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汉语文下册教案.doc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列麦小学教学进度表 年级 五年级 科目 汉语文 教师 欧珠 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节次13.6-3.12入学教育 检查寒假作业 动物过冬1+2+3213-19 蜜蜂 蚂蚁3+3320-26 鸟的“语言” 综合练习一 3+3427-4.2 身边的故事 养花3+353-9 学京戏 捉鱼3+3610-16 综合练习二 盘古开天地3+3717-23 黄帝的传说 天上偷来的火种3+3824-30 北方七兄弟 综合练习三4+295.1-7 期中总复习 复习 108-14 期中考试 古诗三首31115-21乡村的傍晚 新雪3+31222-28 草原,我们美丽的家 综合练习四4+21329-6.4咏梅词二首 生命的立起3+3145-11顽强的生命力 麻雀4+21512-18 综合练习五 长城2+41619-25 卢沟桥的狮子 藏族的“文房四宝”5+11726-7.2 藏族的“文房四宝”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儿 2+4183-9 综合练习六 复习3+31910-16 总复习2017-23 期末考试 第一课 动物过冬 内容简析: 本课写的是一个关于动物过冬的童话故事。这篇童话故事通过写小蚂蚁找朋友的经过,告诉我们小蚂蚁、燕子、啄木鸟、黄莺和青蛙过冬的方法,从而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过冬方式,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奥秘。 设计理念: 尊重学生的学习愿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学习过程和方法。强调学生的朗读练习,通过多种形式和不同层次要求的朗读,使学生有所体会、感悟、获得情感熏陶,引发思考启迪,丰富生活经验。 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写学习新部首三拐部。2、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了解他们的意思和用法。3、掌握既又的用法。二、自主积累词语过程和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对动物过冬有一定的认识,培养他们关爱动物的情感。教学重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会用“既又”写句子。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一些动物过冬的情况,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 : 难点:了解课文中的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2.出示图片或幻灯片、标本。问:你们认识这些动物吗?谁能说说它们的名称?3.教师讲述:今天学习的课文,为我们介绍了燕子、杜鹃、黄鹂、喜鹊、青蛙、蚂蚁过冬的一些知识。它们到底是怎样过冬的,学了课文就知道了。请大家翻开课文。板书 30.动物过冬同学们齐读课题。二、利用拼音和字典,初读感知,自学课文1.练习朗读全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多读几遍,读准记牢。还要注意轻声和儿化韵的朗读。2.再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课文读流利。读后划出不懂的词,查查字典,在小组内和同学们交流。(这步活动应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其动脑、动手、动口,不流于形式。教师巡视,有重点地指导。)3.指名学生朗读全文。思考:本文是写这些动物在过冬,还是准备过冬?分几个自然段写的?(因有图画穿插,分段易混,要适当指导。)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有几幅图,哪几种动物?想一想,为什么没画出燕子、杜鹃和黄鹂?)5.用一句话说说,课文写了什么事。(课文写了燕子、杜鹃、黄鹂、喜鹊、青蛙、蚂蚁准备过冬的事。)板书:燕子、杜鹃、黄鹂喜鹊、青蛙、蚂蚁三、分段读、想、批划,再自学1.自由轻声分段读课文,边读边批划:表明天气变化的词句。(或是季节变化)表明燕子、杜鹃、黄鹂、喜鹊各在哪儿准备过冬的词句。表明青蛙在哪儿准备过冬的词句。表明蚂蚁在哪儿准备过冬的词句。2.把找出的词句读几遍。四、分段学习课文1.学习第一段。指名朗读本段。理解:早晨,小蚂蚁来到树林里,它发现树林里有什么变化?(满地是落叶,感到有点儿冷,周围静极了。)从这些变化中你感觉到了什么?(秋天过去了,冬天来到了,朋友不见了。)谁能说说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冬天来到时,树林里的变化)指导读本段。(注意引导学生从“有点儿冷、静极了”等词和后一问句中体会语气)2.学习第二段。指名朗读本段。理解:这一段告诉了我们哪些动物准备过冬的情景?从哪里知道的?(燕子、杜鹃、黄鹂、喜鹊准备过冬的情景,从蚂蚁和喜鹊的对话中知道的。)读议小蚂蚁和喜鹊的对话。(从它们的对话中,大家知道了这几种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吗?”)结合课文理解“暖暖和和”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就用“暖和”?“这儿”指哪儿?(当地,现在生活的地方)。指导读本段。(联系插图,边看边体会,注意小蚂蚁仔细访问的样子和语气,喜鹊热心并高声回答的样子与语气。)3.学生自学第三段,教师引导归纳整理。出示小黑板,交代学习方法与要求。a自由轻声朗读课文。b看看这段写谁准备过冬,用一个词说一说。学生自学。讨论。你知道青蛙是怎样过冬的?冬眠是什么意思?从青蛙的话中,你知道它是怎样冬眠的?(整个冬天,睡在洞里,不吃不动)哪些词句写出了青蛙在洞里冬眠的好处?回读本段。(注意文中的问号、感叹号,体会对话的语气,先试读,再指名读。)4.自读第四段,看小蚂蚁怎样准备过冬。自学思考:小蚂蚁准备怎样过冬?联系比较:蚂蚁、青蛙在洞里过冬有什么不同?(蚂蚁在洞里过冬,但不是冬眠,要活动还要吃的,所以要准备过冬的粮食。)五、回读全文,总结课文内容1.自由朗读全文。2.说说课文中6种小动物,共有几种过冬的方法。