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化学学科知识运用(一).docx
-
资源ID:18646433
资源大小:504.70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化学学科知识运用(一).docx
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化学学科知识运用(一)第一章 化学学科知识运用第一节 化学基本概念(江南博哥)1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化学用语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B.化学方程式C.结构式D.铝的化学性质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铝的化学性质”不属于化学用语的范畴,故本题选D。2 单选题 化学教学媒体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有()。目标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实验优先原则教学最优化原则A.B.C.D.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化学教学媒体的选择要受到教学目标、教师因素、学习者因素以及物质因素等的影响。根据制约教学媒体选择的因素,并结合化学学科教学的特征,在选择和应用各种化学教学媒体时应遵循的原则有目标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实验优先原则、教学最优化原则。故本题选D。3 单选题 学生在学习“离子方程式”概念之前已经学习了“化学方程式”的有关知识。据此,我们可以优选()来帮助学生学习“离子方程式”。A.概念形成策略B.概念同化策略C.概念图策略D.多重联系策略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概念同化是指在课堂学习的条件下,用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呈现一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来同化新知识概念,从而获得新的科学概念。据题干所述,我们可以优选概念同化策略来帮助学生学习“离子方程式”。4 单选题 纸笔测验操作方便,是最常用的学业评价方法。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运用纸笔测验,重点不宜放在()。A.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认识B.对化学基本原理的理解C.对化学用语的识别能力D.对实验操作技能的考查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对实验操作技能的考查适合采用活动表现评价的方式。故本题选D。5 单选题 下列有关水的知识中,可以用氢键的知识来解释的是( )。A.水比硫化氢气体气体稳定B.水的熔沸点比硫化氢的高C.氯化氢气体易溶于水D.0,水的密度比冰大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对于选项A,水分子间存在氢键,硫化氢分子间不存在氢键,但是氢键影响的是物理性质,而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因此与氢键无关;对于选项B水分子间有氢键,而硫化氢分子间没有氢键,而氢键使水的熔沸点比硫化氢高;选项C中水分子间存在氢键,而氯化氢无法与水形成氢键,故与氢键无关;选项D中,水的密度比冰大是因为分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与氢键无关。6 单选题 当今世界三大矿物燃料不包括( )。A.煤B.石油C.天然气D.钢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当今世界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石油主要含C、H地元素。7 单选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CO2C.地壳中HClO4(高氯酸)是最强的酸D.地面淡水总量不到总水量的1%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 ,HClO4(高氯酸)是最强的酸。8 简答题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有关问题。化学概念是将化学现象、化学事实经过比较、综合、分析、归纳、类比等方法抽象出来的理论性知识。它是已经剥离了现象的一种更高级的思维形态。反映着化学现象及事实的本质,是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化学教育理论研究方法指导并促进化学概念的学习与教学研究。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问题:(1)举例说明一个化学概念需要哪些基本要素。(2)试说明如何让学生形成一个化学概念。 参考解析:(1)以“氧化物”这一化学概念为例,化学概念至少包含4个要素:概念的名称,代表同一类事物,“氧化物”是这一概念的名称;概念的内涵,氧化物是一类含有两种元素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概念的外延,即概念所包含的一切对象,化物包括所有含有氧元素的二元化合物;概念的正例、反例,同类事物即为其正例,非同类事物则为其反例,如氧化铜、氧化镁、二氧化碳其正例,碳酸钙、氯化钠是其反例。(2)概念形成是通过知觉、辨别、假设、检验等心理过程,找到被肯定的属性并将之应用到概念正例中,排除非本质属性,发现概念关键属性的过程。一般要经过感知阶段、加工阶段、初步形成阶段、联系整合阶段、运用阶段这五个基本阶段。9 简答题氨水(乙醇溶液一样)的密度小于1,浓度越小,密度越大,硫酸的密度大于1,浓度越大,密度越小,98%的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cm3。 参考解析:该说法有误。氨水(乙醇溶液一样)的密度小于1,浓度越大,密度越小,硫酸的密度大于1,浓度越大,密度越大,98%的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cm3。10 简答题原子晶体的熔点的比较是以原子半径为依据的: SiC > Si>金刚石。 参考解析:该说法错误;原子晶体的熔点的比较是以原子半径为依据的: 金刚石 > SiC > Si (因为原子半径:Si> C> O)。11 简答题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燃烧的条件”的课程内容标准为:“认识燃烧的条件。”活动与探究建议为:“燃烧条件的试验探究;交流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燃烧现象的认识。”材料二 某版本教科书中“燃烧与灭火”的第一部分“燃烧的条件”的演示实验如下所示:一、燃烧的条件【实验7-I】在500 mL的烧杯中注入400 m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如图7-5 II),观察现象。用导管对准浸没在水中的白磷,通入少量的氧气(或空气,如图7-5 II),观察现象。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气的性质、氧化反应、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要求:(1)在本节课中(初中阶段),燃烧的概念是什么?请你对该燃烧概念进行评价。(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燃烧的条件”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参考解析: (1)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这个概念在初中阶段出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容易接受,但是到了高中阶段这个概念就要发生变化了,因为有些燃烧是不需要氧气的。