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最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21例文.doc
-
资源ID:18322050
资源大小:22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最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21例文.doc
2022最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21例文教学设计之所以被重视,被强调,是因为与教案相比,它更多地体现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特点。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功能与传统教案有所不同的在于它不仅仅只是上课的依据。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21例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21例文1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86至87页的例题,试一试,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之后学生接触的新知识,为后面学习打下基础。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探索新知。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三位数(末尾有0的)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4、激励学生评价与反思,体验解决困惑成功喜悦。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末尾有0的)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 知识铺垫1、口算。30×2=10×6=300×2= 40×6= 3000×2= 500×6=小结: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题,可以用多位数中0前面的数乘一位数,再看多位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后面添几个0。2、用竖式计算。227×5=603×4=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为学生在例题的学习中,能灵活地运用迁移的方法,笔算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二、 新课教学1、 导入新课 :谈谈读书有什么好处?2、 教学例71)出示插图题目,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怎样列乘法算式计算?3)估算一下结果4)用竖式计算,自己试一试5)学生板演,对比优化方法。设计意图:谈读书的好处既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又很好的过度到例题的教学。然后让学生找出条件、问题尝试解决问题,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与课堂的开放性三、 巩固练习1、课本87页的第1题。(要求用竖式计算)2、补充练习:算一算1200×6= 2600×5= 1300×9= 3200×4=3、课本87页的第2题。4、课本87页的第3题。设计意图:分层练习,分散难点。通过不同的练习,强化学生对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算理的掌握。书中的练习缺少了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练习,所以就补充了练习2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设计意图:回顾板书,说说体会与收获,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五、作业布置5、课本86页的“做一做”板书设计: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一位数的书写位置:这个一位数应该与多位数0前面的那个数字对齐;积末尾0的个数:多位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得末尾添上几个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21例文2教学内容:第68-69页例1、例2,练一练。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算理,初步掌握笔算乘法的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掌握笔算乘法的算法。教学难点:理解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算理。教学材料:投影片,口算卡片。一、谈话引入1、口算:13×3=答案20×4=答案50×6=答案300×2=答案210×4=答案160×1=答案2、32×3读作( ),3×32读作( )。3、20×4这道算式表示( )。4、9乘6可写成( )×( ),还可写成( )×( )。5、计算(指名板演)6×7-423×5-15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乘数是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这节课先学习“一位数乘两、三位数(不进位的)”。(板书课题)。二、教学新授1、出示例1,计算31×2。问:31×2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1)学生口算31×2=?你是怎样算的?(2)教师说明:先概括口算方法,再指出,计算31×2除了口算,还可以笔算。(3)讲解算法:列出竖式,告诉学生写乘法竖式时,先写被乘数,再写乘数,写乘数时应注意将乘数的个位与被乘数的个位对齐。然后边讲解,边板书笔算方法。31×2-62A、将被乘数十位上的“3”遮住,便成了 1,1乘以2得2,表示2个一,写有积的个位上,即与2对齐的横线下。