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上册古诗词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原文 - 初中学习网 - .doc
-
资源ID:18393952
资源大小:14.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初三语文上册古诗词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原文 - 初中学习网 - .doc
初三语文上册古诗词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原文 - 初中学习网 - 初三语文上册古诗词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原文来源:51EDU 编辑:sx_wangha2018-09-21 16:13:04本文除了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原文及译文外,还为考生朋友们提供了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练习题及答案,详细信息如下:南乡子(1) 登京口(2)北固亭有怀宋代:辛弃疾何处望(3)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4)。千古兴亡(5)多少事?悠悠(6)。不尽长江滚滚流。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年少(7)万兜鍪,坐断(8)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9)?曹刘(10)。生子当如孙仲谋(11)。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 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注释南乡子:词牌名。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亭:在今镇江市北固山上,下临长江,三面环水。望:眺望。神州:这里指中原地区。北固楼:即北固亭。兴亡:指国家兴衰,朝代更替。悠悠:形容漫长、久远。年少:年轻。指孙权十九岁继父兄之业统治江东。兜鍪(du m u):指千军万马。原指古代作战时兵士所带的头盔,这里代指士兵。坐断:坐镇,占据,割据。东南:指吴国在三国时地处东南方。休:停止。敌手:能力相当的对手。曹刘:指曹操与刘备。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率领大军南下,见孙权的军队雄壮威武 ,喟然而叹: 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page创作背景辛弃疾在公元1203年(宋宁宗嘉泰三年)六月末被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每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练习题及答案1、 不尽长江滚滚流 化用了杜甫的哪联诗句?此句在本词中既是实写也是虚写,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8分)化用的诗句: _,_。 _2、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哪一句与本词赞美的是同一历史人物?本词中,词人通过赞美历史人物寄寓了怎样的情感?(6分)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_,_。 _参考答案1、 (共8分)(2分)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共6分)北固山下临长江,词人登临北固楼,遥望故国神州,满眼风光之中自然有滚滚东流的长江,所以是实景描写。(2分)同时,词人由眼前的自然风光联想到历史上的兴亡之事,悠悠岁月,有如奔流的长河,淹没了历史的风云,(2分)所以此句又暗指(比喻)时间的流逝(词人思绪的飘飞),也是虚写。(2分)2、(共6分)(2分)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共4分)作者通过赞美年轻的孙权雄踞江东,与曹操、刘备抗衡,(1分)意在表达渴望建功立业(收复失地)的壮志,(1分)同时也暗含年华老去、报国无门的愤懑,(1分)以及对统治者偏安江南、不思复国的慨叹。(1分)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就为朋友们提供到此,想要获取更多的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信息,请时刻关注我们免责声明()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 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