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利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doc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浅析水利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浅析水利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 摘要:钻孔灌注桩能够适应各种各样的地质条件,在施工中操作简便,并且设备成本低,因此,此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类桩基的工程建设之中。钻孔灌注桩工程是隐蔽工程,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无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使整个工程的质量及其进度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水利工程中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水利 钻孔灌注桩 施工 中图分类号:U443.15+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钻孔灌注桩的水下混凝土灌注是成桩的关键环节。钻孔灌注桩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的和复杂日常需护壁的地质情况。目前, 此工艺正日益完善, 但往往由于工艺不当, 断桩、堵管、夹泥、蜂窝、少灌等质量问题也时有发生。顺序以浮吊移动方便为准, 一般常将船头(尾) 对准钢管。因此, 运用科学、实用的混凝土灌注工艺以确保工程质量显得极为重要。 一、水利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桩技术 水利施工过程中的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对桥梁上部结构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决定了桥梁工程完成后的使用性能,因而要保证桥梁的施工质量及使用性能,必须要熟悉钻孔灌注桩施工工序,控制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过程一般概括如下: 首先确定设计桩位及桩径,常用桩径有800mm,1000mm,1200mm 等,然后根据需要用螺旋钻、振动钻、冲抓锥钻或旋转水冲钻等各种形式的钻机在设计桩位上钻孔,清理干净孔底的残渣后进行安放钢筋,一切安排妥当后进行混凝土浇筑。钻孔灌注桩上述施工工序中的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将会影响整个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因此,必须仔细了解钻孔灌注桩施工工序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施工,防止质量问题的出现,及时有效地完成桩基施工任务。 1、施工准备 原材料的质量是影响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在原材料的选用和检验方面要科学合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执行,在此基础上选料还应与桥梁所处特殊环境及工程相关要求相符。例如,为了防止因混凝土流动性较差造成的堵管问题,一般选用卵石、石子含泥量不大于2;在进行深桩混凝土的浇筑时要加适量缓凝剂,这是因为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一般为3 到5 个小时,而深桩灌注则需要5 到7 个小时,因此应加适量缓凝剂延长混凝土初凝时间。 2、打桩施工流程 打桩按顺序不同可分为:由中间向四周打,由中间向两面打及由一侧向单一方面打三种方式。不同的打桩方式优缺点各不相同,打桩速度及桩基质量也不尽相同,打桩的操作一般历经三个过程,首先是首批灌注,然后是后续灌注,最后是后期灌注。在第一过程中,必须注意灌注量以及导管和桩直径的相关关系。一般来讲,孔径越大,其灌注的量也大,随着灌注量的增大,其搅拌的时间也逐步增多,这样最容易发生离析,在首批灌注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导管堵塞现象,其中原因基本如此。冲击钻进成孔工艺中,采用直径为10m 铸钢件十字形冲击钻头,正循环冲击钻进,泥浆护壁成孔工艺。开钻时,首先向护筒加入一定数量的黏土、清水、膨润土和碱面,用小冲程高频率的冲击方法进行钻进,以达到造浆护壁的目的。其技术参数为:冲击行程10m15m,冲击频率l0 次/minl5 次/min。 二、在施工过程中钻孔灌注桩常见的一些质量问题及其控制措施 1、缩颈。桩周土体在桩体浇筑过程中产生的膨胀,清孔不彻底,孔中水头下降。对孔壁的静水压力减小等可能造成缩颈现象的发生,是灌注桩常见的质量问题。缩颈的处理主要是控制泥浆比重,用优质泥浆,降低失水量,注意及时、认真清孔,另外还可以在导正器外侧焊接一定数量的合金刀片。在钻进时起到扫孔作用,这些都可以有效的控制缩颈现象的发生。 2、导管进水。