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最新[县长目标总结] 目标总结与计划怎么写.doc

    • 资源ID:18553672       资源大小:32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最新[县长目标总结] 目标总结与计划怎么写.doc

    最新县长目标总结 目标总结与计划怎么写根据县政府与州政府签定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以及黔东南州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目标考核办公室关于下达黄平县人民政府贵州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2008年-2012年)2012年度执行情况考核评分细则的通知精神,为做好2012年县长环境目标考核工作,便于量化考核评分,县人民政府在3月4日把考核评分细则分别布置到县直环境目标责任有关部门,要求做好材料收集立卷归档自查总结工作,按州环考办2013年2月28日下发的关于对2012年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的通知(黔东南府环考通20131号)文件要求,我县认真逐项自查,现将2012年度完成情况总结报告如下:一、 环境管理1、为确保环保环境目标和减排任务的完成,我县2012年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全年共投入4061万元,比预算增长1601%,其中:环境保护管理事物78万元,环境监测与监察51万元,污染防治1046万元,天然林保护376万元,退耕还林1640万元,风沙荒漠治理870万元,预计2013年将投入环保资金3000万元。促进我县的环保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我县加强对环保资金管理,建立环境污染专项基金,严格收支两条线原则,保证排污费专款专用,把环保业务经费、监测经费、宣教经费和执法经费纳入2012年县级财政预算。一、预算安排数:年初根据环保局报来的2012年预算数及需开展的业务情况,经财政部门初审后,结合我县2012年财力,报政府及人代会批准的预算数为108.59万元,其中:个人部份为97.79万元,正常运转经费6.8万元,环保执法和监测专项经费4万元。二、排污费征收入库情况:1-11月份已缴入国库排污费16.7万元。三、资金拨付进度:1-11月份实际拨付各种公用经费81.8万元,其中:业务经费8.8万元,排污专项经费16.7其他专项56.3万元,以上安排的经费和将征收的排污费全部用于环保工作,保证了我县2012年环境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2、根据中共黄平县委黄平县人民政府关于县人民政府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黄党发201017号)文件精神,2011年6月20日黄平县人民政府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黄平县环境保护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黄府办发2011125号)文件设立县环境保护局,为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根据职责,县环境保护局设2个内设机构:(一)办公室;(二)综合股。其他事项:(一)保留黄平县环境监察大队,为县环境保护局所属副科级财政全额预算管理事业单位,事业编制5名,其中:大队长1名(副科),副大队长1名(正股级)。(二)保留黄平县人民政府污染减排办公室,为县环境保护局所属副科级财政全额预算管理事业单位,事事业编制4名,其中:主任1名(副科级)。(三)保留黄平县环境监测站 ,为县环境保护局所属正股级财政全额预算管理事业单位,事业编制3名,其中:站长1名。(四)保留黄平县重安江三朝桥地表水自动监测站,县为县环境保护局所属正股级财政全额预算管理事业单位,事业编制4名,其中:站长1名。有力加强和充实了黄平县环保队伍建设。3、根据工作安排,我局编制了2012年度环保工作计划,下一年度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一)、着力强化宣传;(二)、着力强化环境监测;(三)、着力强化项目审批;(四)着力强化主要污染物减排;(五)着力强化污水处理厂环境监管力度;(六)着力抓好党建工作。4、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县环保局和相关部门以及乡镇加大对建设项目、工业企业污染的监管力度,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认真落实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新建建设项目依法开展环评,环评执行率达100%,新建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率达90%以上,建设项目100%按期进行环保设施竣工验收。今年,按照县级审批权限,对我县57个建设项目进行了审批和备案,其中登记表50个,报告表7个。项目投资总额21.7308亿元,项目环保投资总额451.3万元。当年建成投运项目数1个,申请环保验收项目1个,环保验收申请率100%,同时黄平县谷陇工业园区规划环评工作已完成,省环保厅以关于黄平县工业园区发展规划(2011-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黔环函2012479号文件进行了审查.在招商引资上,坚持“环保第一审批权”新开工项目环评执行率100%,新投产项目“三同时”执行率95%,无越权审批现象。