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分类汇编七下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doc
-
资源ID:18761900
资源大小:81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分类汇编七下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doc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一单项选择题共19小题12022齐齐哈尔以下关于法律的显著特征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C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分析】此题考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那么、法律特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那么,即任何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标准。【解答】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法律特征指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ABC正确;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法律原那么,不是法律特征,D错误。应选:D。22022绥化在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那么有很多种,其中具有强制性的是A法律B道德C规章D纪律【分析】此题考查法律特征。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标准。【解答】根据教材知识,道德、法律、纪律以及规章制度都属于行为规那么,但是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特殊的行为标准,A符合题意;道德不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不具强制性,纪律和规章也不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BCD不符合题意。应选:A。32022济宁2022年初,有网友爆料几位女游客在东北雪乡旅游时遭遇了如图这种“变脸,因不想参与导游指定的工程,被导游威胁、勒索甚至扇巴掌,恶劣程度令人震惊。据报道,该涉事导游已被刑拘,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为了防止类似欺客宰客事件再次发生旅游从业者应增强法治观念,遵规守法人们应放弃到东北雪乡旅游,避开消费陷阱消费者应增强权利意识,依法维权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依法标准旅游市场秩序ABCD【分析】此题考查依法治国、树立法治观念。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依法治国根本方略,公民要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解答】防止类似欺客宰客事件再次发生,国家、社会、经营者和消费者要共同努力,旅游从业者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经营、诚信经营,消费者应增强权利意识,学会依法维权,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依法标准旅游市场秩序,符合题意;说法错误,是因噎废食的做法。应选:D。42022威海截止2022年2月底,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25部,修改法律127件次,做出法律解释9件。这表达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具有最高决定权表达了法律由国家制定说明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ABCD【分析】此题考查法律特征。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标准。【解答】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修改法律,这是国家立法工作,说明法律由国家制定,这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符合题意;题文材料表达的是立法权,未表达最高决定权,排除;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先决条件,错误。应选:A。52022齐齐哈尔以下关于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但凡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都可以实施国家强制力B但凡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都是我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C但凡我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D道德没有任何约束力,必须靠法律来保护【分析】此题考查法律与道德关系。法律与道德关系密切,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挥作用,法律主要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道德考舆论调整人们的思想活动。 道德更注重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二者缺一不可。【解答】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密切,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挥作用,但凡我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所以C符合题意;A错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不可以实施国家强制力,要靠社会舆论;B错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不一定都是我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D错误,道德有约束力,不一定要法律来保护的。应选:C。62022云南法律是我们的“守护者,以下有关法律的认识,正确的选项是法律只保障少数公民的合法权益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推护社会的安宁和稳定ABCD【分析】此题考查法律的保护作用。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我们享受权益,需要法律保护。【解答】根据教材可知,法律是我们的“守护者,表现在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推护社会的安宁和稳定,所以符合题意; 错误,法律标准人们的行为,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不是只保障少数公民的合法权益。应选:D。72022娄底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对学生欺凌的不同情形明确了惩戒措施,涉及违反治安管理或者涉嫌犯罪的学生欺凌事件,处置以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为主。这对我们的启示有要尊法、学法、守法,依法标准自己的行为违法必究未成年人犯罪不受法律约束法律具有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ABCD【分析】此题考查树立法治观念、法律特征。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公民要树立法治观念。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标准。【解答】题文材料反映我国重视中小学生欺凌问题,依法惩办违法犯罪行为,这启示我们要树立法治观念,学法守法护法用法,依法标准自己行为,符合题意;这让我们认识到我国坚持依法治国根本方略,做到违法必究,认识到法律的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符合题意;错误,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应选:B。82022乐山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这是党在履行制定和修改根本法律的职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表现维护社会公序良俗、实现良法善治的必然要求全面依法治国的需要ABCD【分析】此题考查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法律和道德的作用不同。 法律和道德都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局部,都是标准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但二者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作用。