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十堰市黄瓜霜霉病和角斑病的发生与防治.doc

    • 资源ID:18867902       资源大小:24.5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十堰市黄瓜霜霉病和角斑病的发生与防治.doc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十堰市黄瓜霜霉病和角斑病的发生与防治十堰市黄瓜霜霉病和角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导读:黄瓜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是黄瓜生产中常发生的2种病害,常造成较大损失,为帮助菜农朋友有效防治这2种病害,详细介绍了其病原、发生症状、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 黄瓜作为十堰市早春及高山主栽蔬菜之一,年播种面积 4 000 hm2左右,受黄瓜生长中后期叶类病害及管理措施影响,平均667 m2产量不足2 000 kg,严重制约了黄瓜种植户的经济收入和市场供应能力,特别是黄瓜霜霉病和角斑病,发生和蔓延迅猛,严重损伤黄瓜有效光合功能叶,是黄瓜高产高效生产中毁灭性病害。 1 黄瓜霜霉病 1.1 症状 霜霉病俗称“跑马干”、“黑毛”,主要为害叶片,幼苗期至结瓜期均可发病,特别是黄瓜进入收瓜期发病较重。一般由下部叶片向上蔓延,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水浸状浅绿色斑点,后迅速扩展,受叶脉限制病斑呈多角形,湿度大时病斑背面出现灰黑色霜霉状霉层,病重时,叶片病斑相互连片,病叶枯黄而死。 1.2 病原 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称古巴假霜霉病菌,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1.3 发生规律 栽植密度过大,施氮肥过量,植株疯长,通风不良,是造成病害大发生的主要原因。空气相对湿度超过85%以上时病菌大量产生,其侵入的最适温度是1622,12 h完成侵染过程,34天后霜霉病发生,叶片出现病斑,很快流行。黄瓜霜霉病传播路径见图1。 1.4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 杂交一代比普通常规品种抗病性强。 加强田间管理 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晴天浇水,阴雨天不浇水,上午浇水下午不浇水。结瓜前控制浇水,多中耕提高地温。覆盖地膜,进行膜下灌水,降低空气湿度。 生态防治 高温闷棚灭菌。利用黄瓜和霜霉病对生长环境条件要求不同,营造利于黄瓜生长而抑制霜霉病的环境以达到防病目的。严格把棚室内的空气湿度控制在60%以下,保持棚内干燥,是防止霜霉病发生的关键。 药剂防治 发病前可用77%可杀得(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进行预防。发病初期可选用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杜邦克露(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72.2%普力克(霜霉威)水溶性液剂800倍液,72.2%霜霉威60100 mL/667 m2防治。阴雨天,667 m2可用45%百菌清烟熏剂200250 g、5%百菌清粉尘剂或5%加瑞农(春?王铜)粉尘剂 1 000 g进行烟熏或喷粉。采收前5天停止用药。 2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2.1 症状 幼苗期即可发病,子叶染病初呈圆形或卵圆形水浸状凹陷,以后病斑变褐色干枯;真叶染病后,初为鲜绿色水浸状斑,逐渐变淡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湿度大时,叶背面有乳白色浑浊水珠状菌脓溢出,干燥后成一层白色膜,病斑后期易开裂穿孔。茎、叶柄、瓜条染病,病斑也呈水渍状,近圆形、淡灰色,病斑中央常产生裂纹。潮湿时,瓜条也产生菌脓,有臭味,幼瓜受害后,易腐烂,早脱落。 2.2 病原 Pseudomonas syringae pv. lachrymans,属细菌,称丁香假单胞杆菌黄瓜角斑病致病型。 2.3 发生规律 病原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以带菌种子越冬,为翌年初侵染菌源。病菌在细胞间繁殖,借雨水反溅、昆虫和农事活动等传播,进行再侵染。发病适宜温度为2428,相对湿度85%以上,低温高湿有利于发病,低洼地、连作地发病较重。 2.4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 将种子在52温水中浸泡20 min左右。 加强栽培管理 与非瓜类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雨后做好排水工作,降低田间湿度。 清洁田园 生长期及时清除病叶、病瓜,收获后清除病残株,深埋或烧毁。 化学药剂防治 常用药剂有5% DT(琥胶肥酸铜)5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4 000倍液、77%可杀得1 200倍液,每隔710天喷药一次,连喷23次,交替用药。 参考文献 1 邓静静,秦明武,覃江文.高山番茄叶霉病与灰霉病的识别与防治J.长江蔬菜,2013(5):10-11. 2 茹伟民.温室黄瓜频发性病虫害的综合防治J.长江蔬菜,2012(23):49-50. 3 韩靖玲,侯伯生,李聪晓,等.雌性系黄瓜栽培管理关键技术J.长江蔬菜,2012(11):26-27. 4 王永莉,郑涛,周瑞春,等.长江流域冬春季茄果类蔬菜大棚育苗技术J.长江蔬菜,2013(11):28-30. 5 李逸群,李家飞,羊慧琳,等.大田中易于操作的几种减少作物病原物接种体数量的方法J.长江蔬菜,2013(9):36-37. 6 吴耀,赵丽,洪奎贤,等.对我国蔬菜上农药使用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植保导刊,2013(4):51-52.-最新【精品】范文

    注意事项

    本文(十堰市黄瓜霜霉病和角斑病的发生与防治.doc)为本站会员(知****量)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