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站高速道岔施工方案.doc
目 录1. 编制依据12. 适用范围13. 工程概况14. 施工方案44.1总体施工方案44.2道岔铺设施工工艺65.资源配置185.1施工资源配置185.2主要施工人员配置:216.施工进度226.1工期安排226.2 施工进度保证措施227.质量控制措施237.1质量保证体系238.安全施工249.文明环保施工261万安站高速道岔施工方案1. 编制依据1、新建铁路南昌至赣州客运专线施工图 万安站平面布置图(昌赣客专施站-14);2、新建铁路南昌至赣州客运专线 塘下背隧道内18号道岔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结构设计图(客专线07(009);3、新建铁路南昌至赣州客运专线 车站范围道岔连接区无砟轨道平面布置图(昌赣客专施图(轨)-13);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 9207-2017);5、高速铁路轨道施工技术规程(Q/CR 9605-2017);6、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2010);7、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4-2010);8、铁路轨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 10305-2009);9、铁道部、昌九公司颁发的有关设计施工的文件。2. 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昌赣高速铁路CGZQ-9标段万安站内正线道岔的铺设施工。含底座铺设、道岔的粗和精调等工作内容。3. 工程概况新建铁路南昌至赣州客运专线,设计时速350公里,其中万安站位于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境内,中心里程为DK288+935,站内设有8组高速18#道岔,分布如表3-1所示:表3-1 万安站道岔分布表道岔编号轨型kg/m道岔类型道岔里程16018#左开单渡线DK287+310.12436018#左开单渡线DK287+400.12456018#左开单开DK287+571.28676018#右开单开DK287+571.28626018#右开单渡线DK288+658.27246018#右开单渡线DK288+586.27266018#左开单开DK288+454.81486018#右开单开DK288+454.814图3-1 万安站正线高速18#道岔分布示意图3.1无砟道岔设计结构3.1.1结构组成路基上单元式道岔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从上到下的组成为:道岔钢轨、扣件系统、岔枕、钢筋混凝土道床板和钢筋混凝土底座,设计轨道结构高度为860mm。3.1.2道床板道岔区道床板采用C40混凝土现场浇筑而成,厚360mm,道床板边缘至外侧轨道中心线的距离为1600mm,道床板顶面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一定的横向排水坡。道床板内钢筋按照绝缘设计,除接地钢筋交叉、搭接采用焊接外,其余钢筋交叉搭接处均应设置绝缘卡。道床板根据道岔轨枕的布置划分为四个单元块,单元块之间设横向伸缩缝,伸缩缝宽100mm,伸缩缝根据岔枕铺设情况垂直于直股线路中心布置,并位于两岔枕正中位置。转辙机牵引点所在位置的道床板设置横向拉杆槽,槽底距离钢轨不得小于240mm,槽宽按照岔枕间隔控制,槽长根据道岔设备图纸要求确定,槽底由内向外设置1%的横向排水坡。3.1.3底座岔区道床板下设置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的钢筋混凝土底座,厚240mm。底座分段与道床板单元一致,长度比道床板两端各宽40mm,宽度比道床板两侧各宽250mm,即底座边缘至外侧轨道中心线的距离为1850mm。底座顶面水平,两侧设4%的横向排水坡。底座内钢筋按绝缘设计,钢筋间设置小型绝缘卡。底座单元之间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宽度为20mm。