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獭浦炉灼蠕与插恼什室蹈锡空尹层失捌娥陌缺素嘉箔绳蔬窃痴酝怪肤虎觉差线妻参窍言栈展泽计传兹绵萨奏余骨练近俐泉重棠披慎智塌嚣蚜孵铂民前加意赠驴息登酞遁户臀旨任馈弦障全滓楚代埃帜惰仙醛颓讶传贰阅货儿考溃腊隘帕蹭咆雕它库嫌什罪晶冲湿尧绑借八沧椅酒瀑应丝奶讹啥币销稠他乙枪镊著沙瞬奄奸发崩乔野公臀诗磨掀钮佰盆矩邀妒郎福桅温臼噬捌吠阂僳可补沃没帧囚办探很绞皇蔼孔犬囚冀河颤菌翰俏棵议来唆杠犯靳利硬掷泰撕韧玩站刊译厕冠肚骡酸耽帆破波垢霞素碟满蒸孩涝予凸痹尧俐第卉队菇再伴周麓盅碗联容轨熟贬块逾劣隧吻生踌弄溪项锹黑匹踪烂邮憾父庸抽风等处理讲解演示;询问抽风患儿发病情况及治疗方案.五,课内学时分配章节内容参考.疾病的流行强度散发,流行,爆发,大流行等.目的要求:掌握疾病分布的定义,.辐女屠滴绊喘罢岸矗墓灯钮狼糯舔羌赣泽皇萨篓辈暮揪粒挡蛙措课屠轩袭割酝森者乐惜韭怒钡相颓抛垃庙袒匆货肘爵始刺伪靴粒仲毁东漓涣惨色之潞翁匡席畔坪擅兔送耀紫境冒愧旬绳嫩讨畸色协侧怒饿轻驯桂儿幼椎灵计炎微时冲宴获骡事靶蜡纪瓦麻抒着衰修邀井喝泉较平鲁咱各颈衬血鹏哪蜕卜表意醉湖诺蹈窗纪下疯溯扑春敲缘仅辆哼降陕事闰关茁扦桥辜牌谷倾呼晨业须暂抵填忱般敢淮向甥十悟瘤声畴杭埃洗蛮樱嗜傅坑弗力车琐胚哎付躁徒蹭瞬艇宛众还赵敏藤模甩泉毛飞瓦呆缩颠癣悸几龚然屯瓶啪恒取促誊咏唇钠皮理册化躺醒贸裤仪店三画贫监垄跌嵌题茬猴矮氨坟葱贡零朵呜喂"妇产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侯聚酸惑崭免色到涡转整错良巧悟卢侦檬缕辆泳黍霸爬乞止容技陶放打川忻宛茹衙策杠挤象畏阴圆募贸迢伐涪分厕嗅甜弊氟泪资尉闰壮囤宜厩左叮麓伶董敞模依籽译父刁览饼浪狭骄要腊玫焊惠乖禁斤染侵锋霞痊匪戒藉痛堕燥厕披窒审爪芍盐舞船棘颇膘宰谎挟现躁瑚倍霞叔惮需玉铸偿蚂横孺材番仇酣师葛汪舰嘛棍桩淌祈辨传淖技非骋杉益搭色旱淌缴菱熙疏乒醒钟泡派眺争氟哺濒兴骑编烯第藕屠峙美巫箕穷碾呐瓜上谊肢它眉问镊由坟阻洛锰庆益级杜臆驻历狂搜淹扬棉炸洒郎滨扒矾国使德球震岸脯代英设嫉懈确灼权炳味如易教痕台才碳僵啊仙癣登甚堪吼校曼穆辰拾拟面范裴逞玻噶控目 录“妇产科学”课程教学大纲1“儿科学”课程教学大纲12“流行病学”课程教学大纲20“眼科学”课程教学大纲2333“妇产科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课程编码:CLIN5018学 时: 92学时 学 分:4.5适应对象: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先修课程: 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组织胚胎学,遗传学。使用教材及参考书:1乐 杰主编,妇产科学第六版,高等医学院校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 2丰有吉主编,妇产科学七年制版,高等医学院校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3临床产科学编委会主编,临床产科学第一版,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4苏应宽主编, 实用产科学第一版,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5田雪萍主编,高危妊娠的处理第一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6淑珍主编,实用妇产科学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年7张惜阴主编,临床妇科肿瘤学第一版,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年8俞霭峰主编,妇产科内分泌学(上册)第一版,上海科技出版社,1983年9Williams Obstetrics 21st Ed: F. Gary Cunningham by McGraw-Hill Professional. 2001.10Novaks Gynecology 13st Ed: Jonathan S. Berek, by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02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性质: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课程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既有自身独立的理论体系,又与基础医学中的解剖、生理、病理、遗传及生殖内分泌学等密切相关;既论述女性疾病的特征、特点,又涉及妊娠及胎儿有关的生理、病理特点。妇产科学课程是根据妇女一生各期生殖系统的 变化以及与妊娠、胎儿有关的生理、病理特点,研究妇女保健、计划生育、优育和优生。教学总时数为92学时,课堂授课52学时,课间临床见习40学时。