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生物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 资源ID:18779999       资源大小:95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生物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生物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胚胎干细胞是哺乳动物或人早期胚胎中的细胞,可以进一步分裂、分化成各种组织干细胞,再进一步分化成各种不同的组织。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 各种组织干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组织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 胚胎干细胞有细胞周期,神经干细胞分化形成的神经细胞没有细胞周期C. 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红细胞、白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D. 肝脏干细胞分化成肝脏细胞的过程表现了细胞的全能性【答案】D【解析】A胚胎干细胞是一类分化程度较低的细胞,它能够分化为多种细胞的根本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B:因为神经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自身不会再进行有分裂增殖所以也不会具有细胞周期。C:造血干细胞到红细胞是多能干细胞到专能干细胞的分化过程,此过程不可逆。D:全能性是指能发育为完整个体的潜能,而D过程并没有由一个细胞到个体的过程。2.以下对细胞分化不同水平的分析中,错误的选项是()A. 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时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发生了改变B. 从细胞器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细胞器的种类、数目改变的结果C. 从蛋白质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蛋白质种类、数量改变的结果,这是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D. 从核酸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答案】C【解析】【分析】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 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详解】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A正确;从细胞器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细胞器的种类、数目改变的结果,从而使细胞具备不同的功能,B正确;从蛋白质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由于蛋白质种类,数量,功能改变的结果,这是细胞分化的直接原因,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错误;从核酸分子的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D正确。应选C。3.以下图所示为人体细胞的生命历程,以下错误的选项是A. 由经a、b形成和属于细胞增殖B. 与细胞核DNA相同C. 细胞的衰老与死亡对人体有积极的意义D. c发生的原因是细胞内遗传物质改变【答案】D【解析】由经a、b形成和,细胞的形态没有发生改变,但增加了细胞的数目,因此属于细胞增殖,A项正确;与均来自,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与的细胞核DNA相同,B项正确;细胞的衰老与死亡,均属于细胞的生命历程的范畴,对人体均有积极的意义,C项正确;c过程属于细胞分化,发生的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而细胞内遗传物质没有改变,D项错误。【点睛】此题的易错点在于对细胞分化的机理理解不到位,误认为分化的细胞内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事实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通过细胞分化形成的不同类型的细胞中,遗传物质不变,mRNA和蛋白质的种类大局部相同,只有少局部不同。4. 以下不属于细胞凋亡的是( )A. 手指发育过程中,指间细胞的自动死亡B. 红细胞寿命只有120天左右,红细胞的自我更新C. 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被去除D. 被浓硫酸烧伤而死亡的细胞【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 手指发育过程中,指间细胞的自动死亡属于细胞凋亡,A符合题意;B. 红细胞在120天左右就会发生细胞凋亡,在此过程中有新的红细胞生成,使得红细胞可以发生自我更新,B不符合题意;C. 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被去除属于细胞凋亡,C不符合题意;D. 被浓硫酸烧伤的细胞由于受到浓硫酸的破坏导致细胞代谢紊乱进而使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坏死,D不符合题意。考点:此题考查细胞凋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应用和分析能力。5.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三位实验人员制作洋葱根尖装片的操作步骤(“表示操作,“表示未操作)如下表所示:那么甲、乙、丙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A. 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B. 细胞分散但看不到染色体、染色体着色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C. 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着色清楚但看不到染色体D. 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答案】C【解析】【分析】“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为:1、解离:剪取根尖2-3mm最好每天的10-14点取根,因此时间是洋葱根尖有丝分裂顶峰期,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3、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的培养皿中,染色3-5min。4、制片:取一干净载玻片,在中央滴一滴清水,将染色的根尖用镊子取出,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并且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载玻片。取下后加上的载玻片,既制成装片。5、观察:1低倍镜观察:把制成的洋葱根尖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要求找到分生区的细胞,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2高倍镜观察找到分生区的细胞后,把低倍镜移走,直接换上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把视野调整的既清晰又较亮,直到看清细胞物象为止。【详解】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由于甲没有进行解离,所以细胞与细胞没有别离开来而重叠在一起;由于乙没有进行漂洗,解离液会与染色剂发生反响,导致染色效果不好,所以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由于丙取材是在根尖57mm处,此处已不是分生区,细胞不进行有丝分裂,所以染色质不会变成染色体,但操作过程正确,所以细胞着色清楚但看不到染色体。