文字当中迅速汲取有效信息的阅读方法。快速阅读法的要求去粗取精;扫描跳跃阅读;思维集中;眼脑直映。教师介绍:快速阅读可以一目十行,但不等于走马观花,它要求快速抓住主要信息,最起码要知道文章写了哪些内容。像绿色蝈蝈这类介绍昆虫或动物活动的文章,常写哪些内容呢?内容形态特征;习性吃、住、行、鸣叫、劳动、婚恋、繁衍、死亡等;种类及分布等。特点:一般一段有一个中心,常常以中心句的形式出现。没有中心句的段落,往往有中心词。5、再快速阅读这篇文章,看介绍了绿色蝈蝈的哪些方面?具有怎样的特征?三、合作交流,共同探究1、介绍拟人手法:作者将绿色蝈蝈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感有性格,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蝈蝈的喜爱之情,是由于作者善于描写,并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展示:拟人修辞方式,把事物人格化。使它们具有人的语言、行为、个性、思想、情感等。它使文章生动、亲切,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2、分组讨论,品味语言:画出文中的拟人句,说一说它抓住了蝈蝈的什么特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你还喜欢哪些语句?为什么?3、一组推举一人介绍。4、练习仿写:师出示课文范例和师的仿写句,要求学生仿写。例: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仿句:长颈鹿非常优美,它穿着一件带白色斑点的黄色皮大衣,身材高挑,举止端庄优雅,长长的脖颈高高抬起,微微前伸,就像一位贵妇人。仿句:每当下雨后,无论周围多么喧闹,你总能听到空旷的田野里青蛙在哇哇聚会。你听,有一只青蛙在发言,那是头领在宣布聚会的主题;俄而又有两三只青蛙在讲话,那是在讨论,在商议;继而哇声大噪,群蛙齐鸣,那是在表决,在宣誓。四、联系生活,自主表达同学间相互交流,讲解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看谁抓住特点讲得又具体又生动。并回答,怎样才能让你的讲述生动又有吸引力。五、布置作业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模板第 18 页 共 1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