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西方经济学第八章.doc

    • 资源ID:18902566       资源大小:172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西方经济学第八章.doc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前述各章讨论了消费商品(或称为产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这一部分内容通常被看成是所谓的“价值”理论。由于讨论的范围局限于产品市场本身,所以它对价格决定的论述并不完全。首先,它在推导产品需求曲线时,假定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为既定,但并未说明收入水平是如何决定的;其次,它在推导产品供给曲线时,假定生产要素的价格为既定,但并未说明要素价格是如何决定的。由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拥有的要素价格和使用量,故价格理论的上述两点不完全性可以概括为它缺乏对要素价格和使用量决定的解释。为了弥补这个不足,需要研究生产要素市场。本章讨论要素需求理论,下章分析其供给方面。因为要素的价格和使用量是决定消费者收入水平的重要因素,所以要素价格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又被看成是所谓的“分配”理论。于是,从产品市场转到要素市场也意味着从价格理论转到分配理论。第一节分配论概述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在西方经济学的传统上是分配论的一个重要部分。19世纪的西方经济学家们习惯于把生产要素分为三类,即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三类生产要素的价格,则被分别称作地租、工资和利润。因此,那时的生产要素价格理论就是地主、工资收入者和资本家这三个主要社会经济阶级之间的收入分配理论。到19世纪末,第四种生产要素企业家才能被“发现”。于是,利润被看成是企业家才能的收益,而资本所有者的收益被看做“利息”。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主要理论基础是所谓的边际生产率分配论。该理论最先由美国经济学家JB克拉克提出。他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和边际生产力递减的前提下,一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取决于其边际生产力。后来的西方经济学家对克拉克的理论作了改进。他们认为,生产要素的价格不仅取决于其边际生产力,也取决于一些其他因素。边际生产力只是决定要素需求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厂商在决定要素需求时还要考虑要素的边际成本。只有当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边际生产力)相等时,厂商才在要素使用上达到了利润最大化。此外,要素的供给也是决定其价格的一个重要方面。总之,要素的市场价格与其他商品一样,也由其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共同决定。生产要素价格决定是分配论的一个主要部分,但并不构成分配论的全部内容。除了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之外,分配论还包括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以及收入之间差异的原因等等。关于这一些,第九章第六节将作进一步的论述。第二节 引致需求 产品市场上的需求和生产要素市场上的需求具有很不相同的性质。在产品市场上,需求来自消费者。消费者为了直接满足自己的吃、穿、住、行等需要而购买产品。因此,对产品的需求是所谓的“直接”需求。与此不同,在生产要素市场上,需求不是来自消费者,而是来自厂商。厂商购买生产要素不是为了自己的直接需要,而是为了生产和出售产品以获得收益。例如,购买一台机器并不能直接提高某个人的效用,而只能是增加生产的能力。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不是直接需求,而是“间接”需求。 更进一步来看,厂商通过购买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并从中获得收益,部分地要取决于消费者对其所生产的产品的需求。如果不存在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则厂商就无法从生产和销售产品中获得收益,从而也不会去购买生产资料和生产产品。例如,如果没有人去购买汽车,就不会有厂商对汽车工人的需求;对医生和护士的需求,则受到对保健服务的需求的影响。由此可见,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中派生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方学者认为,生产要素的需求又是所谓“派生”需求或“引致”需求。例如,消费者购买面包,这是直接需求;消费者对面包的直接需求引致面包厂商购买生产要素(例如面粉和劳动等)去生产面包。面包厂商对面粉和劳动等的需求是派生或引致需求。 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还有个特点,就是所谓“共同性”,即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共同的-相互依赖的需求。这个特点是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即:生产要素往往不是单独发生作用的。一个人赤手空拳不能生产任何东西;同样地,光有机器本身也无法创造产品。