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课程标准与教学知识(一).docx
-
资源ID:18647021
资源大小:378.88KB
全文页数:4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教师资格证《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课程标准与教学知识(一).docx
教师资格证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课程标准与教学知识(一)第二章 地理课程标准与教学知识第一节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江南博哥)1 单选题 我国“地理”一词最早见于()。A.易经系辞B.山海经C.禹贡D.汉书·地理志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地理”在我国最早见于公元前4世纪的易经系辞中“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的文句。2 简答题地理课程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简述你对这一特点的理解。 参考解析:地理课程的开放性主要指课程目标、课程形态、课程实施和课程资源的开放性。地理课程目标的开放性表现为:地理教学不再以掌握知识为唯一目标,更强调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地理课程计划目标分为表现性目标与教学性目标。教学性目标是清楚说明学生在完成一项或更多的学习活动后所接受的特定行为的目标,用于促使学生获得目标中包含的具体行为。地理课程形态的开放性表现为地理课程不仅有必修课,也有选修课;不仅有国家课程,也有地方课程,还可开发校本课程。地理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与校内。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得到进一步地拓宽和延伸。 地理课程形态的开放性表现为地理课程教学模式具有开放性的特征。在地理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相应的学习形式,例如,问题探究、实验操作、社会调查、实地考察等。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地理课程资源的开放性是指地理课程资源的多样性。例如,教师、家长、地理科学家等人力资源,他们之间的密切合作会形成强大的地理课程推动力和课程文化氛围:自然界的地理事物、学校的地理园地都是物质场地资源;与地理相关的博物馆、研究所、产业部门、教育基地都是物质资源。信息时代,地理教学也必然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平台,搜寻更为丰富的课程资源。3 简答题以地理必修一为例,简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中“知识与技能”的主要内容。 参考解析:(1)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2)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3)认识区域差异,知道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4)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基本技能;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图、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4 简答题简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 参考解析:(1)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建立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2)满足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 (3)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4)注重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应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 (5)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5 简答题简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地理课程性质的定位。 参考解析: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第二,地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高中地理课程由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6 简答题地理教材的主要作用有哪些?(12分) 参考解析:(1)学生学习发展的依据 地理课程标准是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而制定的,它所规定的地理教学目的都是通过地理教材来实现的。因此,地理教材有很强的思想性和科学性。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如预习、练习、复习与记忆都以教材为依据。学生通过听讲、观察图像、读图表、做练习与记忆重要内容,以达到学习地理基础知识、训练技能、提高能力、发展智力与思想品德的目的,从而获得全面的发展。 (2)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保障 教师总想把自己知道的知识教给学生,但由于教学目的、课时、学生的认知规律等方面的限制,教师必然在教学活动中受到教材的限制。教师在课前分析教材,根据教材来确定课堂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计划,同时还要运用地理教材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以达到教学目的。所以,教材对于学生和老师都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没有教材,教学活动就无法正常进行。7 简答题地理课程的含义是什么?当前,我国地理课程具有哪些类型? 参考解析:地理课程的含义:地理课程就是地理课业及其进程。通常来说,它具体包括地理课程标准和地理教材(包括地理教科书、地图册、音像教材)等。我国当前学校地理课程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显性地理课程与隐性地理课程;必修地理课程与选修地理课程;分科地理课程与综合地理课程;国家地理课程、地方地理课程与校本地理课程。8 简答题简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内容。 参考解析: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法,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9 简答题简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学建议中“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内容。 