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昆明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项练习(人教).docx
-
资源ID:18865499
资源大小:49.18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2022学年昆明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项练习(人教).docx
云南省昆明实验中学第二章声现象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项练习(2021-2022学年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1、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而在飞船舱内却可以直接对话,其原因是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C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 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2、夏天,我们通常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发出的嗡嗡声,这种声音是由于A蚊子翅膀振动发出的 B蚊子细嘴尖叫发出的C蚊子小腿抖动发出的 D蚊子腹部鼓动发出的3、如图所示,两个中学生用细棉线连接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对该实验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用“土电话”通话、表明固体能够传声B用金属丝代替细棉线听到的声音更大此,这是因为金属丝振动得快C液体可以传声D实验时若不张紧棉线,对方就听不到由“土电话”传来的声音4、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是( )A. 铁 B. 水 C. 真空 D. 空气 5、人能够听到声音所具备的条件是 A有振动物体就能产生声音 B振动在入耳的感觉范围内就能听到声音C有声源、有声的传播物质、同时振动在入耳的感觉范围内 D以上说法都不对6、下列几个实验中,能用来探究声音产生条件的是: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少。B.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C.把两个圆纸盒用棉线做成一个“土电话”,可以实现10米内对话。D.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子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现象的 不同。7、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振动的空气柱一定在发声C在10m2的小房间里说话听不到回声,是因为“空间小,没有产生回声”D在同一宇宙飞船的太空舱内,两名宇航员可以直接对话8、自行车的车铃响时,用手握住车铃就听不到铃声了,这是因为( )A .车铃发出的声音被手全部吸收了。B.车铃发出的声音被手 挡住无法听到。C .车铃被握住后停止振动不在发出声音D. 以上说法都不对。9、人在池塘边的脚步声会吓跑附近水域的鱼,声音传播的主要途径是 ()岸空气水鱼空气水鱼岸空气鱼岸水鱼10、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有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它发出的声音B月球上的宇航员可直接用语言交谈C不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 D以上说法都不对1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13、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若从玻璃钟罩内抽气,铃声明显减弱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D拨动吉他的琴弦时,琴弦看上去好象变粗了14、在敲锣时,停止对锣的敲击后,锣声却“余音不止” A 人耳有“延时”作用 B 是锣声被反射回来的声音C 锣停止振动后,周围空气还在振动 D 锣振动尚未停止15、信息1 :据说,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后,为了“聆听”语写的乐曲,用硬捧的一端抵住琴板,另一端咬在牙齿中间,就这样语写了不少传世之作信息2 :有经验的土著居民在打猎时,经常伏身贴地,他能听到一般人站立时不易觉察的动静,并且能及早发现猎物请综合1 、2 所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声音传播的特点 ( ) A只有固体才能传声B固体能将声音放大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比空气中更快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为了伏击日军火车,侦察员常用耳朵贴着铁轨来提前判断是否来了火车。这是利用声音在铁轨中的传播速度_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秧歌队表演时,很远就能听到传来的敲锣声,这锣声、鼓声是由于锣面和鼓面的_产生的,再通过_向四周传播开来。3、当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必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通话。这说明_。4、如图甲所示,抽去玻璃罩中的空气,就听不到铃声了, 这说明声音的传播依赖于 。但电铃仍然在 。如图乙北京天坛公园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利用声音的_ 甲 乙 5、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人站在离墙壁51m远的地方拍手,从拍手到声音经墙壁反射回到他的耳朵需经历 s的时间。6、喇叭在“唱歌”时,我们看到纸盒上的纸屑在上下跳动,说明喇叭发声时,纸盆在_。7、东林书院“风声、雨声、读书声”表明声音可以在_中传播;但在月球上必须使用无线电通讯设备,这说明_。8、声音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可以传播,但传播的速度不一样,在 中传播的速度最大。9、有些耳聋病人配有骨导式助听器就能听到声音的原理是_。10、一切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人说话时的发音靠 的振动;鸟叫的发声靠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的 振动;蟋蟀的叫声并不是来自口腔,而是它的左右翅 产生的振动。发声的物体常常简称为发声体。三、实验探究(每小题15分,共计15分)1、陈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请你参入实验探究:(1)实验器材:除待检测的材料、鞋盒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其中,适合做声源的是_,这是因为 。(2)实验设计:陈明将声源放进鞋盒,在其四周塞满待测填充材料。设计了以下A、B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方案是( )A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