只有人与机器(以及原材料等等)相互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目的。对生产要素需求的这种共同性特点带来一个重要后果,即对某种生产要素的需求,不仅取决于该生产要素的价格,而且也取决于其他生产要素的价格。因此,严格来说,生产要素理论应当是关于多种生产要素共同使用的理论。但是,同时处理多种要素将使分析过于复杂。为了简单化起见,一般性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往往集中于分析一种生产要素的情况。本书也采用相同的办法。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从表面上看,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似乎有两个不同的决策要做:第一,购买多少要素?这是所谓的“要素需求”问题使用多少要素才能够使利润达到最大?第二,生产多少产量?这是所谓的“产品供给”问题生产多少产量才能够使利润达到最大? 实际上,这两个问题是一回事。这是因为,在企业的要素需求和产品供给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如要减少对要素的需求,则产品供给常常就不得不减少;反之,如要增加对产品的供给,则要素的需求常常又不得不增加。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所谓的生产函数:Q=Q(L)。这里,L为企业使用的要素数量(如劳动),Q为使用要素L所生产的产品数量。它们通过生产函数而“一一对应”。正是通过生产函数,企业关于使用要素的决策和关于生产产量的决策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旦企业决定了购买多少要素,它也就同时决定了应当生产多少产量;同样,一旦企业决定了生产多少产量,它也就同时决定了应当购买多少要素。第三节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一、完全竞争厂商 以前分析产品市场时,曾经给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竞争厂商下过一个定义(参见第六章第二节)。在那里,完全竞争产品市场被描述为具有如下特点:大量的具有完全信息的买者和卖者买卖完全相同的产品。显然,这种完全竞争厂商实际上只是“产品市场上的完全竞争厂商”。一旦从产品市场的分析扩展到产品市场加要素市场,则仅仅是产品市场完全竞争还不足以说明厂商的完全竞争性,还必须要求要素市场也是完全竞争的。 和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一样,完全竞争要素市场的基本性质可以描述为:要素的供求双方人数都很多;要素没有任何区别;要素供求双方都具有完全的信息;要素可以充分自由地流动,等等。显然,完全满足这些要求的要素市场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不存在的。 本章把同时处于完全竞争产品市场和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中的厂商称为完全竞争厂商。按照这个规定,不完全竞争厂商包括如下三种情况:第一,在产品市场上完全竞争,但在要素市场上不完全竞争;第二,在要素市场上完全竞争,但在产品市场上不完全竞争;第三,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都不完全竞争。这里先讨论上述定义的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及对要素的需求,然后再分析不完全竞争,特别是在产品市场或要素市场上的垄断厂商的情况。 二、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这里假定,完全竞争厂商只使用一种生产要素、生产单一产品、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在这些假定下,我们首先论述一般西方经济学教材关于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一般原则。利润最大化要求任何经济活动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必须相等。这一点不仅适用于产品数量的决定,而且也适用于要素使用量的决定。只不过在这两种决定中,它们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含义有所不同。而由于不同的含义,“边际收益”(或“边际成本”)又有不同的名称。这一点在学习分配论时应当引起注意。 下面先来考察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 1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边际产品价值在介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理论的第六章第二节中,曾遇到过一种厂商的收益函数,它等于产品产量与产品价格的乘积,用公式可表示为: (8.1)式中,只(或该节中的TR)、Q和P分别为厂商的总收益:产量和产品价格。在上述公式中,产品价格P是既定常数。这是因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产品买卖双方数目很多且产品毫无差别,故任何一家厂商单独增加或减少其产量都不会影响产品价格。换句话说,产品价格与单个厂商的产量多少没有关系。由于产品价格固定不变,厂商的收益便可以看成为决定于另一个因素,即产量。因此,总收益R被看成是产量Q的函数。由收益函数求收益对产量的一阶导数即得所谓边际收益。边际收益表示厂商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收益。 现在把讨论从产品市场向要素市场方面深入一步。在产品市场分析中,收益只被看成是产量的函数而与生产要素无关。