采用聚乙烯泡沫塑料板填缝,并在伸缩缝顶面和两侧采用嵌缝材料密封,其中伸缩缝顶面嵌缝材料尺寸为20(深)*20(宽)*底座宽度(长),两侧嵌缝材料尺寸40(深)*20(宽)*底座厚度(长),伸缩缝位置设置传力杆。3.1.4道床板与底座间连接道床板与底座间采用长度为700mm的25HRB400钢筋进行连接。连接钢筋与道床板、底座内钢筋须绝缘处理。3.1.5转辙机平台在转辙机安装位置设计钢筋混凝土转辙机平台平台顶面距轨顶根据道岔供货商提供的转辙机安装要求确定3.1.6双块式轨枕根据轨枕布置的要求,道岔道床板内配置了一定数量的SK-2型双块式轨枕,轨枕设计见部颁通用参考图:通线【2011】2351-1,扣件采用与SK-2型双块式轨枕相配套的扣件。3.1.6综合接地道岔道床板内应设置接地钢筋和接地端子,接地单元长度不得大于100m,每一单元内接地钢筋间采用搭接焊方式进行连接,焊接长度单面焊不小于200mm,双面焊不小于100mm,焊接厚度至少4mm,钢筋间十字交叉时采用“L”形钢筋进行焊接,每一单元与贯通地线单点“T”形连接一次,每一单元间采用不锈钢缆连接,转辙机及密贴检查器处综合接地按信号专业要求设置处理。3.2设计工程数量全站共8组18号道岔,2组单渡线道岔(1组左开,1组右开)和4组单开道岔(2组左开,2组右开)。主要工程数量见表3-2:表3-2 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使用部位1钢筋HRB40020t142底座2钢筋HRB40016t47底座3钢筋HRB40012t69底座4销钉根860转辙机5接地端子个78转辙机6传力杆根360底座4. 施工方案4.1总体施工方案万安站内8组18#正线道岔,其中小里程咽喉位置4组,分别为1号、3号两组左开单渡线道岔,7号右开单开道岔和5号左开单开道岔;大里程咽喉位置4组,2号、4号两组右开单渡线道岔,6号左开单开道岔,8号右开单开道岔。我工区先施工小咽喉道岔板,再施工大咽喉道岔板。施工顺序为1、3-5-8-2、4-7-6(道岔编号)。道岔底座板钢筋绑扎采用钢筋厂制作,现场绑扎的方式进行。在1#钢筋加工钢筋厂内加工半成品钢筋。道岔及底座板混凝土采用1#拌合站集中生产的混凝土。道岔主要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4-1道岔板施工工艺流程图高速道岔在道岔厂内预组装,经调试检验合格后,拆解成组件,编号包装,汽车运输到现场道岔存放位置。采用“原位法”铺设,并在正线铺轨到达前铺设完成。4.1.1施工总体布置4.1.1.1混凝土供应道岔混凝土为C40混凝土,道岔底座板混凝土为C30混凝土,由1#拌合站供应,罐车运输,现场采用专用机械配合灌注入模。4.1.1.2钢筋供应在1#钢筋加工厂内进行,有相应的仓库存储。钢筋厂进行钢筋加工及成品存放。4.1.1.3施工用水电供应施工用电主要来自上屋隧道出口变压器,主要用于机械及照明等施工用电。施工用水采用多个5m3水箱,摆放在路基上,由洒水车在施工便道下持续供水。主要为清洗、养护等用水。4.1.1.4施工道路施工道路主要依靠沿线施工便道,及与施工便道相接的省道、县道等。4.2道岔铺设施工工艺4.2.1原材料进场和检验根据我工区施工任务,点多、量小,设试验员2名。负责工区整体试验工作,混凝土配比选定,各种施工材料的检验,原材料取样分析,现场各种试验检测和委托试验工作,报检监理,并做好试验资料、原材料出厂合格证的搜集、整理、归档的工作。部分原材料试验委托中心试验室测试。原材料取样检验流程图如下图4-2-1图4-2-1原材料取样检验流程图4.2.2 施工准备(1)认真审核施工图纸,明确各工序的施工指标要求。(2)根据技术要求编制各工序的技术交底。(3)试验室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4)测量队核对各设标点的坐标,将道岔上各设标点的相对坐标转换成大地坐标。4.2.3 施工工艺4.2.3.1道岔进场验收、装卸、运输、存放1、道岔进场验收重点检查尖轨、心轨密贴情况,测量心轨直股直线度和曲股正矢。检查货物包装、加固情况是否良好,道岔钢轨有无窜动,道岔钢轨件有无划伤、刻痕等伤损,轨枕混凝土有无破损、裂纹,轨枕桁架有无脱焊、弯曲,钉孔距偏差是否符合技术条件要求、岔枕螺栓孔防护盖是否齐全等。2、道岔产品装卸道岔装卸作业时,轻起慢放,减小起落冲击,防止道岔产生损伤变形。道岔尖轨与基本轨组装件、可动心轨辙叉组装件、长度大于15米的配轨及箱装零件,都使用大型起重机械装卸。