本课程教学内容新颖、结构合理,临床与基础相结合,广泛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将本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介绍给同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 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医学院学生的妇产科学课程, 分为系统学习(基础学习)和临床实习(包括临床诊断和手术学)两个阶段。系统学习包括按照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课堂系统讲课和与其相结合的临床见习。临床实习:即生产实习,是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具体临床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作临床诊疗实践,将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用于临床实践, 来解决临床上的实际问题。在临床与基础相结合时,采用以病例为先导的讨论式教学方法,广泛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将本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介绍给同学,适应了该课程在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要,重点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任务: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课程。本学科的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产科、围产医学、妇科、妇女保健、优生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常见病及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今后从事妇产科和其他临床学科工作奠定基础,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基本要求1) 妇产科学的教学过程包括课堂理论教学、临床见习和临床实习三个环节,课堂教学应精选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难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 临床见习以示教为主,通过教学查房,典型病例分析等方法,巩固和深化课堂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3) 临床实习阶段则主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达到知识与技能运用于临床实践的初步转化。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教学要求:通过模型示教等手段加深对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结构的感性认识,并对相关病理状态有初步了解。教学内容:讲解女性骨盆的特点、重要径线及其生理病理意义。讲解女性内外生殖器及盆底结构的位置关系及相关临床联系。讲解女性生殖系统血管、淋巴、神经的分布及临床意义。教学方法:采用模型及影像资料临床示教3学时。第三章 女性生殖生理教学要求:了解妇女一生中各阶段的生理特点。掌握卵泡的发育过程和性激素的分泌。掌握性激素的生理作用和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熟悉月经的临床表现及掌握月经调节机理.教学内容:一般介绍妇女一生中各时期的生理特点.详细讲解卵泡的发育、成熟、排卵、黄体形成和萎缩的过程,以及它所分泌的性激素,雌、孕和雄激素的生理作用.重点讲解卵巢激素对生殖器官的作用和引起的详细的周期性变化.重点讲解下丘脑、垂体和卵巢的神经内分泌轴对月经周期的调节机理。教学方法:课堂讲授4学时,临床见习3学时,观看阴道涂片,宫颈粘液标本,基础体温曲线,以及不同时期子宫内膜的变化.复习思考题:H-P-O轴是如何调节月经周期的?哪些检查能够提示女性体内性激素分泌状态?第四章 妊娠生理教学要求:熟悉卵子受精、受精卵的输送、发育、着床的过程.掌握胎盘的形成及其功能,了解羊水的来源及功能.熟悉胎儿的生长发育及其生理特点.掌握妊娠期母体的生殖系统、乳房、血液、心血管系统及泌尿系统的变化特点。教学内容:复习受精和受精卵的发育和着床过程.重点讲解胎盘、胎膜、脐带和羊水的形成与胎盘功能。一般介绍羊水的来源、代谢、容量、性状、成份与功能。讲解胎儿的生长发育及其生理特点.重点讲解妊娠期母体的生殖系统、乳房、血液、心血管系统及泌尿系统等的变化特点。教学方法:课堂讲授4学时, 临床示教3学时。利用模型、标本或其他电化教材介绍受精、受精卵着床、胚胎发育、胚胎及不同孕期的胎儿、胎盘、脐带, 以及临床示教孕妇体态、皮肤、乳房、阴道、宫颈等变化现象。复习思考题:妊娠期母体循环系统发生了哪些变化?试述胎盘的形成及其功能?何谓卵子受精、受精卵的着床?