一旦转入要素市场,则应进一步看到,产量本身又是生产要素的函数。设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的生产要素为劳动L,则使用一定量的劳动要素将创造出一定量的产量。要素与产量之间的这种数量关系,我们知道就是所谓生产函数: Q=Q(L) (8.2) 该式是第四章中(41)式或(42)式的简化形式。若将上式代人(81)式,则可以将收益看成生产要素的(复合)函数: R(L)=Q(L)·P (83) 由于仍然是局限于讨论完全竞争的情况,上式中的产品价格仍然是固定不变的常数。 下面考虑收益函数的一阶导数。在产品市场理论中,收益是产量的函数。因此,收益可以对产量求导数。收益对产量的导数我们知道就是所谓产品的边际收益MR。而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这个边际收益等于产品的价格,即MR=P。现在研究的是生产要素的使用问题。在要素市场理论中,收益成了要素的(复合)函数。因此,为了求得要素的边际收益,必须以要素为自变量求取导数。求得的导数是什么呢?根据(83)式可知,这个导数为MP·P。式中,第一个因于MP就是以前讨论过的要素的边际产品(或边际生产率),即: 它表示增加使用一个单位要素所增加的产量。要素边际产品MP与既定产品价格P的乘积MP·P显然就表示增加使用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这就是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为了与前面的产品的边际收益概念相区别,通常把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叫做边际产品价值,并用VMP表示。于是有: VMP=MP·P (8.4) 它表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增加使用一个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这里再次强调,应特别注意边际产品价值VMP与产品的边际收益MR的区别:产品的边际收益或者简称边际收益通常是对产量而言,故称为产品的边际收益;边际产品价值则是对要素而言,是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 由于要素的边际产品MP是产量对要素的导数,故它也是要素的函数。为了表示这层意思,有时也把它写成MP(L)。根据所谓“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该函数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即:随着要素使用量的增加,其边际产品将不断下降。更进一步,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VMP也是要素的函数,也可以写成VMP(L),并且,由于产品价格P为正的常数,边际产品价值曲线显然也与边际产品曲线一样向右下方倾斜。 表81给出某个只使用劳动要素的厂商的边际产品价值的部分数据。图81则是根据表81中这部分数据而绘制的。图中,横轴表示劳动要素的数量L。纵轴表示边际产品MP和边际产品价值VMP。由图可见,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与边际产品曲线一样均向右下方倾斜,但二者位置不同。一般来说,边际产品价值曲线的位置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即要素的边际产品函数MP(L)和产品价格P。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或要素的边际产品函数上升,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将向右上方移动。反之则相反。边际产品价值函数与边际产品函数的相对位置关系则取决于产品价格是大于1还是小于或等于1。如果产品价格大于1(如上例中P=2),则对于给定的某个要素数量,边际产品价值大于边际产品,因而整个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高于边际产品曲线。如果产品价格小于1,则情况恰好相反,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将位于边际产品曲线的下方。特别是,产品价格恰好等于1时,边际产品价值退化为边际产品,两条曲线完全重合。 表81 厂商的边际产品和边际产品价值要素数量L边际产品MP产品价格P边际产品价值VMP=MP×P123456789101098765432122222222222018161412108642 2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要素价格 本书第五章曾专门讨论过厂商的成本函数。不过在那里,成本函数是表示厂商的成本与产量水平之间的各种关系,或简言之,成本仅被看成为产量的函数: C=C(Q) (85) 但是,由于产量本身又取决于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数量,故成本也可以直接表示为生产要素的函数。这一函数即为在第四章和第五章中所提到过的成本方程。根据成本方程便可以得到要素使用的成本概念。若设所使用的劳动要素的价格即工资为W,则使用要素的成本就可表示为: C=W·L (8.6)即成本等于要素价格和要素数量的乘积。式中,要素价格W是既定不变的常数。这是因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买卖双方数量很多且要素毫无区别,任何一家厂商单独增加或减少其要素购买量都不会影响要素价格。换句话说,要素价格与单个厂商的要素使用量没有关系。由于要素价格为既定常数,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即成本函数对要素的导数恰好就等于劳动价格: (8.7) 它表示完全竞争厂商增加使用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成本。