(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认识燃烧现象,知道物质燃烧的条件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体验探究活动的过程,逐步建立起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习化学的理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燃烧的条件”,初步形成富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解法等【教学过程】 燃烧与灭火引入新课给学生展示一个表格,看看哪些能燃烧,哪些不能燃烧,引出如果物质燃烧需要哪些条件。我们可以看到有的物质能燃烧,有的物质不能燃烧,虽然水中的水草不能燃烧,但是如果我们把水草拿出来晒干,就能燃烧了,由此我们能够看到燃烧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这一节课,我们就要学习第四章第一节燃烧与灭火。【新课讲授】要想了解燃烧所需要的条件,前提是我们要了解到底什么是燃烧。(学生纷纷回答)同学们都谈了自己眼中的燃烧,通过同学们的阐述,我们可以总结为燃烧就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那么燃烧到底需要哪些条件呢?下面通过一个探究实验,来对燃烧所需要的条件一探究竟。教师布置任务将学生分成小组,先讨论自己的实验设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讨论结束后,根据实验7-5 I进行探究实验。教师指导讲解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加以引导,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总结得出燃烧的条件。探究实验结束后教师进行总结。【小结】燃烧的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2)与氧气充分接触;(3)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作业】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可知,当不满足条件的时候,就不会燃烧,因此同学们课后想一想我们如何运用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来进行灭火。12 简答题下列是某教师关于混合物和纯净物教学片段实录:师:根据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在化学上,一般把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质混合在一起所组成的物质称为混合物。空气就是混合物。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物质是混合物,如食醋、墨水、生理盐水、石油(老师边说边板书,学生听讲做笔记)生:还有水!(学生插嘴说)师:我先把“水”写在黑板的最下方,告诉大家,我们平时喝的矿泉水是混合物。生:那纯净水是不是纯净物呢?师:纯净水、洁净的空气都是混合物,大家不要被“干净”“洁净”这样的词所迷糊。混合物的特点是(略)师: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确定的性质。例如氧气,就是纯净物。刚才有同学说“水”,我把它写在“纯净物”这边。告诉大家,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一般说“水”,是指纯净物。生:那自来水是什么?(又有同学插嘴)师:自来水、自然界中的水是混合物。铁粉、干冰是纯净物。干冰是什么?大家知道吗?生:是固体的二氧化碳。师:说得对。生:干冰也是纯净物。师:非常好。还要告诉大家,冰水也是纯净物,这一点请大家一定要记住。生:冰水是纯净物?(有学生低声嘀咕着)师:现在,请几位同学举例说一说你所知道的混合物和纯净物。生:果汁、茶水、酱油是混合物,二氧化碳、氦气是纯净物。老师先后请几位学生回答问题。在随后的课堂书面练习中,老师给出了一些物质,如清新的空气、澄清的石灰水、液氮、洁白的雪、冰水混合物、氧化汞、干冰、糖水等,让学生区分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学生所作的练习错误不少,错误集中发生在“澄清的石灰水、液氮、氧化汞、冰水混合物”等物质的区分上。问题:(1)分析学生的学习结果和教师的预期相差很大的原因。(2)针对该教师“纯净物和混合物”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正措施。 参考解析:(1)对于化学概念的学习,教师的教学有以下方面的不当之处,导致了学习结果与教师的预期相差很大:从教学目标来看,“初步认识从化学的视角,依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分类”是一个很重要的目标,但恰恰这位给老师忽略了。从教学流程看,学生已有的概念、经验是对概念的学习如何影响的,学生往往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直观感受为依据,如将纯净等同于干净、洁净、澄清、透明;并且部分物质及特征学生并不熟悉,该老师的教学从讲定义出发,与学生的生活严重脱节。从教学内容来看,学生初学混合物、纯净物概念应当在宏观层次,但是老师设计的练习中,液氮、氧化汞、冰水混合物等又超出了宏观的层次。从教学过程看,老师的教学就是在讲定义,学生的活动就是简单地接受重复和练习。(2)要解决上述学生化学概念学习的困难。一方面,教师要思考概念知识的教学价值及教学过程的合理性问题,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深入研究学生的日常概念,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问题。因此可以提出如下改进建议:(一)概念的形成提出问题:根据刚才空气组成的学习,请比较空气组成中所含的成分,他们在组成上有什么不同?由此,由学生学习的空气组成成分的分析,引出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二)概念的理解活动一: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混合物。这个活动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大多是混合物;活动二:可以做一个实验,或者是让学生观察一个演示实验,把灰褐色的铁粉和白色的石银沙混合,然后通过混合分离,让学生们对混合物和纯净物有一个清晰的感性认识。活动三:提出问题,让学生去辨析洁净的空气、纯苹果汁、纯净水等常见的生活实例,来进一步认识纯净物是指只含有同一种物质的才叫纯净物。(三)概念的应用出示一些常见的物质,让学生来区分。还可以让学生举例,讲自己所知道的混合物和纯净物。第二节 元素及其化合物1 单选题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SO2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B.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热的NaOH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C.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反应,可以减缓乙炔的产生速率D.用AgNO3溶液可以鉴别KCl和KI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A项,SO2使溴水褪色是因为SO2和Br2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SO2+Br2+2H2O2HBr+H2SO4),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也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A项正确;B项,热的NaOH 溶液虽然可以中和乙酸,但也会使乙酸乙酯发生水解,B项错误;C项,在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实验中,由于电石和水的反应很剧烈,所以常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目的是减缓电石与水的反应速率,C项正确;D项,AgNO3和KCl反应产生白色沉淀AgCl,AgNO3和KI反应产生黄色沉淀AgI,D项正确。