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语文课件之观沧海课文 - 初中学习网 - .doc
-
资源ID:18392845
资源大小:14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初一上册语文课件之观沧海课文 - 初中学习网 - .doc
初一上册语文课件之观沧海课文 - 初中学习网 - 新学期开始了,初一上册第一课古诗词是 观沧海 ,我们为您整理了关于观沧海一文的所需译文及练习题,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观沧海两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作者简介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 改造文章的祖师 。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 妙品 。page观沧海同步练习(有参考答案)1.这首观沧海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作者 ,是 时期著名的 家, 家、 诗人。他的诗以 见称。2.给下面加点词释义: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3.对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句意理解正确的是( )A.日、月的运行,都是从大海里升起又降落;银河灿烂,也好像是发源于沧海之中。B.日、月朗照大海,星星闪烁,辉映于海面。C.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好像都是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了一样。D.太阳月亮不停运转、银河灿烂,它们有的没入海底,有的投映到海面。4.判断正误(对的打 ,错的打 )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两句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 临 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都是写海上的景象。( )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两句全景式地描绘了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 )这首诗前八句是实写,后六句是虚写。( ) 水何澹澹 是描写无风时海面水波动荡的样子, 洪波涌起 是描写有风时大海波涛汹涌的壮阔气势。( )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情,借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5.对这首诗理解做个最佳抉择( )A.诗人先写山岛风光,再描绘海面景色,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B.诗人立足于山岛,先远观,再近观,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C.诗人先实写,再虚写,最后抒情。D.先全景式地展现大海景象,再描绘岛上风光,最后在描绘大海波涛汹涌的基础上,借拟写大海吞吐日月的气势来抒发自己壮阔的情怀。参考答案:1.曹操 东汉 政治 军事 慷慨悲壮2.登上 来 多么 耸立 银河 好像 庆幸、很 诗3.C4. 5.D观沧海就为朋友们提供到此,我站还为考生及家长提供更多初中所需古诗,请时刻关注我站。免责声明()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 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