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语音知识总结.docx
普通话语音知识总结一、普通话概论和音节的基本知识普通话是以北京话为标准语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的当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声母除舌尖后擦音r、鼻音n,m、边音l外,没有浊音;韵母多复元音,鼻韵母有前后之分。较之汉语的其他方言十分是南方方言,普通话的语音系统性强;声调较少,变调也比拟简明。由于长期以来,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都在北方,所以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也是有道理的。普通话语音系统主要包括声母、韵母、声调,以及语流音变,包括变调、轻声、儿化、“啊的音变、词的轻重格式等。音节:在语音学上,音节是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的语音单位,其中包含一个比拟响亮的中心。一般来讲,在一个词或一句话中,有几个响亮中心,就有几个音节。对普通话来讲,除表示儿化的“儿字和极个别情况外,一个汉字对应一个音节的读音。除了个别情况外,普通话的每个音节中都有一个韵母,有时有声母,有时无声母。普通话中的音节按韵母的不同,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和撮口呼四类,总称四呼。韵母是i或以i作为韵头的叫齐齿呼;韵母是u或以u作为韵头的叫合口呼;韵母是ü或以ü作为韵头的叫撮口呼;韵母不是i、u、ü,也不以i、u、ü作为韵头的叫开口呼。不过其中有两个例外,单韵母o算作开口呼,而鼻韵母iong按实际发音看作撮口呼。普通话的常用音节有400个,其中开口呼音节最多,有179个;合口呼音节次之,有114个;齐齿呼音节又次之,有83个;撮口呼音节最少,只要24个。声母除了n,l和零声母外,都不能同时拼成四种音节。零声母音节是一种特殊的音节,大多是由古代的有声母的音节脱掉声母而构成的。零声母的齐齿呼、合口呼和撮口呼音节的韵头都或多或少有一些摩擦的成分,能够看成是用半元音jwH起头。此外,普通话中还有几个只要声母的音节,如感慨助词“嗯(n或ng)、“呣(m),和几个复辅音音节,如感慨助词“哼(hng)、“噷(hm)。在方言中这种音节要更多一些。这只是汉语音节中的特例。二、声母在普通话中,基本上一个汉字对应一个音节的读音。普通话的音节是由声母和韵母相拼而成的。除零声母外,声母都是辅音。普通话的声母一共有22个包括零声母。所谓零声母,就是“没有声母,音节中只要韵母。在小学课本中,没有零声母的概念,而将y、w即i、u也做为声母。严格讲来,y、w不能算做声母,它是复韵母中的韵头,只是在零声母音节中,其位置类似声母罢了。除零声母外,另外21个声母按阻碍部位能够分成7类: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前音和舌根音;按发音方式能够分成5类: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和边音。按声带能否振动能够分为清音和浊音。清音又有送气不送气之分。一、双唇音b,p,m和唇齿音f双唇音,就是利用双唇闭合这样的阻碍发出的辅音。在发b时,双唇闭合,软腭上升,气流因通路被完全封闭而积蓄起来,然后双唇打开,气流脱口而出,爆发成声。声带不振动。发p的阻碍部位和发音方式与发b同,只是在发p时,冲出的气流比发b时要强很多。像这样,先在口腔中造成阻碍,让气流在阻碍后面积蓄起来,然后除去阻碍,让气流冲出,爆发成声,以这种方式发音的辅音就叫做塞音。声带不振动的辅音,就叫做清音;反之则叫浊音。像b这样,有气流冲出,但气流不强,叫做不送气;而像p这样,冲出的气流很强,叫做送气。