1×2-2B、露出遮住的“3”,引导学生想:用2乘被乘数十位上的“3”表示什么意思?得多少?(6乘以10,表示6个10是60即是60。)板书:31×2-62-用虚线写0C、把个位、十位乘得的积合起来,得62。2、教学例2,计算231×2。(1)请同桌互相说一说,这道题列竖式应该怎么算?(2)请同学们试着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边写边说计算过程。并请2个学生上台板演。(3)1个学生说计算过程。231×2-4624、小结:象今天学习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你们应该怎么计算?三、巩固练习1、列竖式计算,同桌互相说一说计算方法。2、填空。请同学们根据因数,填出积。3、文字题。学生自己读题,列式解答。4、应用题。(1)学生读题,找出条件和问题。(2)列式解答。5、聪明题:里填几?四、总结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觉得应该注意什么?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21例文3教学目标:1、利用已学的24时记时法和生活中对经过时间的感受,探索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2、在运用不同方法计算时间的过程中,体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 念,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3、进一步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和多渠收集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计算经过时间的思路与方法。教学难点: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了多少分钟的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1、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过星期天吗?老师相信我们的星期天都过得很快乐!明明也有一个愉快的星期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明明的一天,好吗?2、小黑板出示明明星期天的时间安排。7:10-7:30 起床、刷牙、洗脸;7:40-8:20 早锻炼;8:30-9:00 吃早饭;9:00-11:00 看书、做作业3、看了刚才明明星期天的时间安排,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还想知道什么?二、自主探究,寻找方法1、谈话:小明在星期天做了不少的事,那你知道小明做每件事情用了多少时间吗?每个小组从中选出2件事情计算一下各用了多少时间。(1)分组学习。(2) 集体交流。2、根据学生的提问顺序学习时间的计算。 从整时到整时经过时间的计算。(1)学生尝试练习9:00-11:00明明看书、做作业所用的时间。(2)交流计算方法:11时-9时=2小时。3、经过时间是几十分钟的时间计算。(1)明明从7:40到8:20进行早锻炼用了多少时间呢? 出示线段图。师:7:00-8:00、8:00-9:00中间各分6格,每格表示10分钟,两个线段下边的箭头分别指早锻炼开始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线段图涂色部分表示早锻炼的时间。 谈话:从图上看一看,从7时40分到8时经过了多少分钟?(20分)从8时到8时20分又经过了多少时间?所以一共经过了多少分钟。(20+20=40分)小朋友们,如果你每天都坚持锻炼几十分钟,那你的身体一定会棒棒的。(2)你还能用别的方法计算出明明早锻炼的时间吗?(7:40-8:40用了一个小时,去掉多算的20分,就是40分。或者7:20-8:20用了1个小时,去掉多算的20分,就是40分。)(3)练习: 找出明明的一天中做哪些事情也用了几十分钟?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明明做这几件事情用了几十分钟吗?你是怎么算的?三、综合练习,巩固深化1、想想做做1:图书室的借书时间。 你知道图书室每天的借书时间有多长吗? 学生计算。(1)学生尝试练习,交流计算方法。(2)教师板书。2、想想做做2。(1)学生独立完成。(2)全班交流。3、想想做做3。学生独立练习,全班交流。4、想想做做4。(1)学生独立完成。(2)全班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5、想想做做5。(1)同桌交流。(2)集体交流。(3)小结归纳时间计算的一般方法。四、知识延伸,课外实践1、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本领?2、看来我们已经了解了许多有关时间的知识,学会了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体会到了时间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你还想知道有关时间的其他知识吗? 让学生阅读书上第55页“你知道吗”的内容。师:那你知道其他有关时间的知识吗?(学生提问) 其实这些有关时间的知识很多很多,小朋友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从课外书、电视上和网络中去搜集更多这方面的知识。3、布置作业。(1)收集有关时间的知识。(2)用24时记时法为自己设计一天的作息时间表。4、出示本课上课时间和下课时间,请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计算出这节课的时间。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21例文4教学目标:1、知道时间可以分钟面时间、经过时间两个方面,从而正确把握有关时间计算的概念。2、正确计算一天之内的经过时间,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 认识两种时间概念:1、我们学习了两种记时法,老师这儿有一句关于时间的话,来看一下:妈妈上午8时,上班一天工作8小时。(板书:8时、8小时 )(1)读一读,问:它们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请你分别说说自己的想法。