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2年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专题01机械运动讲和练含解析.docx
-
资源ID:18791375
资源大小:51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通用版2022年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专题01机械运动讲和练含解析.docx
专题01 机械运动讲和练1.了解:长度和时间两个根本物理量;误差的概念;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概念。2.会:进行长度与时间单位的换算;正确使用刻度尺。3.理解:机械运动和运动的相对性;速度与平均速度的概念。4.掌握:长度与时间的测量与读数;用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平均速度的计算。5.能:利用运动图像分析物体的运动;通过平均速度的测量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通过实验探究解答相关问题。1.2022·宜宾小明同学学习物理后,对以下一些数据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般教学楼每层楼高约为3.3m; B个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300g;C中学生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6m/s;D老师从教学楼一楼慢步走到四楼的时间约为5s【答案】A。【解析】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教室高度在身高的二倍左右,故A符合事实;B、十个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故B不符合实际;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1m/s=1.1×3.6km/h4km/h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老师从教学楼一楼慢步走到四楼的时,1s走两步,每层楼间隔约为20步,时间应为30s,;故D不符合实际。应选A。2.2022·苏州如下列图,木块的长度为_cm。【答案】2.25。【解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刻度尺的分度值或叫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注意长度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从0开始的,读出末端刻度值即为物体长度,同时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一定注意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由图知: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端与3.00cm刻度线对齐,右端与5.25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5.25cm-3.00cm=2.25cm。故答案为:2.25。3.2022·河北卫星是通过传递信息的,它从图中所示位置向近地点运行时势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站在地面上的人观察到同步卫星静止不动,选取的参照物是。【答案】电磁波;减小;地球地面。【解析】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卫星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卫星从远地点运行到近地点时,相对高度减小,所以势能减小,同时速度增大,动能增大。站在地球上的人如果以地球为参照物,同步通信卫星与地球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故答案为:电磁波;减小;地球地面。4.2022·泸州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运动,其中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下列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在t=0时刻,甲、乙两车在同一位置; B.在0到t1时间内,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C.在t1到t2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D.在0到t2时间内,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C。【解析】由图象知,A、在t=0时刻,甲在“x0位置,乙在“0位置,所以两车不在同一位置,故A错误;B、在0到t1时间内,所用时间相同,乙通过的路程较大,由公式v=知,乙车的速度较大,故B错误;C、在t1到t2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都是x2-x1,即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故C正确;D、在0到t2时间内,乙车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图象不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而是折线,所以不是一直以相同的速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应选:C。5.2022·娄底在平直的公路上,小明坐在车上用电子手表的秒表功能测出了汽车连续通过5根电线杆的时间为10s,相邻电线杆的距离为50米,那么汽车的平均速度约为。A.90km/h B.70km/h C.50km/h D.40km/h【答案】B。【解析】由题意知,s250m,t10s,故汽车的平均速度v20m/s72 km/h,故B正确。应选B。6.2022·襄阳古隆中距襄阳市区某中学16km,该中学在游古隆中研学活动中,有学生能用指南针区分方向,是因为地球周围存在着,同学们的步行速度大约4km/h,那么同学们从学校出发到达古隆中需要的时间大约是h。【答案】地磁场;4。【解析】由于地球的周围存在地磁场,所以地球周围的小磁针指南针都要受到地磁力的作用而指向南北方向;根据速度公式v=可知,步行的时间为:t=4h。答案:地磁场;4。一、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长度:长度是物理学中的根本物理量。1长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用m表示。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等。千米km、米m、毫米mm、微米m、纳米nm相邻之间都是千进位103,1km=103m,1m=103mm=106m=109nm;米m、分米dm、厘米cm相邻之间都是十进位,1m=10dm=100cm。2长度测量1)测量工具:长度的测量是最根本的测量。测量长度的常用测量工具有刻度尺、三角板、卷尺等。用于精密测量的,还有游标卡尺、千分尺等。2正确使用刻度尺a.