参考解析:高中地理内容标准中的大量内容需要学生运用理性思维。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是达到这些标准的重要途径。可以采用让学生接触各种不同观点、对问题展开辩论、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等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此外,地理设计也是一种可以尝试的学习活动。常见的设计主题如土地利用、城乡规划、交通规划、工业区选址、某个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等。10 简答题简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对“充分利用学校地理课程资源”的理解。 参考解析:教师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地理课程资源,以及可用于课堂教学的师生自身的经历和体验。教师应鼓励和指导学生组织地理兴趣小组,开展天文、气象、地震等各种丰富多彩的地理观测和观察活动;学生编辑地理小报、墙报、板报,布置地理橱窗;学生利用学校广播站或有线电视网、校园网传播自编自导的地理节目。11 简答题简述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这一基本理念的理解。 参考解析: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而地理信息技术对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日益显著。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加之其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价值,将其纳入高中阶段的地理课程体系,意义重大。地理课程十分适合用目前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地理教学计算机化与网络化能够产生许多积极的作用。12 简答题简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内容。 参考解析: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13 简答题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充分开发、合理利用地理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增强地理教学活力,具有重要意义”。请简述如何建设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并举例说明。 参考解析:通过调查,掌握学校地理课程资源的情况,分门别类地建立地理课程资源档案,并逐步建设地理课程资源库。教科书以及教学所需的挂图、模型、标本、实验器材、图书资料、电教器材、教学实践场所等都是学校重要的地理课程资源。其中,必需设备和教学用图有地球仪、等高线地形模型、幻灯机、投影仪、投影图片、天文望远镜、主要岩石和矿物标本及各种有关的政区图、自然地理图、经济地理图、专题要素图、景观图等。此外,学校所在地区的地理要素、地理景观、主要地理事物等,也是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注重地理课程资源的积累和更新。除添置必要的地理教学图书、设备以外,还应自制各种地理教具、学具,开发各种地理教学软件,不断扩大地理课程资源库的容量。有条件的学校,要逐步完善地理信息技术教学所需的软硬件设备(空间定位系统接收机、遥感图像、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及相关的硬件设备等),提高地理课程资源库的质量,以适应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地理教学自身发展的需要。14 简答题请简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的教学建议“重视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利用”的内容。 参考解析:获取、加工、运用信息的能力不仅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部分,也是学生未来生活能力的组成。因此,课程标准强调在有条件的地方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不只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使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地理课程是以大量地理信息为基础的课程。教师可以根据地理课程的特点,创造性地利用地理教学信息资源,重视开发和应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利用网络中的地理信息资源、电子地图和信息技术优化地理教学。条件尚不具备的地方可仍以教科书中的地理图像、地图册为主要媒介,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体,以及采用访谈、调查等方法帮助学生学会从多种途径获取需要的地理信息,并学会应用。15 简答题简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学建议”中“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内容,并举例说明。 参考解析:高中地理内容标准中的大量内容需要学生运用理性思维。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是达到这些标准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接触各种不同观点、对问题展开辩论、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等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此外,地理设计也是一种可以尝试的学习活动。常见的设计主题如土地利用、城乡规划、交通规划、工业区选址、某个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等,如就“沙尘暴有百害而无一利”展开辩论,使学生认识到沙尘暴也有有利的方面,从而使学生拓宽思路,开阔眼界,发展批判性思维,养成用辩证方法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良好习惯。16 简答题简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课程的基本理念。 参考解析:(1)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2)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的学习需要。(3)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4)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5)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17 简答题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学地理的课程设置一改再改,逐渐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地理课程体系,与此同时,地理学科的学科思想方法也发生了很多变化。