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班幼儿绘画教育活动与创造力的培养.doc
注:毕业论文的正式格式以注:毕业论文的正式格式以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模板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模板为准,下文供参为准,下文供参考论文写作思路考论文写作思路 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开放教育学院(网络教育)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论文题目:论中班幼儿绘画教育活动与创造力的培养专专 业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 年年 级:级: *春级 学学 号:号: *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 学习中心学习中心: *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 完成日期:完成日期: *年*月 目目 录录摘要摘要.3 3导导 言言.4 4(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4(二)本文研究方法 .5一、罗恩菲尔德一、罗恩菲尔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创造与心智的成长的文献研究的文献研究.5 5(一)艺术在教育上的意义 .5(二)4 岁至 7 岁儿童的绘画发展.61.样式化前阶段的意义及启示.62.表现符号的发展及启示.73.空间关系的启示.74.艺术刺激的启示.8(三)儿童创造力培养的启示 .9二、中班幼儿绘画活动的观察与访谈二、中班幼儿绘画活动的观察与访谈.9 9(一)对中班绘画活动中幼儿的观察 .9(二)观察结果分析 .12(三)中班幼儿绘画活动与教师教育策略的访谈 .131.尊重幼儿的年龄和绘画特点.132启发幼儿大胆创造,建立自信.143.创设利于幼儿创造的绘画环境.14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616致致 谢谢.1717论中班幼儿绘画教育活动与创造力的培养论中班幼儿绘画教育活动与创造力的培养摘要摘要儿童是最富有想象力的,而儿童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现行的教育方式限制了儿童的想象力。在现行的情况下,如何更有效的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成为每个幼儿教师的重要任务。20 世纪美国著名的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是进步主义美术教育的核心和领导人物,他主张通过美术教育来发展儿童的创造性。他认为在儿童的绘画作品中,可以窥见儿童的发展是生理的、感情的、社会的等多个领域的整体发展。罗恩菲尔德的美术教育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是在对罗恩菲尔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的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论述适合研中班年龄段的幼儿绘画活动的创造力的教育策略。本文的研究方法以文献研究为主线,其次分别为访谈研究、观察研究、教育经验总结研究。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通过对文献的研究, 挖掘罗恩菲尔德的教育思想,在借鉴国外理论的基础上,对幼儿园一线教师进行教育访谈和经验总结,进一步总结和归纳出适合中班幼儿创造力发展的的教育策略。关键词:关键词:绘画活动;中班幼儿;创造力;罗恩菲尔德;教育策略导导 言言(一)研究目的和意义一)研究目的和意义20 世纪美国著名的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是进步主义美术教育的核心和领导人物,他主张通过美术教育来发展儿童的创造性。他认为在儿童的绘画作品中,可以窥见儿童的发展是生理的、感情的、社会的等多个领域的整体发展,而创作过程对儿童整体发展最为重要。罗恩菲尔德的美术教育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美术活动是幼儿比较感兴趣而且经常参与的活动之一,也是幼儿园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而绘画是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最主要的内容。幼儿通过绘画来表达另一种语言,通过创作来表达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和情感。