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晏子使楚学案无答案-苏教版.doc
-
资源ID:18866636
资源大小:71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八年级语文上册-晏子使楚学案无答案-苏教版.doc
晏子使楚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课文。 2、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 一、预习课文1、本文选自 ,这部书是后人搜集春秋时期齐国的大夫 的言行编辑而成。2、给加点字注音赐( )酒 酒酣( ) 曷( )为者也 吏二缚( ) 诣( )王 淮( )南 枳( ) 3、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 (1)晏子将使楚( )( ) (2)谓左右曰( )( )(3)习辞者( )( )(4)今方来( )(5)何坐( ) (6)坐盗( ) 3、翻译以下句子。1)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晏子使楚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能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课文,理解文意。2、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 3、学习晏子的精神。1、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 (1) 楚王赐晏子酒( )(2)缚一人诣王( ) (3)固善盗乎( ) (4)避席( )(5)叶徒相似( ) (6)其实味不同( )( )(7)使民善盗耶( ) (8)反取病焉( ) 2、给文中两个通假字注音并解释1)曷( )通_译:_ 2)熙( ) 通_译:_ 3、在本课里“之”字有几种解法?1) 楚王闻之 2)齐之习辞者也 3)吾欲辱之 4) 婴闻之 5)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4、翻译以下句子。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2)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5、填空。1)晏婴在这场外交斗争中巧妙地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其中把“淮南”比为 ,把“淮北”比为 ,把“橘”比为 ,把“枳”比为 。6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王笑曰”一句中的“笑”是怎样的一种“笑”?请从课文中找出依据。2)你觉得晏子和楚王分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晏子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晏子将要出使(到)楚国。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身边的侍臣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他)将要来,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侍臣回答说:“当他来的时候,请允许我们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就)问这是做什么的人?(我们就)说,(他)是齐国人。大王(再)问犯了什么罪?(我们)回答说(他)犯了偷窃罪。” 晏子来到了,楚王请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小官吏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小官吏)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瞟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的吗?”晏子离开了座位回答道:“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变成枳了,只是叶子的形状很相像,它们果实的味道却不同。之所以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水土不相同。现在老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偷东西了,莫非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东西吗?”楚王笑着说:“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