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量程是指测量工具的测量范围;分度值是指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零刻线是否被磨损。b. 正确放置刻度尺。零刻度线对准被测长度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长度保持平行,不能歪斜(如图(2)中“刻度尺怎样放置);如因零刻度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时,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c.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d. 记录数据要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如1.5m、35cm等;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3长度的估测:在平时,大家应多积累生活方面的知识,估测物体长度也是生活积累的一个方面。如黑板的长度大概2.5m、课桌高0.7m、课本高30cm,篮球直径24cm、铅笔芯的直径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20cm 、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等等。3误差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是不能防止的,通过提高测量水平、改进测量手段就能尽量减小误差;但错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那么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或测量方法不正确造成的是能够防止的,也是不该发生的。误差产生的原因:测量工具精密度,测量环境变化和人为因素。2减小误差的方法:屡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仪器和改进测量方法。2.时间:时间也是物理学中的根本物理量。(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s,常用单位还有分钟min、小时h等。1h=60min=3600s(1h=60min)。2时间的测量常用工具是钟表、秒表。在现代生活中,通常用钟表测量时间,实验室和运动场常用秒表测量时间。3.国际单位制1单位:是用来比较某个物理量大小的标准量。2国际单位制:国际计量组织制定的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单位。3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是以国际单位制为根底的,物理学中各物理量的单位都采用国际单位制。二、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宇宙中的万物都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运动着,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描述是相对的。2.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事先选定的,衡量被研究物体的位置是否改变,作为参考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选取参照物并不一定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该物体不动。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如: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以路面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以车里的人或物品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3.相对静止:两个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以对方为参照物,他们是静止的实际上,它们相对于路面是运动的,这叫两个物体相对静止。4.运动分类根据运动路线:曲线运动、直线运动。三、运动的快慢1.速度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个物体,在t时间内,运动了S的路程,这个物体的运动速度为:时间t用表示,路程用S表示,速度v用表示。2速度单位:速度的单位是由路程单位m和时间单位s组成,国际单位制中速度单位是m/s读作米每秒。速度的常用单位还有km/h(1m/s=3.6km/h)。3匀速直线动: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路线的曲直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在直线运动中,按照速度是否变化,又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运动快慢不变,运动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运动方向、速度大小始终保持不变如传送带上物体的运动。4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如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的运动属于变速直线运动。5路程图像:路程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叫路程时间图像s-t图像,纵坐标表示路程s,横坐标表示时间t,图像表示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下列图。如果是图像是一条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直线的倾斜度越大,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由图可以看出甲比乙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长,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但甲的速度大,乙的速度小。6速度图像: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叫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纵坐标表示速度v,横坐标表示时间t,图像表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下列图。甲图像是一条水平直线平行于横轴,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不是水平直线,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加速运动,丙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小减速运动。2.平均速度1平均速度:做变速运动的物体通过某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叫物体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求平速度必须指明是在哪段路程或哪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2公式:平均速度的公式是如:小明从家步行走到学校用时10分钟,小明家距学校1500米,那么,小明上学的平均速度为2.5m/s。