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行) 中提出“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 “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可见,教师应通过“引导”来促进幼儿的发展,帮助幼儿达到比较理想的发展水平。教师如何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成为我思考的问题。在罗恩菲尔德教育思想的背景下,通过教师的教育策略和方法,引导幼儿发现世界、体验世界,在绘画的过程中享受创造的乐趣。幼儿绘画教育活动是教师引导幼儿使用笔、纸等绘画工具和材料,运用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艺术形式语言创造出可视的、有空间的艺术形象,培养幼儿审美创造力的教育活动。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民族要有创新精神,必须要有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而幼儿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美术活动之一的绘画教育,其首要目标就是让幼儿“进行创造性的表现” 、“具有创造的意识” 。中班幼儿对绘画活动一直持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幼儿这种自发的热情和兴趣,多属于浅层兴趣。往往只具有情绪色彩,多半停留在“好玩” 、 “我喜欢”的水平上,容易被外在事物所影响而发生转移和波动。教师如何使这种浅层的兴趣转化为深层的兴趣,并享受创造的乐趣,是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总结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借鉴罗恩菲尔德创造性教育思想的前提下,针对中班幼儿绘画发展的特点:他们的有意注意开始发展,观察逐渐趋向稳定,对一些步骤简单的内容开始思考,创作的目的性明显增强,手部肌肉的力度较小班有明显提高,能又意识地控制笔的走向。探索和总结促进幼儿发展创造力的绘画活动教学方法与教师的教育策略,满足幼儿快乐童年的需要,引导幼儿自由地创造,通过绘画大胆表达内心世界的语言。(二)本文研究方法(二)本文研究方法1采用文献研究法作为研究主线,摘取有关的内容和信息,形成对中班绘画活动与幼儿创造力培养的观点。2采用教育访谈法获得幼儿的绘画水平和教师教育策略。3采用观察法记录幼在儿绘画活动中的表现,选取 22 名幼儿作为被观察对象。4采用经验总结研究法总结教师针对中班幼儿组织和指导绘画活动,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教育经验。一、罗恩菲尔德一、罗恩菲尔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创造与心智的成长的文献研究的文献研究(一)艺术在教育上的意义(一)艺术在教育上的意义创造,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使客观的规律性与自己的目的性相统一,从而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要改造世界的活动。近代十分推崇美通过美术教育来培养人的创造力,美国教育家罗恩菲尔德很早就开始尝试通过美术教育激发儿童的创造力,他的教育思想在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罗恩菲尔德认为,艺术教育只是为了达到目标的一种方法,而不是最终的目的。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身心健康的人。艺术教育如果在学前时期施行的话,就很有可能造就出富有创造力的适应力的人。创造的过程包括了感性、思考和感觉,这些感知觉的统和,影响着创造的过程。罗恩菲尔德是最先提出了艺术教育“工具论”的教育家,他认为艺术就是平衡儿童的智慧与情感所不可或缺的工具。创造性是每一个孩子天生就具有的潜能,为了更好的激发这种潜能,罗恩菲尔德提出了“扩大经验范围重要的原则【1】” ,他认为,扩大经验范围意味着我们以儿童个人的程度为基准,启发儿童的思想、情感和感受力。富有意义的经验能更好地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因此教师应该从儿童已有经验出发,激发和扩大他们有意义的经验范围,使儿童的感知觉在创造过程中得到刺激。在创作的过程中把思想、情感、感官认知和谐地统整起来,鼓励儿童用自己的表达方式探索、调整和实验,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二)(二)4 4 岁至岁至 7 7 岁儿童的绘画发展岁儿童的绘画发展1.样式化前阶段的意义及启示罗恩菲尔德在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一书中,将 4 岁至 7 岁儿童的绘画发展阶段称为“样式化前阶段【2】” 。