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部管理制度.docx
电气设备部管理制度电气设备部管理规章制度一:部长职责1:电气设备部长在总经理、副总经理领导下,详细负责组织施行全厂的设备管理工作。组织施行电控箱生产任务的各项工作。2:制订、贯彻和执行有关电气设备部的管理规章制度。3:建立设备的台帐、卡片、档案,统管全厂的设备技术资料。4:负责设备的验收、移交、转移、封存启用、调拨、报废等工作.5:负责设备事故的处理及对设备保养的赏罚工作。6:编制设备的检修,一、二级保养计划和备品配件管理,并负责做好以上各项工作的施行和验收、考评工作。7:采取勤巡检、勤考核等有效措施,提高全厂设备的完好率,巡检工作,每周一次。8:监督生产设备的使用情况,每月组织一次设备管理睬议,通报设备使用管理状况。9:安排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工作,及时解决车间及其他部门提出的设备管理上的问题。10:对设备科人员进行绩效考核。11:对全公司设备的正常运转、供电正常化负责。12:负责组织新购设备的到货验收、安装、试运行。二:维修组长职责1:全面负责本公司的设备管理。2:负责本公司设备保养考核。3:组织相关部门对设备进行检查。4:催促部长及各成员对设备进行管理,对各部门设备维护保养进行抽查。5:及时处理设备管理经过中出现的问题,周末及节假日,在部长的组织下,对全公司设备进行检查。6:负责建立每台设备的验收、维护保养、修理、转移的电子档案。三:维修人员岗位职责1:维修人员必须服从上级领导的安排,认真做好设备维修工作。2:维修人员必须凭“设备报修单进行维修,“维修单统一由操作者填写,并由车间主管签字后交到电气设备部,再统一安排给维修工施行维修。3:值班时间内发生的设备故障,一律由值班维修工承当负责修理,并按接到报修单先后或设备维修的急缓依次修理。4:维修人员在未确准设备故障原因时,不可盲目随意解体设备。5:维修人员在排除设备故障后,须认真地在“报修单上写明维修措施和方法及调换零件名称和修理工时,而且须操作者签字认可。6:维修人员在修理完毕后,应立即将填写完好的“报修单交组长备案。7:维修人员在维修经过中,如修理同一台设备,当天发生三次同一故障时,维修工该天作为事假处理,不记发工资。8:设备维修人员,必须对设备的维修质量和维修速度负全部责任。9:维修人员必须加强对设备的完好状况、文明操作情况、润滑情况、“三保情况等巡视检查,并有权制止违规作业行为,操作者不听阻止,按规定从严处罚。10:全体维修人员,如其负责的维修工作,做得不够完善,引起车间提出投诉的,根据(电气设备部绩效考核方案)规定进行处罚。11:维修人员的工作业绩,由电气设备部、车间负责人及设备操作工考评,考评结果与当月奖金、工资调整挂钩。12:如遇设备搬迁、安装、调试和动力照明施工等工作时,则由统一调度、安排。13:维修人员不准长时间呆在办公室内,值班时间脱岗或干与工作无关的事情,视情节每次给予10到50元的罚款。四:设备采购引进的规定1:根据公司发展总体规划。各车间部门生产发展规划及其设备需求信息。进行设备的申报工作,认真填报设备计划申请书,电气设备部根据各车间部门的设备申请计划,结合本公司现有设备的实际情况,进行调配后,报总经理审批。2:设备采购计划一旦经总经理批准,各车间部门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重新填报设备申请,讲明原因,经总经理批准后,报电气设备部,同时收回原申请表。3:设备申请计划应一式四份,财务部、申请部门、采购部、电气设备部各执一份,申请计划中应写明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生产厂家、大致市场价格等。4:设备的选型原则上由工艺科根据车间产品构造特点进行,可以由各车间根据使用的实际需要确定。5:工艺科从应用新产品、新工艺和提高产品质量的角度提出设备更新计划和可行性分析报告,决定设备的购买或自制。6:工艺科编制自制设备的设计任务书,并负责设计,负责签订委托设计技术协议。提出外购设备的选型建议和可行性分析报告。7:工艺科负责新设备的安装布置图设计、工艺装备设计、制定试车和运行的工艺操作规程,参加设备试车验收。