四、平均速度测量平均速度的测量:在生活、生产实际中,我们经常需要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的测量也是物理学中常见的测量。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是速度公式,常用工具有刻度尺、停表或计时器。考点一:长度与时间的测量【经典例题】2022·武威如下列图,小木块长度是_cm。【答案】2.50。【解析】由图中可以看出,刻度尺分度值为0.1cm;小木块左端与刻度尺“1相齐,小木块右端与3.50刻度线对齐,故小木块的长度为:3.50cm-1.00cm=2.50cm。故答案是:2.50。【点睛】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一定要看清起点是否在“零位,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读数时,要读取分度值的下一位。【趁热打铁】1.2022·益阳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以下物理量符合实际的是。A一般情况下,教室内空间高度约为1.5m;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C一眨眼的时间约为2s;D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kg【答案】B。【解析】A、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教室内空间的高度与此差不多,在3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由生活经验知,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故B符合实际;C、一眨眼的时间约为1s,故C不符合实际;D、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g=0.15kg,故D不符合实际。应选B。2.2022·黔南州中考二模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验钞机是应用红外线验钞的;B. 用电磁波通信,而接收到WIFI信息用的是光纤;C. 通常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4m/s;D. 牙科医生给病人检查口腔用的是凸透镜【答案】C。【解析】A、紫外线能够使荧光物质发光,验钞机是应用紫外线验钞的,故A错;B、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包括WIFI无线上网,而不是光纤,故B错;C、通常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1m/s4km/h,故C正确;D、牙齿在口腔的内部,牙医无法直接看清楚牙齿,特别是牙齿反面的具体情况,为了观察牙齿反面的具体情况,用小平面镜进入口腔内,通过观察牙齿在平面镜中的像来观察牙齿,而不是用凸透镜,故D错。应选C。【点睛】1红外线主要是用于测温和遥控领域;紫外线能够使荧光物质发光,还能够杀菌消毒,并且能够促进人体对维生素D的吸收;2是用电磁波通信的,包括WIFI信号;3通常人步行的速度在1m/s到1.5m/s之间;4平面镜能成像,也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牙科医生给病人检查口腔用的是平面镜。该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的估算及速度单位的转换;凸面镜与凹面镜的应用;信息传递的相关知识。3.2022·常德市中考最后一模1如图甲所示,木块的长度是_cm;2如图乙所示,电能表的示数为_kWh。【答案】2.45;6352.6。【解析】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1.00cm对齐,右侧与3.45cm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3.45cm-1.00cm=2.45cm;2电能表的示数为:6352.6kWh。故答案为:12.45;26352.6。【点睛】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1.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1.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电能表是测量电路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的仪表,上面有五个数字窗口,最后一位是小数位,单位是kWh物理测量中有很多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秒表、电流表、电压表、电能表、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温度计等,任何一种工具,一定要注意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多少。刻度尺需要估读,其他的测量工具不需要估读,读出最接近的数值。4.2022·贵港市覃塘区中考一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屡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B大气压强会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减小;C汽油机压缩冲程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汽车行驶时,驾驶员看到路旁的树向后退,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答案】B。【解析】A、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防止的;屡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不能消除误差,故A错误。B、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故B正确。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利用做功的方式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C错误;D、驾驶员坐在行驶的汽车上,以自己或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路旁的树木与自己或汽车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所以看到路旁的树木在向后退,故D错误。应选B。【点睛】误差是不能消除的,即便是测量水平再高、测量手段再好都不可能消除误差;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压缩冲程是通过外力做功,内能增加的过程;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汽车肯定是运动的。此题考查了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影响大气压的因素,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等多个知识点,综合性较强,难易程度适中。