这一阶段也可解释为首次的表现尝试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逐渐从涂鸦阶段转向样式化前阶段。儿童开始在绘画表现中逐渐建立起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随着他们的对外部世界的发现越来越多,他们在绘画中就越来越需要去充实这些新的发现。样式化阶段就是儿童有意义地创造形体,我们能在这一阶段中见到变化很大的符号来表现一种或同样的物体。儿童的创作过程是自由而富有想象力的,儿童只在创作的过程中表现对他极其重要的东西。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儿童的创作发现儿童关注和认识周遭环境的程度。在样式化前阶段的儿童,教师也可以通过儿童的创作了解儿童对其表现的物体的感情上的意义。比如图一,是某一中班儿童创作的“我妈妈” ,头大身小。儿童在创作时是根据重要性来画的。从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儿童更熟悉和喜欢妈妈的脸。【1】罗恩菲尔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5.【2】罗恩菲尔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108.图一:我妈妈罗恩菲尔德把儿童在创作过程中对其极为重要的东西称作“主动知识” ,而“被动知识”是儿童具有但还未使用的知识,就比如图一中幼儿对妈妈的形体其实了解的,但他还没有意识到要把这一知识化为自己的主动知识。在这一阶段,儿童易于建立形体的新概念,因而教师应该通过观察儿童的画面了解儿童已有的经验和感情,运用一定的方法来刺激儿童未使用的知识,催化他的被动知识。2.表现符号的发展及启示罗恩菲尔德认为,儿童在画面上的线条、图形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当然这些象征符号不能脱离画面整体,否则将失去儿童赋予其的意义。比如图二为中班幼儿在自己折的房子上创作的外部造型,田字形的几何图形和房子结合成了整体,因为赋予了其“窗户”的意义。罗恩菲尔德认为,象征符号反应了一些儿童性格甚至身体的特征。图二:我家的房子罗恩菲尔德提出儿童绘画符号的发展理论给了我这样的启示: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儿童的画面上象征符号,比如线条和图形,来推断儿童的心理和个性特征。比如下图三:为一中班幼儿创作的“长长的马路” ,我们能够从不确定的线条、拥挤的树木和房子发掘出他的焦虑和犹豫的性格特征。图三:长长的马路3.空间关系的启示在儿童最早的绘画里,物体在空间里的相互关系并没有任何法则,那是因为他们还无法感觉到自己是环境的一部分,他们不能使物体在空间里相互联系。罗恩菲尔德对幼儿表现的符号的发展理论给我们这一启示:教师应该仔细观察幼儿在绘画中表现以及他日常生活中的爱好,发现他感兴趣的事物,并通过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来刺激他关注自己外部环境的关系。比如图四为一中班幼儿创作的“长长的马路” ,这位男孩对公交汽车十分感兴趣,在自由活动时常会玩乘公交车的游戏,教师发现了男孩对公交车的独特爱好。在创作“长长的马路”时,当男孩正踌躇着要画什么的时候,教师建议说:“马路上有什么你喜欢的东西吗?”男孩兴奋地回答:“公交车。 ”教师马上那个回应:“对呀,你可以画上你喜欢的公交车,还可以画写其他的车呀!”图四:“长长的马路”我们从图三中可以看到,男孩对公交车与其他车辆的观察是仔细甚微的,他不仅描绘出了生动而合理的细节,空间关系也安排得合理妥当,他已经能安排公交车和小汽车的大小关系。 “车”是男孩主观的偏爱点,教师通过借用男孩感兴趣的事物刺激他的创作,激发男孩将已有的观察经验创作进了画面。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空间关系受到了儿童的主观的价值判断。4.艺术刺激的启示罗恩菲尔德认为教师给予儿童的刺激是很有价值的,他建议教师可以借强烈的教室题材来代替实际经验,激发幼儿将自身的主动知识转换为被动知识。罗恩菲尔德还建议让儿童做短暂的示范可以获得更有效的效果。图五为一中班幼儿创作的“我的家” ,教师发现幼儿在教室的娃娃家里游戏兴致很高,便以此为取材作为绘画创作的主题,在创作前一天,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了娃娃家里构造。教师问:“娃娃家里有几个房间?” , “房间里有什么?” ,启发了幼儿的积极思考,并引导幼儿回家观察一下自己家里几个房间,房间里有些什么。教师从幼儿的兴趣点入手,取材于教师。并对讨论的最终的目的了然于心,以提问的形式层层推进,成功地对幼儿进行了艺术刺激,在创作“我的家”时,幼儿对家里的环境便有了感性的认识,从图五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幼儿将家分成了客厅、卧室、厨房,房间里的东西也刻画甚微。