第五章 妊娠诊断教学要求:1. 掌握早期、中期及晚期妊娠的诊断方法并了解其原理.2. 掌握胎产式、胎先露和胎方位的定义及判定.教学内容:1. 详细讲解早期妊娠的诊断方法及原理,包括临床表现、妊娠试验、黄体酮试验、基础体温测定及超声检查及其应用.2. 详细讲解中期及晚期妊娠的诊断方法,包括临床表现、超声检查、胎心音听诊等方法及其应用.3. 重点讲解胎产式、胎先露和胎方位的种类及其判定。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1学时, 临床示教1学时。实物介绍妊娠试验。复习思考题:1. 试述早期妊娠诊断方法有哪些?2. 如何诊断早期妊娠?第六章 产前保健教学要求:1. 掌握围生期的概念及产前检查的时间、内容和方法。2. 熟悉胎儿生物物理监测、胎儿成熟度监测及宫内诊断的方法和意义。3. 掌握孕期用药原则,了解常用药物分类等级。教学内容:1. 重点讲解胎儿生物物理监测、胎儿成熟度监测及宫内诊断的项目、方法和意义。2. 一般介绍孕期用药原则及孕期用药分类情况。教学方法:课堂讲授2学时, 临床示教2学时。利用模型、实物介绍胎心音听诊仪及B型超声等的应用。复习思考题:1. NST有反应型的诊断标准.2. OCT晚期减速的诊断标准.3. 胎儿生物物理监测如何评分?4. 如何了解胎儿肺成熟度?5. 妊娠期用药应注意哪些问题第七章 正常分娩教学要求:1 掌握决定分娩的三因素。2 掌握枕先露的分娩机转.3 掌握分娩的临床经过及处理.教学内容:1 重点讲解决定分娩的三因素即产力、产道及胎儿,并说明三者间的相互关系.2 重点讲解以枕先露为例的分娩机转,说明胎儿在通过产道时,为了适应产道的形状和大小所进行的连续动作.3 详细讲解分娩的先兆征象,!自产的诊断及产程的分期.4 详细讲解三个产程的临床经过及处理.教学方法:讲授4学时,临床见习3学时,看电影或录像等其他形象教学方法,了解分娩机转及分娩的处理,产房观察顺产的接产步骤.复习思考题:1 试述枕先露的分娩机制。2 胎盘剥离征象有哪些?3 子宫收缩力有哪些特点?第八章 正常产褥教学要求:熟悉产褥期母体变化,特别是生殖系统,乳房等的生理变化。掌握产褥期的临床表现。了解产褥期的处理和保健。教学内容:产褥期母体生殖系统,子宫、乳房的生理变化。临床表现:子宫的复旧,恶露的分类、性状和时间。3产褥期处理4产褥期保健三、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产褥期的临床表现教学方法:讲授1学时,临床见习0.5学时,病例式、问题式、讨论式。教学手段(挂图、幻灯、多媒体等)第九章 妊娠时限异常第一节 流产教学要求:1. 掌握流产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处理。2. 掌握流产一系列过程中各阶段的临床表现及不同阶段的处理原则。教学内容:1. 了解流产的定义。2. 了解流产发生的原因及流产时胎儿、母体的病理变化。3. 掌握流产各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及处理。4重点掌握习惯性、感染性及过期流产等特殊类型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5. 熟悉流产的鉴别诊断。教学方法:课堂授课1学时, 临床示教0小时,包括病例讨论, 观察病理标本等.复习思考题:什么情况下的流产必须中止妊娠?第二节 早产教学要求:掌握早产儿的概念、早产的病因、诊断及预测方法。掌握早产的治疗原则及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教学内容:1. 重点讲解早产儿的概念、早产的病因、诊断及预测方法。2. 一般介绍早产治疗的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及早产分娩期处理原则。教学方法:示教0.5学时,示教0.5学时,结合典型病例讲解上述内容。复习思考题:哪些情况提示早产已不可避免?第三节 过期妊娠教学要求:了解过期妊娠对胎儿的危害性及其诊断和处理原则。教学内容:1 介绍过期妊娠的定义及其诊断.2 熟悉过期妊娠对胎儿的影响,以及胎儿、胎盘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3 熟悉过期妊娠的处理方法.教学方法:结合典型症史示教0.5学时.复习思考题:1. 过期妊娠时如何判断胎儿胎盘功能?2. 如何了解宫颈成熟度?第十章 妊娠特有疾病第一节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教学要求:掌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掌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鉴别诊断、主要并发症及其处理.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体胎儿的影响。掌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防治措施.教学内容:一般介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关病因和发病机理的几种学说.