8:设备选型的基本原则:选购的设备应与本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或开发新产品等需求相适应在知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要求其性能指标保持先进水平,以利提高产品质量和延长其技术寿命。要求设备价格合理,在使用经过中能耗、维护费用低,并且回收期较短。五:设备的移交1:设备安装完毕后,由设备部会同设备使用部门,做安装质量检查、精度检测。经检验合格,由设备部办理设备移交手续。填写设备安装移交验收单、设备精度检验记录单、设备运转试验记录单。2:对于关键设备高精度、大型、重型、稀有还应工艺科、生产部长参加验收、移交工作,并签字批准。3:随机附件应由设备科负责根据装箱单逐项盘点,并填写设备附件工具明细表。并将操作工必需附件移交使用部门保管,其他附件由设备科负责统一管理。4:自制设备,鉴定验收后,应算出资产价值,办理移交手续。六:设备的合理使用1:设备移交车间后,车间主任配合电气设备部负责日常管理。2:车间要根据设备性能和使用的要求,正确合理地使用设备。十分严格禁止超负荷使用设备。3:要严格遵守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4:要严格遵守设备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七:设备操作人员条例7.1对设备操作人员的要求7.1.1自觉遵守定人定机制度,遵从统一安排使用设备。7.1.2工具及必须使用的附件要放置整洁并保管好,不损坏和丢失。7.1.3设备上的防护装置和线路管道要经常检查,保证完好可靠。7.1.4凭操作证使用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制度。7.1.5对设备不超载使用、不带病运转,不准在设备运行时离开岗位,发现故障应立即停车,本人无法处理的应及时通知维修人员。7.1.6不在设备运转中变速和装卸工件,要精心操作,力求防止事故发生。7.1.7在维修工帮助下,逐步把握一般修理技术。7.1.8能独立排除一些设备的小故障。7.1.9熟悉设备构造,把握设备的技术性能和操作方法。7.1.10懂得加工工艺,合理地选择切削用量,做到正确使用设备。7.1.11正确地按润滑图表规定加油、换油、保持油路畅通和油线、油毡、滤油器的清洁。7.1.12保持设备内外清洁,无油垢、无锈蚀,到达“漆见本色铁见光,做好日常保养和一级保养。7.1.13了解设备的精度标准和加工规范7.1.14会检查与加工工艺有关的设备异常状态。7.1.15能对不正常的声音、温度和运转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设备异常,能采取措施排除一般故障。7.1.16参加设备的事故分析,查明原因,汲取教训,做出预防措施。7.2对设备操作人员设备维护保养的要求7.2.1工具附件齐全,放置整洁,不准放在机床的导轨面上。7.2.2工具箱料架及加工件应摆放合理整洁。7.2.3机床的防护装置及零件应齐全完好,各种标牌应完好、明晰。7.2.4各管道、电气线路应安装整洁、安全、可靠。7.2.5内外清洁,无黄袍、油垢、锈蚀、无铁屑杂物。7.2.6各滑动面、三杠、齿轮、齿条无油垢。7.2.7机床周围地面经常保持清洁,无积油、积水和铁屑杂物。7.2.8熟悉润滑图表,按时按质按量加油和换油,保持油标油窗明晰夺目。7.2.9油箱、油池和冷却箱内外的清洁无变质,无铁屑杂物。7.2.10油壶、油枪、油孔、油杯、油线和油毡应保持齐全、清洁。7.2.11油泵压力正常,油路畅通,各部位轴承润滑良好。7.2.12电气线路接地可靠,绝缘良好,限位开关,挡铁安全可靠,信号仪表灵敏。7.3设备日常管理措施7.3.1设备管理必须执行“四定和“三勤一不离规定。7.3.2四定:定操作人员、定维修人员、定维修保养、定备品配件。7.3.3三勤一不离:勤注油润滑、勤擦拭、勤检查、操作时不离开运转中的设备7.3.4严格执行设备日常巡检工作和考核评分工作,不得徇私、作假。7.3.5设备的一级保养,每二个月为一个周期,二级保养为六个月一个周期,凡遇国定假日,在放假日前一天全面进行设备保养,并认真做好设备检查,鉴定验收及考核工作。7.3.6维修人员应及时修复设备,十分是单台设备和重点设备,在备配件齐全的前题下,做到小修不隔夜,大缺点在36小时内修复,并配合操作人员搞好设备保养,设备的润滑保养工作以操作人员为主,设备管理和维修人员应经常巡检。