图五:我的家(三)儿童创造力培养的启示(三)儿童创造力培养的启示罗恩菲尔德认为儿童创造力的成长影响着儿童智慧、感情、社会、知觉、心理、美感的成长。同样的,儿童的智慧、感情、社会、知觉、心理、美感的成长也影响着其创造力的成长。这些因素是相辅相成的,它组成儿童成长的整体,缺一不可。在儿童绘画创作时,为了激发儿童的创造力,教师可以从其智慧、感情、社会、知觉、心理、美感进行观察评估,探索出适合儿童创造的教育方法,关于培养儿童的创造力的方法,我从罗恩菲尔德的理论中总结出了以下的观点:1.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全方位读懂幼儿。2.鼓励儿童观察世界,建立自己与外部环境的联系。3.取材于生活,激发儿童的艺术创造。4.科学评价儿童的创作,建立评价量表记录成长过程。二、中班幼儿绘画活动的观察与访谈二、中班幼儿绘画活动的观察与访谈(一)对中班绘画活动中幼儿的观察(一)对中班绘画活动中幼儿的观察首先笔者采用了量表评定法,在借鉴罗恩菲尔德设计的适合样式化前阶段的儿童绘画评量表【3】的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最后对幼儿绘画作品进行评量。观察对象是上海某幼儿园中一班幼儿观察时间为一个月,共观察了 8种题材的创作,分别为:我妈妈、海底世界、母亲节邀请函、我爸爸、长长的马路、向日葵、有趣的手、我的家。测评量表共计 202 份,8 次创作全部参加的幼儿共计22 人,研究者将参与 8 次创作的 22 为幼儿作为有效研究对象,共计 176 份量表,有效率达 87.1%。表一是对 176 份量表统计结果,各项百分比为各项所得量占 176 份有效量表的比例。【3】罗恩菲尔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119120.略有修改否是儿童所表现的“人”是否不只是“头和脚”?0%100%儿童所画的“人”是否不仅是“头、身体、手臂和容貌”?32.7%67.3%包括了眼睛、鼻子嘴巴吗?9.1%90.9%是否用不同的表现符号来代表容貌?4.5%95.4%与以前的绘画比较时,细节有没有增加?(主动知识)没有13.6%有些68.2%很多 22.7%画面是否具体?没有18.1%有些63.6%很多18.1%智慧成长画面表现出细节吗?没有27.2%有些36.4%很多36.4%是否经常改变他对“人” 、 “树”或“眼睛”等细节的观念?54.5%36.4%9.1%是否没有千篇一律的重复?18.2%59.1%22.7%是否夸张了重要部分?7.0%22.7%72.3%线条和色彩上是否明确而显出儿童对作品的信心?18.2%54.5%27.3%情感成长儿童是否描述过对他很重要的事物?4.5%18.2%77.3%作品是否与明确的经验有关系?36.4%27.3%36.4%次序是否由感情关系而建立的?9.1%22.7%68.2%是否显示了空间的相互关系?(如:天在上,地在下)81.2%13.6%4.5%社会成长是否显出他意识到特殊环境?(如:家庭、学校等)50.0%40.9%9.1%知觉成除了几何式的线条外,还使用其他线条吗?(与整体分离也不会丧失意义的线条)0.0%63.6%36.4%表一:中班儿童绘画评量表(二)观察结果分析(二)观察结果分析从表一中课分析可从多角度分析出中班儿童绘画水平:1.智慧水平:绘画时有兴趣表现某些细节,在刻画人物时开始趋于完整,表现出较为复杂的形体观念。创作时善于启用自己的主动知识。2.情感水平:大部分幼儿表现出对自己创作的信心,且有意识地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画在画面中。重要部分采用夸张画法,突出重点。儿童描述动作或声音吗?68.2%27.3%4.5%长儿童是根据物体而涂色的吗?27.3%63.6%9.1%是否连续省略同样的身体部分?36.4%31.8%31.8%是否连续夸张同样的身体部分?18.2%27.3%54.5%线条是否坚决而有力?27.3%54.5%18.2%生理成长是否包括身体动作?68.2%27.3%4.5%有意的空间与无意义的空间是否分配得很好?63.6%27.3%9.1%题材的组织是否与其内容有同等的重要性?9.1%36.4%54.5%色彩的分配是否富于装饰性?36.4%40.9%22.7%美感成长儿童是否显示出对装饰的欲望?18.2%27.3%54.5%儿童是否运用自己独立的观念?4.5%9.1%86.4%加入儿童在团体中创作,是否仍不受影响?13.6%59.1%27.3%当儿童独处时,他是否自动利用任何媒介物来创造?31.8%31.8%36.4%创造性成长当儿童独处时,他是否为了模仿的缘故而避免创造?90.9%4.5%4.5%3社会水平:除了感情之外,画面的空间次序都没有关系。4.知觉水平:色彩与实际无太大关系,对色彩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并开始关注色彩之间的搭配。4.生理水平:手部肌肉动作的力度明显提高,能有意识地控制笔的走向,线条较为自信。在画面仍会夸张身体部分。5.美感水平:开始关注和思考画面图像之间的关系,但仍不善于安排空间关系。尝试多种颜色的搭配,使自己的画面色彩鲜艳。6.创造性成长:大部分幼儿拥有自己独立的观念,但创作时偶尔会受到同伴的影响,但不会因为模仿的缘故而避免创造。创造的目的性增强。