因而,b是双唇不送气清塞音,p是双唇送气清塞音。在发m时,双唇闭合,封闭气流的口腔通路,软腭下垂,气流从鼻腔泄出,同时振动声带成声。像这样,在口腔中造成阻碍,让气流从鼻腔中泄出,同时振动声带成声,以这种方式发音的辅音就叫做鼻音。此外,很显然,m是一个浊音,它是双唇浊鼻音。唇齿音,就是利用上齿与下唇相接这样的阻碍发出的辅音。在发f时,上齿与下唇相接,软腭上升,让气流从唇齿间的窄缝中泄出,摩擦成声。声带不振动。像这样,在口腔中造成阻碍,但在阻碍中留一窄缝,让气流从这条窄缝中泄出,摩擦成声,以这种方式发音的辅音就叫做擦音。f是唇齿清擦音。二、舌尖中音d,t,n和l舌尖能够上翘,抵在上腭的不同部位,造成不同的阻碍。其中,利用舌尖抵在上齿龈这样的阻碍发出的辅音,叫做舌尖中音。相对应的还有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将在后面介绍。在发d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上升,气流因通路被完全封闭而积蓄起来,然后舌尖离开上齿龈,气流迸发而出,爆发成声。声带不振动。发t的阻碍部位和发音方式与发d同,只是在发t时,冲出的气流比发d时要强很多。d是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t是舌尖中送气清塞音。在发n时,舌尖抵住上齿龈,封闭气流的口腔通路,软腭下垂,气流从鼻腔泄出,同时振动声带成声。n是舌尖中浊鼻音。在发l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轻腭上升,然后让气从舌头与两颊内侧的空隙间流出,同时振动声带成声。以这样的方法发音的l叫做边音。l是舌尖中浊边音。三、舌根音g,k和h和-ng舌根音,就是利用舌根隆起抵住软腭这样的阻碍发出的辅音。在发g时,软腭上升,舌根隆起抵住软腭,气流因通路被完全封闭而积蓄起来,然后舌根下降,脱离软腭,气流迸发而出,爆发成声。声带不振动。发k的阻碍部位和发音方式与发g同,只是在发k时,冲出的气流比发g时要强很多。g是舌根不送气清塞音,k是舌根送气清塞音。在发h时,软腭上升,挡住气流的鼻腔通路,舌根隆起,与软腭之间构成一个窄缝,气流从窄缝中泄出,摩擦成声。声带不振动。h是舌根清擦音。在发-ng时,软腭下垂,舌根隆起抵住软腭,封闭气流的口腔通路,气流从鼻腔泄出,同时振动声带成声。-ng是舌根浊鼻音。在普通话中,-ng不是声母,仅作为后鼻韵母的韵尾。四、舌面前音j,q和x舌面能够抬起,抵住上腭的不同部位,造成不同的阻碍。其中,利用舌面前面抬起抵住硬腭前部这样的阻碍发出的辅音叫做舌面前音。相对应的还有舌面中音和舌面后音。舌面后音就是舌根音。在普通话中没有舌面中音。在发j时,舌面前部抵住硬腭前部,软腭上升,气流因通路被完全封闭而积蓄起来,然后舌面前部微离硬腭,构成一个窄缝,气流从窄缝中泄出,摩擦成声。声带不振动。发q的阻碍部位和发音方式与发j同,只是在发q时,冲出的气流比发j时要强很多。像这样,先在口腔中造成阻碍,让气流在阻碍后面积蓄起来,然后在阻碍中留一窄缝,让气流从这条窄缝中泄出,摩擦成声;由于这种发音方式兼有塞音和擦音的特点,因而,以这种方式发音的辅音就叫做塞擦音。j是舌面前不送气清塞擦音,q是舌面前送气清塞擦音。在发x时,舌面前部靠近硬腭前部,构成一个窄缝,软腭上升,气流从舌面与硬腭间的窄缝里挤出,摩擦成声。声带不振动。可见x的发音部位和j、q一样,但它的发音方式没有塞的成分,是纯粹的擦音。因而,x是舌面前清擦音。五、舌尖后音zh,ch,sh和r舌尖后音,就是利用舌尖抵住硬腭前部这样的阻碍发出的辅音。硬腭前部比起上齿龈来,位置靠后靠近咽喉,因而相比于利用舌尖抵住上齿龈的舌尖中音,这类音就叫舌尖后音。在发zh时,舌尖翘起,抵住硬腭前部,软腭上升,气流因通路完全封闭而积蓄起来。然后舌尖微离硬腭,构成一个窄缝,气流从窄缝中泄出,摩擦成声。声带不振动。发ch的阻碍部位和发音方式与发zh同,只是在发ch时,冲出的气流比发zh时要强很多。