5、为加强环境统计工作的领导,确保我县环境统计工作取得实效,我局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局长冯大刚为组长,分管副局长沈有文为副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有李江、吴方英、赖尚菊和潘绍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减排办,李江任办公室主任,吴方英负责环统的日常事物和环统的技术工作。(一)工业企业调查情况:2011年环境统计工业企业30户,工业企业用水总量38.26万吨,工业废水排放量26.6万吨,含COD排放量127.1吨,氨氮排放量4.74吨;工业企业耗煤0.86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543.1吨,氮氧化物排放量229.1吨,烟粉尘排放量914.5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2万吨,其中0.6万吨炉渣综合利用。(二)农业源调查情况:2011年年度纳入调查统计的对象有1户规模化养殖场和各地区农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保持不变。2011年农业源排放化学需氧量为2289.53吨,排放氨氮为144.47吨。(三)集中式污染源治理设施统计调查情况:经排查我县目前尚无垃圾处理厂(场)、危险废物处置厂和医疗废物处置厂,仅有黄平县污水处理厂,该厂于2010年2月建成运行,根据技术规定纳入2011年度集中式治理设施统计调查单位。由于我县 2011年污水厂不正常运行,减排量被倒扣,以至于减排量为0.6、加强辐射环境管理。对全县使用辐射设备的 20 家涉核与辐射的企事业单位加强辐射环境管理以及对辐射源的数量、种类、活度底数及安全状况进行了检查,在检查中,拥有放射源的县舞阳水泥有限公司做的比较好,放射源管理制度张贴上墙,编制有事故应急预案,无闲置放射源要收贮。县人民医院的放射装置使用正常,制定有规章制度于桌面,并有专人负责记录、登记事务,编制有事故应急预案。其余单位安排有人员管理,但管理制度不规范,制度不健全,也未编制事故应急预案。在检查中,未发现有闲置放射源收贮和辐射装置设施的闲置。我局目前尚未建立辐射安全管理机构,但安排有专人负责管理辐射工作,对调查资料汇总、归档、建立和完善档案。同时督促未履行环保手续的企事业单位及时到省环保厅或州环保局完善相关手续,我县有12家单位办理了辐射安全许可证,要求全县使用辐射设备的 20家企事业单位制定管理制度、操作人员持证上岗。一、 总量减排7.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年度削减任务, 我县今年各项污染物排放量控制目标:COD排放量控制目标为3585.42吨,削减比例0.83%;氨氮控制目标为291.67吨,削减比例2.48%;SO2控制目标为2008.65吨,削减比例-3.61%;NOX控制目标为414.27吨,削减比例-49.93%。 为全面完成今年各项污染物排放量控制目标,我县加强对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各部门积极履行职责,密切协调配合。认真按照省、 州有关污染减排工作要求,以污水处理厂工程减排项目为重点,切实采取有力的减排保障措施,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强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监管推进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截止12月,全县主要污染物排放量:COD为911.95吨,与去年922.12吨相比,削减了1.1%;氨氮排放量为92.76吨,与去年98.27吨相比,削减了5.6%;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844.7吨,与去年1786吨相比,增加了3.29%;氮氧化物排放量 373.59吨,与去年360吨相比,增加了3.77%。我县工程治理项目(县城污水处理厂)截至11月30日,累计完成COD削减量144.41吨,氨氮削减量22.72吨。我县的污染物排放量都控制在省州下达的排放任务以内。三、污染防治8、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认真组织实施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和生产能力计划,做好关停、关闭企业的跟踪管理和善后工作,防范2011年前关闭的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企业死灰复燃,2012年我县无上级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任务。9、基本完成污染物外排企业污染治理。全县外排污染物生产重点工业企业13家,共拥有污染治理设施16台(套),目前我县重点工业企业已基本完成了污染源的治理,2012年我县无限期治理企业。对国控企业黄平县污水处理厂下达了16期限期整改通知书,且均已整改完毕。10、在重点治理清水江流域工作中,我县狠抓污染治理,加大对饮用水源污染及违法违规的惩处,从监测数据,证明重安江流域由于上游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水质正逐步好转;对苗里河及县城关饮用水源进行了监测,结果证明县城饮用水源水质良好,各项指标均符合饮用水源标准;由于苗里河的所有生活污水全部进入城市污水管网再到黄平县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排放,经黔东南州环境监测站对我县县城主要河流苗里河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显示黄平县县城苗里河上游COD浓度平均为12mg/L,下游为13mg/L,上游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GB3838-2002)二级标准,县城下游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GB3838-2002)三类地表水水质标准;在旧州舞阳湖的治理工作中,已经取缔了网箱养鱼,从而使该湖的水质至今保持着清澈。