起吊时使用吊装扁担梁和柔性吊带,绳索的吊点必须是厂家标记的吊点处,不允许任意或单点起吊。起吊时缓缓起落,防止工件碰摔。道岔产品卸车地点的地面在卸车前平整好。对于尖轨与基本轨组装件、可动心轨辙叉组装件,落地点必须是工件的底平面,防止工件侧面先着地致使工件变形。3、道岔产品运输道岔产品运输无论是大组件或是组装钢轨,都采用专用的夹具固定。 提前考察、测算汽车运输路线,对小半径地段进行拓宽;对路基软弱地段进行加固。 轨道平车设置侧向防滑装置,对装车的轨道产品都进行捆绑固定。装车运输横垫木距离为5米,垫木顶面应在一个平面上,高差不能大于2cm。4、道岔产品存放道岔产品存放场地应平整坚实、排水畅通,支垫顶面高差不大于10mm。道岔存放场地位置尽量靠近道岔铺设现场,并设专人看守。道岔钢轨件严格按规定分类存放,不得随意堆放,以免产生变形,造成较大质量变化。出厂时临时固定零件不得随意拆除。堆码时,转辙器、可动心轨辙叉组件最多码放两层。钢轨件的码垛层数不得多于4层。钢轨件和地面间应铺垫缓冲衬垫(如木质垫块),每层用衬垫垫实垫平,衬垫应按高度方向垂直设置。4.2.3.2底座施工1、路基段无砟道岔底座施工前处理混凝土底座施工前应对路基表面进行清洁,施工前路基表面无浮碴、碎片、油渍等,应清洁干净,路面无积水。2、测量定位和基表埋设工程测量采用的平面坐标系、高程系统、测量控制网、测量记录、仪器设备、实施方案等应符合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相关规定要求。3、路基支承层施工工艺(1)基本要求 使用前应根据使用通知单和材质报告单核对是否与实物相符。 钢筋在加工弯制前应调直。 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和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均应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加工后的钢筋在表面上不应有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 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折曲,任意1m范围矢高不超过4mm。 (2)钢筋切断 采用钢筋切断机作业,其工艺流程为:备料划线(固定挡板)试断成批切断钢筋堆放。 备料 钢筋裁切应有下料单,备料时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进行长短搭配,一般应先断长料、后断短料,以尽量减少短头。 划线(固定挡板) 划线时应避免用短尺量长度,避免累计误差。在切断机和工作台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可在工作台上设置可固定断料的活动挡板,下料时以切断机的固定刀口作为起始线活动挡板作为末端。 钢筋切断机固定刀片与冲切刀片间应有1mm2mm的间隙,刀刃应磨成一定的角度。 将要切断钢筋的长度用石笔标记在工作台上,沿标志固定挡板,将钢筋端头顶齐,如有弯折部分应先将弯折部分切断再顶齐。 钢筋端头要顶到活动挡板,将钢筋落入切断机切断,为防止差错,应先试断一根,检查合格后,再成批切断。 在下长料时,焊接接头在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50%,轴心受拉构件不得大于25%,同一连接区段(钢筋直径的35倍范围且不小于50cm范围内视为同一连接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上不得超过一个接头。 钢筋切断质量要求: A钢筋的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等现象。 B为确保钢筋长度的准确,钢筋切断要在调直后进行,定尺档板的位置固定后应复核,其允许偏差±5mm。 C在钢筋切断配料过程中,如发现钢筋有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等外观不合格的部位必须切除。 (3)钢筋弯曲成型 工艺流程:准备划线试弯成批弯曲堆放。 准备:钢筋在弯曲成型前,首先须熟悉要进行弯曲加工钢筋的规格、形状和各部位尺寸,以便确定弯曲操作步骤和需准备的机具等。 