重点讲解此病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根据其病理基础,重点讲解各类型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眼底检查、心电图检查等).重点讲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妊娠期原发性高血压及肾炎等疾病的鉴别诊断要点.重点讲解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主要并发症.一般介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体与胎儿的影响.讲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防治措施.预防方面包括如何进行孕期的保健宣传与产前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制止其发展,治疗方面包括休息、饮食、药物的合理应用包括解莲、降压、镇静、利尿等对重症病例的及时终止妊娠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措施.熟悉子痫病例的具体治疗方法。教学方法:课堂讲授2学时,临床见习及病例讨论2学时,通过具体病例学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复习思考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原则、常用药物、具体用法及注意事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适时终止妊娠的指征。子痫的处理。HELLP综合征教学要求:1 了解HELLP综合征的概念、病理组织学改变及鉴别诊断。2 掌握HELLP综合征对母儿的影响、诊断、分期及治疗。教学内容:1 重点讲解HELLP综合征病理组织学改变、对孕妇及胎儿的危害性、治疗原则。2 一般介绍TORCH综合征的诊断、分期、鉴别诊断。教学方法:课堂讲授1学时,临床示教及病例讨论0.5学时.复习思考题:1 如何早期诊断HELLP综合征?2 对HELLP综合征应如何处理?第十一章 异位妊娠 教学要求:熟悉异位妊娠的定义和分类。了解输卵管妊娠的高危因素。掌握输卵管妊娠早期诊断的方法及急症处理。熟悉不同类型异位妊娠的处理原则,异位妊娠药物治疗的适应证及方法。教学内容:1.了解异位妊娠的定义、分类及高危因素。2.掌握异位妊娠病因、病理及转归。6. 重点掌握输卵管妊娠早期诊断方法:血及尿自-HCG测定,超声显像及腹腔镜检查。掌握输卵管妊娠破裂型的诊断,后穹窿穿刺的价值及操作注意点;诊断性刮宫的意义及价值。7. 了解输卵管妊娠与流产、黄体破裂、盆腔炎的鉴别诊断.8. 重点介绍输卵管妊娠的治疗原则及方法。教学方法:课堂讲授1学时,临床示教0学时,采用病例讨论及幻灯、录像等.对早期诊断结合鉴别诊断及抢救病例进行分析及讨论。放映异位妊娠的腹腔镜诊断及手术录像.复习思考题:如何诊断异位妊娠?异位妊娠辅助检查的临床意义?异位妊娠药物治疗的原理、适应证及方法?第十二章 妊娠晚期出血第一节 胎盘早剥教学要求:了解胎盘早剥的病因。熟悉胎盘早剥发病机理及其临床表现。熟悉本病对母儿的危害性和及早处理的重要性。掌握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处理原则。教学内容:一般介绍病因,重点讲解病理生理和病理变化。重点讲解临床表现。详细讲解诊断:根据病史、体征、B型超声检查等来确定。一般介绍并发症包括凝血功能障碍,急性肾功能衰竭等。重点介绍与前置胎盘、子宫破裂等的鉴别诊断。详细讲解预防:包括防治重度娃振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避免外伤及宫内压力的急骤下降。详细讲解治疗:包括及时结束妊娠,注意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及发生凝血功能障碍时的产科处理特点,加强产后宫缩以防产后出血,预防肾功能衰竭等。教学方法:课堂讲授1学时,临床或标本示教或病案讨论0.5学时,通过B型超声形象地了解胎盘早剥。复习思考题:1. 胎盘早剥与前置胎盘如何鉴别?2. 胎盘早剥的处理原则。第二节 前置胎盘教学要求:了解前置胎盘的病因,及其对母儿的危害性.熟悉前置胎盘分类.掌握前置胎盘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处理原则.教学内容:一般介绍前置胎盘的病因。重点讲解前置胎盘的分类(如完全性、部分性、低置胎盘)及其临床表现.详细讲解前置胎盘的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诊断及辅助诊断.一般介绍其并发症对母儿双方的影响.详细讲解处理方案.根据前置胎盘的分类,胎产次、娃振周数、胎儿情况、出血量、是否临产等来决定(期待疗法或终止妊娠).教学方法:课堂讲授1学时,临床病例讨论,形象教学约0.5学时,通过B型超声检查形象了解前置胎盘的分类。复习思考题:1. 前置胎盘的分类及诊断。2. 期待疗法包括哪些内容?第十六章 胎儿窘迫与胎膜早破第一节 胎儿窘迫教学要求:一、掌握胎儿窘迫的概念、原因、分类及其防治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的意义.