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1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专题练习.docx
-
资源ID:18873019
资源大小:405.82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精品解析:2021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专题练习.docx
章节综合测试(含答案)2021-2022学年适用于全国各市县人教版教材知识点习题·定向攻克名师审核 无超纲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第一章 机械运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专题练习(2021-2022学年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1、如图所示,一个小物体沿光滑斜面由A点上方从静止开始下滑,在它通过的路径AE分成相等的四段,v1v2分别表示通过AB段、BC段的平均速度,v表示BE段的平均速度,则v1v2与v的关系是( )。A. v1< v2< v B. v1= v2< v C. v1= v2>v D. v1< v< v22、运动会上某运动员百米赛的成绩为10秒。市内公交车正以30千米/时的速度运行,非洲草原上的羚羊正以20米/秒的速度奔跑,则这三者的速度从快到慢的排列顺序为:A、公交车、运动员、羚羊; B、羚羊、运动员、公交车;C、运动员、羚羊、公交车; D、公交车、羚羊、运动员.3、一只小猫,跳起来抓住悬在天花板上的竖直木杆,当小猫抓住木杆的瞬间,悬挂木杆的细绳断了。设木杆足够长,小猫不断地顺杆向上爬,则小猫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是A静止 B向下运动 C向上运动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4、小名和张伟进行百米赛跑,每次小名都要比张伟提前10m到达终点,若让小名将起点向后远离原起点10m,张伟仍在起点处与小名同时起跑,按原来的平均速度,则( )A、小名先到终点 B、张伟先到终点C、两人同时到达终点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5、用标准的金属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如果直尺遇冷后,长度减少,那么()A测量结果比实际长度长了一些 B测量结果比实际长度短了一些C测量结果与实际长度相同 D上述说法均不正确6、某同学用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测量了一物体长度,共测量了8次,记录的结果如下:5.24dm、5.23dm、5.2dm、5.245dm、5.86dm、5.25dm、5.22dm、5.24dm则该物体长度是A5.233dm B5.31dm C5.24dm D5.2325dm7、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原因: A、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 B、刻度尺没有紧贴课本;C、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D、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8、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让小车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关于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s1、后半段路程s2和全程s的平均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A. 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最大 B. 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最大C. 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 D. 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小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9、用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减小由于观察时视线倾斜而产生的误差 B、减小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C、减小由于估测而产生的误差 D、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10、甲、乙两物体分别以2ms和3ms的速度在同一水平路面上自南向北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以乙物体作参照物时,甲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 )A2ms,向南 B5ms,向北 C1ms,向南 D1ms,向北11、在4×400米接力赛跑中,每个接力点都有一段接力区。在前一个运动员接近接力区时,下一棒的运动员总是提前跑动起来准备接棒,这是为了:A使前一个运动员提高速度,下一-棒的运动员在前面领跑B使两人相对静止,便于传递接力棒C让下一棒的运动员提前热身D提高运动的观赏性12、乘坐火车的旅客,从两边窗口发现有两列火车分别向东、西方向运动,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观察者乘坐的火车一定在开动 B、观察者乘坐的火车一定静止C、必有两列火车向相反方向开动 D、可能三列火车开动方向相同13、甲、乙两位同学并排走在直路上。若说甲同学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踣边的树 B从身边驶过的汽车C迎面走来的同学 D乙同学14、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描写轻舟运动时所选的参照物是 A轻舟 B两岸的山 C河中的水 D轻舟上的人15、如图所示为“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B. 小车从A到B的平均速度是 2cm/sC. 小车从A到C动能不断增加D. 