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分化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的影响分析.doc
-
资源ID:18858469
资源大小:35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农户分化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的影响分析.doc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农户分化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的影响分析农户分化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的影响分析 摘要:笔者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以河南省4个试点县(濮阳县、杞县、固始县、汝阳县)的调查材料为依据,对影响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职业分化和经济分化程度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在可观测变量中,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农业劳动力人数、宅基地使用权稳定性的认知等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效应。因此,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政策要注意区分不同阶层农户特点,积极促进农户各阶层职业结构的合理化。 关键词:农户分化;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结构方程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20314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1YJC790249);河南省软科学计划项目(132400410883);郑州市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支持项目(121PPTGG464;131PRKXF448)。 作者简介:杨应杰(1967- ),男,河南临颍人,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14)01-0038-06收稿日期:2013-01-08 引言 宅基地是农户安身立命之本,与农户的生活保障息息相关。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选择,是增加农户家庭收入、实现农村建设用地合理高效利用的必然要求(杨华,2010)。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户职业类别、收入水平不断分化,形成了不同的农户阶层,农户对于宅基地使用权的感情和价值认识也发生了重大改变,这必然会影响到他们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认知与行为决策。 随着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试验工作的不断推进,学术界从公平和效率(诸培新 等,2009)、制度经济学(朱新华 等,2009)、激励机制(邱道持 等,2008)等视角对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众多研究认为,多种因素能够影响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及行为决策,如非农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宅基地距县城距离、流转政策的了解程度、户主年龄、户主学历(赵国玲 等,2009)、家庭人口数、宅基地数量(赵侠,2008)、农户经济收入、农户经营水平、城市劳动力市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王英,2008)等。徐倩等(2010)在对山东省齐河县农村宅基地使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社会意识、经济意识与思想意识三个角度分析了影响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的因素。魏凤等(2011)以天津市宝坻区为样本、南亚刚等(2010)以吉林市农户为样本、赵国玲等(2009)以武汉市江夏区和黄石市为样本,对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得出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与区位条件、农户家庭属性及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结论。 综上所述,学者们从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社区环境等视角,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然而,那些影响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的潜在变量,难以直接观察与分析,运用传统模型往往不能妥善解决问题,而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则较为稳妥。因此,本文利用河南省4个试点县(濮阳县、杞县、固始县、汝阳县)的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来分析农民分化的类型和程度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所产生的影响,以期为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一、假说提出及模型构建 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国内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现实情况,将影响农户意愿和行为的因素分为农户分化特征、农户个人特征、农户家庭特征、流转组织约束特征与农户养老保障特征等几个方面。 1.假说提出 H1:农户分化特征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潜在意愿具有正向显著影响。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使农户职业类别逐渐多样化、收入来源逐渐多元化,原本高度同质的农户逐渐出现了分化,这必然会使他们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价值认识发生变化,也必然会使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价值产生差异。 H2:农户个人特征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潜在意愿具有正向显著影响。 农户个人特征主要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健康状况等。从理论上讲,男性思想趋于活跃,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潜在意愿较强,女性则相反。随着农户年龄增长、婚姻状况及健康状况变化,他们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一般也会逐渐降低,从而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需求意愿也会减弱。