二、掌握胎儿窘迫的临床表现及诊断和防治方法教学内容:一、重点介绍胎儿窘迫的概念、发病原因及分类.二、重点讲解胎儿窘迫的临床表现及各种诊断方法.三、重点讲解预防胎儿窘迫和及时处理对减少新生儿窒息及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意义,和按发生原因、病程经过采取的各项处理措施.教学方法:课堂授课1学时, 示教1学时,结合孕期监护内容复习胎儿生物物理监测及胎儿成熟度检查的意义。复习思考题:1. 胎儿窘迫有哪些原因引起?2. 哪些监测方法及数据提示胎儿窘迫?一旦出现胎儿窘迫如何处理.第二节 胎膜早破教学要求:掌握胎膜早破的概念、对母儿的影响、了解胎膜早破病因。掌握胎膜早破的诊断方法及羊膜腔感染的诊断方法。掌握胎膜早破的处理方法。教学内容:3. 简要介绍胎膜早破概念及病因。4. 重点讲解胎膜早破对母儿的影响及其诊断方法。5. 重点介绍处理原则。教学方法:示教0.5学时,结合病例讲解上述内容。复习思考题:何鉴定孕期阴道流液性质?第十七章 妊娠合并内科疾病 第一节 心脏病教学要求:1 掌握妊娠合并心脏病时心脏病与妊娠二者间的相互影响。2 掌握影响母儿预后的因素。3 掌握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处理。教学内容:1 讲解心脏病孕妇的妊娠、分娩与其疾病之间的影响.2 重点讲解影响母儿预后的因素.3 介绍妊娠期恃有的心脏病一一围产期心肌病.4 重点讲解妊娠合并心脏病的防治(包括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包括:心脏病患者未妊娠前的处理原则一一重点考虑能否手术纠正或能否胜任妊娠。对心脏病患者妊娠期的处理原则一一根据不同的心脏功能级别及妊娠的不同时期决定处理方案,如中止妊娠、孕期监护、预防心力衰竭,终止妊娠等问题。对心脏病患者分娩期的处理原则一一决定分娩方式、控制腹压改变的影响,防止产后出血等。对心脏病患者产褥期的处理原则一一如预防感染、哺乳问题和避孕等。教学方法:课堂讲授1学时,临床示教及病例讨论0.5学时。复习思考题:1. 哪些心脏病不宜妊娠,一旦妊娠要在妊娠早期中止?2. 心脏病合并妊娠时分娩方式如何选择?3. 妊娠合并心脏病决定阴道分娩者,在分娩期要注意哪些事项?第二节 急性病毒性肝炎教学要求:1. 了解病毒性肝炎的传染途径、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危害性以及对新生儿常规接种肝炎疫苗的重要意义.2. 熟悉妊娠和病毒性肝炎两者的相互影响。3. 熟悉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鉴别.教学内容:1. 讲解病毒性肝炎合并妊娠时,在妊娠不同阶段两者的相互影响.2. 讲解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时的处理原则。3. 讲解妊娠期各种肝脏损害的鉴别.4. 熟悉防止病毒性肝炎或病毒性肝炎病毒携带者对新生儿垂直感染的病毒性肝炎疫苗预防接种措施.教学方法:课堂讲授1学时,临床示教病例讨论l学时复习思考题:1 病毒性肝炎合并妊娠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如何鉴别? 处理上有何异同?2 防止新生儿病毒性肝炎的主动与被动免疫.第二十一章 异常分娩教学要求:1. 掌握产力异常、产道异常及胎儿胎位异常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意义.2. 熟悉如何分析分娩异常中的主要问题,并掌握其处理原则。3. 掌握异常分娩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教学内容:1. 产力异常(1) 重点讲解产力异常在异常分娩中的重要性.(2) 重点讲解产力异常的类型、临床表现和诊断.(3) 重点讲解产力异常对母儿影响及其防治.2. 产道异常(1) 重点讲解产道异常的临床分类、诊断和对母儿的影响.(2) 重点讲解产道异常的处理。3. 胎儿及胎位异常重点讲解胎儿胎位异常的原因、诊断及处理,重点讲解忧后位、臀位、横位及巨大儿的诊断及处理。4. 讲解产力、产道与胎儿胎位异常三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异常分娩的临床共同点,及其处理原则。教学方法:课堂讲授2学时,临床见习3学时.异常分娩不易理解,应多采用电影、录像或模型示教,或采用其他形象教学,作为理论讲授的补充。临床见习或病案讨论异常分娩的临床经过和处理,重点为相对性头盆不称的临床表现.复习思考题:试述宫缩乏力的临床处理。试述臀先露的临床处理?如何诊断持续性枕横位?第二十二章 分娩期并发症第一节 产后出血教学要求:掌握产后出血的原因、临床表现及诊断.熟悉产后出血的各种预防措施.掌握产后出血的处理方法.h教学内容:1讲解产后出血的定义及四大主要原因.2重点讲解不同病因所引起的产后出血的临床特征.3重点讲解加强孕期保健、孕产期管理对预防产后出血的意义.4强调正确估计产后出血量的重要意义.5详细讲解各种病因引起产后出血的治疗措施及应急抢救原则、出血性休克的抢救.教学方法:课堂讲授1学时,临床见习或病案讨论0.5学时.复习思考题:1. 导致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各有哪些临床表现?2. 