考点二:物体运动的描述【经典例题】2022·邵阳学校大课间操时,小明同学在跑道上向前做慢跑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小明蹬地的鞋底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后;B小明看到跑道在往后退,是以小明为参照物;C小明在匀速通过弯道时,他的运动状态不改变;D小明在慢跑时对地面的压强等于他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答案】B。【解析】A、小明向后蹬地时相对地面鞋向后运动,受到地面向前的摩擦力作用。故A错误。B、跑道在往后退说明跑道是运动的,跑道和小明之间距离发生变化,所以可以以小明为参照物。故B正确。C、小明在匀速通过弯道时,他的速度不变,方向变化,所以小明的运动状态改变。故C错误。D、小明无论是慢跑还是站立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小明的重力,所以压力不变,站立时受力面积是两只鞋底面积,跑步时是一只鞋底的面积,受力面积不同,所以对地面的压强不同。故D错误。应选B。【点睛】描述物体运动时,必须首先选好参照物,说某个物体如何运动,也是在选定好参照物根底上得出的。如小明看到跑道在往后退,是在假定小明不动时看到的,故此现象是以小明为参照物。【趁热打铁】1.2022·辽阳市中考考前最后一卷2022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鸡西市虎头要塞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其纪念碑的底座比较宽大,目的是为了;乘车离开时,要塞越来越远是以为参照物。【答案】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或减小压强;汽车。【解析】纪念碑的底座比较宽大,目的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地面的压强;乘车离开时,要塞越来越远,即此时要塞是运动的,所以此时是以运动的汽车为参照物的。故答案为: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或减小压强;汽车。【点睛】压强大小与受力面积成反比,底座做的宽大是为了增加受力面积;要塞距离汽车越来越远,看到的是要塞在运动,应该是以汽车为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时,关键是看哪个物体的位置变化,以此才能确定参照物。此题关键是掌握所学根本概念,只要能很好的理解,解答此题不难。22022·巴中市巴州区中考一模春暖花开,我县净心谷景区甲定山头映山红漫山遍野,吸引了很多游客驱车前往,进入景区,远处的花海扑面而来,这是以_作为参照物,进入花海,闻到阵阵清香,这是_。【答案】运动的汽车;扩散现象。【解析】游客进入景区,感觉花海扑面而来,这是因为游客选择的参照物是自己所乘坐的汽车,花海相对于运动的汽车位置不断变化;游客能闻到花开时发出的阵阵清香,这是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不停地做无规那么运动。故答案为:运动的汽车;扩散现象。32022·保定市初三模拟冲刺追补试卷向前直线行驶的车内,小明给小芳连续拍两张照片,如下列图,那么在拍照过程中,车可能的状态是。A. 向东加速;B. 向东减速;C. 向西减速;D. 向西加速【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以广州塔为参照物,小芳是向西运动的,所以车是向西行驶的,杯子中是水原来随车一起向西运动,当车突然减速时,杯内的水由于惯性,保持原来静止状态,所以会向西溢出,故C正确。【点睛】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以及惯性的应用来解答此题。考查的是参照物和惯性现象。考点三:速度与平均速度【经典例题】2022·泸州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运动,其中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下列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在t=0时刻,甲、乙两车在同一位置; B.在0到t1时间内,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C.在t1到t2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D.在0到t2时间内,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C。【解析】由图象可以得到甲乙的位置关系;时间一定时,不同物体运动速度与路程成正比;由图象可以得到甲乙在t1到t2时间内的路程关系;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任何时间运动快慢都是相同的。此题考查了s-t图象的分析,根据图象确定物体运动状态,是解答此类问题的第一步。由图象知,A、在t=0时刻,甲在“x0位置,乙在“0位置,所以两车不在同一位置,故A错误;B、在0到t1时间内,所用时间相同,乙通过的路程较大,由公式v=知,乙车的速度较大,故B错误;C、在t1到t2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都是x2-x1,即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故C正确;D、在0到t2时间内,乙车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图象不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而是折线,所以不是一直以相同的速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应选C。【点睛】解答图像题,首先要看清图像,从图像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条件,然后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解答。此题是位置时间图像,甲乙两物体运动,交叉处是相遇的位置,由此可以读出其路程和所用时间,即可解答此题。【趁热打铁】1.2022·连云港市赣榆区中考一模以下数据中符合生活实际情况的是。A一个中学生的重力约50N; B立式空调正常工作电流大约为0.2A;C此时你所在考场内的温度约40°C;D我国高铁正常运行的时速可达350km/h【答案】D。【解析】A、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g50kg×10N/kg500N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立式空调正常工作的功率约为2000W,正常工作的电流大约为I10A,故B不符合实际;C、六月份考场温度约为30°C,故C不符合实际;D、我国高铁运行速度较大,正常运行的时速可达350km/h,故D符合实际。应选D。【点睛】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22022·湖州甲、乙两物体运动时,路程与时间关系的s-t图象如下列图,其中甲为曲线,乙为直线,在t=5秒时两线相交,那么由图象可知。A.两物体在t=5秒时一定相遇; B.两物体在5秒内通过的路程甲小于乙;C.甲物体做曲线运动,乙物体做直线运动;D.甲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做匀速运动【答案】D。【解析】在5s时,两物体的图像相交,说明两物体在5s时的路程相同,但不一定会相遇;故A、B错。