我县地表水出境断面各项指标达到和优于功能区标准。11、我县加强清水江流域水污染治理,对流域水污染治理项目加强监管,县水利局配合环保部门按照贵州省主要河流跨市(州、地)界断面水质目标考核方法(试行)开展了水质监测。重安江是我县流量最大的河流之一,近年来由于上游地区磷化工企业排放的污染物污染,引起省、州、县领导高度重视。因此,在黄平县重安江三朝桥旁设立了重安江水质自动监测站,重安江水质监测一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2012年其系统监测结果如下:2012年这一年来,从系统监测出的数据来看:重安江水质PH值,水温,浊度,溶解氧等数值较正常;COD的平均值在5mg/L左右(标准值为6mg/L),氨氮的平均值在0.95mg/L左右(标准值为1mg/L),COD、氨氮的数值偶有超标,但总体正常;氟化物的平均值为2.5mg/L左右(标准值为1mg/L),超标倍数在2.5倍左右,构成一定的污染;总磷(TP)平均值在8mg/L左右(标准值为0.2mg/L),污染最为严重,监测值一直超标,超标倍数在40倍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重安江水质变化经省、州、县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就。另外,县环保局和谷陇镇、重安镇政府共同努力,对责任书中沿清水江、舞阳河边的“农家乐”进行了治理,关停重安度假村、四灵桥酒店,对谷陇红太阳酒楼、黄潮酒楼、金谷酒楼、瑞丰酒楼、飘香酒楼和重安鑫鑫酒店、肖家酒楼、江边饭店、小江南饭店、新区酒店安装废水处理循环利用。12、我县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工作,确保黄平县污水处理厂处理设施运转正常,有关部门严格执法,加强监管,从而使水源保护区范围内无工业企业废水排污口,无污染。县水利局配合县市政局,安排了2名以上人员专职进行城区河道、沟渠垃圾清理,确保城区河道、沟渠的清洁卫生。县城饮用水源水质在枯水和丰水期六次送水样到黔东南州环境保护监测站进行监测,其监测结果符合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黄平县住建局制定黄平县城饮用水源保护区警示标志设置实施方案,县环保局会同水利局、住建局加强对饮用水源地环境污染整治,各乡镇也将农村集中饮用水源区域进行划定保护,制定和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和管理制度,我县于2010年11月30日前已完成界碑安装8块,警示牌4块,界桩127根,防护栏209米,生活垃圾清运转运站2座。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13、我县开展县城油烟、噪声、扬尘等污染防治工作,县人民政府以黄平县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黄府发201236号)文件加强城区建筑工地环境管理,减少扬尘污染。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制(GB1252390),降低县城区域噪声,县住建局、环保局深入到建设工地和建筑企业广泛宣传环境保护工作,搞好建筑节能材料的科学使用,正确处理建筑废料、废渣、废水的问题,控制好建筑噪音,要求建筑工程必须按招标工期完成工程量,同时,对高考期间环境噪声污染监督管理,合理采取建筑节能环保产品,严格将建筑污染控制在最低限度。我县开展建筑执法检查、安全生产检查、一书两证检查,抓好建筑施工地环境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对不遵守环境保护排污、噪音、绿化规划规定的施工企业,县住建局、环保局发停工整改通知书,并向社会曝光或记入建筑企业不良信誉档案。对夜间要求施工的企业,要求要作好噪音的处理且施工不能超过晚上10点,确须夜间施工的,须报到县环保局、住建局审查备案,并向社会公告。县公安局认真做好烟花爆竹的噪声污染整治工作。明确由巡特警大队和新州派出所管理,查处燃放违法行为,对不听制止者依法处理。交警负责城区交通噪声的管理,加强对禁鸣区的管理,在工作中,对在禁鸣区鸣笛的车辆现场制止。县公安局还明确巡特警和新州派出所,加强对城区偶发性噪声的监管,对娱乐场所、电子游戏厅、舞厅严禁超时营业,严禁产生超标噪声;对城区公民生产生活中发生的偶发性超标噪音,及时出警制止。工作共出动车辆10次,出动警力21人次,制止居民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偶发性超标噪声8次,制止营业性场所超时营业产生噪声4次,同时对城市饮食业油烟、噪声、粉尘、洗车场等污染源下达了一批整改整顿文件。14、县环保局、住建局、公安局、工商局、等部门通力合作,各施其职,加大环境宣传教育和监管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城区环境质量,如:通过整脏治乱,禁放烟花爆竹、燃烧烟煤制止污水乱排放,车辆乱停放、积极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治理锅炉,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和烟尘控制区绿化率。