zh是舌尖后不送气清塞擦音,ch是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在发sh时,舌尖翘起,接近硬腭前部,在舌尖与硬腭之间留有一个窄缝,软腭上升,气流从舌尖与硬腭间的窄缝里挤出,摩擦成声。声带不振动。发r的阻碍部位和发音方式与发sh同,只是在发r时,声带要振动。sh是舌尖后清擦音,r是舌尖后浊擦音。由于发舌尖后音时,舌尖要上翘起,仿fo是向后卷,因而舌尖后音通常又叫做卷舌音。六、舌尖前音z,c和s舌尖前音,就是利用舌尖抵住上门齿背这样的阻碍发出的辅音。上门齿背比起上齿龈来,位置靠前靠近双唇,因而相比于利用舌尖抵住上齿龈的舌尖中音,这类音就叫舌尖前音。在发z时,舌尖抵住上门齿背,软腭上升,气流因通路被完全封闭而积蓄起来。然后舌尖微离上齿背,构成一个窄缝,气流从窄缝中泄出,摩擦成声。声带不振动。发c的阻碍部位和发音方式与发z同,只是在发c是,冲出的气流比发z时要强很多。z是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c是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在发s时,舌尖接近上门齿背,构成一个窄缝,软腭上升,气流从窄缝中泄出,摩擦成声。声带不振动。s是舌尖前清擦音。由于发舌尖前音时,舌尖要前伸,上翘的姿势不明显,舌面平直,因而舌尖前音z、c、s通常又叫做平舌音。在发以上各音时,软腭的位置也是不可忽视的。软腭上升,是为了堵住气流的鼻腔通道;软腭下垂,是为了堵住气流的口腔通道。假如软腭的位置不好,气流总是同时从鼻腔和口腔中泄出,发出的音就不是标准的普通话声母。三、韵母普通话中的韵母共有39个,数目比声母多,系统也比拟复杂。一个音节中的韵母,通常能够分为韵头、韵腹和韵尾三部分。韵腹是一个韵母发音的关键,是韵母发音经过时,口腔肌肉最紧张,发音最响亮的部分;韵头是韵腹前面、起前导作用的部分,发音比拟模糊,往往迅速带过;韵尾则是韵腹后面、起收尾作用的部分,发音也比拟模糊,但务求发到位。有的韵母只要韵腹,这种韵母在发音时,发音部位不变,始终如一,称为单韵母。有的韵母只要韵头和韵腹,发音时有一个发音部位的转换,由于发这类韵母时,较响亮的音在后,因而叫做后响复韵母。韵尾又能够分成两种:一种叫鼻韵尾,有-n,-ng两个,另一种叫口韵尾。有鼻韵尾的韵母叫鼻韵母。对于有口韵尾的韵母来讲,有的没有韵头,发这类韵母时,较响亮的音在前,因而叫做前响复韵母;有的有韵头,也就是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兼备,发这类韵母时,较响亮的音在中间,因而叫做中响复韵母。鼻韵母也有有韵头、无韵头之分。所有韵母中,除鼻韵母的韵尾是辅音外,其他的音都是非鼻化元音。非鼻化元音的发音要点是软腭始终上升,堵住气流的鼻腔通道。假如软腭的位置不好,气流同时从鼻腔和口腔中泄出,发出的元音就成了鼻化元音。一、单韵母a,i,o,e,ê,u,ü,er,-i(前)和-i(后)普通话的单韵母共有10个,都属于单元音。在发a时,口大开,舌尖微离下齿背,在口腔中处于一个不前不后适中的位置,舌面中部微微隆起,处于一个较低的位置,和硬腭后部相对。双唇不圆。发音时,声音振动,软腭上升。像这样,发音时舌尖在口腔中处于一个不前不后适中的位置,这种元音就叫做央元音;发音时舌面微微隆起,处于最低的位置舌位最低,这种元音就叫做低元音;发音时双唇不圆,这种元音就叫做不圆唇元音。因而,a是央低不圆唇元音。在发i时,口微开,两唇呈扁平形,上下齿相对,舌尖接触下齿背,使舌面前部高高隆起和硬腭前部相对,发音时,声带振动,软腭上升。像这样,发音时舌尖在口腔中处于靠前的位置,这种元音就叫做前元音;发音时舌面高高隆起,处于最高的位置舌位最高,这种元音就叫做高元音。因而,i是前高不圆唇元音。在发o时,上下唇自然拢圆,舌身后缩,舌面后部隆起,舌位半高半低,介于a和i之间。发音时声带振动,软腭上升。像这样,发音时舌身后缩,使舌尖在口腔中处于靠后的位置,这种元音就叫做后元音。