容易理解(87)式的含义,例如,设劳动价格为固定的每小时5元,则厂商每增加使用一小时劳动就需要且仅需要付出5元的成本。于是它所使用的要素的“边际成本”为5元。与边际产品价值的情况一样,这里应特别注意的是,本章使用的成本和边际成本概念不同于第五章的相应概念。关键的区别在于,在论述产品市场的第五章中,成本是作为产量的函数,而在论述要素市场的本章中,成本是作为要素的函数。正是由于这一不同,才引起边际成本在两种情况下的不同表现形式:在第五章中,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是所谓产品的边际成本;而在本章中,它指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成本,是所谓要素使用的边际成本。在讨论不完全竞争厂商的一般情况时,将会给予要素使用的“边际成本”一个新的术语以示区别。 由于使用要素的成本被看成是要素数量的函数,故它对要素的导数即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亦是要素数量的函数。不过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这个函数采取了最为简单的形式:它实际上是一个常数。3.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是利润最大化这个一般原则在要素使用问题上的具体化,它可以简单地表述为: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相等。根据上面的讨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等于要素价格W,而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是所谓边际产品价值VMP,因此,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可以表示为:VMP=W (8.8)或者 MP·P=W (89) 当上述原则或条件被满足时,完全竞争厂商达到了利润最大化,此时使用的要素数量为最优要素数量。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原则,不妨先来考察VMPW时的情况。如果VMP>W,则增加使用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带来的收益就会大于所引起的成本,于是厂商将决定增加要素的使用以提高利润。随着要素使用量的增加,要素的价格不变,而要素边际产品从而边际产品价值将下降,从而最终使VMP=W;反之,如果VMP<W,则减少使用一单位要素所损失的收益就会小于所节省的成本,因而厂商将决定减少要素的使用以提高利润。随着要素使用量的减少,要素的边际产品从而边际产品价值将上升,最终也将达到VMP=W。总起来说,不论是VMP大还是W大,只要二者不相等,厂商都未达到利润最大化,现有要素使用量都不是最优数量,厂商都将改变(增加或减少)要素使用量。只有当VMP=W,即边际产品价值恰好等于要素价格时,厂商的要素使用量才使利润达到了最大。 也可以用数学方法推导上述要素使用原则。假设丌代表完全竞争厂商的利润,它是要素L的函数,则由利润的定义可有: (8.10) 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必须使 即而这便是 VMP=W第四节 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 要素的需求曲线 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L的需求函数反映的是: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L的需求量与要素价格W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容易用要素需求表来表示。表82是只使用一种生产要素的某个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表。该表与表81相比,增加了表示要素价格的最后一栏。其中,要素价格也与产品价格一样是既定不变的常数不因要素数量的变化而变化。为了保证利润达到最大化,厂商使用的要素量必须使要素价格与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相等。因此,要素需求表82中最后一栏与倒数第二栏的数字完全一样。现在给定一个要素价格,例如为100,为了使要素使用量达到最优,边际产品价值亦必须为100,而与边际产品价值100相应的要素数量为1。因此,要素价格为100时,要素需求量为1。同样地,给定另外一个要素价格,例如为50,由表82可以找到另外一个相应的要素需求量是6。如此类推。表82的最后一栏和第一栏合起来就表示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表82 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表要素数量L边际产品MP产品价格P边际产品价值VMP=MP×P要素价格W123456789101098765432110101010101010101010100908070605040302010100908070605040302010 要素需求函数还可以从(89)式中推导出来。为了更清楚地看出这一点,把(89)式稍稍改写如下: P·MP(L)=W (8.11)式中,MP(L)为边际产品,是要素的函数。由于产品价格P为既定常数,故上式显然确定了从要素价格W到要素使用量L的一个函数关系,即确定了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的一个需求函数。为了说明这个函数的特点,假定一开始时,厂商使用的要素数量为最优数量,即(811)式已经满足。现在让要素价格W上升,于是有P·MP(L)<W。为了重新恢复均衡,厂商必须调整要素使用量L,使MP(L)从而P·MP(L)亦上升;而根据边际生产力递减这一性质,只有通过减少要素使用量才能达到这个目的。