(三)中班幼儿绘画活动与教师教育策略的访谈(三)中班幼儿绘画活动与教师教育策略的访谈在掌握了中班幼儿的绘画水平之后,接下来就是和一线幼儿园老师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在绘画活动中是如何通过组织和教育指导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的。笔者对刘老师首先进行了预试访谈,在过程中发现事先预设问题存在过于宽泛和空洞的缺点,这很可能会导致被访教师思考的局限或不完整性。根据预试访谈,笔者对问题做了调整,使访谈的提问更有指向性和针对性,教师的思考更有。以下是笔者对 4 位教师访谈后的总结:1.尊重幼儿的年龄和绘画特点访谈中,四位老师都提到了绘画活动的设计是建立在尊重幼儿年龄和绘画特点的基础上的。幼儿在托、小、中、大班四个年龄段发展和表现各有特点和不同,在设计绘画活动的时候,教师除了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之外,还应考虑本班幼儿的绘画特点。绘画活动的目标是围绕着美术表现的基本要素提出的,它的依据是遵从儿童心理、生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如果教师不问幼儿特点,按照成人的主观臆断,单一地追求作品的绘画技能发展水平上的提高,则会违背幼儿的特点,影响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教师应意识到幼儿的认知发展、解释事物的特点、手部肌肉的动作发展的水平不同于成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尊重他们非成人式的思维和表达,这是绘画。教学要求的基本出发点。2启发幼儿大胆创造,建立自信应老师指出,创造性与幼儿的情感密切相关。教师在激发幼儿大胆创作时候,首先要鼓励幼儿,激发他们对自己绘画的自信。这里有一个笔者在应老师课上观察到的案例可以说明建立自信的重要性:中班的一位男孩在画“我的爸爸”时,他原本想画站着的爸爸,但是因为笔的方向没有控制好,把爸爸的身体画歪了,遭到了同伴的取笑,因而他请求老师换一张新的纸重画。应老师自细地观察了男孩的画面,发现男孩的受挫和无奈,然后赞扬道:“你画的多好啊,爸爸歪着身子好像在赛跑呢!你的爸爸真威武!”经过老师的这一番赞叹,男孩豁然开朗,高兴地继续他的创作。其实,应教师的这一番鼓励是十分睿智的,她发现了男孩不自信的一面,放弃重画会加深他对绘画的自卑,影响他的创造力。因此,应老师“将错就错”,在原有图形的基础上再次创造,成功地启发幼儿的经验,扩散了他的思维,不仅为幼儿开辟了一条新的创作道路,同时更激发了幼儿的自信和创造的动力。应老师还提出,如果幼儿在创作时由于时间不够未完成作品,教师不能因为活动的结束而就此结束幼儿本次的创作,这样不利于幼儿自信与坚持性的培养。应老师建议教师可将未完成的创作分开整理,安排幼儿在其他时间完成。3.创设利于幼儿创造的绘画环境被访教师一致认为,环境是影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之一。对于中班儿童来说,他们的有意注意正在不断发展,观察的稳定性也在不断提高,感性经验也不断增加。教师如何通过创设良好的物质和精神环境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成为我们关注的思考点。被访教师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1)提供足够的空间让幼儿自由地进行创造活动。被观察的中班幼儿在创作“我家的房子”时,教师介绍的绘画方法是水油分离法,需要借助油画棒和水粉颜料来完成。教师在活动前便考虑到了要给幼儿提供充分的空间来大胆创作,提前借了宽敞书画室。因为教师的先期考虑才保证了幼儿在活动中不受干扰地创作。(2)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如油画棒、水彩笔、记号笔、水粉颜料、毛笔、各类纸、剪刀、胶水等。中班幼儿小肌肉已经基本发育成熟,教师可以指导他们认识不同的绘画材料所具有的特点以及如何操作这些材料。教师应注意的是,提供多样化的绘画工具并不意味着把很多的绘画工具和材料堆砌在一次绘画活动中,使幼儿无法选择,而是要提供有助于本次绘画活动主题表达的工具和材料。(3)以故事、诗歌的形式启发幼儿绘画,让幼儿自编自画。肖老师介绍了一种组织绘画活动,激发创造力的好方法故事、儿歌。即结合故事让幼儿大胆想象创编,展开自由想象。由于有了故事的铺垫,幼儿在画面上的创作就会格外的丰富生动,孩子们沉浸在自己的想象和创造的乐趣中,使得绘画活动趣味盎然,达到了动手动脑的目的,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4)绘画主题取材于生活,充分利用教师的环境,溶于美术元素。启发幼儿多角度思考。(5)鼓励幼儿对同一作品多种感受的欣赏,同一对象多种角度的观察,同一内容多种手段的表现。4.正确理解和处理绘画技能与创造性被访老师一致认为创造力与技能之间并不矛盾。总结被访老师对于技能与创造性的关系的理解:绘画技能形成的过程本身就蕴含着创造,而创造性越高,其绘画技能的掌握也就越快。技能和创造性是相辅相成的。