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预习2022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达标测试卷一新版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18788732
资源大小:111.04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暑期预习2022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达标测试卷一新版新人教版.doc
第七单元达标测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S:32Ca:40一、选择题(此题包括15小题,110题每题2分,1115题每题3分,共35分)1将石油加热炼制,不可能得到的产品是() A煤焦油 B润滑油 C柴油 D煤油2以下做法符合平安要求的是() A油锅着火,用菜扑灭 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C室内起火,开窗通风 D电器着火,用水浇灭3以下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制焦炭 B石油加热蒸馏出多种产品 C天然气生火做饭 D煤燃烧4以下化学变化中吸收热量的是() A高温煅烧石灰石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C锌和稀硫酸反响 D生石灰与水反响5如图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6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氢气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 B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C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响获得的7法国当地时间2022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塔楼发生火灾,中空结构的木质塔尖剧烈燃烧而坍塌。以下关于该事件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木材是可燃物 B用水灭火前要先切断电源 C水能灭火是因为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塔尖剧烈燃烧的原因之一是木材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8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以下做法与这种愿望不符的是() A火力发电厂进行脱硫、控尘处理 B工厂废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C出行尽量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交车,减少使用私家车 D开发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9近两年来国内发生了多起重大的化学品爆炸事件,严重危害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平安,提高全民认识,管理危险化学品的常识刻不容缓。以下做法符合平安要求的是() A随身携带浓硫酸乘坐公交车 B在运输烧碱的容器外张贴“腐蚀品警告标志 C疑似天然气泄漏时开灯检查 D携带鞭炮乘坐地铁10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平安常识。以下做法合理的是() A室内起火,立即翻开门窗通风 B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逃离火灾区 C夜间发现燃气泄漏应立即开灯查看并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D被围困在火灾区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11以下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物质燃烧时一定有火焰产生 B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 C燃烧一定放出热量 D只要温度到达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12“化学链燃烧技术是目前能源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氧化镍(NiO)作载氧体的“化学链燃烧过程如下图。相比直接燃烧甲烷,对该技术的评价错误的选项是() A能量损耗少,利用率高 B较平安,减少爆炸风险 C消耗等质量甲烷,参加反响的氧气较少 D有利于别离和回收较纯洁的二氧化碳13以下关于化学反响与能量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化学反响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一定还伴随着能量变化 B但凡需要点燃的化学反响都属于吸热反响 C水与氧化钙固体混合后混合物温度降低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响获得的14某同学用一系列实验探究物质的燃烧,得到以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镁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烧,说明二氧化碳分子中有氧气 B玻璃棒不能燃烧而火柴棒可以燃烧,说明燃烧与物质本身性质有关 C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说明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D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响,需考虑两方面因素:反响物(内因)和反响条件(外因)15某无色气体可能由H2、CH4、CO、CO2中的几种组成。将该混合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将剩余气体导出,经枯燥后点燃,罩在火焰上方的枯燥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该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是() AH2、CH4 BH2、CO CH2、CH4、CO DCH4、CO、CO2二、填空题(此题包括4小题,共34分)16(6分)在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_;氧气(或空气);到达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1)下面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实验图示和资料信息答复有关问题。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 、240 。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_;烧杯中水的作用是一方面_,另一方面_。(2)为了防止失火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加油站等场所常贴有以下图标,其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_(填字母序号)。17(6分)化学使人类能够物尽其用,如图是石油综合利用的示意图。(1)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不同,将它们别离可得到不同产品。(2)城镇家庭经常用罐装液化石油气做燃料,烹调食物时观察到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需要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目的是_。烹调结束,关闭燃气灶阀门,利用的灭火原理是_。