【解答】“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说明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这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需要,是维护社会公序良俗、实现良法善治的必然要求,符合题意;与题干内容不符。应选:B。92022玉林中央作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部署后,我区对黑恶势力违法犯罪重拳出击。截止今年4月8日,全区检察机关已批准逮捕涉黑涉恶案件404件1121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利于维护法律的权威提高全民道德素质彻底消除违法犯罪现象推进依法治国ABCD【分析】此题考查法律的作用。 法律是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的有力武器。【解答】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利于维护法律的权威,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国家平安和社会稳定,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进依法治国,所以符合题意;属于法制建设,与题干不符;错误,不可能彻底消除违法犯罪现象。应选:B。102022广安截止2022年8月,近5年来中纪委共立案审查中管干部200多人,打破所谓刑不上大夫的猜测;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给予纪律处分超过119万人,法律制裁上万人,打破所谓法不责众的观念,让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它让我们明白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具有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功能ABCD【分析】此题考查法律特征和作用。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标准。【解答】题文材料中我国依法追究贪腐官员,打破所谓法不责众的观念,说明我国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那么,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符合题意;题文材料制裁违法犯罪行为说明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功能,符合题意;题文材料未表达立法工作、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排除。应选:B。112022新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组成巡讲团赴全疆进行巡讲,落实2022年全国“法治进校园工作。这一举措有利于推进依法治校杜绝校园违法事件的发生实施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加强对青少年的法治宣传教育ABCD【分析】树立法治观念是文明社会对公民最起码的素质要求,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 只有人人树立法治观念,养成守法习惯,善于用法维权,才能有效地保护社会稳定,才能维护国家、集体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守法用法,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重要环节。【解答】此题考查“法治进校园的意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组成巡讲团赴全疆进行巡讲,落实2022年全国“法治进校园工作。这一举措有利于推进依法治校,加强对青少年的法治宣传教育,所以符合题意;绝对,杜绝校园违法事件的发生是不可能的;不符合题意,排除。应选:C。122022达州共享单车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的新宠儿,但随之而来的乱象也是出不穷,这些单车不是今天被扔下河,就是明天被“叠罗汉,破环单车、乱停违停现象突出,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建议政协委员进行相关专题调研国家应该加强对共享经济的立法市民应该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提供共享单车的企业是弱势群体ABCD【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根本方略。法治是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解答】面对共享单车的问题,政协委员可以进行相关专题调研,党和政府坚持依法治国根本方略,加强对共享经济的立法,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的和谐社会,市民应该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是正确的选项;选项不符合实际,排除。应选:A。132022乌鲁木齐中共中央印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中强调,力争经过5到10年时间,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筑牢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根底。这样做是基于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也都是法律规定的义务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具有保护作用,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ABCD【分析】一般认为法律与道德,有区别也有联系,它们调整的范围、对象、效果、依赖的保障力量不一样;另一方面,法律和道德是相通的,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二者是可以有机统一起来的,说明法律和道德具有同一性,作为矛盾的双方,二者相互依赖,相互贯穿,道德能为全面依法治国创造良好人文环境,法律能为道德提供制度支撑,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解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中强调的内容说明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共同维护社会正常秩序,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所以选项的观点是正确的,故应选择B;选项的观点是错误的,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并不都是法律规定的义务;选项的观点不符合题意,故应排除ACD。应选:B。142022岳阳?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平安法?第四十七条第一款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到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这一“车让人的新法规出台后,中国式过马路现象明显减少,在马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也有下降趋势。这一新规表达了法律A标准作用B保护作用C既有标准作用,也有保护作用D只有标准作用,没有保护作用【分析】题考查法律的作用。 法律是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的有力武器。【解答】材料中“车让人的新法规出台后,中国式过马路现象明显减少,在马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也有下降趋势。这一新规说明了法律既有标准作用,也有保护作用,选项C是对的。选项AB片面,都只看到了法律作用的某一方面,而无视了另一方面,排除;D理解错误,法律既有标准作用,也有保护作用。应选:C。152022云南党的十八大以来,检察机关对105名原省部级以上干部提起公诉,法院依法进行了审理,有效地惩治了各类腐败行为,这说明A反腐败是当前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中心B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C法律、道德、纪律都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D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分【分析】此题考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那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那么,即任何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解答】党的十八大以来,检察机关对105名原省部级以上干部提起公诉,法院依法进行了审理,有效地惩治了各类腐败行为,这说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B符合题意;A错误,当前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中心是经济建设;C错误,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道德与纪律自觉与舆论的监督;D错误,犯罪行为要受到刑罚处分。应选:B。162022长春201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正式试行。