这样便得到了结论:随着要素价格的上升,厂商对要素的最佳使用量即需求量将下降。因此,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与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一样向右下方倾斜。 更进一步,利用要素使用原则(811)式还可以说明,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对单一要素的需求曲线将与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完全重合。参见图83首先, (811)式左边边际产品价值已知是要素L的函数,它由图中向右下方仍斜的曲线VMP表示;其次,如果把公式右边的要素价格W也看成是L的函数,则它的形状就是一条水平线,这是因为根据要素市场完全竞争的假定无论单个厂商如何改变要素使用量,要素价格均不受影响。于是给定一个要素价格W0,就有一条水平直线(仍然用W0表示);最后,要素使用原则VMP=W在图形上的表示就是VMP曲线与W0曲线的交点A。A点表明,当要素价格为W0时,要素需求量为L0。换句话说,边际产品价值曲线VMPA点亦是要素需求曲线上一点。同样地,如果给定另外一个要素价格,则有另外一条水平直线与VMP相交于另外一点。根据同样的分析即知,新的交点也是需求曲线上一点。于是,在使用一个生产要素(以及不考虑其他厂商调整)的情况下,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与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恰好重合。应当指出的是,尽管要素的需求曲线与其边际产品价值重合为一条线,但这同一条线在这两个场合的含义却是截然不同的。首先,它包含的变量的含义不同。作为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它的L表示要素使用量,而作为要素需求曲,这个L却是表示最优要素使用量或要素需求量;其次,它反映的函数关系也不同:在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场合,自变量为要素使用量L,边际产品价值是要素使用量的函数,而在要素需求曲线场合,自变量却是要素价格W,要素需求L是要素价格的函数。由于要素需求曲线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故前者也与后者一样,将由于产品价格和边际产品函数这两个因素的变动而变动。注意到这一点,有助于理解它们之所以重合的条件。要素需求曲线与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意味:当要素价格变化时,要素需求量是沿着一条既定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而变化的(参见图83)。这就要求,当要素价格变化时,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不得随之改变;或者更进一步说,它的两个组成部分即要素的边际产品曲线和产品价格不得随之改变。否则,要素需求曲线必将“脱离”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例如,如果要素的边际产品曲线或产品价格随着要素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则给定一个要素价格W0,就有一条相应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VMP0,而根据要素使用原则VMP0=W0,可得到一要素需求量Lo。显然,点(W0,Lo)位于曲线VMP0上。如果再给定另外一个要素价格W,则有另外一条边际产品价值曲线VMP1与之相应。再根据要素使用原则VMP=Wl,又可得到一要素需求量L1.。显然,新点对(W,上1)位于新的曲线VMPl上,而非原来的VMPo上。因此,要,素需求曲线不再与某一条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 由此可见,要素需求曲线等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的结论实际上要依赖于两个“潜在假定”:第一,要素的边际产品曲线不受要素价格变化的影响;第二,产品价格不受要素价格变化的影响。如果局限于讨论只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情况(如文章所假定的那样),则第一个假定自然满足;另一方面,如果局限于讨论只有一个厂商进行生产调整,但并不考虑其他厂商调整的情况,则第二个假定自然满足。但是一旦扩大到考虑使用多种生产要素或者多个厂商调整行为,则上述假定就不再合理,从而不能再用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代表要素需求曲线。换句话说,在考虑多要素共同使用以及多个厂商共同调整时,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L的需求·曲线一般说来就不再等于该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由于本章假定只使用一种生产要素,下面只讨论多个厂商共同调整的情况对要素需求所造成的影响。