(2)教师要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加以规范:8时:它表示上午的一个时刻,那时我们正在上课,它还可以写成8:00;8小时:它指的是一段时间。出示钟面(画一画)指出:8时,是表示的某一时刻,用“时”来说,它是一个钟面时间。(板书:钟面时间时 )而8小时,是从8:00开始数8个小时,到下午4时下班,这一段时间里经过了8个小时,它不是一个具体的时刻。) (板书:经过时间小时)(3)指板书说:时,一般是指钟面上的几时,它表示的是钟面时间;小时,它一般表示的是从某一个时间开始到另一个时间结束,它是一个经过时间。 (用点和箭头 在钟面旁加以区分)2、判断,仔细听老师说的话,想:这是钟面时间还是经过时间?老师晚上10时睡觉;老师晚上睡10小时。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要通过一些钟面时间来简单地算经过时间。二、教学经过时间的计算1、出示:老师今天早上7:00上班,一直到中午11时下班,上午要上班几小时?(1)出示题目:这里的早上7:00、中午11时是什么时间?问题求上午要上班几小时是什么时间?(2)学生计算。(3)交流:用什么方法比较好? (实物投影反馈)板书:11-7=4(小时)11:00-7:00=4(小时)讨论:4的单位是时?还是小时?可以写成4:00吗, 为什么?(4)结:像这样简单的计算,我们可以直接用后面的几时减前面的几时。2、王师傅上午7:30上班,中午11:00吃饭,他上午工作了多少时间?(1)独立思考(2)全班交流,说说怎样计算:要求的是什么时间?(经过时间)还能用后面的时间减去前面的时间吗?你是怎么减的?教师借助024小时图帮助学生理解、体会不同方法。7:3010:30 3小时,再加30分钟,是3小时30分7:3011:30 4小时,再减30分,是3小时30分教师重点介绍横式书写方法,先减分再减时,分不够减想时借1作60。11:00(10:60)-7:30=3小时30分3、练一练:同学们下午1:00开始上课,下午4 :25放学,同学们下午在校有多长时间?三、综合练习1、想想做做第2题示图,补充银行营业时间:上午8:30下午5:00(1)计算每个商场的营业时间说说所标内容是什么意思?尝试练习(2)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计算每个商场的营业时间的?(3)比较得出结果师结:用普通记时法表示时,若两个时间都在上午或下午,就可以直接用后面的时间减去前面的时间,若两个时间,一个在上午,一个在下午,就要把下午的时间先化成24时记时法,再用后面的时间减去前面的时间。四、总结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要求经过时间只要怎样计算?该注意什么?(单位;下午时间转化成24时记时法;退1作60来计算)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21例文5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探究计算经过时间的算法,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有关计算。2、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计算经过时间的思路与方法。教学难点: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了多少时间的问题。教学对策:以口答为主,让学生充分的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借助直观的线段图或钟面帮助理解,相互启发,体会用多种方法灵活计算时间。教学准备:节目预报表。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24时记时法:出示节目预报:节目预报上午8时50分 金色的童年上午9时30分 儿童英语 下午2时 六一剧场下午4时 美术星空下午4时40分 七巧板 晚上6时30分 大风车晚上7时 新闻联播 你能用24时记时法播报节目吗?同桌两人练习。出示节目预报表。二、新授:1、这是小红暑假一天生活中的部分时间安排记录表,从中你知道了些什么?出示:6:30 起床7:007:30 吃早饭7:308:00 做家务8:009:00 做作业9:0011:00 到新华书店购书11:0011:20 吃中饭11:2011:40 饭后休息11:4012:40 午睡12:4013:00 在家休息片刻13:0014:30 游泳馆游泳14:3015:20 看电视2、 小红的生活活动有些是从整时开始整时结束,有些是从几时几分开始到几时几分结束,你能将上面的活动时间按这样的情况分分类吗?(引导学生将活动时间分成三类:1)整时 整时2)几时几分 几时几分(几分是一样的)3)几时几分 几时几分(几分是不一样的)3、你能算出小红什么活动所用的时间?你是怎样计算的?同桌或小组讨论。4、小结交流计算方法。整时的比较容易理解,只要用后面的时刻减前面的时刻,16-14=2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几分一样的,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几分不一样的,学生不太容易理解)计算可借助钟面图或借助线段图。有两种思路:例14:3015:20 看电视(1)先算从14时30分到15时是30分,再算从15时到15时20分是20分,一共播放了50分钟。(2)先算从14时30分到15时30分是1小时,15时30分与15时20分比,超过了10分,所以一共播放了60分-10分=50分。三、练习:1、节目预报表(1)回到复习的节目预报表(24时记时法)你能说说你最喜欢看的节目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播放了多少时间?交流汇总。2、书上53页想想做做第1题读题,理解题意。独立思考。交流怎样想的。有两种思路:(1)分别算出上午和下午各有多长时间,再加起来。12:00到13:30是1小时30分,15:40到17:00是1小时20分,合起来是2小时50分。(2)先算12:00到17:00是5小时,再从5上时中减去不借书的一段时间13:30到15:40是2小时10分,所以是2小时50分。四、小结:(略)板书设计: 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16-14 = 2 口答:播放了2小时。想:从14时30分到15时是30分,再过20分是15时20分一共播放了50分。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例文第 12 页 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