综上分析,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应选C。6.人的细胞内有46条染色体,在其形成配子的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四分体的数量是 A. 184个B. 23个C. 46个D. 92个【答案】B【解析】【分析】四分体指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一个四分体=一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详解】四分体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后形成的,即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人的体细胞内有46条染色体,即23对同源染色体,因此在其形成配子的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细胞内能形成23个四分体。综上所述,ACD错误,B正确。   应选B。7.如下图,甲、乙、丙三图表示酶浓度一定时,反响速率和反响物浓度、温度、pH的关系.以下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A. 图甲中,因反响液中酶的数量有限,当反响物到达一定浓度时,反响速率不再上升B. 图乙中,a点对应的温度称为最适温度C. 图丙中,pH从6上升到10的过程中,酶活性先增强,后降低D. 图乙中,温度超过a点后反响速率急剧下降,其原因是高温条件下酶变性失活【答案】C【解析】【分析】影响酶促反响的因素: 1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反响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但当温度升高到一定限度时反响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在一定的条件下,酶在最适温度时活性最大。高温使酶永久失活,而低温使酶活性降低,但能使酶的空间结构保持稳定,适宜温度下活性会恢复。 2pH对酶促反响的影响:每种酶只能在一定限度的pH范围内才表现活性。过酸或过碱会使酶永久失活。 3酶的浓度对酶促反响的影响: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固定、适宜的条件下,酶促反响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 4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响的影响:在底物浓度较低时,反响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急剧加快,反响速率与底物浓度成正比;在底物浓度较高时,底物浓度增加,反响速率也增加,但不显著;当底物浓度很大且到达一定限度时反响速率到达一个最大值,此时,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响速率不再增加。【详解】图甲中,因反响液中酶的数量有限,当反响物到达一定浓度时,反响速率不再上升,A正确;图乙中,反响速率最快的a点对应的温度称为最适温度,B正确;图丙中,pH=6时酶变性失活不可恢复,故pH从6上升到10的过程中,酶活性不变,C错误;图乙中,温度超过a点后,由于高温条件下酶变性失活,故反响速率急剧下降,D正确。应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要注意:低温和高温时酶的活性都降低,但两者的性质不同。在过酸或过碱环境中,酶均失去活性而不能恢复。同一种酶在不同pH下活性不同,不同的酶的最适pH不同。反响溶液酸碱度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8.叶绿体和线粒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同点是 具有双层膜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产生氧气 水作为生理功能的一种原料 含有DNA 内部含有酶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叶绿体与线粒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同点是:具有双层膜;水作为一种原料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参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响;含有DNA;内部含有酶。而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是线粒体的功能,产生氧气那么是叶绿体的功能。【详解】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内具有双层膜的两种细胞器,正确;叶绿体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线粒体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错误;叶绿体产生氧气,线粒体消耗氧气,错误;光合作用存在水的光解过程,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消耗水,所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均有水作为反响的原料,正确;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均含有少量DNA,正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要有酶的参与。有氧呼吸的酶分布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而光合作用的酶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叶绿体基质中,正确。综上分析,线粒体和叶绿体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相同点的是,D正确,ABC均错误。应选D。【点睛】此题考查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9.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重要疾病。人们对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下是有关癌细胞结构及生理的描述,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是每个癌细胞都有数目相同的染色体组新陈代谢速度减慢,细胞萎缩每个癌细胞的DNA含量不一定相等都具有两个中心体,且分别位于细胞的两极在某些病毒的诱导下能产生原癌基因细胞内的色素逐渐积累失去控制,无限增殖A. B. C. D. 【答案】D【解析】不同的癌细胞处在不同的细胞周期,因此其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组数不同,DNA含量也不一定相同,正确、错误;癌细胞的代谢速度快,细胞没有萎缩,错误;细胞分裂的前、中、后期细胞中有两个中心体,末期、间期有一个中心体,错误;原癌基因在细胞中本来就存在,但是不表达,在病毒的诱导下会被激活,错误;色素增加是衰老细胞的特点,错误;癌细胞的特点之一是能无限增殖,不受机体的控制,正确。应选D。【考点定位】细胞癌变10.以下有关受精作用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B. 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核相互融合C.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本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D. 受精过程中精卵融合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有关【答案】A【解析】【分析】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有一半来自卵细胞。据此答题。