3.教师总结。本文告诉我们,冬天到了,各种动物都用不同的方法准备过冬。如燕子、杜鹃、黄鹂飞到南方过冬。喜鹊就在当地把窝垫得暖暖和和地过冬。青蛙和蚂蚁都在洞里过冬,但青蛙是冬眠,蚂蚁在洞里不冬眠,还要准备虫子当粮食,好在洞中生活。六、完成练习1.分角色朗读课文。(小蚂蚁:天真好奇;青蛙:自信且答问耐心;喜鹊:平静和气)2.说说还知道哪些动物是怎样过冬的。教师也可简略介绍几种动物过冬的知识。3.介绍有关课外读物,要求课外阅读,以扩大视野,丰富知识。1. 谁知道“过冬”是什么意思?2. 教学反思:小动物过冬它是一篇自然常识故事,叙写了小燕子、青蛙、蜜蜂商量过冬的故事,告诉我们小燕子要避开严寒到温暖的南方去过冬,青蛙准备吃饱了之后钻进泥土里冬眠,蜜蜂则储藏了很多蜜在蜂巢里过冬,表明了不同的小动物具有不同的过冬方式,也体现出小动物之间的相互关心。在学习本课时,我注重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实践,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来进行,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从而使学生学得快乐,学得灵活。在教学本课时,我有以下的感受。一、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 二、 课前,我要求学生预习课文,查字典理解生字的意思,选择好的词语摘抄下来;查电脑了解动物过冬的多种形式。学生完成得很好,特别是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了解得很全面,在课堂学习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正确地理解了“冬眠”的意思,蚂蚁躲进洞里,蜜蜂躲进蜂巢都不能说是冬眠。二、老师的即时评价有效 “好、很好、你真棒”这样单纯的评价已经不被单独使用。因为究竟好在哪里学生不明白。现在老师使用的是即时评价,具有针对性和导向性,学生能够从教师的评价中受到启发,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比如在指导学生读小燕子的话时,我这样评价小朋友的朗读“从你柔柔的,带着担忧的语气中,我感受到小燕子对好朋友青蛙的关心。”其余学生听了,在朗读时也注意表现出关心和担忧。第二课 蜜 蜂课文作者是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以第一人称写了他所做的一个试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 课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首先写“我”听说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想做个试验;再写“我”试验的过程。过程大体是在自家花园蜂窝捉20只蜜蜂,在背上做上记号,叫小女儿守在窝旁,“我”走出二里多路,放飞蜜蜂。然后写“我”途中的观察和猜测以及试验的结果。结果第二天有17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先后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最后写结论:“我”尚无法解释蜜蜂为什么有辨认方向的能力。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在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作者观察、思考、试验的方法和探索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学习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写。2、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了解他们的意思和用法。3掌握“听说”和“尽管.但是”的用法和意义,能够准确运用 二、自主积累词语过程和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勤于观察、勇于实践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 2、会用“听说”和“尽管.但是”写句子。 3、通过学习课文,学习作者勤于观察、勇于实践的良好品质。难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时间:2课时 课前准备生字词卡片。师生共同搜集有关蜜蜂的资料。 第一课时交流资料,激趣导入教师引述。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板书课题。今天要探究的对象是蜜蜂。对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吗?把自己从书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桌互读,纠正错误。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a出示生字卡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b交流是怎么认识生字的,肯定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c指名多人次多形式地分段朗读课文,激发学生朗读兴趣。整体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细读感悟,经历探究学习第一自然段。a读一读。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b想一想。知道“我”想做个什么试验吗?c说一说。假如是你,你想怎样做这个试验?(可板书“试验”两字)学习第二自然段。a读一读。下面我们来仔细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样试验的,请读第二自然段。b画一画。画出能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语或句子。c写一写。请若干学生把画出的语句写到黑板上。d议一议。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句有没有全部找出?为了保证试验的成功,这些做法是否都是必须的?e.猜一猜。