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开课教案 [《教师如何评好课》教案] .doc
-
资源ID:18595195
资源大小:14.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最新公开课教案 [《教师如何评好课》教案] .doc
最新公开课教案 教师如何评好课教案 教师如何评好课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员掌握为什么要评课、评课的标准是什么、怎样评价一堂课和评课应注意什么四个方面的评课基本理论;2.通过本次培训,使学员掌握评课的基本方法,具备评课能力,进而促进学员的教学反思能力和学员所在学校的教研水平。教学难点:怎样评价一堂课。教学重点:评课的标准、怎样评价一堂课。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参与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提问学员:参加评课是否经常?2.让学员说说:为什么要评课?二.讲授:为什么要评课?(一)、评课的含义• 特级教师徐世贵认为:• 评课,是指对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做切实中肯的分析和评价,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一些现象做出正确的解释。科学正确的评课能较好地发挥促进教师快速成长的功用。• 教育专家认为:课堂教学评价亦称评课,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评课就是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及其由这些活动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判断。是提高校本教研水平的重要途径。• 评课分两种方式:自评和他评• 评课,首先应属于教学常规活动性质。即它应该与备课、上课联系起来,构成 “备课上课评课”这样一个完整的工作体系。这里的评课则是课后反思与评价,属于自评。 其次,评课又属于教研活动范畴。即与说课、听课联系起来,形成“说课听课评课”这样一个教研活动系列。属于他评。总之,评课是我国中小学学校开展教学研究的一种最普遍的形式。是教研组集体备课,以老带新,以及研究改进教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进行评价的主要方式;也是我国开展教师合作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成功经验。(二)、评课的意义评课是听课的升华,没有评,听就失去了意义。1.有利于引导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对授课教师的意义:•评课,无疑是为了让教师将课上得更好。•剖析“这一课”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再上“这一课”会受到更好的效果。•对听课教师的意义:•借鉴“这一课”,对“这一类课”、“这许多课”会获得更好的教学效益。•对教研组的意义:达到举一反三的效应。2.有利于总结教学经验,形成教学风格,促使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评课能增强教师的专业责任感•评课能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的理论智慧•评课能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评课能促进个性化教学的形成3.有利于加强教师交流、合作,集思广益,促进学校教科研水平的提高最有意义的评课是: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利用合作研究教学的有效形式,分析教学的得失,探究改进教学的方法。长此以往,学校的课堂教学将越来越接近于理想的境界。4.有利于探究课堂教学策略,建立优化的教学模式•科学的、先进的教学模式是从实践中产生的,是对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进行研究后创建的。探讨建立符合现代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对课堂教学进行细致地深入地研究,听课、评课是开展集体教学改革,探索教学策略的必不可少方法。5.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评价与调控,促进教学改革,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调节教师的教学工作 。• 改善学生的学习活动 。• 以镜为鉴,可正衣冠;以人为鉴,可正言行三.讲授评课的标准是什么?(一)、评课的一般理念教育专家的认识: 徐世贵提出“新课程听课评课理念”:关注培养目标;关注“因学而教”和“顺学而导”;关注创造性使用教材;关注“情”“趣”教学;关注差异教学。 刘旭的新课程这样评里提到:让课堂奏响师生生命的乐章;让教学展开多维互动的翅膀;让激情在智慧的光芒中挥洒;让知识在多彩的活动中建构;让评价在情景与多元中进行;让平等在和谐的氛围中永存。 陈大伟在怎样观课议课中谈到评课的视角:以人为本追求教学主体的合理性;全面发展追求教学目的的合理性;善假于物追求教学工具的合理性。由此可见评课的一般理念包括:(1)关注教学本质人的发展。只有关注人的课堂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课堂,才是学生生命发展的重要促进形式。评价课堂的起始和归宿都在于此。(2)关注教学形态主体的共生。包括学生和教师两个主体。课堂是学生的生命经历过程,也是教师生命发展过程。当然,课堂更关注学生主体的发展。(2)关注教学动力“动人心者莫先乎情”。学习是主动的,这是我们教育的最终追求。要成为主动学习者就必须热爱学习,这需要内部动力。课堂上对学生内驱力的关注和培养,是评价课堂的重要方面。(3)关注教育资源教育资源的开拓。教育资源的合理开发,成了新课程下关注课堂的又一看点。(二)、好课的标准叶澜 (华东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所所长,“新基础教育”实验的开创和引领者 )五个“实”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1)有意义:进来以前和出去的时候学生是不是有了变化(扎实);(2)有效率:一是对多少学生有效,二是效率的高低(充实);(3)生成性: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丰实);(4)常态性: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课,平时能上的课(平实);(5)有待完善:生活中的课本来就是有缺憾的,有待完善的(真实)。郑金洲(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被誉为“贴近学校,聚焦课堂,关注教师,引领学术”的人。)•课堂教学“十化” 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