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南乡子登北固亭 [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doc
-
资源ID:18615657
资源大小:13.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最新南乡子登北固亭 [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doc
最新南乡子登北固亭 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全词写景。抒情。议论密切结合;融化古人语言入词。活用典故成语;通篇三问三答。层次分明。互相呼应;即景抒情。借古讽今;风格明快。气魄阔大。情调乐观昂扬。作品名称,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作品别名,南乡子·何处望神州。创作年代,南宋。作品出处,稼轩长短句。文学体裁,词。作者,辛弃疾。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注释译文。南乡子:词牌名。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亭:在今镇江市北固山上。下临长江。三面环水。望:眺望。神州:这里指中原地区。北固楼:即北固亭。兴亡:指国家兴衰。朝代更替。悠悠:形容漫长。久远。年少:年轻。指孙权十九岁继父兄之业统治江东。兜鍪:指千军万马。原指古代作战时兵士所带的头盔。这里代指士兵。坐断:坐镇。占据。割据。东南:指吴国在三国时地处东南方。休:停止。敌手:能力相当的对手。曹刘:指曹操与刘备。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率领大军南下。见孙权的军队雄壮威武 。喟然而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创作背景。辛弃疾在公元1203年六月末被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作品鉴赏。收回遥望的视线。看这北固楼近处的风物:“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不禁引起了词人千古兴亡之感。因此。词人接下来再问一句:“千古兴亡多少事?”这句问语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回味无穷。然而。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悠悠”者。兼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和词人思绪之无穷也。“不尽长江滚滚流”。借用杜甫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词人胸中倒来倒去的不尽愁思和感慨。犹如长流不息的江水。“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三国时代的孙权年纪轻轻就统率千军万马。雄据东南一隅。奋发自强。战斗不息。生子当如孙仲谋据历史记载:孙权十九岁继父兄之业统治江东。西征黄祖。北拒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独据一方。赤壁之战大破曹兵。年方二十七岁。因此可以说。上面这两句是实写史事。因为它是千真万确的历史。因而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作者在这里一是突出了孙权的年少有为。“年少”而敢于与雄才大略。兵多将广的强敌曹操较量。这就需要非凡的胆识和气魄。二是突出了孙权的盖世武功。他不断征战。不断壮大。而他之“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政权相似。显然。稼轩热情歌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正是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懦怯苟安。接下来。辛弃疾为了把这层意思进一步发挥。不惜以夸张之笔极力渲染孙权不可一世的英姿。他异乎寻常地第三次发问。以提醒人们注意:“天下英雄谁敌手?”作者自问又自答曰:“曹刘”。唯曹操与刘备耳!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辛弃疾便借用这段故事。把曹操和刘备请来给孙权当配角。说天下英雄只有曹操。刘备才堪与孙权争胜。曹。刘。孙三人。论智勇才略。孙权未必在曹刘之上。稼轩在美芹十论中对孙权的评价也并非称赞有加。然而。在这首词里。词人却把孙权作为三国时代第一流叱咤风云的英雄来颂扬。其所以如此用笔。实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