综上所述,单元音按舌尖在口腔中的前后位置,能够分成前元音、央元音和后元音三类。像o这样,发音时舌位半高半低,介于最高和最低之间,这种元音就叫做中元音。像o这样,发音时双唇拢圆,这种元音就叫做圆唇元音。综上所述,单元音按嘴唇圆与否,能够分成圆唇元音和不圆唇元音两类。因而,o是后中圆唇元音。在发e时,口半闭,展唇,舌身后缩,舌面后部稍隆起和软腭相对,比o略高而偏前。发音时,声带振动,软腭上升。像这样,发音时舌位比中元音略高注意,是略高,而不是介于中元音和高元音之间!,这种元音就叫做半高元音。e是后半高不圆唇元音。在发ê时,口自然打开,展唇,舌尖抵住上齿背,使舌面前部隆起和硬腭相对,舌位与o一样。发音时,声带振动,软腭上升。ê是前中不圆唇元音。ê单独表音时只要一个语气词“欸,还有就只出如今复韵母ie,üe中。在发u时,两唇收缩成圆形,略向前突出,舌后缩,舌面后部高高隆起和软腭相对。发音时,声带振动,软腭上升。u是后高圆唇元音。在发ü时,两唇略圆,略向前突出,舌尖接触下齿背,使舌面前部高高隆起和硬腭前部相对,发音时,声带振动,软腭上升。ü是前高圆唇元音。在发er时,口自然打开,舌位不前不后不高不低,处于最自然状态,然后舌前、中部上抬,舌尖向后卷,和硬腭前端相对。发音时,声带振动,软腭上升。er是一个卷舌元音。在发-i(前)时,口略开,展唇,舌尖和上齿背相对,保持适当距离。发音时,声带振动,软腭上升。-i(前)是舌尖前不圆唇元音。-i(前)这个韵母在普通话里只出如今z、c、s这三个声母的后面。在发-i(后)时,口略开,展唇,舌前端抬起和前硬腭相对。发音时,声带振动,软腭上升。-i(后)是舌尖后不圆唇元音。-i(后)这个韵母在普通话里只出如今zh、ch、sh、r这四个声母的后面。二、前响复韵母ai,ei,ao和ou普通话的前响复韵母共有4个,都属于复元音。发音的共同点是元音舌位都是由低向高滑动,开始的元音音素响亮明晰,收尾的元音音素轻短模糊。在发ai时,舌尖抵住下齿肯,使舌面前部隆起与硬腭相对,从前a开场,舌位向i的方向滑动升高。在发ei时,舌尖抵住下齿背,使舌面前部略后隆起对着硬腭中部。舌位从e开场舌位升高,向i的方向往前往高滑动。ei是普通话中动程较短的复元音。在发ao时,舌头后缩,使舌面后部隆起,从后a开场,舌位向u拼写作-o,实际发音接近于u的方向滑动升高。在发ou时,从略带圆唇的央元音E开场,舌位向u的方向滑动。收尾-u音比单元音u的舌位略低,它是普通话复韵母中动程最短的复合元音。三、后响复韵母ia,ie,ua,uo和üe普通话的后响复韵母共有5个,都属于复元音。它们发音的共同点是舌位由高向低滑动,收尾的元音音素响亮明晰,而开始的元音处于韵母的韵头位置,发音不太响亮,比拟短促。ia的起点元音是前高元音i,由它开场,舌位滑向央低元音a止。ie的起点元音也是前高元音i,由它开场,舌位滑向前中元音ê止。ua的起点元音是后高圆唇元音u,由它开场,舌位滑向央低元音a止,唇形由最圆逐步展开到不圆。uo的起点元音也是后高圆唇元音u,由它开场,舌位向下滑到后中元音o止。üe的起点元音是前高圆唇元音ü,由它开场,舌位下滑到前中元音ê止。四、中响复韵母iao,iou,uai和uei普通话的中响复韵母共有4个,都属于复元音。这些韵母发音的共同点是舌位由高向低滑动,再从低向高滑动。开始的元音音素不响亮,比拟轻短,中间的元音音素响亮明晰,收尾的元音音素轻短模糊。发iao时,由前高元音i开场,舌位降至低元音a,然后再向后高圆唇元音u的方向滑升。发音经过中,舌位先降后升,由前到后,曲折幅度大。唇形从中间的元音a开场由不圆唇变为圆唇。发iou时,由前高元音i开场,舌位降至央略后元音E,然的再向后高圆唇元音u的方向滑升。发音经过中,舌位先降后升,由前到后,曲折幅度较大。发央略后元音E时,逐步圆唇。发uai时,由后高圆唇元音u开场,舌位向前滑降到前低不圆唇元音a,然后再向前高不圆唇元音i的方向滑升。舌位动程先降后升,由后到前,曲折幅度大。唇形从最圆开场,逐步减弱圆唇度,发前元音a以后渐变为不圆唇。