【详解】受精卵中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细胞质遗传物质几乎都来自母方,A错误;受精时,精子的细胞核和卵细胞的细胞核相互融合,它们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B正确;受精时,精子的细胞核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故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C正确;受精作用需要精子与卵细胞的细胞膜融合,该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D正确。 应选A。11.如图表示人的生殖周期中不同的生理过程,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图中细胞全能性最高的是受精卵B. c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各提供一半的DNAC. b1和b2的分裂方式相同,但是过程有差异D. d1和d2的差异由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决定【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a1、a2表示细胞增殖和分化,该过程中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方式增殖;b1、b2表示减数分裂;c表示受精作用;d1和d2表示增殖和分化,该过程中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方式增殖。【详解】图中细胞全能性最高的是受精卵,A正确;受精卵中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而细胞质遗传物质几乎都来自卵细胞,B错误;b1和b2的分裂方式相同,都是减数分裂,但是结果有差异,一个精原细胞经b1分裂结束后可形成四个精细胞,而一个卵原细胞经b2分裂后只能形成一个卵细胞,精细胞形成后还需要经过变形才能成为精子,所以b1和b2的分裂方式虽然相同,但是过程有差异,C正确;d1和d2的差异由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决定,含有XX性染色体的发育成女性个体,而含有XY性染色体的发育为男性个体,D正确。 应选B。【点睛】此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受精作用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识记受精作用的过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2. 以下图为有丝分裂相关的坐标曲线。相关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假设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那么cd过程细胞中DNA含量不变B. 假设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那么e点时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与a点相同C. 假设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那么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D. 假设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那么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答案】D【解析】假设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含量,那么cd过程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由2个变成1个,但细胞中核DNA含量不变,A正确;假设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那么e点与a点时,每条染色体都含有1个DNA,B正确;假设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那么ac过程表示有丝分裂间期、前期和中期,该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不变,C正确;假设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那么ad过程表示有丝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和后期,在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D错误。13. 以下是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各期的示意图,正确表示分裂过程顺序的是 A. 一一一一一B. 一一一一一C. 一一一一一D. 一一一一一【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减数分裂的特征;抓住减数分裂的特征解题,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别离,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形成4个子细胞。14. 如图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过程,以下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A. 甲乙的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B. 该形态变化过程可在有丝分裂中出现,也可在减数分裂中出现C. 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通常在丙时期D. 戊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是DNA分子数的两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示可知,甲乙的过程中,细胞内的发生了染色体染色质的复制DNA分子复制,但染色体数目并没有加倍,A项错误;图示的全过程表示染色质复制、螺旋化为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形成子染色体的过程,该过程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均可出现,B项正确;丁时期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楚可辨,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正确时期,C项错误;戊阶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相等,D项错误。考点:此题考查细胞增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15.如图为动物和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图,据图分析错误的选项是A. 甲细胞在分裂前期,一对分开,其间有星射线相连B. 乙细胞在分裂前期时,无出现,但两极有纺锤丝相连C. 甲细胞在分裂末期时,向内凹陷,使细胞缢裂D. 乙细胞在分裂末期时,聚集开展成新的细胞膜【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甲图:甲图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为中心体,为着丝点,为细胞膜;分析乙图:乙图为植物细胞分裂图,为细胞壁,为细胞板。【详解】甲细胞没有细胞壁,含有中心体,为动物细胞,一对中心体分开,其间有星射线相连,属于有丝分裂的前期,A正确;乙细胞为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在有丝分裂的前期由两极的物质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B正确;甲是动物细胞,在分裂末期时,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环沟横缢成子细胞,C正确;乙细胞为植物细胞,在分裂末期时,细胞板聚集开展成新的细胞壁,D错误。 应选D。16.