18(12分)合理利用燃料、正确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化学原理对生产、生活非常重要。(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煤、_、天然气等化石燃料。(2)如下图为某品牌新型家用干粉自动灭火球。灭火球接触到火焰35秒后自动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使火焰熄灭,其灭火原理是_。(3)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在空气不流通的空间里聚集到一定浓度后,一旦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称为“闪爆。以下物质可能会发生“闪爆的是_。 ACH4 BCO2 CN2 D面粉(4)我国南海海底埋藏着丰富的“可燃冰,“可燃冰主要为甲烷的水合物,是未来重要的能源。在点燃的条件下,4.8 g CH4与x g O2恰好完全反响,生成4.4 g CO2、5.6 g CO和一定质量的H2O,那么x_;假设氧气充足时,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19(10分)实验二中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针对家庭燃料的变迁,提出相关问题,请你参与讨论。(1)20世纪60年代以前,我国城市家庭是以“煤球为燃料,在冬天,时有煤气中毒事件发生,其原因可能是_。(2)到了70年代,已用“蜂窝煤取代了“煤球,你认为这种变化的好处是_。(3)到了80年代,液化石油气和管道煤气取代了“蜂窝煤。煤气中的主要成分CO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4)到了21世纪初,由于“西气东输,天然气又取代了管道煤气,天然气中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5)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目相同,燃气灶是由灶体、进气管、进风管和电子开关等组成的,假设将燃烧煤气改为天然气,那么更换的灶具与原来的灶具相比,构造上最大的区别是_。三、简答题(此题包括2小题,共16分)20(8分)AE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有如下图的转化关系。(1)假设D为亮红色金属,C、E为无色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那么C的化学式为_,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2)假设通常状况下,A、B、D为气体,且B为单质,C、E为无色液体,那么A的化学式为_,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21(8分)能源、环境、资源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答复以下问题:(1)目前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是煤、石油和_。(2)煤块粉碎成煤粉后燃烧会更充分,原因是_。(3)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引发许多环境问题,如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导致_,请你从减少二氧化碳产生的角度提一条减缓该环境问题的措施_。(4)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用的物质,如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化学式C2H4),其反响的微观过程如下图:请写出此反响的化学方程式_。四、探究实验题(此题包括1小题,共8分)22(8分)下面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局部操作示意图:(1)仪器的名称为_。(2)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3)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_;假设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_。(4)实验三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如下图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_(填字母)。 A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B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 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84%五、计算题(此题包括1小题,共7分)23(7分)在煤中参加适量的生石灰制成供居民采暖用的“环保煤,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轻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环保煤燃烧时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mSO2O2=nCaSO4;请答复以下问题:(1)m的值是_。(2)假设煤厂一次共参加含氧化钙80%的生石灰70 t,那么理论上最多可吸收二氧化硫多少吨?答案一、1.A2.A3.B4.A5.B6.D7.C8.B9B10.D11.C12C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消耗等质量甲烷,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不变,参加反响的氧气的质量也不变,故C错误。13A点拨:化学反响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一定还伴随着能量变化,应选项A正确;并不是所有需要点燃的化学反响都属于吸热反响,如木炭燃烧需要点燃,属于放热反响,应选项B错误;水与氧化钙固体混合后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应选项C错误;人类利用的能量不一定都是通过化学反响获得的,如利用太阳能,应选项D错误。14A点拨:镁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烧,说明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也能支持燃烧,故A错误。15D点拨:此题运用解答。由实验现象可知,将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证明气体中一定含有CO2;将剩余气体枯燥后点燃,有水生成,证明气体中至少有H2或CH4中的一种。对照选项,含CO2的选项只有D。二、16.可燃物(1)温度没有到达着火点提供热量;隔绝空气(2)B17(1)沸点(2)提供充足的氧气,使燃料充分燃烧;去除可燃物18(1)石油(2)隔绝氧气(3)A、D(4)16;CH42O2CO22H2O19(1)通风不好,煤燃烧不充分,产生的CO使人中毒(2)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煤燃烧更充分(3)2COO22CO2(4)CH42O2CO22H2O(5)进气管减小(或进风管增大)三、20.(1)CO;C2CuO2CuCO2(2)CH4;C2H5OH3O22CO23H2O21(1)天然气(2)增大了煤(可燃物)与空气(氧气)的接触面积(3)温室效应加剧;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合理即可)(4)2CO26H2C2H44H2O四、22.(1)酒精灯(2)燃烧需要可燃物(3)乒乓球碎片;低(4)D五、23.解:(1)2(2)设理论上最多可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为x。含氧化钙80%的生石灰70 t中,氧化钙的质量为:70 t×80%56 t,x64 t,答:理论上最多可吸收64 t二氧化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