假如我们没读过下面自然段的内容,你觉得这些蜜蜂能找到家吗?理由是什么?f讲一讲。先指名学生复述这一自然段内容,然后同桌互述。课堂练习学习生字。a出示要写的生字:论、试、验、袋、证、概、阻,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b书写后,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评议学生写的字。抄写词语。第二课时复习导入听写上堂课所学的生字新词。说说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是怎么做的。要求不漏述试验的重要内容。试验结果怎样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精读课文,探究结果激励学生多遍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a自由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b指名读。你喜欢读哪一自然段,能读给大家听听吗?c教师激励:觉得自己能读得和他一样好的或比他更好的,可以站起来再读。感知主要内容。说说蜜蜂回家的只数和时间。讨论辨别。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两只,能不能说蜜蜂有辩论方向的能力?再读再思,深入理解。a两次回来的蜜蜂情况有什么不同?b结合课文有关内容想象一下:假如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回来的蜜蜂,中途中会遭遇到什么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可先让学生充分想象,再请多人次说)c其他同学评点他们的想象是否有道理。d教师深入引导:从蜜蜂回来时遭遇到的不同情况,你有没有感受到蜜蜂有着很强的辩认方向的能力?说说理由。赏读片断,表达感情教师引导。小蜜蜂真了不起!你们觉得小女儿告诉爸爸说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再想一想,当作者介绍“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时,口气又是怎样的?学生自读体会。指名学生多人次表演或表现性地分别朗读相关的两段,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感受。再思导疑,再激兴趣诱导生疑:读了第三、四、五自然段以后,同学们对蜜蜂具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是不是又产生了一些疑问?学生发问。(主要目的就是要诱发学生提出疑问,把兴趣拓展到课外的生活实践中去。)教师引读。我们来看看作者法布尔是怎么说的,好吗?学生多形式地朗读,或指名读,或小组读。教师再引。a对于法布尔所说,同学们还有什么想法交流吗?b学到这儿,同学们也许又产生了更多的疑问,让我们一起到书籍中,到生活中,用我们的实践和智慧去解决这些问题好吗?指导写字出示要写的生字:测、括、确、误、途、超,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学生组词书写书,用实物投影展示,评议优点或不足。教学反思 蜜蜂一课,讲的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可以飞回原处。法布尔决定做一个试验,来验证这种说法是否正确。通过试验,证明了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通过教学,我感受到这次我对蜜蜂这一课钻研的还比较透彻,把握住了课文的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在教学中比较适宜、清楚地加以了分析实在。只是我那种在课堂上对教案的实施,在时间上把握得不够好,随意性比较强,今后还有多加注意。同时,还要加强朗读方面的指导和训练。第三课 燕 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通过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写2、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了解他们的意思和用法。3、掌握“偶尔”的用法,能够造出正确的句子二、自主积累词语过程和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培养他们对美的事物的感受能力和观察事物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一、巩固生字,理解本课生词二、让学生懂得本课有层次地描写画面的特点;并通过有顺序地看图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象力。三、能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布置预习:自学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疑惑之处做上记号。查一查:俊俏烂漫赶集生趣偶尔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动物,空中的飞鸟,地上的走兽,水里的游鱼,但是稍不留心,它们就会从我们的眼前掠过,以至于想写它们的时候印象又很模糊,无从下笔。燕子是春天常见的一种动物(出示燕子的图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郑振铎爷爷写的一篇文章(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且看课文是怎样写燕子的,给我们以什么启发。教学生字“燕”:“燕”是个象形字,“廿”表示燕子的头,“口”表示燕子的身子,“北”表示燕子的翅膀,“灬”表示燕子的尾巴。书写各部分要紧凑。(学生在笔记本上书写4遍)。二、初读课文。1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燕子的哪些方面?读后四人小组自由讨论。2自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认清字形。(2)自由朗读课文,读顺句子,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它们的意思。(3)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3检查自读情况。