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人性论与教育的联系及启示.doc
对于人性论与教育的联系及启示一、引言辞海中对人性的界定为:“人性是指人的本性。人性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性论是哲学的基本范畴之一,也是众多人文学科研究的内容。人性论是关于人的本质是什么的学说,它所要解决的是“人是什么以及人会是怎样”的问题。而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要解决的是“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人应当是怎样的,这样的人怎样培养”的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性论与教育存在着必然联系的逻辑性。教育活动离不开人,人要想生存与发展又离不开教育。早在中国的古代,先人就懂得通过人性的探讨即“人性论”来确立教育的对象、教育的作用、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法等,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教育理论与人性论是合为一体的。搞不清中国古代人性论,也就不可能搞清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思想原因和历史轨迹。人性论通过教育理论作用于教育。二、中国古代“人性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大都对人性论进行过探讨,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认识。黄济、郭齐家等将中国古代的人性论归为人性善恶论、性三品说及人性二元论。1.“性善论”。代表人物是孟轲及明代的王守仁等。孟轲肯定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肯定“人皆可以为尧舜”。孟轲认为,人生来就固有仁义礼智这些“良知”“良能”。后又将性善解释为“端”,即善的可能性与起点。“人性之善也,犹如水之就下也”,应对人的善性进行因势利导。2.“性恶论”。荀况主张相对的性恶论,韩非等法家代表主张绝对的性恶论。荀况提出:“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荀况认为人本能中不存在道德和理智,如任本能发展而不加节制,必将产生暴力,所以说人性恶。这实际上是一种“人性恶端说”,通过人为努力可以使人发生变化。韩非不仅认为“人不免于利欲之心”,还认为人总是利己而害人的,人与人的关系是一种利害关系,离不开“计算之心”。3.人性无善恶之说。代表人物是告子、墨翟和叶适等。在墨翟看来,人性不是先天所成,生来的人性如素丝一般,染成什么样的颜色就要看有什么样的教育和环境。4.人性有善有恶说,即“人性二元论”。代表人物是秦汉时期的傅玄及宋元时期的朱熹。傅玄认为人性既有善的因素,又有恶的因素,这才是人性的完整涵义。可变性是人性最大的特点。朱熹把人性分成“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两种。“天命之性”禀受“天理”而成,所以浑厚至善,完美无缺;“气质之性”禀受“理”与“气”,两者杂然相存而成。由于“气”有清明与浑浊的区别,所以“气质之性”有善有恶。5.“性三品说”。代表人物是孔丘、董仲舒、王充、颜之推、韩愈等。孔子在其着作季氏中把人性分为三等,一等是“生而知之者”,属于上智;二等是“学而知之者”与“困而学之”,属于中人;三等是“困而不学”,属于下愚。社会上绝大多数人属于中人的范围。董仲舒明确将人性划分为三个等级:有“斗筲之性,中民之性,圣人之性”。具备“圣人之性”者能够自觉控制自己的感情欲望,注定要向善的方向发展,具备“斗筲之性”者很难进行自我节制,只有用刑罚制止他们作恶。这两部分人是人群的少数,而绝大多数人是具有中民之性的中民。三、古代“人性论”与教育的关系教育,不管是其理论建构还是实践活动,都建立在一定的人性论基础之上。同时,教育促进人性发展的完整性与丰富性,在整体上使中国古代人性论不断走向丰富和完善。1.“人性论”是教育得以开展的理论依据。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人性论与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很早就自觉地将人性与教育联系在一起,以“人性论”为基础来确定教育的开展。通过“人性论”来确定教育作用、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法。孟轲以“性善论”为基础得出教育一方面是保存和扩充人先天具有的善性,另一方面是使失掉的善性得到复归。荀子虽然认为“人性恶”,但一个人只要努力向善,“涂之人也可以为禹”,教育在使人由恶转善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法家的“绝对性恶论”要求实施法制教育,主张以法为教。墨翟认为人性如素丝,染成什么样的颜色就要看有什么样的教育和环境,理想的社会应是人人受教育的。“人性二元论”的傅玄认为教育对人性的作用表现在因善与攻恶两方面,教育就是扬善抑恶的日长日消的过程。“性三品说”的代表认为绝大多数人是具有中民之性的中民,教育对象也主要是针对他们,孔子还由此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论断。2.教育对人性具有保存、改造、塑造等重要作用。性善论认为教育是扩充“善性”的过程。所谓“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引导人保存、找回和扩充其固有的善端。性恶论认为通过学习和教育可以改造人性,人性无善恶说认为教育具有塑造人性的作用,总体来讲教育是对人性生成与完善的过程。3.教育促进“人性论”的不断完善。从“性善恶论”到“性三品说”再到“人性有善有恶论”的反复继承与发展过程中,人性论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而且由先验越来越走向了具体客观,其中教育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时代在发展,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也促成了人的意识的深化与发展。尽管各朝各代不同教育思想家的认识不尽相同,但整体上人性论在古代史上呈现出了螺旋式发展的趋向。4.人性论促使教育家对教育人性化进行反思。人性论在服务于统治者统治的同时,也促进了教育家对教育人性化的反思。许多着名论断都是在教育实践中反思形成的,如孔子提出了启发诱导、因材施教、以身作则,还有一些思想家提到的循序渐进等这些实践经验,对现今的教育仍旧有很重要的借鉴作用。四、对现代教育的启示1.现代教育的人性论基础。在现代,对人性的认识是:人性包括人的本性、特性和属性。其中,人的本性是与动物共有的、生而固有的性质;特性是人的属性中把人从动物中区别出来的那些属性,如语言、思维等;属性包括构成人的一切要素如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在教育领域中讲人性主要是指人的属性。王坤庆指出,人性是自然性、社会性、精神性这三个维度特性的综合。柳海民教授提出了从教育学视角下认识人性特征及其教育实践立场,认为人性在结构上是立体的,在性质上具有不完整性,在表现方式上具有情境性的特征。而教育与人性的关系是在不同层面有着不同的体现,在前提上人性是可以教化;在逻辑上,人性需要教化;在过程上,对人性的教化是不确定的;在结果上,对人性的教化是有限度的。在教育实践中,需要坚持的教育立场是坚信人性可以教化的观念,放弃对人性的单一假设,尊重人性的丰富性。固然,人性是丰富的,是多样的,是复杂的,用超越“善恶论”来理解,就是强调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人的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人性的不变性与可变性的统一。因此,教育必须以人性为基础展开,以人性可以教化立论。2.现代教育是否回归了人性。基于现实世界中的人的属性,人是未确定的、未定型的、未完善的,需要教育来发展和完善人的生命、理性与意志,进而充分发挥人类的智慧和力量,促进人的社会化和个体化。从理性上分析教育是尊重人,符合人性的以人为本、以育人为目的的活动。在教育的改革中又倡导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但由于体制、观念、习惯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我国教育中还存在着大量不人性化的甚至与以人为本背道而驰的现象。如把对“人”的教育过程视为生产过程,采取模式化、标准化、流水线和一刀切、齐步走、灌输式的教育培养方式和方法,无视“人”的存在看不到人的主体性、能动性、自觉性,仅注重知识、技术和方法的教育。教育就是让人“成其所是”,发展人的自然属性中的本能性与能动性、社会属性中的自主性与自为性以及精神属性中的创造性与超越性。现代教育如何彰显人性的本性,不断地解放和发展人性,追求和谐发展的“圆满之性”,实现教育人性化的应然追求,成为当今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时代任务。 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