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学地理课程设置状况。 试说明上述材料体现了地理课程的哪个特征?解释地理课程为什么具有上述特征?(16分) 参考解析:地理课程的时代性。 由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以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为研究对象的地理科学也必然随之发生变化,它的研究内容、研究手段和方法更是日新月异。地理课程的设置以地理课程标准为基础,而地理课程标准又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的,它以地理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重要目标。 例如,针对目前存在的比较严重的环境恶化问题、人口问题、资源过分开发问题地理课程中的人文知识都有所表现。诸如珍惜和合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要同资源、环境相适应,要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和法规等内容。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时代责任,增强学生法制观念,在今后的生活中约束自己的行为。因此,地理课程在课程观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上都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性。第二节 地理教学实施1 简答题谈谈你对地理教学方法的创造性的理解。 参考解析:地理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创造、不断革新、不断发展着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地理教学目的的调整、地理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设备条件的改善和地理教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地理教学方法也始终在变化、发展着,旧的教学方法不断被改造、甚至被淘汰,新的教学方法则不断出现。例如在区域地理教学中,旧的教学方法往往依赖于“满堂灌”式的讲授法,基本格局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活动占上课时间的大部或绝大部分,学生往往处于消极被动地位,这对于学生地理知识、技能的掌握以及智力发展都有其消极的一面。而目前在我国中学地理教学实践中,已明显地注重学生的学习活动,普遍采用以地图为中心的调动学生多种活动方式的一系列教学方法,表现出很大的创造性。地理教学方法创造性的另一层含义是,地理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各种地理教学方法,使之符合我国、本地区、本民族、本校以及本人的实际。学生同样也可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创造适合自己的学习地理的方法。2 简答题如何理解“地理教学方法具有创造性”? 参考解析:地理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创造、不断革新、不断发展着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地理教学目的的调整、地理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设备条件的改善和地理教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地理教学方法也始终在变化、发展着,旧的教学方法不断被改造、甚至被淘汰,新的教学方法则不断出现。例如在区域地理教学中,旧的教学方法往往依赖于“满堂灌”式的讲授法基本格局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活动占上课时间的大部分或绝大部分,学生往往处于消极被动地位,这对于学生地理知识、技能的掌握以及智力发展都有其消极的一面。而目前在我国中学地理教学实践中,已明显地注重学生的学习活动,普遍采用以地图为中心的调动学生多种活动方式的一系列教学方法,表现出很大的创造性。地理教学方法创造性的另一层含义是,地理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各种地理教学方法,使之符合我国、本地区、本民族、本校以及本人的实际。学生同样也可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创造适合自己的学习地理的方法。3 简答题简述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采用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方式”这一教学建议的理解。(提示:从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等方面思考)。 参考解析: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满足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教学中这个理念的体现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在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不同深度和广度的学习材料;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给学生创造更多机会体验主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和“经历”,让学生拥有更多时间进行自主学习;鼓励和尊重学生不同的经验、见解、想法和说法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探索适应学生差异的多种教学方式。 采用多样化学习方式。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式的可能性。4 简答题绘制热力环流的形成示意图,并简述其在地理教学中的教学意义。 参考解析:绘制热力环流的形成示意图在地理教学中的教学意义: (1)“大气的运动”这部分知识较难,要求学生有较高的空间想象能力才可以逐步掌握,若在此部分教学内容中穿插使用热力环流的形成示意图,则可收到化繁为简、由难变易的教学效果。 (2)让学生从直观上意识到气流在垂直方向上“低压上升,高压下沉”,从而激发学生探究这一原理形成的原因。 (3)经教师点拨,让学生从感观上明确自然地理意义上的“风”是指近地面而非高空的“风”,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气压差异。 (4)此热力环流的形成示意图可以为后面学习“三圈环流”的知识打下基础,让学生明确什么是“高空”,什么是“近地面”。5 简答题什么是地理简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发挥地理简图的作用? 参考解析:地理简图(含示意图、模式图、联系图等)是用最简单的形式表现较复杂的地理事物,内容简明扼要,图面清晰醒目的一种教学图像。这类图按教学目的设计,紧扣教材,只取其精华,不计细节,增删灵活,不受时空限制,旨在突出重点,有的放矢。教师易画易用,随用随画,是化文为图,变抽象为具体的快速反应工具。