发uei时,由后高圆唇元音u开场,舌位向前向下滑到前半高不圆唇元音e偏后靠下的位置相当于央元音E偏前的位置然后再向前高不圆唇元音i的方向滑升。发音经过中,舌位先降后升,由后到前,曲折幅度大。唇形从最圆开场,随着舌位的前移圆唇度减弱,发e以后变为不圆唇。五、前鼻韵母an,en,in,ün,ian,uan,uen和üan普通话的前鼻韵母共有8个。它们都以舌面前浊鼻音-n作为韵尾。an的起点元音是前低不圆唇元音aa,舌尖接触下齿背,舌位降到最低,软腭上升,关闭鼻腔通路;然后舌面升高,舌面前部抵住硬腭前部,当两者将要接触时,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路,紧接着舌面前部与硬腭前部闭合,使在口腔遭到阻碍的气流从鼻腔里显露出。像an一样,en、in、ün、ian和uan分别是央元音eE、前高不圆唇元音i、前高圆唇元音ü、后响复元音ia和后响复元音ua与舌面前浊鼻音-n连发而成的音。发uen时,由圆唇的后高元音u开场,向央元音eE滑降,然后舌位升高,接续鼻音-n。唇形由圆唇在向中间折点元音的经过中渐变为展唇。发üan时,从前高圆唇元音ü开场,向前低元音a的方向滑降。舌位只降到次低前元音A略后就开场升高,接续鼻音-n。发前鼻韵母时,要注意软腭的运动,不能发成鼻化元音。此外,要注意唇形的变化,比方ün在发音经过中,唇形由圆渐展,而发in时始终是展唇。六、后鼻韵母ang,eng,ing,ong,iang,uang,ueng和iong音通话的后鼻韵母共有8个。它们都以舌根浊鼻音-ng作为韵尾。ang的起点元音是后低不圆唇元音aB,口大开,舌尖离开下齿背,舌头后缩,从后a开场,舌面后部抬起;当贴近软腭时,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路,紧接着舌根与软腭接触,封闭了口腔通路,气流从鼻腔里显露出。像ang一样,eng、ing分别是后半高不圆唇元音eG和前高不圆唇元音i与舌根浊鼻音-ng连发而成的音。iang、uang、ueng则是韵头i、u、u和ang、ang、eng连发而成的音。ong的起点元音是比后高圆唇元音u舌位略低的后次高圆唇元音U,舌尖离开下齿背,舌头后缩,舌面后部隆起,软腭上升,关闭鼻腔通路。从后次高圆唇元音U开场,舌面后部贴向软腭。当两者将要接触时,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路紧接着舌面后部抵住软腭,封闭了口腔通路,气流从鼻腔里显露出。iong则是韵头i和ong连发而成的;受后面的后次高圆唇元者U影响,前面的前高元者i也带圆唇动作。综上所述,普通话韵母的韵头有i,u,ü三个,韵尾有i,u,-n,-ng四个。四、声调汉语音节所固有的,能够区别意义的声音的高低和升降。普通话中利用元音有时是辅音的相对音高的不同来进一步区分字音,字音的这种高低不同的读法叫做声调。所谓的相对音高指的是同一个人按本人的音域分出的和比例有层次的高低度。普通话中有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假如以12345来表示相对音高从低到高的五个等级,那么阴平是一个高平调,调形为55;阳平是一个高升调,调形为35;上声是一个降升调,调形为214;去声是一个全降调,调形为51。发高音时,声带相对紧张;发低音时,声带相对松弛。其中上声的音长在四个声调中最长,去声则是最短。一般来讲,声调比拟容易出现阴平的调值不够高,阳平拐弯上不去,上声硬拐弯,去声下不来。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注意调值高低抑扬的变化要和气息控制结合起来。那么就应该做到,阴平:起音高平莫低昂,气势平均不紧张;阳平:从中起音向上扬,用气弱起逐步强;上声:上声先降转上挑,降时气稳扬时强;去声:高起直降向低唱,强起到弱气通畅。五、语流音变在语流中,由于遭到相邻音节的相邻音素的影响,一些音节中的声母、韵母或声调会发生语音的变化,我们称之为语流音变。