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 13.1 分子热运动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18843655
资源大小:218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 13.1 分子热运动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感知目标学 习目 标知识目标分子热运动1.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非常小,在一般物体里含有的分子数非常多2. 能识别并会解释扩散现象,知道扩散现象表明了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 知道分子间存在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有关,知道一些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实例能力目标1 理通过演示实验,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使学生知道,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3、通过将分子间作用力与弹簧的弹力类比,使学生了解分子间既存在斥力又存在引力。情感目标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微观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2 用实验和多媒体教学素材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可以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 点难 点重点:知道分子动理论的三个基本观点和相对应实验事例,并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进行解释对分子间作用力的理解,以及用微观理论定性解释宏观现象学法点拨:学习本节内容,应注意以下过程和方法器材烧杯、红墨水、清水、热水、香水、乒乓球、集气瓶、NO2气体、铅块、多媒体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备标注启动课堂一引入新课上一章中的滚摆实验说明了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但是大家也看到了滚摆上升的高度一次比一次小,最终停下来。滚摆的机械能哪里去了? 一个乒乓球在地面上往返跳,最终停下来,乒乓球原来具有的机械能哪里去了? 一粒飞行的子弹具有动能,子弹打中物体后留在物体内,子弹原有的机械能哪里去了? 这些物体的机械能没有了,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枣内能。内能,顾名思义,这种能一定在物的内部。所以我们先学习物质内部的结构。.学生思考、讨论创设情境,设计悬念导入。 自主学习一、 自学课本,完成学习导航 2、 分子有多小?你能举例说明吗?3、 分子很小,我们无法看到分子的运动,你能用实验间接的反映出分子的运动吗?4、 你能总结什么叫做扩散现象?气体间、液体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固体间能发生扩散现象吗?举例说明。5、 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是什么?你能设计实验说明吗?6、 举例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7、 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什么情况下表现为引力,什么情况下表现为斥力?你能设计模型展示给同学们看吗?8、 通过本节的学习你得出了什么结论?学生自学,完成提纲“知识导航”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精讲展示一、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探究发现,分子很小,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 1cm3水大约有3.3×1022个水分子,若把它平均洒在地球表面,平均每平方厘米有6000多个水分子。 若把水分子和乒乓球相比,就好像拿乒乓球和地球相比。 1标准大气压下,1cm3的任何气体约有2.7×1019个分子,让这些气体分子从容器中跑出,如果1s跑出1亿个,约需9000年才能跑完。二、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录像:NO2气体与空气间的扩散过程(flash课件)录像:硫酸铜扩散过程。录象:锌在铜表面的扩散过程。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所以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剧烈学生设计:红墨水在冷水和热水中的扩散比较。三、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学生举例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住测力计的读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有什么变化?解释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小组讨论,解决组内疑难,准备展示师生精讲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探究能力 板书设计1、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接触时,互相进入对方的现象。2、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4、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学生归纳课堂小结、归纳重点、技能迁移同学们写作业时,常会用透明胶带把错误处揭去,操作时往往要把胶带用手抹几下使之与纸贴紧,才能揭干净,这是为什么?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小组订正答案展示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