(1)指名朗读生字词,注意边音“掠”,前鼻音“晕”、“杆”、“痕”。(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不添字,不漏字,不错读,不破词破句。随机点评,并说说下列词意:俊俏烂漫赶集生趣偶尔。4、指导朗读下列句子:千万条柔柳展开了鹅黄色的嫩叶。还有几只横掠过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6、齐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燕子的哪些方面。板书:外形飞行栖息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轻声朗读,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板书:外形2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燕子的外形的?(羽毛、翅膀、尾巴)3出示,观察燕子的外形图。边观察边填空:()的羽毛,()的翅膀,()的尾巴,这就是()的小燕子。4教师点拨:(1)“一身乌黑光亮”:着重看图。(2)“一对俊俏轻快”:、着重理解“俊俏轻快”;、指导朗读;、范读;、齐读;、代入句子读。(3)“加上剪刀似的尾巴”:点图指出。5指名学生有感情地读出前半句,并引读出后半句:活泼机灵的小燕子。6小结:这一段从羽毛、翅膀和尾巴这三个方面写出燕子活泼机灵的外形。板书:活泼机灵7集体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设疑:至少燕子飞行与栖息的乐趣,我们放到下一课学习。四、指导书写生字:俊拢翼偶1观察字形,提出注意点。2在习字册上描1临1。五、作业:1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新词。注意“聚”、“痕”的写法。2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2通过朗读、观察和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齐读课题),这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让我们再次来欣赏小燕子可爱的外形。2齐读第一自然段。二、学习第二自然段。过渡:听了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读,老师仿佛真的看到了那一只只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1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画出有关描写小燕子的句子来。2组织交流: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3紧扣中心句,学生轻声读描写“春光”的句子。4比较句子:原文(略)二三月间,风吹着柳,雨下着,柳树展开叶子,草、芽、花聚拢来,形成春天。两者相比,你更喜欢哪种写法?你认为原文好在哪里?5反复朗读体会好的词语,指导朗读。6指名读,齐读。过渡:在这烂漫无比的春天里,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为春光增添了生趣。(板书:增添生趣)它增添了哪些生趣呢?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学生带着上述问题默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2出示在空中掠过的燕子。(1)这幅画画的是什么地方的燕子?课文中哪些句子是描写这幅画面的?(2)哪些词语写出了小燕子给春光带来生趣?学生回答后板书:掠(3)指导朗读佳词佳句。(出示描句子,在佳词佳句的下面加注着重号)。(4)同桌对练读(读出精炼的词语来)。(5)指名读,集体读。3小结:这是写在空中掠过的小燕子为春光增添了生趣。过渡:那湖面上飞行的燕子又是怎样写的呢?4投影出示湖面上飞行的燕子。迁移学法。(1)小小组照上述学法,抓住重点词、句朗读,自学描写湖面上飞行的燕子的内容。(2)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读,朗读时可加上模仿的动作与姿势。板书:沾(3)指名学生读,齐读。(适当点评)5小结:这两幅画面描写的是飞行的燕子为春光增添了生趣。6、学生再次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加深理解。7、分角色朗读:女生读,男生默读;反之。8、集体看图自由背,指名背,集体背诵。四、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过渡: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它飞呀飞呀,飞倦了,落在那横着的电线上,远远看去像什么呀?板书:落1指名学生说。要求能讲把比作。结合出示“五线谱”图案。2书上也是这样写的。集体朗读第四自然段。(1)看图,重点指导朗读比喻句。(2)通过朗读体会画面景象。3比较句子:出示:电线杆之间连着的几根细线电线杆之间连着的几痕细线指名读句,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课文中的“几痕细线”好在什么地方?4出示难理解的句子: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春天的歌。(1)一支什么样的歌?(赞美春天的歌)(2)赞美春天什么?(学生联系课文发挥想象,自由纷说)5朗读第三、四自然段。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课后习题4,说说所填词语的意思。六、作业:1根据课文填空,再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下所填词语的意思。(见课后习题4)。2背诵课文。板书设计:3燕子外形活泼机灵飞行掠沾栖息落增添生趣教学反思:燕子这是一篇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我主要要抓住重点词语,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理解,这堂课气氛较活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我从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入手,激发学生阅读动机,再到组织学生自读交流,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平等参与者,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同时我适当点拨,为学生的思维起着“搭桥引路”的作用。