它既能充分发挥地图的教学功能,又能弥补教学挂图、地图册、插图等的不足,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理想方法之一。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地理简图的特殊作用。(1)边讲边画,使死图变活。边讲边画,化静为动,使学生注意力随教师的笔画和语言而转移,做到师生双边共同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动觉、记忆,注意力集中,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得地理知识。(2)辅助原图,化解难点。(3)更新原图,突出重点。紧扣教材突出特征,找出规律重新设计简图,使蕴藏在其中的规律一目了然,使学生更易理解掌握。(4)化文为图。变抽象为具体。化文为图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把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使抽象的概念、地理事物的规律具体化、形象化。总之,地理简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功能是很大的,地理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运用简图来说明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养成读图、析图、绘图、用图的习惯。这对减轻学生负担、落实双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 简答题简述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地理学习评价要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这一评价建议的理解。(提示:从现实意义和评价方式等方面思考)(12分) 参考解析:地理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具有现实意义。由于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方式特点不同,各种评价方式的适用范围不同因此要求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地理学习评价形式,有的适用于评价学生地理知识与技能的达标程度,有的适用于评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有的则在评价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表现与发展状况等方面有独到价值。地理教师要从实际出发,选择和运用恰当的评价方式,以增强评价的针对性,发挥各种评价方式的优势克服其局限性。 地理学习评价除了书面测验、口头表达、作业、小论文写作、绘制地理图表并分析等常用评价方式外,还要注意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实地观测、探究等活动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要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评价结果建议采用评语和等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7 简答题在备课时有个体备课和集体备课之分,请谈一谈个体备课与集体备课有什么关系?(12分) 参考解析:个体备课与集体备课的关系是:(1)个体备课是集体备课的前提和基础。每位教师在参加集体备课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熟悉集体备课的内容、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做好发言准备等;备课中发现的问题、所做的思考以及心得体会也应记录下来,以便与同伴探讨。如果不在集体备课之前进行个体备课,集体备课的水平就无法提高。可以说,以“个体”促“集体”,能大大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和水平。(2)集体备课是对个体备课的提升和完善。集体备课的过程是教师自我矫正、反思提升、完善提高的过程。相对于传统的个体封闭式备课,集体备课能使教师在沟通、交流、研究、讨论中对备课思想、资源、技术、方案进行再设计、再补充、再创造,进而实现智慧的碰撞和资源的共享,实现教师间的传帮带和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培养教师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同时还可以克服个人备课的片面性和随意性,提高教师教学的科学性。(3)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和谐共生。指向“和而不同”的集体备课要在充分酝酿、日趋完善的集体备课智慧的基础上,能动地发挥教师个体潜能,保证在多次修订集体教案中显现教师个人的教学魅力。这样教师把集体备课与个体备课有机的进行结合,根据自己的教情、学情,批判地吸纳集体生成的智慧,修正原先的教学思路,解决制约教学的诸多问题,设计并撰写自己的教学方案。8 简答题绘制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并简述运用该图进行教学的教学步骤。 参考解析:(1)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 教学步骤: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此后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北移动。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由赤道移动至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南半球昼短夜长,南极圈以南出现极夜。此后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南移动。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移至赤道,全球昼夜平分。此后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移动。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由赤道移至南回归线。南半球昼长夜短,南极圈以南出现极昼,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9 简答题绘制太阳圈层示意图,注明圈层名称,并简述其在地理教学中的教学意义。 参考解析:教学意义:(1)简化原图,突出要点。地理板图、板画用简单的笔法简化原图,把复杂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简单化,有助于学生对一些不易观察到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加深理解且印象深刻,便于学生理解记忆。但要注意地理板图、板画只写意不写实。(2)展示过程,变静为动。太阳的圈层结构对于刚接触地理的学生来说比较复杂。仅依靠教师口述,学生难以理解。但是,如果教师借助板画展示动态过程,讲、画同步进行,便有助于学生感知和理解地理事物。(3)强化记忆,培养技能。