英烈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加强对英雄烈士的保护,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传承和弘扬英雄烈士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对上述材料认识正确的有民族精神构成了民族文化的核心法律和道德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科学立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前提宪法是英烈法产生、存在和变更的根底ABCD【分析】此题考查法律与道德关系。法律与道德关系密切,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挥作用,法律主要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道德考舆论调整人们的思想活动。 道德更注重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二者缺一不可。【解答】英烈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加强对英雄烈士的保护,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传承和弘扬英雄烈士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表达法律和道德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宪法是英烈法产生、存在和变更的根底与依据,所以符合题意;民族精神构成了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与题干不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科学立法是前提,与题干不符。应选:C。172022岳阳据中央电视台报道,2018年5月8日“暴走漫画网站播放侮辱烈士的视频,遭到了网友们一致谴责,并因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被司法机关查封。该事件说明了A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B凡道德所遣责的行为,都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C凡道德上的要求,一定是法律上的义务D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不一定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分析】此题考查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与道德都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标准,二者学会配合共同符合作用。【解答】题干描述表达了法律与道德的密切关系,说明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A符合题意;B错误,凡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德所遣责的行为;C错误,凡法律上的义务,一定是道德上的要求;D错误,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一定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应选:A。182022河北某地执勤民警发现驾驶员没有随车携带灭火器,依法对其开具处分决定书。此时,被罚驾驶员发现并指出警车同样没放置灭火器。次口,当地交警支队发布“知错能改通告,对警车驾驶员也依法进行了处分。以此事件作为论据,能够证明的观点是公民的财产权受法律保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执法者应成为守法的标杆法律的权威只能靠警察维护ABCD【分析】此题考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那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那么,即任何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解答】此题中民警是国家的执法者,对没有装灭火器的公民依法处分,但是民警自身身为执法者也并没有做到安装灭火器,也对民警作出了相应的处分,表达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且要为公民做示范和典范。故正确,故应选择B;选项中的财产所有权没有受到侵犯,不符合题意;选项的观点是错误的,法律的权威只能靠法律维护,故应排除ACD。应选:B。192022孝感2022年5月,由共青团孝感市委、孝感市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举办的“2022年青少年法治文化节,以“与法同行,让爱成长为主题,旨在推进法治孝感建设,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举方法治文化节,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A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B表达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C可杜绝青少年违法犯罪D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分析】只有人人树立法治观念,养成守法习惯,善于用法维权,才能有效地保护社会稳定,才能维护国家、集体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解答】此题考查树立法治观念。材料中举方法治文化节,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所以D符合题意;A错误,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B错误,表达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C绝对,错在绝对词“杜绝表述。应选:D。二不定项选择题共2小题202022江西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立法体制,从源头上确保鲜明的价值导向。对此,以下认识正确的选项是A我国法律表达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B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C这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D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开展先进文化的根底工程【分析】此题考查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法律和道德的作用不同。 法律和道德都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局部,都是标准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但二者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作用。【解答】在宪法修正案中增加“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内容,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这意味着我国法律表达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说明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故ABC符合题意;D错误,开展教育和科学是开展先进文化的根底工程。应选:ABC。212022鸡西法律与道德、纪律等规那么相比拟,具有三个最为显著的特征A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C法律是社会成员最高的行为准那么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分析】此题考查法律特征。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标准。【解答】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法律的三个特征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ABD符合题意;宪法是社会成员最高的行为准那么,C错误。应选:ABD。三判断题共2小题222022岳阳法律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来保障实施,具有强制性。错误判断对错【分析】此题考查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与道德都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标准,二者学会配合共同符合作用。【解答】法律与道德、纪律等都是行为标准,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其中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标准,具有强制性;道德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来保障实施。故答案为:错误。232022呼和浩特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是法律正确判断对错【分析】此题考查法律的作用。 