然后我又巧妙的创设说话情境,让学生们运用写作方法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投入听说训练中,从而学得更扎实,更灵活,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了写作水平。第四课鸟的语言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 通过学习告诉我们鸟类也有自己的“语言”,只是我们听不懂罢了。如果人类掌握了鸟的语言,就可以与他们更好的沟通,与鸟类和睦相处。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写2、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了解他们的意思和用法。3、学习“而已” 和“大概”的用法能够造出正确的句子。二、自主积累词语过程和方法:分角色朗读回话,了解会话的主要内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明白鸟类也有自己的“语言”,我们要与它门和睦相处。教学重点: 一、 巩固生字,理解本课生词 二、 分角色朗读回话,了解会话的主要内容、。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 1、导入: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最重要的工具,假如我们人类不掌握语言的话,那很难沟通。语言对人类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动物也不例外,动物也有自己的语言,今天我们学习鸟的“语言”。 2、生字 Qín lí yù shòu 禽(禽兽) 离(离开) 寓(寓言) 兽(禽兽)Céng kng gng din 曾(曾经) 恐(惊恐) 巩(巩固) 典(词典)Qú kuò kung kuàng曲(歌曲) 扩(扩音器) 旷(旷课) 矿(矿物)Yng w cí xióng 鹦 鹉 雌 雄(雌雄)3、词语 只是:仅仅是,不过是。 惊恐:惊慌恐惧。 (你看她一脸惊恐,一定是遇到了可怕的事情) 和睦:相处融洽,互谅互让。4、语法: “而已”:助词,陈述句末尾用。“而已”或“罢了”。往往有把事情往小里说的意味,前面常常有“不过”“只是”“无非”等词。 例如:“我不过说说而已,你千万不要当真”。 “这只是一个玩笑而已”。 “免得”:连词,用在表示目的的复句的后一分句的开头。第一分句提出应该怎样做,才可以避免“免得”后面所述情况的发生。“免得”后面的词位主谓短语或动宾短语。例如:“这件事一定要弄清楚,免得大家担心能。”“而已”:罢了,如此而已。 例句:我只不过随便说说而已,不用那么认真。 “免得”:以免,多问几句。 “我在说明一下,免得引起误会。”分析课文: 鸟的“语言”这篇课文是用对话的形式描写的一篇课文,因此,在教这篇课文时,注意语言的运用,先让学生来读一遍,然后由教师来,对读错的词语进行纠正。再让学生以对话的形式读一遍,让学生掌握对话的形式,再由老师进行讲解。加强巩固:为了让学生学得更好,知识掌握得更牢固,先带学生一起复习所学的内容,用听写词语,提问的方式来巩固知识,最后布置作业和做练习。 练习:课后练习: 1题 同步练习: 1题和2题教学反思:鸟的“语言”它是一会话课文,用对话的形式告诉我们鸟类也有自己的“语言” 只是我们听不懂罢了。在学习本课时,我注重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实践,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来进行,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从而使学生学得快乐,学得灵活。在教学本课时,我有以下的感受。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课前,我要求学生预习课文,查字典理解生字的意思,选择好的词语摘抄下来;学生完成得很好,特别是不同动物的鸟叫声说明了鸟有语。课堂学习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现在老师使用的是即时评价,具有针对性和导向性,学生能够从教师的评价中受到启发,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第五课 身边趣事二内容: 这篇会话讲的是几个小朋友休息时的谈话,主要讲了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两件有趣的事。三目的:(1)知识与技能:1.掌握生字会读、会写。认识“晕、铝”2个生字。 2.掌握词语,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学习 词语“比还”和“竟然”的用法,能够造出正确的句子。 4.能够准确的流畅朗读课文。(2)教学过程与方法:1、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学生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积累词语。 2、在朗读感悟中培养学生探究语言文字的能力。 3、使学生能用自主合作的方式探究文本。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课文围绕身边的趣事展开,已在引起学生的共鸣,启发他们的思维从而激发同学们口语表达的兴趣。四教学重难点:重点: 1. 读准生字并识记生字的字形、掌握词语 2.熟读课文。 3.学生能独自完成练习。难点: 将自己遇到的趣事有条理的讲给别人。 五教学具: 生字卡、词语卡、学生。六课时; 一课时教学内容(过程) 导入:我们的生活中总是充满了很多有趣的事情,每个人也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老师讲一两件自己身边发生的有趣事件,然后让学生也讲一下自己身边的趣事,都完了以后,进行讲评一下,再引课文。生字:Mán mn chuàn lián 瞒(隐瞒) 满(满意) 窜(乱窜) 帘(窗帘)Zhi cn cn shèn窄(狭窄) 惨(惨败) 参(参加) 渗(渗透)Jìng竟(竟然):表示处于意料之外. 