故本题选B。2 单选题 分类是化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B.根据能量的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C.根据分子组成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D.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将一个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是根据酸电离时产生H+的数目,而不是分子组成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故本题选C。3 单选题 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A.戊烷B.戊醇C.戊烯D.己烷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戊烷只有碳骨架异构,有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3种同分异构体;戊醇共有8种同分异构体:戊烯共有5种同分异构体;己烷共有5种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戊烷。故本题选A。4 单选题 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制取B.可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取C.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D.通过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乙醇可以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葡萄糖来制取,A项正确:乙烯加成可制得乙醇,B项正确;乙醇分子式为C2H6O,乙醛分子式为C2H4O,C项错误;乙醇和乙酸发生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D项正确。故本题选C。5 单选题 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B.氢氧化铝具有弱碱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C.漂白粉在空气中不稳定,可用于漂白纸张D.氧化铁能与酸反应可用于制作红色涂料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A项,晶体硅熔点高,与半导体材料无关,A项错误;B项,氢氧化铝具有弱碱性,能中和胃酸,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B项正确;C项,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张C项错误;D项,氧化铁与酸反应,与制作红色涂料无直接对应关系,D项错误。故本题选B。6 单选题 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化剂B.盐类都可做调味品C.铝罐可久盛食醋D.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A项,生石灰用作干燥剂,不能用作食品抗氧化剂,A项错误;B项,氯化钠可以用于调味品,但其他盐不一定(如亚硝酸钠),B项错误;C项,铝与食醋发生反应,C项错误;D项,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D项正确。故本题选D。7 单选题 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碘酒是指单质碘的乙醇溶液B.“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C.浓硫酸可刻蚀石英制艺术品D.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会造成污染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A项,碘酒是单质碘溶于酒精形成的分散系(溶液),A项正确;B项,“84消毒液”是由氯气和NaOH反应后得到的消毒剂。主要成分为NaCl和NaClO,其中具有漂白性的原因是NaClO与酸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HClO,所以有效成分为NaClO,B项正确;C项,浓硫酸不与玻璃的成分二氧化硅发生反应而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 氢氟酸刻蚀石英制艺术品,C项错误;D项,甲醛为常用的合成黏合剂的材料,且甲醛有毒,则某些可用氢装饰材料挥发出甲醛和苯等有毒物质会对空气造成污染,D项正确。故本题选C。8 单选题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与X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W)>r(Z)>r(Y>r(X)B.Y分别与Z、W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C.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W弱D.Y的气态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强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9 单选题 X、Y、Z、W、R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由X元素组成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Z与W同主族,Y、Z、W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R元素的核外电子数相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R>W>X>Y>ZB.均能形成氢化物,且R的氢化物最稳定C.最高正价均与其最外层电子数相等D.R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X、Y、Z、W、R为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且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由X元素组成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推知x为C,Z与W同主族,Y、Z、W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R元素的核外电子数相等。根据短周期主族元素位置推断,Y为N,Z为0。W为S,R为Cl,则原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为W>R>X>Y>Z,A项错误:R为Cl,其氢化物是HCl,Z的氢化物为水,水在五种氢化物中最稳定,B项错误;氧元素一般情况下无正价,C项错误:R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ClO4,其酸性最强,D项正确;故本题选D。10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多个CH2原子团的物质,彼此一定是同系物B.两种化合物组成元素相同,各元素质量分数相同,则一定为同分异构体C.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几种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D.