划线:根据钢筋表上标明的尺寸,用石笔将各弯曲点位置在工作台上划出。图纸所注尺寸系指钢筋轴线间中心距离。90度标准钩亦指外缘至外缘的距离;135度标准钩则按设计大样图办理。 试弯:在进行成批钢筋弯曲操作前,各类型的弯曲钢筋都要试弯一根,然后检查其弯曲形状、尺寸是否和施工图纸要求相符,并校对钢筋的弯曲顺序、划线、所定的弯曲标志、板距等是否合适,经过调整后,再进行成批生产。 (4)钢筋弯曲成型质量要求 钢筋形状正确,平面上没有翘曲不平现象; 钢筋末端弯钩的净空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 钢筋弯曲点处不得有裂纹,对级及级以上的钢筋弯曲超过90度时,弯曲直径不得小于5d;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表序号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钢筋长度±10尺量2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203箍筋内净尺寸±3(5)钢筋绑扎在绑扎钢筋前采用CP点放出底座板的边线及每块道岔板控制点,并用墨线弹出,根据放样点弹出钢筋位置线,用钢尺拉出每根钢筋位置,并用记号笔标出,钢筋网外侧2排钢筋为调整钢筋,按照图纸尺寸进行绑扎,钢筋到场后,根据上下层钢筋网安装的顺序,按照划出的钢筋位置线进行钢筋绑扎,上下层钢筋网节点位置均采用绝缘卡绝缘连接,纵向钢筋按要求进行搭接,搭接长度满足40d,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的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大于25%,两钢筋接头不得相邻。钢筋交接处全部采用绝缘卡进行绝缘处理,底座钢筋绑扎完成后采用绝缘测试仪对每根钢筋进行绝缘测试,要求绝缘电阻不得小于2 M。钢筋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钢筋的绑扎安装允许偏差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1钢筋间距±202钢筋保护层厚度cC30mm+10,0C30mm+5,0(6)模板的安装采用定型钢模板,模板采用6mm厚钢板加工而成,高度满足底座顶面标高要求。模板支立稳固,相邻模板高差、错牙不大于1mm。支立前对模板表面进行打磨、除锈,支立后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表面涂刷脱模剂。底座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底座模板安装允许偏差检验项目允许偏差值检验方法底座顶面高程±5mm水准仪长度、宽度±5mm尺量中线位置2mm全站仪(7)混凝土施工道床板下强度等级为C30的钢筋混凝土底座浇筑时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在操作过程中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垂直点振,不得平拉,不得漏振,谨防过振。振动棒移动距离不得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每点震动时间20s30s,保证混凝土密实。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宜为50100mm,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应避免重复振捣。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应加强检查模板支承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情况,防止在振捣过程中产生漏浆、跑模等现象发生。