法律是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的有力武器。【解答】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要学会拿起法律武器予以维护,所以法律是维护权益的最有力武器。故答案为:正确四材料分析题共1小题242022安徽【学法守法致敬英雄】材料一:2018年4月2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第一条明确指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1材料表达了法律的哪一特征?2分材料二说明了什么?2分2谈谈国家制定这部法律的意义。4分【分析】此题考查法律的特征、宪法与法律关系、法律依据、弘杨爱国生义精神、人格尊严权、社会风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知识点,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解答】1此题考查法律的特征和宪法与法律关系。此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答题的关键是仔细阅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作答。材料表达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这一特征;由材料二“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说明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根底。2此题考查国家制定这部法律的意义。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与综合概括能力,学生依据所学知识,从法律依据、弘杨爱国生义精神、人格尊严权、社会风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作答即可,符合题意即可。故答案为: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2分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根底。2分2能够为保护英雄烈土提供法律依据;有利于弘杨爱国生义精神;有利于保护英雄烈土的名誉权、荣誉权等人格尊严权;有利于形成学习烈士的社会风气;有利于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分,符合题意两点即可2022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分类汇编: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 第十课 法律拌我们成长一单项选择题共33小题12022娄底夏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了预防传染病发生,以下措施正确的选项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对传染病的抵抗力搞好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按规定进行预防接种,提高免疫力不与疑似传染病人有任何接触ABCD【分析】此题考查预防传染病平安常识。我们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技巧,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解答】预防传染病首先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对传染病的抵抗力,还要搞好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正确;按规定进行预防接种,提高免疫力,有利于抵御传染病的侵袭,正确;“任何接触说法绝对,排除。应选:A。22022玉林2017年12月28日,玉林市首家具有独立建制的家事与少年刑事审判庭在博白县人民法院揭牌成立。家事与少年刑事审判庭的成立,表达了对未成年人的A社会保护B家庭保护C司法保护D学校保护【分析】此题考查司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司法保护是对未成年人的最后一道保护屏障。【解答】司法保护的实施主体为公检法以及司法行政部门,“家事与少年刑事审判庭的成立表达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所以C符合题意;ABD与题干内容不符。应选:C。32022娄底游泳是夏季最受欢送的运动工程之一,但是因为游泳而溺水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以下行为有助于减少乃至杜绝此类悲剧发生的是A发现有人溺水,不会游泳者也应该下水救人B未成年人应该在成年人的带着下学习游泳C带着游泳圈,初学游泳者就可以游到深水区D剧烈运动或繁重体力劳动后可以立即下水游泳【分析】此题考查防溺水平安知识。未成年人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技巧,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解答】未成年人在成年人的带着下学习游泳,能获得成年人的指导,发生危险时可及时获得救助,B符合题意;A错误,不但不救人还会危及自身平安;C错误;初学者游到深水区会发生危险,即使带着游泳圈也不能贸然行事;剧烈运动或繁重体力劳动后立即下水游泳容易出现抽筋等现象,危及平安,D错误。应选:B。42022金华2022年12月,教育部等十一个部门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这表达了对未成年人的A社会保护B司法保护C家庭保护D学校保护【分析】社会保护是指各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其他组织及公民,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其主要内容是:保护未成年人的平安与健康、保护未成年人的荣誉权、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保护有特殊天赋和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公共场所优惠开放等。【解答】材料中教育部等十一个部门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这表达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所以A符合题意,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BCD。应选:A。52022南京2017年12月27日。教育部等十一个部门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为了有效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以下做法可取的是A对实施 行为的学生予以拘役处分B校园欺凌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C人民法院要公开审理校园欺凌事件,以示警戒D学校和家庭都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保护【分析】该题考查未成年人受到的特殊保护等相关知识;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由于年幼、能力欠缺和经验缺乏,生命健康较容易受到侵犯。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未成年人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等方面特殊保护。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两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了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等方面对未成年人应负的责任。【解答】最近几年我国中小学校存在校园欺凌现象。校园欺凌危害大,应该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此类事件的发生。对此,国家、社会、学校、家庭、未成年人自身都应行动起来。D是对的;A错误,拘役属于对犯罪分析给予的主刑处分;B表达正确,但与题意不符;C错误,对未成年人的案件不公开审理。应选:D。62022长沙2022年夏天,长沙地区遭遇严重的洪水灾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当洪水灾害发生时,以下做法错误的选项是A如果时间充裕,可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B如果被洪水包围,可利用船只、门板等做水上转移C如果洪水突然来临,最有效的逃生方法是单身游泳转移D如果发现高压线塔倾倒,要远离低垂或断折的高压电线【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保护自己。保护自己,必须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解答】当洪水灾害发生时,我们要及时转移到地势比拟高的地方,要充分利用浮力较大的物品,要远离低垂或断折的高压电线,防止触电。ABD说法正确。C说法错误,单身游泳转移,力量有限,发生危险时得不到他人援助,容易发生意外。应选:C。72022北京2022年6月,北京市防汛抗早指挥部公布了致广阔市民的一封信,提醒市民:外出遇到暴雨时,注意防汛平安警示标志,就近寻找平安避险场所;骑车人员在遇到道路积水时。应下车推行,注意观察,绕开有水流漩涡的地方根据提示,中学生外出遇到暴雨时应提高防范意识,注意警示标志注意观察雨情,领导抗洪救灾检查公共设施,组织人员疏散采取恰当措施,注意自身平安ABCD【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保护自己。