组成元素及质量分数相同且相对分子质量也相同的不同化合物,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其分子结构不一定相似,如与(环丙烷),A项说法错误。若两种化合物组成元素相同,各元素的质量分数也相同,则它们的最简式必定相同。最简式相同的化合物可能是同分异构体,也可能是同系物等,如CH3(CH2)2CH3和,B项说法错误。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物质有很多的,如无机物中的H2SO4和H3PO4,又如有机物中的C2H6O(乙醇)与CH2O2(甲酸),这些物质都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但由于它们的分子组成不同,所以它们不是同分异构体,C项说法错误。当不同化合物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相对分子质量也相同时,其分子式一定相同,因此这样的不同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D项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11 单选题 N、O、Si、S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O、S、Si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非金属性逐渐减弱B.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既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又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C.S、SO2和Si、SiO2四种物质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各自又能与某些酸反应D.N、Si、S的单质均能和氧气反应,生成的产物分别是NO2、SiO2和SO2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同周期元素自左而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原子半径N>O,Si>S,同周期元素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故非金属性N<O,Si<S,A项错误。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都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形成光化学烟雾的物质是氮的氧化物,B项错误。SO2、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反应生成相应的盐与水,SO2可以与氢硫酸、硝酸、次氯酸等反应,SiO2可以与氢氟酸反应,S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化钠、亚硫酸钠与水,Si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与氢气,C项正确。Si和氧气反应生成SiO2,硫与氧气反应生成SO2,但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NO,D项错误。故本题选C。12 单选题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与X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r(Y2-)<r(Z2+)B.Y分别与Z、W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C.Y的气态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X的弱D.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强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因此X是C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Y是O元素;W与X同主族,因此W是Si元素,短周期元素Z2+和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电子层结构与Ne相同,因此Z为Mg元素。具有相同电子层的离子,遵循“径大序小”的原则,因此半径O2->Mg2+,A项错误。Y分别与Z、W形成的化合物是MgO、SiO2,MgO的化学键为离子键,而SiO2的化学键类型是共价键,化学键类型不同,B项错误。非金属越强,简单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O>C,因此H2O的稳定性大于CH4,C项错误。C和Si同主族,非金属性C>Si,因此碳酸的酸性大于硅酸,D项正确。13 单选题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A.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Cl2B.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O2C.若甲为SO2,则丁可能是NaOH溶液D.若甲为AlCl3溶液,则丁可能是NaOH溶液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若甲为Fe,丁为Cl2,则甲和丁生成乙FeCl3,FeCl3与Cl2不能继续反应,A项错误。若甲为焦炭,丁为O2,则转化关系为,B项正确。若甲为SO2,丁为NaOH,则转化关系为,C项正确。若甲为AlCl3,丁为NaOH,则转化关系为,D项正确。14 单选题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B.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D.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有的元素既可以表现出金属性又可以表现出非金属性,如硅元素,A项错误。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B项错误。短周期元素中的Li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电子数为2,C项错误。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D项正确。15 单选题 X、Y、Z、W、R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X基态原子有2个未成对电子,Y、R同主族且两者核外电子数之和是x核外电子数的4倍,2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的2种元素,W是常见金属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Y、Z、R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依次增大B.Z与Y形成的化合物熔点比W与Y形成的化合物低C.Z的单质可以在X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燃烧D.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R的强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X的基态原子有两个未成对电子,Y、R同主族,且两者的核外电子数之和是X核外电子数的4倍,则x为C元素,Y为0元素、R为S元素,Z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的相邻两种元素,结合X、Y、Z、W、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可知Z为Mg元素、W为Al元素。则Y、Z、R形成的离子半径的大小为r(S2-)>rO2-)>r(Mg2+),A项错误。