当炎热夏季施工时,混凝土浇筑时间选择在晚上至凌晨5点前进行,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覆盖和洒水养护,洒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混凝土保温保湿养护期限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不同混凝土保温保湿养护最低期限表水胶比大气潮湿(RH50%),无风无阳光直射大气干燥(20%RH50%),有风或阳光直射大气极端干燥(RH20%),大风,大温差日平均气温T()养护时间d日平均气温T(养护时间d日平均气温T(养护时间d0.455T10215T10285T105610T201410T202110T2045T2010T2014T20350.455T10145T10215T104510T201010T201410T2035T207T2010T2028当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时可以拆除模板,但不能因拆除模板而使混凝土的棱角及表面发生破坏;当混凝土强度达到75%后方可进行道岔铺设。4.2.2.3道岔区道床施工1、测量放样(1)用自由设站的方法,每次设站观测CP不少于4对,每一测站参与平差计算的CP不少于8个。(2)站场内的各组无砟道岔宜一次测设完成,并复核道岔间相互位置。站线无砟轨道的测量宜与道岔同时进行,道岔与区间或站线无砟轨道衔接时应以道岔控制基桩为依据进行调整,误差的调整应在站线测量中消除。(3)无砟轨道道岔区测量以CP控制点为基准,根据站场设计图进行道岔区控制基桩测量,确认无误后进行道岔桩位放样。(4)用全站仪与控制基桩进行联测,在底座板上精确放样岔前(A点)、岔心(B点)、岔后(C、D点)位置(见图5.2.3-1)、道岔前后过渡段起讫点及道岔前后100m范围内中心线增设控制基桩,按坐标直接测设,并埋设永久性桩位。图5.2.3-1 道岔前中后控制基桩示意图(5)无砟道岔施工前应增设加密基桩,基桩样式如图5.2.3-2,加密基桩每5m设置一个,直股应布置不少于5个,侧股不少于2个,转辙器、导曲线、辙叉起始点各增设一个加密基桩。加密基桩设置在线路中线两侧外移1.8m,点位偏差应不大于2mm。相邻加密基桩相对精度:平面2mm,高程1mm。(6)所有控制基桩应满足防沉降、防移动的要求,所有点必须强制对中,且通视良好,无障碍物。 2、道床板底层钢筋施工(1)将已加工的钢筋运至现场后分类进行摆放并进行标识,对钢筋的型号、规格、力学性能按规定进行出厂检查和常规检查,经报检合格后正式使用。 (2)道床板钢筋绑扎分别由底层钢筋绑扎及中上层钢筋绑扎两部分组成。底层钢筋绑扎工序在道岔组装前进行,中上层钢筋绑扎在道岔初定位后进行。以不影响道岔的组装平台和竖向调整螺栓的安装。待道岔安装并最终调整完毕之后再进行钢筋的固定,并按设计要求安装绝缘卡。(3)钢筋绑扎时加装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垫块布置不少于4个/,垫块强度等级不小于道床板混凝土强度等级。道床板底层钢筋净保护层厚度为35mm,顶面、侧面钢筋净保护层厚度为40mm。(4)钢筋绑扎工艺要求: 纵向钢筋搭接长度不得小40d,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25%。 架立筋数量可根据施工具体情况适当增减,并以绑扎方式形成上下双层钢筋骨架,确保钢筋骨架不变形。 道床板内除接地钢筋外,其他所有钢筋节点(纵向、横向钢筋、架立钢筋及轨枕桁架钢筋)均采用绝缘卡进行绝缘,道床板混凝土灌注前,应进行绝缘检测,非接地钢筋中任意两根钢筋的电阻值不小于2M,合格后方可施工。 钢筋间距可进行适当调整,以避免与剪力筋冲突。 道床板最外层钢筋底层钢筋净保护层厚度为35mm,顶面、侧面钢筋净保护层厚度为40mm。3、搭设组装平台 根据道岔铺设位置,在底层钢筋上用木方搭设组装平台。搭设时注意避开竖向支承螺杆位置,木方顶面高程应低于岔枕桁架钢筋底面设计标高1020mm。4、道岔拼装摆放枕木以测量所放A点、B点、辙叉趾点和D点标记枕木线,标记时采用100m钢卷尺以道岔前端轨缝中线开始拉尺,根据距离累加的办法依次划出枕木线,严禁用小卷尺一根根的划线。根据铺设图摆放枕木、调整岔枕间距、水平、人工对线方正岔枕,方枕时随时检查岔前位置,确保枕木中线位置与标记点重合。清理套管内杂物,铺设时带编号一侧铺设在道岔直向外侧,侧股辙叉后短岔枕带编号一侧铺设在道岔侧股外侧。间距偏差在牵引点两侧位置枕木(4、5、12、13、21、22、92、93、98、99号)间距偏差按照±3mm控制,其他偏差±4mm控制。岔枕相对于直向的垂直度允许偏差,牵引点两侧位置枕木和心轨部分±2mm,其他偏差±3mm。