保护自己,必须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解答】此题考查了中学生外出遇到暴雨时找平安避险场所应注意什么,注意题目的主体是中学生,故符合题意,中学生需要先保护好自身平安;选项领导防洪救灾,选项检查公共设施,组织人员疏散主题不属于中学生,故应排除ACD。应选:B。82022鸡西2017年12月3日,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省乌镇开幕。我国曾在首届互联网大会上提出了共同维护网络平安、关爱育少年健康成长等九点建议。其中,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建议,表达了对未成年人的A学校保护B社会保护C家庭保护D司法保护【分析】该题考查社会保护的相关知识;社会保护的根本要求是: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实施主体包括国家政府、企事业组织、机关团体以及社会人士。【解答】此题是对于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知识的理解。开展上述行动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表达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选项B的观点符合题意;选项ACD的观点不符合题意,故应排除。应选:B。92022荆州我国法律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这些法律规定说明任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都应为法律所禁止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给予了特殊保护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是国家法律的重要任务生命健康权是公民与生俱来的、首要的根本权利ABCD【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特殊关注。因此,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和全社会的责任。【解答】题干材料中“我国法律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这些法律规定说明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给予特殊保护,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是国家法律的重要任务,所以符合题意;绝对,错在绝对词“任何,触犯了刑法的公安司法机关有权人剥夺其人身自由;不符合题意。应选:C。102022温州寒假期间,某社区邀请陈警官为辖区内中小学生做?认识毒品,远离危害?的讲座。此项活动的开展A拓宽了学校保护的途径B反映出中小学生法律意识淡薄C保障了学生的人身自由D表达社区对学生的社会保护【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解答】社会保护的根本要求是: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实施主体包括国家政府、企事业组织、机关团体以及社会人士。为辖区内中小学生做?认识毒品,远离危害?的讲座表达了表达了对青少年生命健康权的重视和保护,属于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D符合题意;ABC与题干内容不符。应选:D。112022聊城如下图图片中的内容表达了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ABCD【分析】此题考查家庭保护。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由于年幼、能力欠缺和经验缺乏等,生命健康较容易受到侵犯。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未成年人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等方面特殊保护,其中家庭保护是根底。【解答】题干表达老师与家长要注意言传身教,尽好家长保护与学校保护的责任,家长要多陪伴,要多与学校沟通,所以符合题意;社会保护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方面,与图片不符;司法保护是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最后一道保护屏障,与图片不一致。应选:A。122022枣庄我国广告法规定,不得雇用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作为广告代言人、禁止向未成年人发送任何形式的烟草广告、不得发布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游戏广告等。这些规定A表达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B能彻底杜绝未成年人违法犯罪C说明广告法是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D能完全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未成年人保护。社会保护是指各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其他组织及公民,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解答】社会保护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题文中禁止向未成年人发送任何形式的烟草广告及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游戏广告等,是防止未成年人接触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影响,因此属于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所以A符合要求,C错误,广告法不是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BD绝对。应选:A。132022云南小宇的父母信奉“棍棒底下出状元,经常对小宇进行“打骂教育,这种做法违反了来成年人保护法中的相关规定。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分析】此题考查家庭保护。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由于年幼、能力欠缺和经验缺乏等,生命健康较容易受到侵犯。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未成年人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等方面特殊保护,其中家庭保护是根底。【解答】小宇的父母信奉“棍棒底下出状元,经常对小宇进行“打骂教育,这种做法违反了来成年人保护法中家庭保护的相关规定,父母打未成年人属于违法行为,所以A符合题意;BCD都与题干中的保护主体父母无关。应选:A。142022滨州以下做法与“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要求对应一致的是家庭保护妈妈发现小刚偷偷吸烟,对他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学校保护滨州市各中小学校对学生进行消防平安逃生演练社会保护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司法保护法律规定,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ABCD【分析】该题考查未成年人受到的特殊保护等相关知识;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由于年幼、能力欠缺和经验缺乏,生命健康较容易受到侵犯。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未成年人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等方面特殊保护。【解答】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对未成年人的四个方面的保护,判断是对未成年人哪一方面的保护,关键是看实施保护的主体。妈妈发现小刚偷偷吸烟,对他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表达了家庭保护;滨州市各中小学校对学生进行消防平安逃生演练表达了学校保护;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表达了社会保护;法律规定,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属于社会保护,所以与“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要求对应一致的是,选项对应不一致。应选:A。152022怀化2018年5月31日,为有效提高群众应对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事件的自救自护能力,怀化市山洪地质灾害防御演练在辰溪县麻田村举行。以下应对自然灾害正确的方法是在户外碰到雷电天气时,马上躲在大树下发现泥石流,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朝两边的山坡上跑遭遇洪水时,远离高压电线,防止触电当遇到山体滑坡时向两侧跑为最正确ABCD【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防范侵害,保护自己。保护自己,一要有警惕性;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