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边讲边画示意图,可以使静止的图动起来,使讲授的内容更加具体和形象,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活动,强化学生记忆。同时,板画可以减少教师不必要的语言,节省时间,利于精讲多练。学生通过记笔记的形式抄绘地理板图、板画,既能强化记忆,又能培养绘图的地理技能。10 简答题绘制中国五纵三横铁路网示意图,标出交通枢纽的城市名字,并简述该图在地理教学中的意义。 参考解析:教学意义:(1)简化原图,突出要点。该铁路网示意图用简单的笔画简化原图,把复杂的地理事物简单明了化,有助于学生对中国主要铁路干线的记忆。(2)强化记忆,培养技能。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一边讲述中国铁路的知识,一边绘制五纵三横铁路网示意图,使静止的图动起来,使讲授的内容更加具体化和形象化,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活动,强化学生记忆。同时,绘图可以减少教师不必要的语言,节省时间。学生通过记笔记的形式抄绘地理板图、板画,既强化了记忆,又培养了绘图的地理技能。11 简答题绘制冬至日太阳光照示意图(要求:画出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晨昏线、太阳光线),并简要说明运用该图进行讲解的教学要点和教学意义。 参考解析:教学要点如下。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晨昏圈与地轴呈23°6的夹角。这一天,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教学意义如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地理示意图表现形式直观形象,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提升课堂学习效率。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地理示意图能把抽象的地理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能从具体的感性知识中去把握抽象的理论知识,再根据已掌握的理论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优化教学过程,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利用地理示意图,一方面能提高学生地理读图、用图能力,另一方面能推动学生地理思维的发展。此外,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体现地理学科的教学特点。地理示意图除了具有感官刺激性强、信息容量大、表述简明扼要的特点外,在展现地理事物空间分布、解释地理规律等方面也有着文字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利用图像系统教学,符合地理学科自身的特点,体现了地理教学的特点。12 简答题简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评价建议”中“地理学习评价要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的内容,并举例说明。 参考解析:地理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具有现实意义。由于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方式特点不同,各种评价方式的适应范围不同,因此要求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地理学习评价形式,有的适用于评价学生地理知识与技能的达标程度,有的适用于评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有的则在评价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表现与发展状况等方面有独到价值。地理教师要从实际出发,选择和运用恰当的评价方式,以增强评价的针对性,发挥各种评价方式的优势,克服其局限性。地理学习评价除了书面测验、口头表达、作业、小论文写作、绘制地理图表并分析等常用评价方式外,还要注意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实地观测、探究等活动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要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评价结果建议采用评语和等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13 简答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学习了五类指向性工业主导因素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可设计自主学习课题,检验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巩固和迁移,以工业的区位选择的拓展学习为例,课题:从鞍钢、宝钢、首钢谈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鞍钢、宝钢、首钢的区位图及北京城市规划局部图。 教师向学生说明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包括学习目标(进行差异目标设计)、重点难点、学习方法、自学提纲。学习目标:查阅三大钢铁工业的相关资料,了解其历史、社会经济效益及发展状况;查阅教师展示的图片,运用五类指向性工业主导因素的相关知识,分析出鞍钢和宝钢区位选择的不同之处,并说明当今工业的布局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分析首钢目前位置和搬迁后位置有什么不同?新首钢迁址曹妃句,主导区位因素有什么变化? 让学生打开电脑进行自主学习,包括根据自己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层次、学习方法。 提交给教师,然后进行资料搜集和解决问题。 在网络教学中提供讨论板,由教师设置论坛,学生通过网络将自己的见解和疑难上传至论坛,将各自的学习结果进行交流。 教师在多媒体教室内走动指导答疑,或在网上对不同学生提出的疑问予以解答,还可以与学生共同探讨。 给出要求学生完成的练习,教师在网上及时批改。 教师回到讲台,请学生代表将学习目标一一解答,然后将本班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作小结,对有争议的问题全班共同讨论,最后教师适当补充,得出全面结论。 问题: (1)分析材料中教师使用的地理教学过程模式,并对该地理教学过程模式进行评价。(2)简述此教学过程模式的教学程序。 参考解析:(1)材料中教师使用的是自学一辅导地理教学过程模式。 自学一辅导地理教学过程模式,使教师从“前台的演员”退居为“台后的导演”,学生从“台下的观众”上升为“台上的演员”,这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尤其是实施过程要更有组织性,灵活应变,要能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此外,这种模式以学生具有较高的自觉性、纪律性以及自学能力为前提,教师应有一套相应的组织管理措施,不然,学生的自学可能流于形式。 (2)自学一辅导地理教学过程模式的教学程序: 提出要求。根据教学任务、内容以及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明确恰当地规定自学的范围、内容,提出自学的目标,并同时兼顾个体差异目标。 