由图像可知,甲物体图像是一条曲线,说明其做变速运动;乙物体图像是一条直线,说明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正确。【点睛】解答运动图像题时,首先要通过图像找到有用信息,利用所学知识结合图像给出的信息九可以很好的解答。图中给出的是路程时间图像,在t=5s时,甲乙路程相同,此时路程是5m。32022·甘肃武威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高铁已然成为一张有重量的“中国名片。小明乘坐高铁时看到路旁的树木疾速向后退去,这是以_为参照物。假设列车时速为180km/h,合_m/s。【答案】高铁;50。【解析】此题考查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单位的换算,难点是要求不同速度单位的换算倍率。1要解答此题需掌握: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2速度单位换算关系:1m/s=3.6km/h。小明乘坐高铁时看到路旁的树木疾速向后退去,认为树木是运动的,选择的参照物是与树木位置不断发生变化的高铁。列车速度:v=180km/h=180×m/s=50m/s。故答案为:高铁;50。【点睛】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以及速度单位的换算来解答此题。此题属于简单题。考点四:平均速度测量【经典例题】2022·深圳1如图是某实验小组“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情形,如下列图,小车从位置A开始沿直线运动到位置B,所用的时间为2s,那么小车从A到B通过的总路程为cm,这段时间内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m/s。【答案】80.0、0.4。【解析】由图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cm,小车由A到B通过的路程:s=90.0cm-10.0cm=80.0cm=0.800m;小车的运行时间t=2s;小车的平均速度:。故答案为:80.0、0.4。【点睛】由图示刻度尺确定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由图读出小车前端在B位置与A位置所对应刻度尺的示数,两示数之差等于小车的路程;图示两钟表示数之差为小车的运动时间;小车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由平均速度公式可求出小车的平均速度。【趁热打铁】1.2022来宾小明在测量小球的平均速度时,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滚到C点,并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频闪照片如下列图,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0.6s;B小球在前0.4s内通过的路程为4.00cm;C小球滚下的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1.1m/s;D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答案】BD。【解析】A、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经过了5个时间间隔,用时5×0.1s=0.5s,故A错误。B、由图可知,小球在前0.4s内通过的路程为4.00cm,故B正确。C、由图可知,AC之间的距离为s=5.50cm=0.055m,那么整个运动过程平均速度为:,故C错误。D、由图可知,小球在BC段的时间为tBC=2×0.1s=0.2s,路程sBC=5.50cm-2.50cm=3.00cm=0.03m。小球在AB段的时间tAB=3×0.1s=0.3s,路程sAB=2.50cm=0.025m,所以,计算可知,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应选BD。2.2022·益阳如图1,测平均速度时,测得小车从斜面的顶端A处由静止开始滑到B处所用时间为t,小车长为S1,斜面长为S2。1小车从A到B的平均速度的数学表达式为v=用题中字母来表示;2假设小车还没放开之前就已开始计时,那么测得的平均速度跟真实值相比偏;3图2中能够准确反响小车运动情况的是。【答案】1;2小;3C。【解析】1由图知,小车从A到B的路程为s=s2s1,小车从A到B的平均速度:v=;2假设小车还没放开之前就已开始计时,计时早了,测得的时间偏大,根据v=知,测得的平均速度偏小;3小车下滑过程做加速运动;A、由图知,在st图象上,s不随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那么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B、由图知,路程s与时间t成正比,那么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由图知,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逐渐增加,即变大,说明物体做加速运动,故C符合题意;D、由图知,在vt图象上,速度v不发生变化,那么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应选C。故答案为:1;2小;3C。3.2022·玉溪市红塔区第一学区第三次模拟如下列图,是“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图。小明学习小组利用刻度尺、斜面、小车、金属挡片、停表完成实验,测得下表数据。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全段s11m10sv1_m/s上半段s20.5m5.8sv20.09m/s下半段s30.5msv3_m/s1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应该用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s,和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t,通过公式求出平均速度。2完成表格中空白数据。v1m/s,t3s,v3m/s。3比较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在通过相等路程时,所用时间不等,选填“s2或“s3段速度最快。该小车全程在做运动。【答案】1v;20.1;4.2;0.12;3s3;变速直线。【解析】1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用刻度尺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s,用秒表测出小车运动的时间t,根据v求出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2据表中的数据可得,全段的平均速度v10.1m/s;下半段所用的时间t3t1t210s5.8s4.2s,下半段的平均速度v30.12m/s;3由上述数据可知,在通过相等路程时,所用时间不等,s3段速度最快,s2段速度最慢,该小车全程在做变速直线运动。故答案为:1v;20.1;4.2;0.12;3s3;变速直线。【点睛】解答平均速度的测量问题,一定要深刻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分清是哪段时间内或哪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利用测量数据即可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