Z与Y形成的化合物为MgO,W与Y形成的化合物为Al2O3,其中MgO的熔点较高,B项错误。Z的单质Mg可以在CO2中燃烧,C项正确。X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2CO3,R单质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2SO4,酸性H2CO3<H2SO4,D项错误。16 单选题 短周期主族的非金属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l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Y>XB.第一电离能:Z>Y>XC.含氧酸的酸性:Z>Y>XD.元素的最高化合价:Z=Y>X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气态氢化物越稳定,A项正确。若X是P,Y是S,Z是O,则第一电离能Z>X>Y,B项错误。若X是S,Y是Cl,Z是F,F没有含氧酸,也没有正化合价,C、D两项错误。故本题选A。17 单选题 教师在讲授“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这一内容时,可以体现的主要思想是()。A.物质结构决定性质B.一般与特殊的关系C.量变与质变的关系D.归纳与演绎的关系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说明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结构有关,因此可以体现的主要思想是“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故本题选A。18 单选题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16gO3含氧原子数量为。B.1mol氯气含电子数为。C.05mol/L的氯化镁溶液含Cl-的数量为。D.224LC2H6含共价键的数量为6NA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1mol氯气含电子数为34NA;因为不知道0.5 mol/L的氯化镁溶液的体积,所以其含C1一的数量无法确定;没有标明状态,所以224 L C2H6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则无法确定其含有的共价键数。19 单选题 下列关于F、Cl、Br、I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B.被其他卤素单质从其卤化物中置换出来的可能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C.它们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强D.单质的颜色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加深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FCl、Br、I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核电核数的增加而增多,A项正确。F、Cl、Br、I的核电核数逐渐增多,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被其他卤素单质从其卤化物中置换出来的可能性越来越大,B项正确。按照F、Cl、Br、I的顺序,核电核数逐渐增加,它们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C项错误。F2、Cl2、F2、I2的颜色分别是浅黄绿色、黄绿色、深红棕色和紫黑色,即其颜色逐渐加深,D项正确。20 单选题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X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Z与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Y与W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与Y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B.离子半径:r(Y)<r(W)<r(Z)C.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强D.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由X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可知,X是H;Z与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Y与W同主族,可知Y与W最外层的电子数是(16-2)÷2=7;则Y是F,Z是Na,W是Cl。则x与Y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HF;离子半径:r(Z)<r(Y)<r(W);因非金属性F>C1,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所以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弱;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HClO4,是共价化合物。21 单选题 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含有NH4+、Cl-、H+、OH-的溶液中,其离子溶度一定是c(C1-)>c(NH4+)>c(H+)>c(OH-)B.常温下,pH=8的氨水与氯化铵的混合溶液中:c(C1-)>c(NH4-)C.0.1mol·L-1的Na2S溶液中:c(OH-)=c(H+)+c(HS-)+2c(H2S)D.常温下pH=3的一元酸和pH=11的一元强碱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c(OH-)=c(H+)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 22 单选题 核化学家在回旋加速器上用高能离子轰击靶,氪核与铅核融合放出1个中子,生成X原子,在120微秒后,该核分裂出1个仅粒子(即氦原子核),衰变成另一个新核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Y元素属于第八周期元素B.X的原子序数是116C.Y原子的中子数为289D.X原子的中子数是175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氪核与铅核融合放出1个中子,生成x原子,则X原子核内有36+82=118个质子,x核分裂出l个仪粒子(即氦原子核),衰变成另一个新核Y,则Y原子核内有116个质子,根据一至七周期元素种类分别是2、8、8、18、18、32、32种,以及族与族之间的相邻关系就可以确定x、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七周期的元素排满时总共有2+8+8+18+18+32+32=118种,所以第118号元素应在第七周期零族。再根据x、Y的质量数分别为293和289,计算出x、Y中子数分别为l75和173。23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加体系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C.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碰撞均为有效碰撞D.加入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大大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增加体系压强,物质浓度增大,活化分子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不变;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能够增大;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分子间的碰撞,只有能发生反应的碰撞才是有效碰撞;加入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但活化分子总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24 单选题 已知A、B、C、D四种元素,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元素A、C的最高价氧化物均可与NaOH发生反应B.