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有时会由于上提导管过量,接头部分产生漏水 造成混凝土离析、流动等事故,针对导管进水问题应该混凝土浇筑之前检查导管 并对漏水部位进行防水处理,必要时要重新设置、更换提出导管。清除不合格混凝土,用小型水泵将水抽出后再进行重新灌注。 3、断桩。断桩产生的原因很多,如导管提升过高,导管底部脱离混凝土层; 混凝土拌和物发生离析使桩身中断; 灌注作业时间过长,早批砼已经初凝 下部的水沿着导管壁顶破表层混凝土面上升,未作好处理,将含有沉渣的表层包裹,形成断桩。断桩的处理措施主要有: 选用有足够的、能承受其自重和盛满砼的重量的抗拉强度导管; 施工中尽量避免不当操作,及时处理导管提空和混凝土卡管现象; 合理采用冻结法,桩外周围钻孔并放置冷凝管 形成冻土帷幕 处理断面; 浇灌前进行导管水密性试验,并严格控制导管的埋深与拔管速度,并及时测量砼的浇筑深度,防止断桩。 4、钢筋笼上浮。钢筋笼上浮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在清孔的过程中孔内残留下大量的泥块以及泥皮,这些泥块以及泥皮随着混凝土浆面不断的上升,导致泥块堵塞在钢筋笼底部。发生钢筋笼上浮现象时的解决办法: 在成孔前首先注重检查其最下部的套管的内壁,假如有大量粘着物堆积时,要及时进行清理。假如确认已发生变形的现象,一定要采取修补,当成孔结束后用大锤式抓斗反复升降,丢掉在管内壁上堆积的土砂保证孔底处于水平状态。 三、钻孔灌注桩在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1、加强对地质情况的调查和研究 钻孔灌注桩在施工中比较容易发生质量事故, 除操作不当引起的事故外, 有很多是由于地质条件复杂, 或者对地质情况的特殊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造成的, 因此在施工中应加强对地质条件的调查和研究。在施工中应充分调查和研究下述地基条件: 持力层的强度和深度、有无砾石层或卵石层及其粒径的大小、持力层以上的各土层的软硬及其特性、地下有无障碍物等。只有对以上各种地质情况充分了解, 才能比较合理、科学地选择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 同时对容易出质量事故的地层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 2、偏差的控制 灌注桩成孔施工的允许偏差应满足规范要求: 单桩、条形桩基沿垂直轴线方向和群桩基础中的边桩, 其桩位允许偏差应控制在d/6且不大于l00 mm; 条形基础沿轴线方向和群桩基础中间桩, 其桩位允许偏差应控制在d/4且不大于150 mm。因为已经成桩的钻孔桩事后是无法进行纠偏的, 所以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桩位偏差。经基础开挖以后, 如果发现有桩位偏差不能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则必须采取补救措施。一般情况下, 如果偏差不是很大, 设计会考虑加大承台或地梁等技术措施进行处理; 如果偏差很大, 一般只能采取补桩进行处理, 而补救起来也很困难, 因为此时基础已开挖, 给机械设备的安装、移位、施工操作等都会带来极大的不便。为了有效地对桩位偏差进行控制: (1)要把好测量关, 每个桩位必须复核, 避免机组人员采用“十”法进行定位开钻; 最好使用全站仪进行测放, 因为使用经纬仪和钢尺容易发生人为的误差或错误。 (2)安放钢筋笼时在顶笼4周必须设置砂浆垫块,防止钢筋笼偏位, 因为桩位偏差一般是以钢筋笼的中心作为桩中心来进行验收的。 四、结语 灌注桩施工混凝土的浇筑与一般混凝土施工的浇筑程序及控制要点有很大差异。与一般混凝土浇筑相比,灌注桩施工工序更为复杂,技术要求更高,若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就极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工程质量事故。尤其是对于水利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水下混凝土成桩后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很难进行挽回,对上层结构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水利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进行更深层次地探讨,加强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 李艳丽,雷学通,胡忠秋. 浅论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质量控制J. 内蒙古水利. 2010(04) . 2 潘贵军. 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J.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7(08) . 3 屈星火. 水利施工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探究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11) .-最新【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