第五节 从厂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 前面已经说过,在一定的条件下,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就是其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现在进一步讨论整个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在这里,首先碰到的问题是:如何从单个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推导出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初看起来,似乎可以认为:既然单个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等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故可以通过简单加总市场上所有厂商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而求得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然而,这是错误的。 上一节已经说明,单个的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要有一定的条件。其中,一个条件是假定其他厂商均不进行调整。否则,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将“脱离”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当我们从单个厂商转到研究整个市场的情况时,这个条件显然不再得到满足,因而单个厂商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不再代表其要素需求曲线,它们的简单加总也不再代表整个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 下面首先考虑使用同一种生产要素的多个厂商同时调整的情况,并研究此种情况下某单个厂商(例如厂商m)对要素L的需求曲线。在研究使用一种要素的完全竞争厂商m的要素需求曲线时,如果不考虑其他厂商的调整活动,则要素价格的变化就不会影响产品的价格,从而不会改变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其理由如下:设要素价格发生变化,根据其他厂商均不调整的假定,要素价格变化只引起厂商m的要素需求量和使用量的变化,从而只引起它的产品数量的变化。由于厂商m是产品市场上的完全竞争者,故其产量变化并不能改变产品的价格。如果允许其他厂商也进行调整,则情况将完全不同。现在要素价格变动不仅引起厂商m、而且引起所有其他厂商的要素需求量和使用量、从而其产量的变动。尽管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单个厂商的产量变化不影响价格,但全体厂商的产量都变化时却不是如此。要素价格变化所引起的全体厂商的产量变动将改变产品的供给曲线,从而在产品市场需求量不变时,将改变产品的市场价格。产品价格的改变再反过来使每一个厂商、从而厂商m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发生改变。于是,厂商m的要素需求曲线也不再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我们利用图84来推导多个厂商同时调整情况下厂商m的要素需求曲线。在图84中,横轴为要素数量,纵轴为要素价格。设给定初始要素价格为Wo,相应地有一个产品价格P0,从而有一条边际产品价值曲线P0·MP。根据该曲线可确定Wo下的要素需求量Lo,于是点H(Wo,Lo)即为所求需求曲线上一点。如果这时没有其他厂商的调整,则整条需求曲线就可以看成是P0·MP。假定让要素价格下降到W1,则要素需求量就应增加到上2。但现在由于其他厂商也进行调整,于是要素价格下降使L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向左下方移动,例如移到P1·MP,从而在要素价格W1下,L的需求量不再是L2,而是稍稍更少一些的L1。于是又得到要素需求曲线上一点I(W1,L1)。 重复上述过程,可以得到其他与H、I性质相同的点。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得到多个厂商调整情况下厂商m对要素L的需求曲线dm。dm表示经过多个厂商相互作用的调整,即经过行业调整之后得到的第m个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可简称为行业调整曲线。一般来说,dm曲线仍然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但比边际产品价值曲线要陡峭一些。 到目前为止,所讨论的一直仍然是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紧接着的一个工作就是把要素的需求理论从单个厂商推广到整个市场。不过,如果已经求得了在行业调整情况下的每个单个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dm,则整个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不难从中推得。 例如,假定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中包含有n个厂商(n是一个很大的数)。其中,每个厂商经过行业调整后的要素需求曲线分别为d1、d2、dn,整个可场的要素需求曲线D可以看成是所有这些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的简单水平相加,即: (8.12)特别是,如果假定这"个厂商的情况均一样的话,即: d1=d2=dn则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就是:式中,dm可以是任何一个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参见图85。图85包括两个子图。图(a)是某个单个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dm,图(b)是市场的要素需拄曲线D。当要素价格为Wo时,该厂商的要素需求量为Lo,整个市场的要素需求量为n·L。