县城区经监测:(一)大气环境质量:二氧化硫日均值0.013mg/m3,氮氧化物日均值0.009mg/m3,这二项指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一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日均值0.076mg/m3,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66)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二)噪声:区域环境噪声:县城区昼间为52.1分贝,夜间为41.64分贝,分别达到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类标准,其中县城区昼间最大噪声为55.9分贝,最小为47.5分贝;夜间最大为47.6分贝,最小为38.3分贝,符合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类和标准;交通噪声:县城区主要交通干道噪声为64.56分贝,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昼间4a标准;(三)水环境质量:黄平县县城上游断面处PH值(无钢量)为6.8、溶解氧是8.9 mg/L、高锰酸盐指数是2.0 mg/L、化学需氧量是12 mg/L、五日化学需氧量是2L mg/L(注:监测结果小于方法检限时,以方法检出限“L”表示),氨氮是0.039 mg/L、总磷是0.03 mg/L、总氮是0.31 mg/L、氟化物是0.08 mg/L、粪大肠菌群1300个每升,水质均达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BG3838-2002)二类标准。苗里河下游处:PH值(无钢量)是6.9、溶解氧是8.9 mg/L、高锰酸盐指数是3.3 mg/L、化学需氧量是13 mg/L、五日化学需氧量是2L mg/L、氨氮是0.119 mg/L、总磷是0.08 mg/L、总氮是0.6 mg/L、氟化物是0.15 mg/L、粪大肠菌群数是5400个每升。县城下游断面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BG3838-2002)三类标准。15、县城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该工程于2011年6月8日开工建设,项目分A 、B 、C三个标段施工,截止2012年12月9日,A标段工程(含进场道路、管理区、计量间及6座垃圾转动站)现已完成永久性进场道路(1213米)和库区临时性道路(286米)土石方开挖、砂石回填及碎石铺设;完成道路排水沟砌筑及沟内粉刷、道路护肩墙及挡土墙砌筑;完成管理区及计量间建设;完成2座垃圾转动站主体工程。B段工程(含填埋库区及场外工程)现已完成库区内场平和坝底地下水收集管网安装、坝底渗滤液倒排系统安装及导气石笼安装4个;垃圾坝砌筑完成;调节池完成;完成1至4道锚固沟土石方开挖成型和边坡治理;完成永久性截洪沟砌筑成型(1480米);完成防渗系统铺设(21500平方米);消防水池池壁浇筑等建设。标段渗滤液处理工程完成土建施工。完成6座垃圾转动站设备采购及1台转动设备安装,完成部分填埋机械及垃圾清运车采购。16、发展城区清洁能源,城区气化率有所提高。组织多部门发展城区清洁能源和多部门联合执法,对黄平县城区经营性餐饮业进行了集中检查和整治,并于2011年向各经营性餐饮单位和个人下发了关于加强饮食娱乐服务业环境管理的通知(黄环通201117号),要求其严格按照通知要求执行,2012年县城区有5户燃气经营户,使用燃气户数为5800户,液化气使用率66.2%较 2011年有所提高。17、我县加强城区绿化,按照“林荫型、景观型、休闲型”的城市绿化理念,201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城市规划要求,城市绿化率较2009年上升了2.3个百分点。(1)主要街道绿化面积6.231万平方米,(2)学校绿化4.2万平方米;(3)机关绿地9.46万平方米;(4)工厂绿化2.6万平方米;(5)河滨带绿化10万平方米;(6)屋顶绿化5.5万平方米;(7)居民庭院绿化5.7万平方米;(8)城区环城绿化15万平方米,城区一街一景格局初步形成,逐步提高县城绿化的艺术观赏水平,建成区内绿化覆盖面积58.691万平方米,建成区面积为246万平方米,使我县县城的绿地率由2011年的16.2%提高到23.86%。五、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18、我县认真做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形成环保牵头、各部门齐抓共管、全民积极参与和领导大力支持的工作机制。县水利局加强水资源保护,开展水行政执法工作和实行水政监察巡查制度,对我县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防治、重要生活水源保护区、重要河段开展了巡查执勤工作;加强在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实施监督检查,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完成投资116.71万元的黄平县山凯小流域石漠化治理项目和5万元新州镇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项目生态治理工程建设(注:该项目是2010的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共完成新建排涝渠(堤)0.61公里和新建引水渠10条10.8公里以及完成了山塘维修4座(其中新建1座)。会同林业、畜牧等部门共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01平方公里。及时分解下达水资源和水土保持规费征收计划,对“两费”征收进行了专门安排,2012年共征收水土保持费20.35万元,征收水资源费9.6万元,“两费”征收工作实现新的突破。