若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 VAC偏大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现有如下实验器材:大小相同的木块两个,长木板、小车、刻度尺、停表各一个。小明将长木板右端置于水平桌面上,把一个木块垫在长木板的左端,如图甲所示,利用停表、刻度尺测量了小车沿长木板从顶端由静止开始滑至底端的平均速度。然后他将两个木块垫在木板左端的同一位置,长木板的倾斜程度发生了变化,如图乙所示,再测小车沿长木板从顶端由静止开始滑至底端的平均速度,发现与前面的测量结果不同。请你针对他的操作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_。 2、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船上坐着一个人,河岸上有树,那么相对于船来说,人是_的,树是_的(填“运动”或“静止”)3、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个运动员跑步比赛中的情景,三块表的示数分别表示了各运动员从起点跑到图中所示位置时所用的时间。从图可以判断出运动员_跑的最快。(选填“甲”、“乙”或“丙”)4、如图是小球从静止开始下落时的频闪摄影照片,照相机拍照时每隔0.02 s曝光一次,由照片可知,小球从A位置下落到F位置时所用的时间是 s,此过程中,小球下落的平均速度大约是 m/s 5、某同学5次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记录是:(1)17.82cm、(2)17.79cm、(3)17.81cm、(4)17.28cm、(5)17.8cm,其中第 次测量的结果是错误的,发生错误的原因可能是( )。 A.估读得不对 B看错了刻度6、小兵坐在快速航行的船内,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7、速度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小明步行的速度为1m/s合 km/h,他家距离学校1.8km,为了不迟到,小明每天至少应提前 min从家里出发。8、按精确测量要求,如图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为 mm,若以厘米为单位,则为 cm,若以米为单位,则为 。9、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下图所示,请根据图像判断,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是_S。前8s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m/s。10、如图,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的拖拉机和收割机一起在田野里收割小麦,以 为参照物,拖拉机是运动的;以收割机为参照物,拖拉机是 的三、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小李在“测小汽车的平均速度”的试验中,设计了如图211所示的实验装置;然后用电子表记录了小车在斜面顶端A、中点B和底端C对应的时刻,用刻度尺测出了小车行驶的路程,并计算了小车在全程AB和后半程BC运动的平均速度请你解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原理是 ; (2).实验中应使斜面坡度较 , 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测量小汽车运动的 ; (3).计算可得: vBC= m/s。实验中在测量小车AB段的平均速度时,该同学等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将会使AB段的平均速度偏 。 2、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小明在斜面中点处放一金属片,用停表记下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至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 , 并用刻度尺量出小车通过的距离s1;小明把金属片放在斜面终点,在斜面中点位置释放小车,测出小车下滑到底端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2和这段时间内小车通过的距离s2;用测得的数据求出各段的平均速度.小明发现v1v2 , 于是得出结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至底端做匀速直线运动.你认为小明的实验过程妥当吗? 。为什么? 3、有一个量程为1m的卷尺,请你设计一套简单的方法测出你家到学校的路程,写出必要的方法、步骤,并将路程表达出来。4、怎样从一张比例尺为1:600万的中国地图上估算出京广线(北京广州)实际铁路的长度,写出所需器材及主要步骤5、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_; (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_(填“较小”或“较大”),其目的是:_;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填“大”或“小”);可以看出小车在做_(匀速/变速)直线运动; (4)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BC=_m/s。-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A2、答案:B3、答案:D4、答案:A5、答案:A6、答案:C7、答案:C8、答案:B9、答案:C10、答案:C11、答案:B12、答案:C13、答案:C14、答案:B15、答案:B二、填空题1、答案:小车在长木板上运动的平均速度与木板的倾斜角度有关吗? 2、答案:静止 运动3、答案:乙4、答案:0.1;4 5、答案:4,B 6、答案:船舱7、答案:运动快慢,3.6,308、答案:34.9,3.49,0.0349 9、答案:7 0.510、答案:大地 静止三、实验探究1、答案:v=s/t(2)小;时间(3)0.3;小 2、答案:不妥当;因为在实验中探究的是小车下滑全过程的速度变化,小车过中点时有一点的速度,而题中为0. 3、答案:a.用卷尺测出自行车前轮的周长L;b.推车从家到学校,数出自行车前轮转动的圈数n;c.路程snL 4、答案:解:已知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则需测京广线的图上距离,则选择细线、刻度尺;步骤:用细线和地图上的铁路相重合,作下记号,然后将线拉直,用刻度尺量出线段的长,再利用地图上的比例尺,即可求出铁路的长度5、答案:(1)v=s/t (2)较小;便于测量时间(3)大;变速 (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