学习一种语言,不仅仅是读准一个音素或音节就行的,由于我们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将一连串的音组合起来连续讲出来,并表达出一定意义和内容。否则,听起来就像是在读字。人们在连续发音时,为了适应发音器官的运动,相邻的音经常由于互相影响而使某个音发生一些变化。这种变化只要在连续发音时才会发生。任何语音都有语流音变现象。普通话中最典型的语流音变是轻声、儿化、变调和语气词“啊的音变。一、轻声在四个声调之外,还有轻声。轻声能够讲是一种特殊的变调现象。普通话中发轻声的字,除了一些助词和后缀外,主要是一些双音词的第二个字。不过对大多助词和后缀来讲,轻声已成为习惯的,甚至是唯一的读法,而双音词的第二个字往往都是临时变调成为轻声。轻声的调形约为3,即处于一个不高不低的高度,发音短促模糊。但是并非音高都一样。轻声音节在音高上的这种差异往往取决于前一个音节声调的高低:阴平后面的轻声音节念半低调2度:“妈妈阳平后面的轻声音节念中调3度:“葡萄上声后面的轻声音节念半高调4度:“你们去声后面的轻声音节念低调1度:“亲爱的轻声的作用普通话里有些词或词组靠轻声音节与非轻声音节区别意义和词性。兄弟xingdì名哥哥和弟弟兄弟xingdi名弟弟能干nénggà形有才能,会办事能干néngga形心灵手巧;精明言语yány名指所讲的话言语yányu动开口;招呼运气yùnqì词组。武术、气功的一种炼身方法运气yùqi名幸运轻声的规律普通话多数轻声同词汇、语法有密切联络:、语气助词“吗、呢、啊、吧等:是吗他呢看啊走吧、助词“着、了、过、的、地、得、们:看过忙着来了我的英勇地喝得好朋友们、名词的后缀“子、头:桌子椅子木头石头、方位词:墙上河里天上地下底下那边、叠音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后面的字:讲讲想想弟弟奶奶谈谈跳跳、表示趋向的动词:出来进去站起来走进来取回来、某些常用的双音节词的第二个音节习惯上读轻声:明白暖和萝卜玻璃葡萄知道事情衣服眼睛二、变调音节在连续时,相邻音节声调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变调。普通话中的变调主要包括上声变调、去声变调、“一和“不的变调以及重叠形容词的变调。上声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前都会产生变调,读完全的上声原调(214)的时机很少,只要在单念或处在词语、句子的末尾才能读原调。详细情况有下面几种:(1)上声在阴平、阳平、去声、轻声前,即在非上声前,调值由214变为半上声211。(2)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上声的调值变为阳平35。(3)三个上声相连,假如后面没有其他音节,也不带什么语气,末尾音节一般不变调,读上声原调。而开始、当中的上声音节又有两种变调情况:(一)当词语的构造是双单格时,开始、当中的上声音节的调值都变为阳平35。(二)当词语的构造是单双格时,开始音节处在被强调的逻辑重音上时,开始音节读成半上211,当中的音节变为阳平35。去声音节在非去声音节前一律不变。在去声音节前则由全降变成半降,即调值由51变成53“一“不这两个高频字也会产生变调。“一在单念或处在词句末尾的时候,读本音音调阴平55;在去声音节前调值变为阳平35;在阴平、阳平、上声前调值变为去声51。“不在去声音节前调值变为阳平35,其他情况下读本音音调去声51。当“一嵌在重叠式的动词之间,“不夹在动词或形容词之间,夹在动词和补语之间时,均轻读,属于“次轻音。三、儿化儿化是汉语普通话中一种特殊的语音现象,就是词语后缀“儿不自成音节,而和前头的音节合在一起,使前一音节的韵母成为卷舌韵母。儿化音是白话音,有亲昵、随意的语气。北京话中就有相当多的儿化音。因而在书面语中,通常都不注表示儿化的后缀“儿。但有时儿化音也具有区别语词的作用,如“白面和“白面儿就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书面语中也必须注明儿化的后缀“儿。