独立自学。学生独立阅读材料、独立思考、独立练习,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和获得必备地理知识。教师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讨论交流。针对学生自学后存在的共同的重要问题组织讨论。讨论可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可邻座讨论、分组讨论、全班讨论,也可发表自己的自学心得,评论别人的发言,相互质疑,共同探讨,取长补短。 启发指导。对学生的疑、难点和不同看法,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之处,作有的放矢地重点启发、解惑和指点。这一环节对教师的要求是“导”得精要、得法、有序、灵活,关键导观点、导思路、导方法。 练习合作。布置综合性多种形式的作业,对学习成果进行巩固、扩展,对学习达标进行检查。14 简答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教学时教师经常是边朗读、边解释,或边朗读、边让学生把课文中的重点内容用笔勾划出来,或分析句子的结构特点,讲清有关新、旧地理概念之间的联系,甚至要求学生能把重点句子熟读、背记。 材料二一位老师在讲到有关喀斯特溶洞内千姿百态的石钟乳、石笋的描写,长江三峡雄伟景象的描写,威尼斯水城景色的描写等时,除了由教师本人讲读以外,还请某位普通话标准、朗读技巧好的学生站起来朗读,在中学低年级还可以分组或组织全班齐声朗读。 上述材料共同叙述了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使用范围是什么? 参考解析:上述材料叙述了讲读法。讲读法是将讲述、讲解和朗读结合起来运用的一种方法。在地理教学中,朗读的运用虽不及语文和外语学科普遍,但在教学课文中的重点或精彩段落时常有运用。尤其在中学低年级阶段的教学中,采用朗读的机会更多一些。从教学内容来看,一般在以下两种情况下运用讲读法。一种是在讲授课本中课文的重点段落时,采用讲读法目的在于重视课本中原文的涵义。另一种是讲授课本中文字精彩的段落或者可读性很强的内容时。15 简答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某中学的地理课堂上,一位老师这样问一个学生:“今年夏季的七月份,北京下了一场60年一遇的大雨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你能不能分析下这场大雨的成因?”材料二一位地理老师这样提问一位学生:“钓鱼岛自古为中国的领土,从钓鱼岛的地理成因上也能证明这一点你能不能简要的分析下钓鱼岛的成因呢?”上述材料体现了哪种类型的提问方法?优点是什么? 参考解析:材料体现的是理解提问的方法。理解提问是用来检查学生对已学的知识及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的提阅方式,多用于某个概念、原理讲解之后,或学期课程结束之后。学生要回答这类问题必须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回忆、解释、重新组合,对学习材料进行内化处理,组织语言然后表达出来,因此,理解提问是较高级的提问。学生通过对事实、概念、规则等的描述、比较、解释等究其本质特征,从而达到对学习内容更深入的理解。16 简答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一位教师“城市化的影响”教学片段: 师:(播放背投)这是一种变化,注意它的年代。黄色的范围越来越大,而且有规律地扩大,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大家想一想,这是什么?猜猜看。 生:城市用地规模在扩大。 师:对,但是我们还能看出来两个方面,一是城市总人口增加了,二是城市人口的比重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增加了,还有就是同学们说的,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了。这就构成了城市化的三个标准。这里面的核心标准是什么?城市人口的比重。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说明了什么问题?同学们现在看看这个背投上反映出来的变化,思考一个问题:随着这样的变化的产生会带来其他什么样的变化?现在。咱们分成八个小组在纸上用比较粗一点的笔写大一点的字,用准确的语言,把你认为随着这个变化会产生的变化写在这张纸上。一个变化,写在一张纸上。一会儿我们要看的是,哪一个小组给的变化最多、最准确?(学生分组讨论)问题: (1)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使用了什么样的讨论方式?(2)结合材料说明,这种讨论方式有哪些特点? 参考解析:(1)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使用的是“头脑风暴”式的讨论。(2)“头脑风暴”讨论法有以下三个特点:教学过程比较容易操作。片段中的教学过程都发生在课堂上,不需要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做特殊的准备。这种方法的组织也比较容易,不需要特殊的教学技巧,除了纸条外,也不需要其他特殊的工具或仪器设备,任何条件的学校都可以使用。学生的参与度高。从片段中看,学生的学习活动包括分组讨论、展示讨论结果、对各组的讨论结果进行分类。主题在这些教师精心安排的活动中贯穿始终,表现了很高的学生参与程度。因为活动带有竞赛性质,学生精神容易集中。教学方式与教学主题的契合度高。“头脑风暴”式讨论的特点前面已介绍过。像城市化、环境问题等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地理问题,很适合使用“头脑风暴”式的讨论方法。这种开放性较大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梳理自己已有的对城市化问题的认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17 简答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发现法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指教师在学生学习概念或原理时,只是提出一些事实和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研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下面以“地球如何公转”为例说明发现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案例:地球如何公转 师:假如我站在这里当作太阳,请一同学手捧地球仪模拟地球绕我这个太阳公转。 生1:(捧着地球仪随便地围绕老师转一圈)师:大家思考一下,同学1转得对不对?哪个同学再来转一下?生2:(捧着地球仪,一边使地球仪由西向东自转,一边围绕老师逆时针公转)师:同学2纠正了同学1的一些错误是否完全转对了呢?请同学讨论一下。 (同学们争论声顿起,有的说转对了,有的说还有问题)生3:(捧着地球仪,一边由西向东自转,并稳定地轴方向不变,围绕教师逆时针公转,转的速度及变化也恰当)师:同学3转动与同学2有什么不同呢?(大多数同学显出恍然大悟的样子,但也有同学小声嘀咭说没有不同)师:请同学们对照教材看看地球公转时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说同学3转得对,而同学2转得不完全对?(1)结合材料概括发现法教学运用的基本步骤。(8分)(2)分析评价这种教学方法的局限性。(8分) 参考解析:(1)发现法的基本步骤及运用: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