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初中生物七下《第4单元 第3章 第2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word教案 (14).doc
-
资源ID:18820557
资源大小:186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初中生物七下《第4单元 第3章 第2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word教案 (14).doc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课题编号 备课日期二次备课日期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说出气体交换的原理。2.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3.通过资料分析等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教学重点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教学难点教材分析及教法设想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针对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选择较为直观的教学辅助手段,如动画、视频、教学实物模型等来加深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同时,通过对教材中的资料进行分析,运用启发、观察、体验等方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环节导学过程学习过程备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了解到呼吸道能对吸入空气进行处理,那么,外界空气经过呼吸道的处理后是如何进入肺部的呢?在肺中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气体又是如何达到全身各处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 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环境中的气体成分有什么差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环境中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成分对照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人体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少,氧气的含量较多;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氧气含量较少。由此可以推测,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在肺部发生了气体交换,那我们现在就通过教材p50图27来看一下肺的结构特点吧。 在吸气和呼气时,胸廓是否发生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用模型模拟膈的运动实验。讨论题: 橡皮膜、两个气球、玻璃钟罩分别代表什么? 手向下拉橡皮膜时,表示膈肌收缩,气体进入气球还是排出? 橡皮膜回复时,表示膈肌舒张,气体进入气球还是排出? 是肺容积的扩大导致吸气,还是因为吸气后使肺的容积扩大? 播放动画:膈肌舒缩引起胸廓变化那么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的氧,是怎样到达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最后是在细胞中的什么部位被利用的呢?氧是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最后是在组织器官中的毛细血管被利用的。学生分析教材所示实验及表中的数据,讨论并回答问题。 学生观察肺泡结构图,分析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 感受自己吸气和呼气时胸廓的变化 观看动画 学生明确演示模型各部分代表胸廓的哪个部分,并通过观察演示模型及探究问题,明确: 胸廓扩张,胸腔容积变大,吸气;胸廓受压, 胸腔容积缩小,呼气。 观看动画,进一步理解呼吸与胸廓变化的关系。 观看动画,明确在肺泡内发生的气体交换 观看动画,明确在组织处发生的气体交换 学探导学导引诱思展示交流质疑深化梳理知识归纳整合达标检测巩固提升板书设计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2、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3、肺泡里的气体交换:教学札记以“气体是怎样进入肺”为题,组织学生感受自己在吸气和呼气时胸廓容积的变化;以“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为题,以问题的形式展开学习。具体问题如气体进入肺泡后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引入血液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阅读教材和提出问题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此而获得的知识是最牢固的,留下的记忆是最深刻的。教师不是直接告诉,而是通过学生的合作分析、表达交流、问题解决等环节,体验知识发现的过程,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