19. 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植树造林工程, 提高森林覆盖率, 2012年,我县完成各类营造林绿化建设任务 4.6万亩,其中: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面积0.7万亩(其中:人工造林面积0.4万亩,封山育林面积0.3万亩);石漠化治理工程建设面积1.98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人工造林0.98万亩);九万大山防护林工程面积0.2万亩,(经济林0.05万亩,用材林0.15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造林建设面积0.45万亩(薪炭林0.25万亩、用材林0.2万亩);森林抚育补贴试点1.3万亩(国有林抚育0.3万亩,其他集体抚育1万亩)共投入资金1024万元。截止3月底,各项造林工程全部完成下达任务的100%,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效初步显现。20.积极开展全县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一是按照“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编制新一轮的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做到在城镇建设规划区、水源地、公路沿线两侧可视范围内严禁露天采矿,保护好风景区的青山绿,促进我县旅游业健康发展。二是严格把关好矿政审批关,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申请设立的矿山企业坚决不给予办理。对不按照环评要求开采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的矿山,进行限期整改、限期关闭,至2012年9月底全县持证矿山90座,其中按照发证级别分类:省级2座、州级14座、县级74座。三是为保证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工作的投入,我县建立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保证金专户,每年在矿山年检时,由矿山企业到指定的金融机构交存矿山恢复治理保证金。目前已有67座矿山企业存入了保证金,占矿山总数的74.44%,存入金额为369.69万元,我县将保证金专户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四是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做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和矿山复垦工作。重点抓好纸房乡汞矿厂的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并作为我县的招商引资项目申报,现该项目正在申报立项之中。同时抓好浪洞乡平磨村铅矿停采区、废弃尾矿库、及野洞河景区周边的采石场、旧州镇巢虎屯村周边砖瓦用粘土矿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21、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整治村容村貌活动工程:一实施凯施二级路和黄谷路沿线民房风貌整治工程全面完成,我县于2010年启动凯施二级路和黄谷路沿线民房风貌整治工程,采取分两期实施。第一期于2010年10月全部竣工,共包装房屋398栋,共投资1250.11万元;第二期于2011年8月开工,2012年3月底全部竣工,共包装房屋206栋,共投资966.7万元。现今,在凯施二级路和黄谷路沿线上已形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为我县打造成旅游、生态、文化、景观“四位一体的旅游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草绿坪村城乡统筹试点村建设稳步推进。三是州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寨碧村加工业初具雏形。四是新一轮民房风貌整治正在有序启动。22、完成2012年中央和省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贯彻落实“以奖促治”政策,2009年我县完成了重安镇天堂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且已通过验收。根据贵州省财政厅、贵州省环保厅关于下达2011年省级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预算的通知黔财建2011425号文件安排,2012年我县有黄平县旧州寨碧村一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该村已在2011年积极编制完成了黄平县旧州镇寨碧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并通过了州、县环保局的审查,该项目在2012年4月28日开工建设,并于2012年12月16日竣工,且通过州环保局验收小组的验收。23、推进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大力推广“沼气” 综合利用技术,优化农村能源结构,改善农村环境,促进生态良性循环,2012年完成沼气池建设 700口,占任务700户的100%;完成300立方米大中型沼气池任务1个,全面完成服务网点建设。