元素B、D对应的氢化物的沸点:B>DC.有机化合物必定含有A元素D.原子半径:C>B;离子半径:C3+>B2-。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B是O元素,根据四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推得A是C元素,C是Al元素,D是S元素。元素A、C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别为CO2、Al2O3,均可与NaOH发生反应,A项正确。元素B、D对应的氢化物分别为H2O和H2S,H2O中含有氢键,因此沸点:H2O>H2S,B项正确。有机化合物必定含有碳元素,C项正确。原子半径:AI>O,而离子半径:Al3+<O2-,D项错误。25 单选题 分子与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一定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中含有电子和原子核B.发生化学反应时一定有新物质生成,但原子种类不变C.稀有气体是由单原子组成的气体D.氧原子只能两两结合形成气体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分子都是由原子组成的,而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A项正确。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化学反应的依据是反应是否生成了新的分子,即是否生成了新物质,故发生化学反应时一定有新物质生成。而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原子的种类不变,B项正确。稀有气体是由单原子直接组成的气体,C项正确。氧原子除了可以以两两结合的方式构成氧分子形成氧气外,也可以以三个氧原子结合的方式构成臭氧分子以形成臭氧,D项错误。26 单选题 常温下,下列各组粒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10 mol/L的酸性KMnO4溶液中:CH3CH2OH、SO、Cu2+、Na+B.通入SO2后的溶液中:CO、Br-、K+、NHC.中性溶液中:Fe3+、Al3+、Cl-、NOD.pH=2的溶液中:Cu2+、CH3CHO、Cl-、SO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酸性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与CH3CH2OH能发生氧化反应,不能大量共存,A项错误。通入SO2后的溶液呈酸性,CO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Fe3+、Al3+水解呈酸性,不可能大量存在于中性溶液中,C项错误。pH=2的溶液呈酸性,题干中的物质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D项正确。27 单选题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A.电子数B.质子数C.中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由元素的概念可知,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因此,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质子数。故本题选B。28 单选题 R、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Y同主族,R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W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R与W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X与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的半径:W<Y<ZB.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R>XC.X与z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可抑制水的电离D.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Y>R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R、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R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R为碳元素。W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W为氧元素。W与Y同主族,Y为硫元素,R与W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X与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X为铝元素,Z为氯元素。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简单离子半径:W<Z<Y,A项错误。题中没有指明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所以不能比较酸性,B项错误。氯化铝是强酸弱碱盐,溶于水中会促进水的电离,C项错误。三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属于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点越高,所以三氧化硫的熔点高于二氧化碳,D项正确。29 单选题 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其结构简式如图3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维生素C的分子式为C6H8O6B.维生素C中,氧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C.维生素C属于有机物D.维生素C可溶于水中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由题中所给的维生素C的结构简式可知:维生素C的分子式为C6H8O6,A项正确。在维生素C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碳元素的质量分数w(C)=,故氧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同,B项错误。维生素C是由C、H、O三种元素构成的有机化合物,C项正确。在维生素C的结构中,有4个亲水性的羟基,故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D项正确。30 单选题 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Ca2+、H+、OH-、Cl-B.Na+、Cu2+、NO、OH-C.Ca2+、K+、CO、OH-D.Cu2+、Na+、Cl-、SO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H+和OH-反应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A项错误。Cu2+和OH-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