摆放及安装配件按照道岔铺设图摆放轨枕上橡胶垫板,安放平垫板、滑床板、护轨垫板、支距垫板等。过渡段拼装根据线路设计要求,摆放过渡段轨枕、清理轨枕承轨台上渣滓、安装扣件,检查钢轨接头处钢轨是否有错牙,若有错牙必须调整,将两端钢轨调整平齐。吊铺钢轨用专用吊具通过2台吊车将道岔钢轨按照厂家拼装图纸要求铺设到位,铺设过程中注意钢轨方向。5、道岔拼装尺寸检查道岔按铺设图铺设后,各零部件安装齐全、正确,拼装、调整后检查道岔全长、轨距、支距、密贴、间隙、轮缘槽宽、查照间隔等框架尺寸,所有尺寸均应符合静态验收相关项允许偏差要求。6、安装调整架检查道岔A点、D点与设计位置的偏差,并进行调整,将轨缝调整至8mm。检查线路中线中线偏差不大于10mm,间隔6根轨枕安装竖向支架,在竖向支架间的中间3根岔枕安放竖向精调螺杆,支架内各连接部位的连接要通过与孔径相同的螺栓连接。间隔3根轨枕安装横向调整架,横向调整架底座和底座混凝土通过膨胀螺栓连接,螺栓要连接紧固,不得有松动,横向调整架内各连接部位的连接要通过与孔径相同的螺栓连接,不能使用小于连接孔径的钢筋。7、拆除拼装平台旋转竖向支承架螺栓,平稳起升道岔,使道岔钢轨顶面高程低于设计高程5mm,拆除拼装平台,从侧面将用于搭设平台的木方抽出。8、道床上层钢筋绑扎将上层钢筋由加工场运至现场绑扎,在轨枕下按设计间距、数量等要求,在纵向钢筋下依次摆放横向钢筋和架立钢筋,架立筋数量可根据施工具体情况适当增减以确保钢筋骨架不变形为准。为避免与剪力筋冲突,可适当调整钢筋间距。纵横向钢筋搭接处安装绝缘卡。9、接地钢筋焊接每块道床板均设置纵、横向综合接地钢筋,纵、横向接地钢筋间采用焊接连接,其他钢筋采取绝缘卡连接并用绝缘扎带绑扎,在道床板两端和转辙机附近设置接地端子,接地端子设置在靠近线路外侧。接地端子螺纹套筒应与道床板侧面平齐。接头与接地钢筋采用搭接焊,双面焊时不小于100mm,单面焊不小于200mm;焊缝厚度不小于4mm。道床板钢筋架设并焊接完成后应采用欧姆表进行绝缘性能测试,非接地钢筋中任意两根钢筋的电阻值不小于2M。道岔精调前检查钢筋绝缘情况,若绝缘性能不能达到设计要求,将钢筋进行相应调整,直到测量达标。10、道岔初调、一次精调及尺寸检查道岔初调原则应遵循:先轨向、后轨距;先高低、后水平;先直向、后侧向;先整体、后局部,厂家发货时装配好的尖轨和辙叉部位尽量少动的原则进行,但在不能满足道岔安装精度的验标要求时,可在配合厂家的情况下或是由厂家负责调整至要求。调整时先调整直上股的空间几何状态,将上股的高程、方向调整至0-3mm内,再通过轨距和水平调整直下股的方向、高程;侧向通过支距、轨距、水平的调整达到调整的目的。通过基标测量,反算出道岔的起道量和拨道量,通过 “L”尺检测,根据测量结果调整高程和方向。方向调整:通过旋转横向调节器螺杆实现道岔左右的横移,从而调整道岔该点的方向,当所有基标点中线位置调整至0-3mm后;再通过弦线调整基本轨全长范围内的方向,使基本轨外侧边线在一条直线上;再用道尺检测各点的轨距,调整另一钢轨的缓冲垫块或轨距块,检测曲股支距,通过曲股轨距调整曲基本轨,从而达到整个道岔方向的调整。高程调整:通过转动竖向调节器螺杆实现道岔升降,从而调整道岔的高程,当所有基标点高程调整至0-3mm后。再通过弦线调整基本轨全长范围内的高程,使基本轨顶面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再用道尺检测各点的水平,起升竖向调节螺杆,检测曲股水平,从而达到整个道岔方向的调整。11、电务转换设备预安装、调试与拆除道床板混凝土浇注前,应对转换设备进行预安装及调试,满足设备设计性能指标后,拆除转换设备,进行道岔道床板混凝土浇注,浇注后再次安装转换设备。12、安装道床板模板(1)通过道岔控制基桩测设混凝土道床混凝土边线,以边线安装木板。 (2)模板安装前,应清理道床板钢筋网片内遗留的杂物,并对支承层进行清洗。 (3)检查模板平整度(1mm/m),模板须清理干净,涂刷脱模剂。 (4)转辙机基坑两侧岔枕之间加设临时支承,固定岔枕间距。转辙机坑模板根据现场尺寸现场用木板加工,模板必须加工牢固,避免在浇筑混凝土时上浮,造成基坑的高度不够安装转辙机设备,对其他地段的模板进行加固和调校。(5)道床板模板安装完毕并符合要求后,将接地端子与接地钢筋焊接,必须保证接地端子与模板密贴,并做好接地端子端部螺纹的保护,以防止污染。12、浇筑混凝土前精调精调前,将道岔枕木范围内的竖向支承全部更换为精调螺杆,桥梁道岔精调螺杆还应在底部放置铁垫片。