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罗恩菲尔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1107,392413.2袁爱玲.学前创造教育课程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1,3973,78142,176181.3孔起英.给幼儿园老师的 101 条建议·美术教育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韩平花.幼儿园美术教育探索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46175.5王悦娟.回归童心的美术教育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220225.6王玲.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J.幼教研究.2007.1. 7叶大兰.浅谈绘画教学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J.山东教育.1999 年 7、8 月.8宋秀花.绘画活动中幼儿创造性的培养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2年第 3 期.9Brittain.Creative Art and the Young ChildM.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1979.10Shallcross.Teaching Creative BehaviouM.New Jersey:Englewood Clffs,1981.11Altschuld.Educational Evaluation:An Evolving Field.J.Theory into Practice.1991,30(1).致致 谢谢本文是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毕业设计题目的选择、到选到课题的研究和论证,再到本毕业设计的编写、修改,每一步都有陆老师的细心指导和认真的解析。在陆老师的指导下,我在各方面都有所提高,老师以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和勤勉的工作态度深深感染了我,给我巨大的启迪,鼓舞和鞭策,并成为我人生路上值得学习的榜样。使我的知识层次又有所提高。同时感谢所有教育过我的专业老师,你们传授的专业知识是我不断成长的源泉也是完成本论文的基础。再次真诚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不仅提高了我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培养了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由于经验匮乏,能力有限,设计中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多加指教。* *年*月*日 说明:致谢可以表达对指导老师、学习中心老师、同学、家人的感谢;自己在学习本科阶段的体会和收获等。要求 1、必须实事求是;2、写出个性色彩。3、写明作者和日期; 点评:一一 开题报告开题报告这篇论文无论从开题报告还是从论文正文来看,都是一篇很丰满的文章,开题报告的格式规范清晰。表格里的每个小标题作者根据自己的论文都填写地很到位。比如说在立论根据,作者从国家对学前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和罗恩菲尔德教育思想出发指导自己的这篇论文。再来看他的创新之处,作者根据中班幼儿的发展水平,思考如何通过绘画活动更有效地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并不失去幼儿的自主性,使幼儿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这作为自己论文的创新之处是很合适的。二论文二论文首先,作者对这篇论文可以说是一个通篇的思考,导言里将自己论文的整个思考展现了一遍。这篇文章的研究方法很不错,有对文献的研究(罗恩菲尔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的文献研究);有调查有访谈,有具体的观察提纲(中班儿童绘画评量表),这个评量表设计得很合理,对调查的结果也有合理的解读。这在很多网络学院的论文中很少见到,希望大家能专业化的研究论文迈进。其次,作者在研究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有图片、有小案例,多样化的呈现方式能帮助读者理解作者的文章内容。再次,作者的参考目录写得很规范,不仅参考的书目多,而且每条书目的写作格式也很规范。参考书目多体现了作者研究视角广阔,在文中作者对引用的文献做了页脚的标注,整篇文章很规范,让人觉得很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