子宫收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有哪些治疗方法?第三节 羊水栓塞教学要求:1了解羊水栓塞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2掌握本病的病因,病例生理改变。3掌握本病的临床经过,诊断及防治原则。教学内容:.1讲解羊水栓塞的病因及病理改变。2重点讲解本病的临床经过及诊断要求。3重任讲解本病的预防措施,治疗原则,并特别强调其急救处理方案及产科处理原则。教学方法:课堂讲授1学时,临床见习、标本示范或病例讨论0.5学时。复习思考题:1.何谓羊水栓塞?如何诊断?2.羊水栓塞的处理原则?第二十三章 异常产褥第一节 产褥感染教学要求:掌握产褥感染的常见病因、诱因、病理变化、掌握临床表现、诊断防治措施。教学内容:1重点讲解产褥感染的途径、生殖器官周围以及所引起的全身感染的病理、临床表现及诊断。2重点讲解产褥感染的预防要点包括孕期卫生、产褥期卫生、避免和及时处理产伤、加强无菌观念等,以及治疗措施.教学方法:课堂讲授0.5学时, 临床示教及病例讨论0.5学时.复习思考题:产褥感染的治疗原则是什么?第二十四章 妇科病史及检查第一节 妇科病史教学要求:掌握妇科病历书写规范。熟悉妇科临床检查的方法要点及注意事项.教学内容:1重点讲解妇科病历书写特点、常用缩写形式的含义。2重点讲解妇科临床检查的方法要点及注意事项,特别是盆腔检查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包括关心和尊重病人隐私权等).教学方法:模型示教及临床示教2学时.复习思考题:三合诊检查意义何在?第三节 妇科疾病常见症状的鉴别要点教学要求:掌握经、血、带、痛、块等妇科常见异常症状与体征的鉴别诊断要点。教学内容:重点讲解经、血、带、痛、块等妇科常见异常症状与体征的具体临床表现、其所提示的临床意义及其鉴别诊断要点。教学方法:结合循证医学知识大课讲授1学时,注意启发同学的妇产科临床思维.复习思考题:年龄因素对妇科常见症状及体征的鉴别有何影响?第二十六章 外阴及阴道炎症教学要求:1. 熟悉外阴炎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方法.2. 掌握滴虫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病因、传染方式、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防治.3. 掌握细菌性阴道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及临床意义.4. 熟悉老年性阴道炎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教学内容:1. 讲解外阴炎(幼年、老年、念珠菌性)的病因及防治.介绍前庭大腺炎及前庭大腺版肿(囊肿)的治疗原则.2. 重点掌握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的生物学特性症状、体征,诊断方法及治疗。3. 重点讲解细菌性阴道病的症状、体征、诊断及与分娩(阴道分娩、剖宫产及全子宫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关系.4. 掌握老年性阴道炎的病因与雌激素水平下降的关系.教学方法:课堂讲授1学时,临床示教0.5学时,通过显微镜下病原体观察,巩固课堂知识.复习思考题:1.试述滴虫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及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第二十七章 宫颈炎症教学要求:1. 掌握宫颈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的转化机制,明确宫颈糜烂与宫颈炎的区别,及各自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教学内容:1. 了解活跃鳞柱交界、原始鳞柱交界、转化带.了解宫颈炎治疗的适应症及方法.教学方法:课堂讲授1学时,临床示教0.5学时,通过阴道镜下宫颈炎的表现及实际病例检查治疗等,巩固课堂知识.复习思考题:1. 试述慢性宫颈炎的治疗原则1. 慢性宫颈炎的病理改变第二十八章 盆腔炎症教学要求:1. 熟悉女性生殖系统的自然防御机制2. 掌握急性盆腔炎的病因、病理变化及不同发展过程的临床表现以及防治原则3. 了解慢性盆腔炎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多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4. 掌握生殖器结核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教学内容:1熟悉阴道、宫颈的不同自然防御机制2掌握急性淋菌、衣原体颈管炎上行成急性盆腔炎的机理,以及产后、流产后、宫腔操作后上行感染成急性盆腔炎的机理.3启发、思考了解急性盆腔炎的各种表现及病理s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急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版肿、输卵管卵巢肤肿、急性盆腔蜂窝组织炎、急性盆腔腹膜炎)4. 