动物的卵细胞和精子形成过程的不同点是  次级卵母细胞将进行普通的有丝分裂 一个卵原细胞最终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 一个精原细胞最终分裂形成一个精细胞 卵细胞不经过变形阶段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精子的形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拟:【详解】次级卵母细胞进行的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不符合题意;一个卵原细胞最终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而一个精原细胞最终分裂可以形成4个精细胞,经过变形形成4个精子,符合题意;一个卵原细胞经复制后形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一个精原细胞复制后也形成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不符合题意;精子形成需要变形阶段,而卵细胞不需要经过变形阶段,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符合题意,即B正确,ACD错误。应选B。【点睛】此题考查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能列表对两者的异同进行比拟和总结,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7.精子形成过程中出现联会现象时,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之比是A. 1:1B. 1:2C. 2:1D. 4:1【答案】C【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别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联会现象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由于经过了间期DNA分子的复制,此时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染色单体,所以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之比是2:1。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应选C。18. 减数分裂过程中每个四分体具有: ( )A. 4个着丝点B. 2条姐妹染色单体C. 4个DNA分子D. 2对染色体【答案】C【解析】一个四分体包括一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姐妹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19.图中横坐标1、2、3、4表示某种哺乳动物2n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细胞图中a、b、c分别表示DNA分子、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在不同时期数量的连续变化,与图中横坐标1、2、3、4相对应的细胞是A. 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B.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C. 卵原细胞、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第二极体D. 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1细胞的1条染色体含1条单体和1个DNA,染色体数目为2n,表示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2细胞染色体数为2n,一条染色体含2个单体和2个DNA,表示初级精母细胞或初级卵母细胞;3细胞染色体数为n,一条染色体含2个单体和2个DNA,表示次级卵母细胞或次级精母细胞;4细胞染色体数为n,1条染色体含1条单体和1个DNA,表示浆细胞或卵细胞或第二极体。综上所述,B正确。考点:此题考查减数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0.假定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4,图中细胞所处时期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 为减数分裂,分别为第一次分裂的前、中、后期C. 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为D. 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答案】A【解析】【分析】由图可知,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有2对同源染色体,中含同源染色体,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是有丝分裂中期,有2对同源染色体,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别离,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2对同源染色体,中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已经分裂,是有丝分裂后期,有4对同源染色体,中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已经分裂,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图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A正确;图中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图为有丝分裂的中期,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别离,且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故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错误;图中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含有同源染色体,但同源染色体没有配对,为有丝分裂的中期,图中为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平均移向细胞两极,为有丝分裂后期,每一极都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平均移向细胞两极,但每一极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整个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C错误;图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别离,且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故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此时染色体数目与前一个时期相比仍保持不变,图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D错误。应选A。二填空题21.以下两图为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坐标图和局部细胞的生命活动示意图。请答复: (1)图甲中阶段包括_过程,假设某细胞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2倍,那么该细胞可能位于图甲的_段(填字母)。(2)图乙中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_(填字母)细胞。(3)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图乙_(填字母)细胞中,对应图甲中的_段(填字母),h细胞的名称是_。细胞分裂时星射线的形成与_密切相关(填结构名称)。(4)图乙中e细胞和f细胞的功能不同是_的结果。如果e细胞变成了癌细胞,主要原因是_发生了突变。【答案】 (1). 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 (2). CD OP (3). g c (4). g (5). GH (6). 次级卵母细胞 (7). 中心体 (8).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分化 (9).