儿化韵的作用“儿化韵在普通话里起着修辞和表示语法功能的积极作一、表示喜欢、亲切的情感这小孩儿是她妈妈的心肝儿宝贝儿!瞧这个小不点儿红红的小脸蛋儿呀!二、表示少、小或稍微的愈思别为这一丁点儿小事儿就生气!时待新手,大家可不要从门缝儿里瞧人把人看扁了。三、区分词性请帮我把水杯盖儿盖上吧!(“盖儿是名词,“盖是动我在画画儿呢!(“画是动词,“画儿是名词)四、区分词义你怎么又迟到了!今天早上头儿发火了。(领导)小姑娘头上戴朵花。(脑袋)二、儿化韵的发音规律儿化韵是语流音变的一种脱落现象,除去er韵母本身之外.其他韵母都能够儿化。儿化音变方式有下面几种:(一)音节末尾是a、o、e,u的,直接加上卷舌动作一r人家儿山坡儿丰截儿风车儿括弧儿加油儿(二)韵母是ai,ei,an,en(包括ui,un,ian,uoi,uan和uan)的,失落韵尾,加卷舌动作一r窗台儿被单儿脸盆儿土堆儿手绢儿一点儿(三)韵尾是ng的,失落韵尾(ing还要加e),韵腹变成葬化元音.同时加卷舌动作秘方儿相框儿门缝儿弃梁儿电影儿胡同儿叫穷儿打鸣儿(四)单韵母i,u直接加er眼皮儿小曲儿金鱼儿玩意儿警笛儿打旗儿(五)韵母为舌尖特殊元音韵母一i(前)一i(后)以及e的,变为央e【习加卷舌动作铁丝儿瓜子儿小事儿橙汁儿材叶儿台阶儿(六)韵母是in,un的,失落韵尾加er手心儿喜讯儿脚印儿花裙儿有韵儿有劲儿四、“啊的音变一、“啊字在句首时作叹词,声调有如下几种变化:1、表示惊异赞叹读一声。如:“啊!黄继光忽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2、表示追问读二声。如:“啊?你讲什么呀?3、表示惊疑读三声。如:“啊,这难道是我的影子吗?4、表示应答的、明白过来的读四声。1表示应诺。音较短如:“啊,好吧,我就去。2表示明白过来。音较长如:“啊!原来就是找个树权,挺简单,我会了。二、“啊在句尾,作为语气助词时,由于遭到它前面音节的收尾音素的影响会发生不同音变。1、前一音节收尾音素是a、oao、iao除外、e、ê、i、ü时,“啊读作ya;2、前一音节收尾音素是u时包括ao、iao,“啊读作wa;3、前一音节收尾音素是n时,“啊读作na;4、前一音节收尾音素是ng时,“啊读作nga;5、前一音节收尾音素是-i舌尖后特殊元音、r和er包括儿化韵时,“啊读作ra;6、前一音节收尾音素是-i舌尖前特殊元音时,“啊读作za。五、词的轻重格式在汉语普通话及各方言中,一句话里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中的每个音节都有轻重强弱的不同,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除了音节与音节之前声调的区别外,还由于构成一句话的词或词组的每个音节,在音量上不平衡,也就是讲,双音节或多音节词的各个音节有着约定俗成的轻重强弱差异,称为词的轻重格式。我们将短而弱的音节称为轻,长而强的音节称为重,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为中。在普通话中,双音节词轻重格式有三种,分别为中重格式,重中格式和重轻格式,其中中重格式最多。三音节词轻重格式也有三种,分别为中中重格式,中重轻格式和中轻重格式。四音节词的轻重格式较为复杂,一般以为与其词性的构造关系有关。普通话四音节词轻重格式一般可分为三种:1、中重中重格式,大部分具有联络关系的四字格式成语及少量其他构造关系的四字格式成语要读作中重中重格式。2、中轻中重格式,大部分四音节的专用名词、叠音形容词和象声词要读作中轻中重格式。其中四音节专用名词的第二音节只比第一音节稍轻,不可失去原调。3、重中重中格式,大部分具有修饰与被修饰、陈述与被陈述和支配与被支配关系的四字格式成语及一三格式组成的成语要读作重中重中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