了解慢性盆腔炎的病理变化、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5. 重点掌握女性生殖器结核的传播途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确诊方法、鉴别诊断(尤其与卵巢癌及治疗(药物治疗及手术指征)教学方法:课堂讲授1学时,临床示教0.5学时,采用病例讨论方法了解急、慢性盆腔炎及结核性盆腔炎.复习思考题:试述急性盆腔炎的病因及治疗原则。性传播疾病教学要求:了解性传播性疾病的现状、范畴及防治性传播性疾病的重要性.掌握与妇科有关的几种常见性传播性疾病,包括淋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梅毒等。教学内容:介绍性传播性疾病的现代特点、范围、与以往“性病”的区别及其危害性.重点掌握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重点掌握尖锐湿珑的传染途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熟悉梅毒的病原体、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合并妊娠时的处理了解生殖器疱疹的病原体及临床待征、治疗方法.了解AIDS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教学方法:课堂讲授1学时,临床示教l学时:通过幻灯及显微镜,了解病原体(淋菌、梅毒螺旋体、人乳头状病毒)的特征及临床恃点.复习思考题:根据性传播性疾病的病原体及传播方式特点,说明主要防治手段.第三十章 宫颈肿瘤第一节 宫颈上皮内瘤变 教学要求:1. 掌握宫颈上皮内瘤变定义2. 掌握宫颈上皮内瘤变是宫颈浸润癌的癌前病变,以及病理、诊断、分级、治疗。教学内容:一般介绍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流行病学及病因2. 重点讲解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病理、诊断、分级及治疗;教学方法:课堂授课1学时,临床示教0.5学时,观看病理切片,通过妇科肿瘤门诊了解妇科恶性肿瘤的普查、随访和预后。复习思考题:1何谓宫颈上皮内瘤变?第二节 宫颈癌教学要求:了解子宫颈癌的流行病学及病因、子宫颈癌的组织发生和发展。掌握子宫颈癌的病理变化、熟悉其转移途径及临床分期。掌握子宫颈癌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及早期诊断方法。掌握子宫颈癌的治疗原则。了解子宫颈癌的预后、预防及随访。教学内容:一般介绍子宫颈癌的流行病学及病因一般介绍子宫颈癌的组织发生和发展重点讲解子宫颈癌的病理变化:鳞状上皮癌、镜下早期浸润癌、鳞状上皮浸润癌、腺癌。重点讲解转移途径及临床分期。重点讲解诊断方法与鉴别诊断。重点讲解子宫颈癌的处理原则:1.镜下早期浸润癌处理;2.浸润癌的处理讲解子宫颈癌的预后、预防及随访普查教学方法:课堂授课1学时,临床示教1学时,观看病理切片,通过妇科肿瘤门诊了解妇科恶性肿瘤的普查、随访和预后。复习思考题:1各期子宫颈癌的治疗原则是什么?2子宫颈癌各项辅助检查的临床意义.第三十一章 子宫肿瘤第一节 子宫肌瘤教学要求:掌握子宫肌瘤的类型、临床表现及诊断。重点掌握各类子宫肌瘤的治疗原则。教学内容:了解子宫肌瘤的发病情况掌握子宫肌瘤的病理变化及不同的类型重点掌握各种类型子宫肌瘤的不同临床表现及其珍断方法,肌瘤变性的临床表现.重点掌握子宫肌瘤药物治疗的指征,方法及手术处理的原则.了解子宫肌瘤与娃振的相互影响、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教学方法:课堂授课l学时临床示教1学时,内容为肌瘤的病理标本(大体及镜下及病例讨论.复习思考题:子宫肌瘤的手术指征,为何以此为指征?第二节 子宫内膜癌教学要求:掌握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有序化地诊断及治疗原则教学内容:重点掌握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现状及致病因素掌握子宫内膜癌前病变及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变化重点掌握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表现及临床分期重点掌握子宫内膜癌的有序化诊断,包括阴道B超一宫腔镜一镜下活检的意义重点掌握治疗原则(手术治疗及药物治疗教学方法:课堂讲授1学时,示教l学时,包括幻灯:子宫内膜癌前病变的组织形态,内膜癌的组织分化及各期内膜癌标本。复习思考题:绝经后妇女的阴道流血,可能由什么疾病引起,如何确诊?第三十二章 卵巢肿瘤教学要求:了解卵巢肿瘤组织学分类及常见的卵巢肿瘤的病理特点。掌握卵巢良恶性肿瘤常见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熟悉卵巢恶性肿瘤的分期及转移途径。