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解析】【分析】从图甲可知: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数目的变化;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的数目变化;表示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含量变化。从图乙可知:乙图为细胞的局部生命活动示意图,其中ab和d表示有丝分裂;bc表示有丝分裂过程,c处于有丝分裂后期;de和f表示细胞分化过程;ah表示减数分裂过程,其中g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h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甲中阶段LM染色体数加倍,表示受精作用,MQ过程中起点和终点染色体数量不变,为有丝分裂过程,所以阶段包括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过程。假设某细胞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2倍,说明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表示有丝分裂,阶段也包含有丝分裂,阶段的CD段包含后期,阶段的OP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所以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2倍的细胞可能位于图甲的CD和OP段。2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由图乙可知,c细胞为有丝分裂后期,g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h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故其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c和g细胞。3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乙中的g细胞中;图甲的GH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所以g细胞对应图甲中的GH段。根据g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配,可知该动物为雌性动物,根据g细胞中每一极中染色体的组合可知所形成的h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星射线是由中心体发出的。4图乙中e细胞和f细胞的功能不同是细胞分化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了突变。【点睛】此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通过分析曲线图和生命活动示意图获得相关信息。22.资料一:一份“实验报告的局部内容(一)解离:剪取洋葱根尖5cm,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体积比为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二)染色:把根尖放在盛有0.01g/mL龙胆紫溶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5min。(三)漂洗:将根尖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四)制片: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载玻片,用拇指轻轻按压载坡片资料二:全班20个实验小组观察的实验数据汇总为:间期细胞880个,前期细胞67个,中期细胞18个,后期和末期细胞共35个。(1)请改正“资料一中的3处错误:_,_,_。(2)假设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周期为12.0h,请根据“资料二,计算出间期约为_h(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3)龙胆紫溶液和醋酸洋红液都是_性染液。(4)有些因素会影响细胞周期各时期的长短,实验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误差。以下对整个实验结果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有_。取材时间 根尖培养温度 解离时间长短 载玻片厚度 计数的细胞是否属于分生区细胞 细胞周期各时期区分是否准确【答案】 (1). 取材5cm改为23cm (2). 先漂洗再染色 (3). 盖上盖玻片再加盖载玻片 (4). 10.6 (5). 碱 (6). 【解析】【分析】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 1、解离:剪取根尖23mm最好在每天的10-14点取根,因此时间是洋葱根尖有丝分裂顶峰期,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氢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 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 3、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的培养皿中,染色35min。 4、制片:取一干净载玻片,在中央滴一滴清水,将染色的根尖用镊子取出,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并且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再加一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载玻片取下后加上的载玻片,既制成装片。 5、观察: 、低倍镜观察把制成的洋葱根尖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要求找到分生区的细胞,它的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高倍镜观察找到分生区的细胞后,把低倍镜移走,直接换上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把视野调整的既清晰又较亮,直到看清细胞物象为止。仔细观察,找到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和间期的细胞。【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临时装片制作步骤中的3处错误为:“取材5cm改成“取材23cm;实验操作步骤应改为先漂洗后染色;将“盖上载玻片改成“盖上盖玻片后,再加一片载玻片。2假设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周期为12小时,显微镜下计数各时期的细胞数目为:间期880个,前期67个,中期18个,后期和末期35个,那么880:880+67+18+35=x:12,解得x=10.6h,即间期所占时间为10.6h。3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而醋酸洋红液和龙胆紫都是给染色体染色的染剂,所以均为碱性染料。4有些因素会影响细胞周期各时期的长短,实验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误差;上午10时至下午2时细胞正在分裂的数量多,因此取材时间会产生误差;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细胞分裂过程,因此根尖培养温度也会产生误差;解离程度会影响细胞能否分散开来,进而影响显微观察,因此解离时间长短会产生误差;载玻片厚度不会影响观察,故不会产生误差;计数的细胞是否属于分生区细胞会对计算细胞周期产生误差;细胞周期各时期区分是否准确会影响各期细胞数的正确统计,因此也会产生误差;综上分析,上述各因素中,对整个实验结果可能产生影响的有。【点睛】此题考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15 -

    注意事项

    本文(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生物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知****量)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