(假定所有n个厂商的情况完全相同) 在上面推导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的过程中,特别应当注意的是,被简单地水平相加的是每个厂商的“真正的”要素需求曲线,即是在考虑了多个厂商共同行动所引起的全部调整之后得到的行业调整曲线dm,而不能是边际产品价值曲线P·MP。第六节 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使用原则 从本节开始转入讨论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和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不完全竞争包括垄断、寡头和垄断竞争三种情况。为简单起见,这里主要分析垄断厂商的情况。和完全竞争厂商不一样,垄断厂商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作为产品市场上的垄断卖方、作为要素市场上的垄断买方,以及作为产品市场上的垄断卖方并且作为要素市场上的垄断买方。其中关键的又在于前两种;第三种情况不过是前两种的简单“综合”,故可略而不论。 为了明确起见,这里的卖方垄断厂商是指:厂商在产品市场上(作为产品的卖方)是垄断者,但在要素市场上(作为要素的买方)是完全竞争者。显然,上 一节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在这里不再完全适用。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商(无论性质如何)使用要素的原则均是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和相应的边际收相等。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就等于要素价格。这一点卖方垄断情况下仍然成立。由于卖方垄断厂商在要素市场上仍然假定为完全竞者,故对它而言,要素价格仍然是既定常数,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仍然等不变的要素价格(参见本章第三节的论述)。但是,由于现在厂商在产品市场不再是完全竞争者,而是完全相反,是垄断者,它所面临的产品价格不再是固不变的常数,而是取决于产量和销售量的一个变量,故它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不再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 与前面分析的一样,卖方垄断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是其收益函数对要素的导数,它反映了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厂商的收益则取决于产量,产量又取决于要素。假定所讨论的卖方垄断厂商的收益函数和生产函数分别为R=R(Q)和Q=Q(L),则收益可以看成是要素的复合函数:R=RQ(L)。根据复合函数求导法则即有: (8.13)式中,等式右边第一项dRdQ为收益对产量的导数,即所谓产品的边际收益MR,它反映了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第二项dQ/dL为产量对要素的导数,即所谓要素的边际产品MP,它反映了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产品。因此,在卖方垄断条件下,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产品的边际收益MR和要素的边际产品MP的乘积MR·MP。这个乘积通常被称作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并用MRP来表示,即:MRP=MR·MP (8.14) 实际上,(814)式表达的不仅是卖方垄断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而且也是一般厂商(包括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厂商)的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由于产品价格为常数P,产品边际收益MR等于产品价格,从而边际收益产品MRP等于边际产品价值VMP;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产品价格不再是常数,而是根据产品的需求函数而得到的变动的价格,故产品的边际收 益不再等于产品价格。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不再等于边际产品价值VMP,而是等于更加一般的边际收益产品MRP。 也可以按下述方式推导边际收益产品MRP的表达式。我们知道,厂商的收益等于其产品价格和产品数量的乘积,即: R=P·Q若设厂商的需求函数和生产函数分别为P=P(Q)和Q=Q(L),则厂商的收益函数可写成为: R=P·Q=PQ(L)·Q(L)式中,PQ(L)为产品价格,是要素数量的复合函数:产品价格是产品数量的函数,产品数量又是要素数量的函数。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是收益对要素的导数。于是:式中,MR=Q(dP/dQ)+P为产品(注意不是要素)的边际收益。这一点可以证明如下。为了求得产品的边际收益,将厂商的收益写成产品(而不是进一步的要素)的函数: R=PO=P(Q)·Q产品的边际收益等于收益对产品(不是要素)的导数。于是有: 与前述一样,这里应当特别注意的是,产品的边际收益不同于要素的边际收益。前面已经说过,产品的边际收益是收益对产量的导数,反映了增加叶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数量;而要素的边际收益则是收益对要素的导数,反映了增加一个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收益数量。