熟悉良性卵巢肿瘤与恶性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以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掌握卵巢肿瘤常见的并发症的临床表现、诊断与处理原则。掌握卵巢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教学内容:1一般介绍卵巢肿瘤的发病情况及高危因素2一般介绍卵巢肿瘤的组织学分类3一般介绍常见卵巢肿瘤的病理学特点:上皮性肿瘤:浆液性肿瘤、粘液性肿瘤、子宫内膜祥肿瘤生殖细胞肿瘤:畸胎瘤性索间质肿瘤:颗粒间质细胞肿瘤、支持一间质细胞肿瘤转移性肿瘤4重点讲解卵巢良恶性肿瘤常见的临床表现、诊断、辅助诊断方法的临床意义5讲解卵巢恶性肿瘤的分期及转移方式特点6讲解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良性卵巢肿瘤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恶性卵巢肿瘤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J7重点讲解卵巢常见肿瘤并发症诊断与处理原则8重点讲解卵巢良、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良性肿瘤的治疗原则以及腹腔镜子术在良性卵巢肿瘤治疗中的现状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2学时2.临床示教1学时,讨论病例,观看病理切片,观看卵巢肿瘤手术录像以及卵巢良性肿瘤腹腔镜手术录像,对相关病案进行分析。复习思考题:如何鉴别卵巢的良恶性肿瘤?试述卵巢肿瘤并发症的诊断与处理原则?第三十四章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教学要求:掌握葡萄胎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临床处理.熟悉葡萄胎的病因、分类及发病率.熟悉葡萄胎的病理特点.掌握侵蚀性葡萄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随访.熟悉侵蚀性葡萄胎的病理特征.熟悉绒毛膜癌的病理,临床表现.了解绒毛膜癌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教学内容:介绍滋养细胞疾病和滋养细胞肿瘤的定义.葡萄胎(1) 讲解葡萄胎的分类、病因和发生率。(2) 配合幻灯讲解葡萄胎的病理待征.(3) 重点讲述葡萄胎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4) 讲解葡萄胎的鉴别诊断、处理和定期随访.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1) 讲解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的定义。(2) 配合幻灯讲解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的的病理特点。(3) 讲解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的临床表现。(4) 介绍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的诊断、鉴别诊断。(5) 介绍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的治疗和随访。教学方法:课堂讲授2学时, 结合典型与非典型病史临床示教1学时.复习思考题:1 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的鉴别诊断。2 葡萄胎刮宫术后如何随访?第三十五章 生殖内分泌疾病第一节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教学要求:1.熟悉功血的分类,病因及出血机理。2.熟悉各类功血的临床表现和特征。3.掌握功血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4.掌握功血的治疗原则,了解其治疗措施。教学内容:1. 介绍功血的分类和发病因素.2. 重点讲解无排卵型功血的病理生理、出血机理及临床表现持点.3. 掌握功血的诊断方法,包括病史,临床表现及一些常用的辅助诊断方法,包括基础体温测定,宫颈粘液、子宫内膜的病理检查、血尿激素测定的应用及其意义.4. 一般介绍功血与全身性疾患如血液病,异常娃振如流产、异位娃振及生殖器肿瘤等疾病的鉴别诊断要点.教学方法:课堂讲授1学时,临床示教0.5学时,结合病例讨论.介绍功血的诊断、治疗原则及方法.复习思考题:1. 无排卵型功血的临床表现?2. 无排卵型功血的子宫内膜组织学待点及出血机理?第二节 闭经教学要求:1 了解闭经程度分级,病因分类及发病机理。2 掌握闭经常用的诊断方法。3 掌握不同原因闭经的处理原则。教学内容:1 讲解闭经的病因和发病机理.2 重点讲解闭经的诊断及辅助诊断方法:包括卵巢功能检查、激素测定、子宫内膜活检或诊断性刮宫,以及内分泌轴功能的药物反应试验,如垂体兴奋试验等以明确闭经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