通常,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户具有较强的经营意识与能力,视野会更开阔,对制度创新所蕴含的盈利机会的认识和把握会更准确,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预期会更高。 H3:农户家庭特征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潜在意愿具有正向显著影响。 家庭特征主要包括家庭总人口、非农收入比重、宅基地数量等。一般而言,以经商或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家庭收入水平处于中等以上、宅基地数量较多的农户,对生产性信贷的需求较强,转出宅基地使用权的意愿会更强。 H4:农户宅基地流转组织约束特征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潜在意愿具有正向显著影响。 在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中,相关配套中介组织是否完善、流转程序的规范程度等制度环境,必然会对农户宅基地流转的意愿产生影响。 H5:农户养老保障特征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潜在意愿具有正向显著影响。 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民的一项长期而有保障性的土地财产权利,具有极强的保障功能。农户在养老等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的后顾之忧,必然会影响到其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陶纪坤,2011)。 2.模型建立 第一步,根据上述假设构建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潜在意愿的结构方程理论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 ),如图1所示。 第二步,建立可观测变量与潜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结构模型,该模型由测量方程和结构方程两部分构成(荣泰生, 2009)。具体模型可表述为 式中,X表示由外生指标组成的向量,Y表示由内生指标组成的向量;和分别为X、Y测量上的误差;x表示指标X与潜变量的关系,y表示指标Y与潜变量的关系。表示外生潜变量,表示内生潜在变量;与分别表示外生潜变量对内生潜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构系数矩阵;为残差项。 第三步,构建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分析模型。具体内容如下 3.变量定义 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潜在意愿的选择是一个非连续、多项无序型变量,本文将其取值限定为1,3,即“农户宅基地使用权净转入”定义为 y=1,“农户既不转入也不转出宅基地使用权”定义为 y=2,“农户宅基地使用权转出”定义为y=3。各自变量的具体定义如表1所示。 二、数据来源和基本情况 1.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农地金融课题组于 2012年10月12月对河南省濮阳县、汝阳县、杞县、固始县农户进行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80份,收回问卷460份,其中有效问卷439份。在选择样本点时,主要基于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频繁、非农就业机会较多、农民分化现象明显等方面的考虑。为了更好地反映农民分化特征差异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的影响,在数据资料的收集过程中,本研究选用了问卷调查法和参与式农村评估法(PRA,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 2.样本基本情况 样本涵盖河南省4个试点县8个乡(镇)16个自然村(庄)的439个农户。样本中,女性239人,占54.4%,男性200人,占45.6%;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73人,占16.7%,高中文化程度者222人,占50.6%,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144人,占32.7%。 三、模型检验 1.样本的信度、效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农民分化特征等潜变量及年龄、性别等可观测变量进行信度分析(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调查问卷潜变量Cronbach sa值在0.7330.893之间,整体Cronbach sa值为0.908,说明各项测量指标的一致性较强。同时,本研究对潜变量的观测指标采用主成分因子与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方法进行了分析,可观测变量标准因子载荷系数在0.6左右,仅有“对社会养老的了解”这一个变量载荷小于临界值0.5,说明诸潜在变量的结构效度良好。 2.探索性因子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了KMO样本测度及巴特立特球体检验(Bartlett s test),结果显示:KMO的值为0.849,大于临界值0.7;巴特立特球体检验的X值为1168.534且P<0.001。这说明母群体的相关矩阵之间有共同因素存在。同时,模型相关系数矩阵的系数值均大于临界值0.3,说明模型变量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适合做因子分析。 3. 验证性因子分析(CFA) 4.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本研究选取2/df(相对卡方)、RMSEA(近似误差均方根)、NFI(规范拟合指数)、CFI(比较拟合指数)与TLI(TuckerLewis系数)五类指标来评价模型与数据的拟合优与劣。五类指标绝对与相对拟合指数均达到了建议值的要求,说明测量模型与数据的总体拟合情况较好(详见表4)。 四、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分析 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农民分化特征、流转组织约束、养老保障特征等5个潜变量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影响的路径系数分别为 0.357、0.648、0.634、0.295和0.482(如图2所示)。这进一步证明了5个潜变量和流转意愿之间的假设关系。由图2可以看出,农户的家庭特征因素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的影响最大,农民分化特征的影响次之。 1.个人特征 个人特征的可观测变量中,农户年龄与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呈负相关关系,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大,农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逐渐减弱。一般而言,年龄较大的农户思想观念相对保守,有一种安土重迁的想法,更倾向于不转出宅基地。文化程度与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呈正相关关系。农户文化程度越高,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越强,其中创新意识较强的,大都会利用农闲时间外出务工,他们更愿意把自己宅基地的使用权通过部分或者全部流转来提升家庭收入水平。性别、婚姻和健康状况这3个可观测变量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的影响则不显著。