24、按照我县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和分解任务规定县旅游局负责绿色酒店(饭店)创建工作、旅游资源开发、风景名胜区环境管理。2012年县旅游局采取有效措施,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在旅游资源开发的环境管理中,加大了对绿色酒店创建工作,在创建工作过程中,对在安全、健康、环保管理理念、绿色消费,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均有较好表现且已达到绿色旅游饭店标准的黄平县马家岩大酒店授予“绿色旅游饭店”的荣誉称号。同时对旅游定点接待酒店做到自觉贯彻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饭店经营不产生扰民问题,采用清洁燃料,不烧原煤;不经营国家明令禁止的野生动植物食品;不使用一次性发泡餐盒和造成资源浪费的一次性餐具,餐具有完备的消毒措施;积极经营绿色无污染食品,做到餐桌无公害;提倡节约,能主动建议顾客带走剩余食品;环境整洁、空气清新,体现绿色风格。并要求服务员服饰整洁,室内外设置有环境公益宣传画或警语;推行标准化管理,符合卫生防疫标准。每年对酒店领导、员工参加各类形式的环保培训,不断提高员工安全和环保意识。结合“六•五”世界环境日等重要环保纪念日,酒店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以绿色环保为主题的员工大会或主题活动,开展一次全体员工参与的以节能、降耗为主题的绿色活动。每次参加活动的职工人数应在50%以上。每年购买或订阅关于环境保护的手册、书报刊、杂志、音像资料等。二是着力加强整治旅游景区景点的“农家乐”和“民居旅馆”的污染。在我县旅游景区景点的“农家乐” 和“民居旅馆”的管理方面,我局已纳入了统一管理。并要求其在不影响景区环境污染的情况下搞好自身生活污水、污气处理;食品安全卫生,做好改厕改厨等。三是加大对旅游景区景点的环境监督管理力度。对各景区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以及各种商业污染,要做到集中处理,按规定排放。旅游场所产生的垃圾要求日产日清,当天处理。并在景区景点醒目处及道路边设宣传广告拦和垃圾箱。我县旅游局每月不定期(最少一次)地下景区检查,包括对安全生产、环境卫生检查等。发现问题的立即停业整改,并提出整改意见,达到要求方可重新开业。四是坚持做好检查记录,并按时报送信息简报。并坚持发现违规一例查处一例的原则,杜绝污染源的发生。在开展“满意在贵州”活动和“打造百里绿色通道”植树活动中,在人员少,工作忙的情况下,坚持做到积极参与每年政府组织对景区道路两旁的植树绿化。我县对责任书中的“农家乐”进行了治理,10家已安装了废水处理池;1家正在安装中, 2家酒店已关停。六、执法监督和应急管理25、县环保局根据县人民政府在2011年印发的关于印发黄平县2011年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黄府办发201168号)文件精神,每年建立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常态化专项行动,加大监督力度,严厉查处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深入开展建设项目环境监察、集中式饮用水源环境污染整治、县城环境综合整治,通过限期督办、区域限批、责任追究、公众监督等措施,严厉打击各类违法排污、违法开工建设项目的行为,切实解决威胁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全力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顺利实施,改善区域流域环境质量。县环保局共出动186余人次、检查企业35家,检查污染防治设施62台次,设施基本正常运转,运转率96%,环境行政违法案件查处率100%,环境污染事故与纠纷处理率100%,结案率100%。通过以上措施有效地改善了我县的环境质量和打击各种环境违法行为。26、加强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建设。一是建立应急预案加强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建设和工作机制,黄平县人民政府早在2006年就出台了黄平县突发污染事故应急预案(黄府办发200611号)同时也编制了黄平县环境保护局突发环境污染应急预案和黄平县污水处理厂应急预案以及黄平县环境保护局关于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报告制度的通知(黄环通201115号)明确了相关人员的责任,做好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工作,对污染事故苗头做到早发现、速报告、快处理。二是落实应急措施,在省、州环保部门支持下,配备了部分应急装备和应急监测仪器设备。三是2012年县直相关责任部门和各工矿企业自身加强环境安全检查,以及污染事故隐患排查,我县工矿企业全年无较大和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27、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2012年,我县拓宽排污费征收面,积极挖掘采矿业、房地产排污费征收的潜力,依法足额征收排污费,截止12月底,全年共征收排污费 31万余元。严格按照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和排污第 21 页 共 21 页

    注意事项

    本文(最新[县长目标总结] 目标总结与计划怎么写.doc)为本站会员(be****23)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