道岔数据通过安伯格GRP1000轨检小车采集,GRP1000轨检小车由手推式轨检小车及相应的控制单元、传感器装置(可测量高低,轨向,水平,轨距,里程等),全站仪,以及测量和分析软件等组成。GRP1000轨检小车采用电测传感器、专用便携式计算机等先进检测和数据处理设备,可同时检测高低、水平、扭曲、轨向(短波和长波不平顺)等轨道不平顺参数。测量时全站仪利用4对CP测量控制点,采用后方交会的方法建站,再和轨检小车进行连接,进行全面检查。全站仪设站坐标分量中误差不应大于0.7mm,定向中误差不大应于1.4。道岔精调的调整顺序依次为:轨向和轨距调整,高底和水平调整,道岔各部密贴及间隔调整、辊轮的安装与调整。13、混凝土灌注(1)灌注前准备工作混凝土灌注前拌合站人员首先对拌合站机械设备的运转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混凝土拌合过程中拌合机不会出现故障;其次对当天当班所需混凝土方量进行确认;第三对所需的原材料数量如水泥数量、粉煤灰数量、砂、石子、减水剂等原材料数量进行确认;第四对施工现场施工机械、供电系统、人员到位情况进行确认;第五现场技术人员、质检人员对上道工序再次进行复检,确认无误;第六试验人员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检测确认合格后方可灌注混凝土。(2)混凝土拌合、运输混凝土拌合采用1#拌合站,拌制C40混凝土,混凝土运输采用两台10m3混凝土罐车运输混凝土。混凝土运输时从1#拌合站运至道岔,运距约为10km,运输所需约30分钟时间。(3)现场实测混凝土技术指标开盘前,对砂石料进行含水率检测,确定施工配合比。混凝土运输至施工现场后混凝土浇筑前再次检测入模前混凝土性能指标。(4)混凝土浇筑、捣固道岔道床板混凝土灌注时采用天泵灌注,混凝土捣鼓分前后两区间隔2m捣固,前区捣固下部钢筋网和岔枕底部位置,后区主要捣固支撑块四周与底部加强。岔枕下方应加强捣固,尽量减少岔枕下气孔,不得有蜂窝气泡,捣固过程中应避免捣固棒接触岔枕和钢轨;遇混凝土多余或不足时要及时处理。(5)抹面、钢轨清理混凝土入模1h后再用钢抹抹平压实。为防止混凝土表面失水产生细小裂纹,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第三次抹面,抹面时严禁洒水润面,并防止过度操作影响表层混凝土的质量。抹面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钢轨下方、岔枕四周等部位的施工。加强对表面排水坡的控制,确保坡度符合设计要求,表面排水顺畅,不得积水。混凝土浇筑前应采用塑料口袋将钢轨配件及钢轨包裹住防止混凝土污染。(6)应力放散混凝土初凝后根据现场情况松开道岔螺栓,同时松开钢轨接头处鱼尾板螺栓,避免温度变化时钢轨伸缩对混凝土造成破坏。(7)养生、清理、拆除模板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覆盖和洒水养护,洒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混凝土保温保湿养护期限应不少于7天。在道床板混凝土养生期间,施工区严格封闭,严禁行人车辆通过。 道床板混凝土初凝后,松动竖向精调螺栓1/4-1/2圈,解开道岔大螺栓,钢轨接头鱼尾板螺栓,释放钢轨温度应力,以防止钢轨与混凝土的温差变形不一致而造成混凝土开裂。 混凝土终凝以后拆除其它临时支承及模板,将定位螺杆移除,清理调整螺杆并上模板油。 模板拆除时不应在混凝土上着力,防止损伤混凝土边角。定位螺杆移除后所留下的螺杆孔,用试验室配制的无收缩砂浆进行填充。 道床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75%之前,严禁在道床上行车和碰撞轨道部件。道床板混凝土浇筑完成且养护期满后,尽量选择轨温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的合适时机,重新安装和复紧道岔扣件,消除道岔内部缺陷。5.