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一中2022-2022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
-
资源ID:18775750
资源大小:267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云南省玉溪一中2022-2022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
云南省玉溪一中2022-2022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局部,共100分,时间90分钟。2.第一卷和第二卷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考试结束只收答题卡。第一卷选择题 共56分一、选择题此题共16题,共56分。第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3分;第9-16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以下各组物理量全是矢量的一组是 A位移、时间、速度B速度、加速度、质量C力、速度、位移D力、位移、路程2对力的概念的理解,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射出枪口的子弹,能打到很远的距离,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的作用B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小球并保持静止时,测力计对小球的拉力就是小球重力C只要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它们产生的效果一定相同D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3如图是A、B两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那么A运动过程中,A质点总比B质点运动得快B在0 t1这段时间内,A、B两个质点的位移相同C 当t = t1 时,A、B两个质点速度相等DA质点的加速度大于B质点的加速度4如下图,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 的粗糙斜面上,斜面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那么 mA物体的重力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就是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mgcosB物体受到重力、下滑力、支持力、摩擦力总共4个力C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等于mgsinD地面对斜面有向左的摩擦力5如下图,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m的物块静止悬挂在空中。ab和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那么ac绳和bc绳中的拉力分别为 ABCD6一辆沿笔直公路匀加速行驶的汽车可视为质点,经过路旁两根相距80 m的电线杆共用5 s时间,它经过第1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15 m/s,那么经过第2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 A16 m/s B17 m/s C18 m/s D19 m/s7质量为m的木箱置于水平面上,水平力F 可使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现保持F的大小不变,方向改为与水平方向成60°斜向上拉木箱,仍能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如下图那么木箱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BCD8如下图,用轻滑轮不计滑轮直径悬挂重力为G的物体轻绳总长为L,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2 G,现将轻绳一端固定,另一端缓慢向右移动距离d而使绳不断,那么d的最大值为 A BC D9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根底。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 B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C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D牛顿第一定律既揭示了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原因,又揭示了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10以下对牛顿第二定律及其表达式F=ma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A由F=ma可知,物体所受合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B由 可知,加速度a由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和物体的质量决定 C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二者是瞬时对应关系D物体只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才有加速度,才有速度11某一物体自t =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下图,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在0 6 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 mB在0 6 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 mC在0 4 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7.5 m/sD在5 6 s内,物体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12如下图,水平地面上堆放着原木,关于原木P在支撑点M、N处受力的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M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BM处受到的支持力沿MN向上CN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DN处受到的支持力垂直MN斜向左上方13以3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 那么前5 s内 A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是45 mB小球的位移为25 m,方向向上C小球的平均速度为13 m/s,方向向上D小球速度变化量大小为10 m/s,方向向下14如下图,质量为m1的木块在质量为m2的长木板上向右滑行,木块同时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那么 A木块受到木板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FB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可能等于FC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D只要拉力F足够大,木板就可以运动15如下图,小球用细绳系住放在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上,当细绳由水平方向逐渐向上缓慢偏移时,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N和细绳的拉力FT的变化为 A. FN 一直减小B. FN 先增大后减小C. FT 一直减小D. FT 先减小后增大16如下图,不计质量的光滑小滑轮用细绳悬挂于墙上的O点,跨过滑轮的细绳连接物块的A、B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物块B移至C点后,A、B仍保持静止,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B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增大B绳子对B的拉力增大C悬于墙上的绳所受拉力不变DA、B静止时,图中、三角始终相等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44分二、实验题共2小题,17题5分,18题9分,共14分17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那么的实验情况如下图,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_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3以下是本实验的主要步骤,其中有重要遗漏的两个步骤的序号是_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那么求出合力F;E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F比拟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18某同学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进行了以下操作。1该同学组装了图甲所示的装置。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_。A应将图中干电池换成适宜的交流电源B实验时小车应从靠近打点计时器处释放C实验前一定要平衡小车运动过程中所受的阻力2纠正错误后,该同学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图中 A、B、C、D、E 为相邻的计数点,且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未标出交流电频率为50 Hz。图中xAB=1.40cm,xAC=3.30cm,xAD=5.69cm,xAE=8.59cm,那么打下A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_ 选填“等于或“不等于零;打下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C =_ m/s结果保存两位有效数字。3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后,以下三种计算加速度大小的方案中,最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_。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由算出加速度大小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像,在图像上取相距较远的两点求其斜率即为加速度大小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像,量取其倾角,再由算出加速度大小4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保存三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共3小题,共 30分。解容许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198分如下图,质量m=2kg的木块套在水平杆上,现用与水平方向成 =30°角的力F =10N,拉着木块向右匀速运动,取g=10m/s2。求:1水平杆对木块的支持力FN 的大小和方向;2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 ì 。2010分汽车A以vA4 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前方相距x07 m处、以vB10 m/s的速度同向运动的汽车B正开始匀减速刹车直到静止后保持不动,其刹车的加速度大小a2 m/s2 . 从此刻开始计时,求:1A追上B前,A、B间的最远距离是多少?2经过多长时间A恰好追上B ?2112分如下图,倾角=30°的光滑斜面与粗糙的水平面平滑连接。现将一质量m =2 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从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释放,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C点A点距离水平面的高度h0.8 m,B点距离C点的距离L2 m假设滑块经过B点时速度大小不变,g取10 m/s2求:1滑块在斜面AB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滑块在B点的速度大小;3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玉溪一中2022-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CDACABCD910111213141516ACDBCBCADABBCADAD二、实验题共2小题,17题5分,18题9分,共14分17、1 F ;2 B ;3C E 。18、1 A B ;2“不等于 ;0.21 ;3 B ;40.498三、解答题19、8分1以木块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如下图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得得 , 方向竖直向上或垂直于杆向上2由,得20、10分(1)当A、B两汽车速度相等时,两车间的距离最远,即vvBatvA,解得t3s此时汽车A的位移xAxAt12m汽车B的位移xBvBt-at221m故最远距离xmaxxBx0xA16m(2)汽车B从开始减速直到静止经历的时间运动的位移汽车A在t1时间内运动的位移此时相距汽车A需再运动的时间故A追上B所用时间tt1t28s21、12分1滑块先在斜面上做匀加速运动,然后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运动,所以滑块运动到B点时速度最大为vm,设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30°=ma1a1 =5m/s22根据运动学公式,有解得:vm=4m/s即滑块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m/s3滑块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ma2根据运动学公式,有vm2=2a2L解得:=0.4即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