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建设思考.doc
-
资源ID:18874432
资源大小:29.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建设思考.doc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建设思考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建设思考 【摘要】 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新生力量,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结合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现状,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所面临的困难,提出应找准市场定位,着力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并就如何加强内涵建设提出具体措施。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应用型 人才培养 内涵建设 自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纵向深化,高等学校布局结构也得到大力调整,其中显著标志之一便是我国各省市政府通过“合并、重组、转制”等方式,建成一批新建本科院校。截止到2011年4月27日,全国总共有新建本科院校291所,占全国同期820所普通本科院校的35.49%。这一类院校承担着扩大教育规模的重任,同时也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众多人才,尤其是满足了大量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及基层等单位的用人需求。 一、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定位 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一定的研究型人才、学术型人才,更需要大量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人才,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专科层次的职业人才很难适应新的要求,现阶段尤其急需有理论、有技术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出现了断层。这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既是机遇,更是责任。 新建本科院校本科办学时间短,大多是由师专、教育学院、高职升格或合并而成,历史积淀不多,资源有限,没有雄厚的实力与重点大学抗衡。教育部对本科院校的批文要求也分为两类,一类是要求近30所新建本科院校把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作为学校的主要任务,而对另一类学校则只要求培养更多更好的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因为,对于后一类院校除了办学层次的显性转型之外,还面临着学校办学目标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等更深层次的隐性转型。 在高等教育体系多元化的今天,新建本科院校应根据社会需求,实现从形式到内涵的转型,结合自身实际,定位于以教学工作为核心、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面向基层的应用型、适用性本科人才,既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能填补市场空白,满足用人单位、学生和家长的需求,服务社会,才能与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相适应。 二、新建本科院校所面临的困难 新建本科院校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中获得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得到快速发展,但在高等教育由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发展的形势下,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新建本科院校资金来源单一 新建本科院校只能靠有限的国家教育资源和纳入政府财政管理的学费收入来投入学校各项建设,很难争取到社会资源,经费紧张。而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均在得到政府批复用地后进行了大规模的新校区建设。学校发展需要大量资金,从而背负沉重的债务,学校学科发展和内涵建设受到影响,并且合并升本后,换了名称,学校特色变得模糊,在吸引高素质人才和争取国家课题方面,短期内缺乏核心竞争力。 而当前,高等学校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形势下,竞争越来越激烈,高等教育的供给与需求发生了变化,高等教育逐渐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新建本科院校没有老牌重点高校的显赫声誉及影响力,也没有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显著优势,面临着扩大招生规模和提升教学质量的双重压力。 2、新建本科院校本科教学经验不足 新建本科院校大多办学时间不长,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不具备优势,加上资金投入不足,教学仪器和设备条件也存在着劣势,很多实验课无法保质保量开出,有的实验课仅以演示课来代替。教学中仍以老师讲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使得毕业生在社会中不具备竞争力。 同时,师资队伍数量不足,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师生比标准;职称结构不合理,高级职称比例偏少,缺少高层次的领军人才,年轻人比例过高,大多为刚刚从学校硕士或博士毕业的青年教师。 3、学科建设偏大求全 新建本科院校普遍缺乏对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的深入研究,认为师资力量强,有一定发展基础的学科就是强势学科,反之就是弱势学科,没能把人才培养与国家紧需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相结合,从而使资源不能有效配置,没能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成本与效益意识,不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4、很多新建本科院校在资源配置方面盲目从众 新建本科院校普通在资源配置方面优先向科研倾斜,重科研、轻教学,单纯追求高学历、高职称,论文、专著数量得到提升,但由于不能与时俱进,没有紧密联系社会,“纸上谈兵”、“闭门造车”现象比较普遍,大多科研成果只能束之高阁,没有产生实际价值,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加强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建设、提升竞争力的对策 1、科学定位,制定符合学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在我国高等教育趋同化现象下,新建本科院校若想在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应该突破自我,找准位置,以地方经济建设需求为出发点,凝练办学特色,异峰突起,同中求异,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1)找准学校发展与行业、企业发展相对接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开放办学,更好地利用社会办学资源,如校友捐赠基金、以企业名称命名院系进行校企合作等方式,通过深入研究,着力解决企业发展的现实问题,从而奠定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基础,以实现互利双赢,走特色发展之路,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人才。 (2)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既要达到本科层次的学业标准,又要符合应用型教育的要求,既有高等本科性,又有高等职教性,集学术、技术、职业于一身,是适应能力与职业技能的优化组合。 2、突出素质教育,将通识教育贯穿于培养学生过程中 新建本科院校应重视通识教育,不能仅重视专业教育,而忽视对学生在人文艺术、社会科学、法律道德等方面的熏陶。 (1)通过科学设置通识课程,使得学生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相对于职业学院毕业生,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更具备宽厚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拥有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2)国内外很多名校拥有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学生深处其中,感受到学校历史积淀的同时,也受到了熏陶,将有助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其受益终生。新建本科院校应营造出与本院校相称的校园文化,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层面渗透大学的学术属性,才可能形成以学术氛围为核心的健康的校园文化 3、视教学质量为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层次和就业质量,提高教学质量是关系到新建本科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新建本科院校应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为契机,不应仅将其视为走过场,而是真正能够通过查找问题,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实现内涵升本。 (1)深化教学改革。新建本科院校应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以“专业、课程、教材”三大建设为载体,抓好主干专业建设,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与重点院校相同专业形成错位竞争、错位发展,创建特色,摒弃陈旧、落后的教材,及时将专业前沿的信息引入课堂教学,既注重课程体系的构建和优化,又重视单门课程的改革与建设,通过教学方法改革,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夯实职业技能,使得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尽可能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匹配。 (2)重视实践教学。定位于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新建本科院校要比以研究型为主的重点大学更应重视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加强实践教学的规范化,通过设立独立的竞赛选修课程、完善学科竞赛体系、配强学科竞赛指导队伍,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为加强学生专业学习,可以聘请本专业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老师担任专业导师。按照一定师生比例实行专业导师负责制,引导学生专业发展,帮助学生制定个人学习目标和发展规划,指导学生就业和考研。同时,学生还可以参加专业导师的科研项目,有助于提高科研能力,尽早了解行业发展状况,以便就业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同时,可以根据各专业特点,将课内教学知识点与会计证、造价员、国家注册建造师证、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证等职业资格考试考点有机结合,使两者紧密结合、相互融通,帮助学生提升职业技能,减轻难以通过职业资格考试的负担,从而实现校园教学与社会从业相接轨。 (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没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即使教学理念再先进、教学管理水平再高,也无法得以实施。首先,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改善师资结构,做好“学科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形成合理的教学梯队。其次,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既能讲授理论课,又能动手实践操作。一要采取“请进来”的方法引进高学历的人才,同时请进一些在企事业单位中有从业经验的企业家、技术人员来校兼职,完善实践教学队伍,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二要建立一种教师“走出去”的培训机制,鼓励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使其没有负担,专心投入实践,深入企业、深入基层,开展产学研合作。 四、结束语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已经承担起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任,在我国高考生源持续减少,家长、学生就业观念转变的形势下,新建本科院校不仅面对重点名校和职业院校的夹击,而且在新建本科院校阵营内也将面临着激烈竞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在完成办学形式的转变之后,更应该加强内涵建设,找准自身定位,明确发展目标,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提高办学质量,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方可提升竞争力、长久持续发展。 (注:基金项目: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3);校重点(培育)学科建设项目。) 【参考文献】 1 顾永安: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若干问题的探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0(11). 2 柏连阳、蒋建初、盛正发:基于学科竞赛的新建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0(8). 3 刘智英:大众化视域下新建本科院校的战略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12(2). 4 周谷平、徐立清: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6). 5 张世红、徐征:教学评估: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建设的直接动力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8). 6 韩延明:论我国新建本科院校走出困境科学发展的战略战术J.中国高教研究,2011(6). 7 我国新建本科院校走出困境科学发展的战略战术J.中国高教研究,2011(6). 8 肖东、李荣庆: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新建本科院校当务之急N.江苏教育报,2010-03-01. 9 胡景乾:新建本科院校“十二五”期间生源状况探析J.安康学院学报,2010(12). (责任编辑:胡婉君)-最新【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