最可能的解释是,由于特定地区受到固有的内、外环境的影响,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出现了趋同,进而消弭了性别、婚姻、健康状况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影响力。 2.家庭特征 家庭中农业劳动力人数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的影响在5%统计水平下显著,且呈负相关,表明农业劳动力较为富足的家庭,转入宅基地使用权的意愿更强。非农业收入比重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的影响在 10%水平下显著,且呈正相关,说明随着非农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的增加,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由弱变强。 3.农民分化特征 职业类别和职业分化程度两个变量均在5%统计水平下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有正向影响,经济分化程度变量则在 10%水平上显著。由标准化路径系数可知,职业分化程度与经济分化程度每提高1个单位,农户进行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概率就分别增加 0.394 和 0.358个单位。这说明职业分化程度和经济分化程度越高、非农收入比重越高,农户的收入来源就越广,他们对宅基地使用权的依赖程度就越低,在一定程度上就会促使他们把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出去。 4.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组织约束 在反映该潜变量的3个可观测变量中,只有对宅基地产权稳定性的认知这一变量在10%水平上具有显著影响,而有无流转中介组织和是否签订书面流转合同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的影响则不显著。可能的解释是,在调查区域内,宅基地的流转范围大都在本行政村内,在当前农村尚处于熟人社会的状态下,村规民约等非正式制度对农民宅基地流转等行为具有较大约束力。 5.养老保障特征 在反映养老保障潜变量的可观测变量中,宅基地使用权在养老保障中的作用这一变量在5%水平上显著,且呈负相关关系;是否参与社会养老保障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的影响在 5%水平上显著,且呈正相关关系。这表明在当前农村社会保障不太完善的状况下,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民一项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财产权利,相当部分农户对宅基地有着经济上、精神上的依赖。 五、政策建议 根据实地调查资料及回归分析结果,本文特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持续开展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试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这一金融产品的创新应与我国现阶段农户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如经济发达、农户经商创业较活跃并且流转较为规范的村镇进行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试点,通过差异化的产品供给(如差异化的流转模式、额度、时间等)来满足农户多样化的宅基地使用权需求,试点成功后逐步推开。 第二,逐步弱化宅基地的养老保障功能。宅基地是农户祖祖辈辈安身立命的根基。对于非农收入比重较小的打工农户与纯农户而言,宅基地使用权的转出,不仅会使当代人承担家庭的生存风险,还会给下一代的生存带来风险。无论是基于经济角度,还是从社会理性角度,他们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态度都相当谨慎。因此,只有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才能把更多农户从依靠宅基地保障的状态下解放出来,逐步还农村宅基地以资产要素的本来属性,以更好地发挥其经营价值。 第三,完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相关制度。一是优化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制度环境。根据农户分化特征差异及农户对宅基地使用权的依赖性与认知差异,细化、优化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政策,从而提高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整体效率。二是促进农户职业阶层结构的合理分化。通过提高农村劳动力职业技术素质,培育不同阶层农户独特的资源禀赋优势,为农民分化创造条件,从而更好地促进宅基地使用权流转。 参照荣泰生(2009)的研究,Cronbach sa达到0.6以上就可接受。 参考文献: 南亚刚,陈景升.2010.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分析以吉林市为例J.商业经济(11):14-16. 邱道持,赵亚萍,石永明,等.2008.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激励机制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0):136-140. 荣泰生.2009.AMOS与研究方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陶纪坤.2011.新农保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分析J.经济纵横(10):45-50. 王英.2008.城郊农户农地流转的意愿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魏凤,于丽卫.2011.农户宅基地换房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天津市宝坻区8个乡镇24个自然村的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12):79-86. 徐倩,夏敏.2010.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山东省齐河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1):11394-11396. 杨华.2010.农村宅基地流转与小产权房的困境及出路J.探索与争鸣(8):52-53. 赵国玲,杨刚桥.2009.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湖北二县市的农户调查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2):1121-1124. 赵侠.2008.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杭州: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诸培新,曲福田,孙卫东.2009.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公平与效率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5): 26-29. 朱新华,柴涛修,陈利根.2009.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改革的制度经济学解析J.中国土地科学(4):34-42. (编校:沈育)-最新【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