要素的边际收益的一般形式是边际收益产品;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它简化为边际产品价值。 表83更加具体地表述了(814)式的意思。表中第一栏是要素L的不同使用量,第二栏和第三栏分别是从要素L的不同使用量中得到的边际产量和总产量。在卖方垄断条件下,厂商的价格将随着它的产量和销售量而变化。第四栏提供的是与第三栏各个不同产量水平相应的价格。第四栏的价格与第三栏的产量相乘得到第五栏,该栏表示从不同要素使用量中得到的总收益。最后,表中第六栏表示每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量,即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表83 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要素数量L边际产品MP总产量产品价格P总收益边际收益产品3456789109876543342505763687220.0019.5019.0018.5018.0017.5017.00660.00819.00950.001054.501134.001190.001224.00159.00131.00104.5079.5056.0034.00 图86是根据表83作出的要素边际收益产品曲线。由图可见,与完全竞争厂商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一样,卖方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也向右下方倾斜。不过,在这两个场合,两条曲线下降的原因并不完全一致。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由于要素的边际产品曲线下降而下降,即由于要素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而下降;而在卖方垄断条件下,边际收益产品曲线除了由于要素的边际产品原因之外,还由于产品的边际收益曲线下降而下降。因此,一般而言,边际收益产品曲线要比边际产品价值曲线更加陡峭一些。由于卖方垄断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为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为要素价格,故卖方垄断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可以表示为:MRP=W 如果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大于要素价格,则增加使用要素带来的收益就大于支出的成本,于是厂商便倾向于扩大要素使用量。随着要素使用量的扩大,一方面要素的边际产品下降,另一方面产品的边际收益也下降,从而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将下降,最终下降到与要素价格相等;反之,如果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小于要素价格,则减少使用要素所损失的收益就小于所节省的成本,于是厂商便倾向于缩小要素使用量。随着要素使用量的缩小,一方面要素的边际产品将上升,另一方面产品的边际收益也上升,从而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将上升,最终上升到也与要素价格相等。第七节 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由卖方垄断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容易推导其要素需求曲线。为此,将要素使用原则(816)式稍稍改写为:MR·MP(L)=W式中,MP(L)为要素的边际产品,是要素的函数。由此可见,在给定产品的需求函数以及要素的生产函数,从而给定产品的边际收益函数MR以及要素的边际产品函数MP的情况下, (817)式确定了从要素价格W到要素使用量L的一个函数关系:给定一个要素价格W有惟一一个要素数量L使要素使用原则成立。换句话说,给定一个要素价格,有惟一一个满足要素使用原则的最优要素数量与之对应。这个最优要素数量就是要素需求量。因此,要素使用原则(817)式确定了卖方垄断厂商对要素的需求函数。 现在来看卖方垄断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的特点。假定一开始时,要素价格和要素数量恰好使得要素使用原则成立。现在让要素价格W下降,则由上述原则,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MR·MP(L)必须随之下降,而如果要素的边际产品函数MP和产品的边际收益函数MR均不变化(目前当然没有理由变化),则只有要素需求量L增加才有可能达到目的。于是,随着要素价格的下降,要素需求量将上升。由此得到向右下方倾斜的要素需求曲线。 进一步还可以说明,在这种情况下,要素的需求曲线将与其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完全重合。参见图87。图中,MRP=MR·MP为边际收益产品曲线。要素的需求曲线与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完全重合。由此又可得到结论:卖方垄断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与其边际收益产品曲线一样,也由于边际生产力递减和产品的边际收益递减两个原因而下降。回顾相应情况下的完全竞争厂商,其要素需求曲线与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因而只

    注意事项

    本文(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西方经济学第八章.doc)为本站会员(知****量)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