资源配置5.1施工资源配置道岔铺设主要施工设备配置如下:表5-1 道岔铺设机械设备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汽车吊50吨台12吊索8吨条43吊带8吨条44运输汽车30吨台55洒水车8 m3台16拌合站套17混凝土罐车8 m3台28切断机台19弯曲机台110电焊机台411振动棒50型台212高压水枪台113发电机50KW台114电锤(电钻)台2表5-2 道岔铺设仪器设备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道岔板精调系统工控机、标架等套12全站仪莱卡TCA1800台2轨道板精调3电子水准仪DNA03台14放样支架个1带棱镜5数字绝缘检测电阻表DMG2671台16特制三角支架个2全站仪用7钢尺50m个28铁锤直尺丁字尺套29平整度测量尺2米长把410游标卡尺个211百分表0.01mm个8表5-3 道岔铺设加工机具设备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混凝土模板新组合钢模m23902混凝土中转仓2 m3个23混凝土灌注料斗3 m3个14扣压装置个1055调高螺栓个186溜槽个1道岔安装主要施工设备配置如下:表5-4道岔安装主要测量仪器配置表序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1电子水准仪徕卡DNA03台12铟钢尺徕卡GPCL3M副23轨检小车GRP1000S台14全站仪TCRP1201 R400型台15定位用棱镜块86万能道尺套27电子道尺套28方尺套291m靠尺把210塞尺把411游标卡尺把212千分表个213扭力扳手把213轨温计块414支矩尺套2表5-5道岔安装主要机具设备配置表序号材料名称单位规格及型号数量备注1电动扳手把82锯轨机台23小撬棍根204汽车吊辆25T2租用5发电机台10KW46电缆米4007电焊机套12KVA28铝热焊设备套19倒运小车台2自制5.2主要施工人员配置:道岔铺设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根据要求挑选专业技术水平和高的技术员和技术工人进场,然后培训。所有技术和管理人员都必须经过德国博格公司的培训,施工前所有作业工人都必须经过技能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主要进场人员及分工见下表表5-6 无砟道岔板铺设施工劳动力组织序号分 工负责人人数备注1分部经理杨学营1负责生产管理3总工曹淞1负责施工技术指导管理4架子队长孙全福1全面负责现场协调指挥5技术主管李恒杰1负责现场技术工作安全员卓飞翔1全面负责安全协调6技术人员薛世昌3道岔板铺设技术管理7测量精调付永帅20测量放样和精调道岔板8质检员董经亮2道岔板铺设质检9试验员陈易生2道岔板铺设现场试验10物资设备1材料、设备购置管理12机械修理工2机械、电气设备安装检修13装吊工20吊装道岔板和混凝土钢筋等14钢筋工20加工、安装底座钢筋15模板工10安装底座、转辙机、板缝模板16混凝土工20浇筑底座、转辙机、板缝混凝土表5-7道岔安装作业队人员安排序 号名 称人数职责备注1队长1负责道岔施工生产管理2副队长1协助队长进行施工生产管理3主管工程师2负责道岔施工技术指导工作4质检工程师2负责质检工作5安全环保2道岔铺设安全及文明施工管理6测量精调15负责道岔测量及精调工作7物资设备2负责道岔施工物资及设备供应8钢轨焊接作业12负责道岔铝热焊施工9探伤检测2负责道岔焊接后超声波探伤10施工员2负责现场施工管理及指导11起重工10道岔组件吊装12基它辅助人员30安装扣件、转辙机等部件合计816.施工进度6.1工期安排表6-1正线道岔施工计划表序号道岔编号道岔形式底座施工道岔施工车站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11单渡线/9月1日9月25日万安东站23单渡线35单开9月1日9月4日9月26日10月10日48单开9月15日9月18日9月26日10月10日52单渡线9月22日9月29日10月8日11月1日64单渡线77单开10月9日10月12日10月30日11月13日86单开10月23日10月26日10月30日11月13日6.2 施工进度保证措施1、提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早期锻炼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和熟练程度。2、提前做好各种施工准备,在试验中摸索出合理资源组合。3、督促线下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