例:都以为他一定不答应,谁知道他竟然答应了.Jìng jìng jìng 竞(竞争) 境(环境) 镜(镜子)Yu yu尤(尤其):副词:表示更进一步 优(优秀)(优点)Chú yóuyù yu厨(厨师)(厨房) 犹豫 忧(忧伤)Xiàng yn l l像(好像) 晕(头昏) 铝(铝丝) 侣(伴侣)词语窜:乱跑尤其:表示更进一步.例:我喜欢各种球类运动,尤其喜欢足球. 手舞足蹈:双手舞动,两只脚也跳起来,形容十分高兴的样子.语法“比还”:表示前者比后者程度加深.例如:达瓦比我吃得比我还快. “今天比昨天还冷.” 它比我还惨.”竟然":副词,表示没想到事情是这样,出乎意料之外. 一般情况下,可以互换. 例如:没有想到他竟然(居然)这么早到了, “他竟然(居然)这么短的时间就画完了. 多音字: Zhuàn 转动转 zhuán 转身 Zhuài 转文五,分析课文: 本课文主要是以对话形式或聊天形式所描写的课文,因此先让学生以对话的形式念一遍课文,找出他们读错的地方,进行纠正,讲一下课文的大概意思,.六,巩固知识: 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巩固知识,对所学的知识以听写,提问的形式来巩固知识,再做一些适当的联系.七.布置作业 1.听写词语 2.课后练习 1题和2题 3.同步练习 1题和3题 4题教学反思:第六课 养 花一、教学设计说明: 1、教材分析: 养花是老舍先生1956年给报刊写的一篇散文,刊载在1956年12月12日的文艺报上。通过写养花的过程,表达了养花的乐趣: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本文内容通俗易懂,层次清楚,句和句,段和段之间连接紧密,过渡自然,逻辑性很强。是可以让学生细细品味,感悟生活的好材料。 2、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借助工具书基本上可以自行阅读,并初步感知课文大意,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比较容易,但是如何在了解作者内心世界的基础上,获得属于自己的良好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取向,是一个难点。需要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认读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5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以及预习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 1、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学生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积累词语。 2、在朗读感悟中培养学生探究语言文字的能力。 3、使学生能用自主合作的方式探究文本,同时对老舍养花提出一些疑问,或者提出自己对养花的看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养健康向上的情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4、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搜集关于老舍养花的资料三教学课时三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你家中有花吗?谈谈你的感受。二、检查预习。1、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2、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你说说老舍先生为什么要养花?他从中体会到什么乐趣?三、通过读课文,给课文分段。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可以分几段?每一段讲了什么意思?2、讨论:课文可以分三段。(1)(26)(7)四、抓住重点,理解课文内容。1、“奇花异草”是什么意思?作者养的花草有什么特点?为什么?2、“置之不理”什么意思?“自生自灭”什么意思?作者“摸着了一些门道”,这些“门道”指什么?3、作者为什么说他“可得感谢它们”?用课文里的话说一说。因为作者因为养花而受益:有益身心,胜于吃药。4、全家动员抢救花草时,十分紧张,使人“腰酸腿疼,热汗直流”,你认为作者是在抱怨养花的劳累吗?为什么?5、什么是“秉烛夜游”?6、为什么作者“也有伤心的时候”?7、作者认为养花究竟有哪些乐趣?五、作业1、熟读课文。2、试背最后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练习给课文编提纲。2、练习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学习生字。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2、齐背最后一段。3、检查生字读音。4、指导识记字形。二、再读课文,概括中心。1、提出要求: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些部分写了“喜”“笑”?哪些地方写了养花的“忧”“泪”?哪些地方写了养花的“须劳动”“长见识”?2、自由读课文,讨论。3、讨论交流。4、概括中心思想。三、练习给课文编提纲。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怎样安排材料的?2、讨论交流。()文章题目:养花()文章中心:作者通过自己的养花实践切身体会到了养花的种种乐趣。()材料安排:a、把养花当作一种乐趣。b、具体讲养花的乐趣。c、总结养花的乐趣。四、指导“置之不理”造句。五、指导朗读、背诵。1、范读。2、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3、练习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六、作业:1、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2、练习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练笔,写一种你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