7.3.7对不经常使用的设备,操作者在使用前,应先填写“设备使用申请单,使用后必须及时做好清洁保养工作,在主要活动面上涂上油脂并覆盖上纸张,如有防尘套必须套上,且注意爱护保管使用好防尘套。使用结束后将使用单交还给设备部门,由设备部门进行核准签收。7.3.8加强设备事故的管理,根据“预防为主和“三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与群众未受教育不放过、没有防备措施不放过防止事故的发生。7.3.9通过施行“设备日常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重点设备点检、“设备精度测试、“设备保养赏罚制度、“设备事故处理等一系列有效的措施的落实,使全厂设备的完好率得到严格控制,确保全厂的正常生产。7.3.10维修人员应积极配合做好设备日常保养检查工作,并认真做好逐项记录。7.3.11设备部根据车间及维修工的检查记录,对各操作工的保养情况做综合评定,作出赏罚方案报批后交财务进行工资结算。7.3.12对违规操作致使设备损坏的人员,设备部门提出处罚意见,如发现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串通一气,隐瞒事实,经查实后维修人员将被处加倍的处罚。7.3.13设备部将不定期会同生产部及相关部门进行抽查,发现抽查结果与车间或维修工检查结果不符合的,将给予相关人员每次50到200元的罚款。八:设备日常保养8.1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一般有日保养和周保养,又称日例保和周例保。8.1.1日例保,日例保由设备操作工人当班进行,认真做到班前四件事、班中五注意和班后四件事。8.1.1.1班前四件事:检查交接班记录、擦拭设备,按规定润滑加油、检查手柄位置和手动运转部位能否正确、灵敏,安全装置能否可靠、低速运转检查传动能否正常,润滑、冷却能否畅。8.1.1.2班中五注意:注意运转声音、注意设备的温度、注意压力、液位、电气、液压、气压系统、注意仪表信号、注意安全保险能否正常。8.1.1.3班后四件事:关闭开关,所有手柄放到零位;去除铁屑、脏物,擦净设备导轨面和滑动面上的油污,并加油;清扫工作场地,整理附件、工具;填写交接班记录,办理交接班手续。8.1.2周例保,周例保由设备操作工在每周末进行,保养时间为:一般设备1小时,精、大、稀设备2小时。8.1.2.1外观:擦净设备导轨、各传动部位及外露部分,清扫工作场地。8.1.2.2操纵传动:检查各部位的技术状况,紧固松动部位,调整配合间隙。检查互锁、保险装置。8.1.2.3液压润滑:清洗油线、防尘毡、滤油器,油箱添加油或换油。检查液压系统,到达油质清洁,油路畅通,无渗漏,无损伤。8.1.2.4电气系统:擦拭电动机、检查绝缘、接地,到达完好、清洁、可靠。8.3设备日常保养标准根据“设备日常保养要求每个操作者对设备必须进行认真保养,并接受和配合设备部的检查考核,检查考核内容如下:8.3.1整机:机床外观清洁、无油污、无灰尘、呈现本色8.3.2外观:机床床身、床肚、床脚、尾架内无隔日铁屑、灰尘和杂物,机床外表无缺损、盖板、手柄球、信号灯、电器管道等完好无损机,床导轨及各滑动面应保持清洁、无锈迹、无黑斑、无损伤。8.3.3主活动面:导轨面上的堆积铁屑,应及时清扫。钻杆、各套筒内应清洁,无毛刺、无铁屑。丝杆、光杆、操纵杆等应随时清擦、无毛刺。8.3.4润滑情况:操作者使用的油壶、油抢应齐全、清洁完好。操作者每日应按润滑图表,按时按量加油润滑,各导轨面应按要求做好润滑工作。油孔、油咀应清洁、无堵塞、无损坏油线、油毡应按时清洗、无发硬失效现象。8.3.5工具、量具加工工件、应放在合理位置、不得直接放在导轨上。8.3.6生产场地:四周场地应随时做好清洁工作机床四周无积水、积油、堆积的铁屑应及时清扫。8.4设备日常保养检查8.4.1由设备部维修组长和车间主任天天分别进行检查;对操作者天天核查一次,检查考核者应严格根据要求执行,不得徇私、作假。8.4.2设备部会同生产部部及相关部门不定期抽查,若抽查中发现该车间设备保养合格率低于80%的,则每次给予设备维修组长50元罚款,给予车间主任100元罚款,当日给出处罚.8.4.3但凡规定保养时间内未保养的,每次给予操作工50元罚款,同时给予车间本组长每人次10元的罚款,给予车间主任每人次20元的罚款.8.4.4为了到达设备保养的要求,每个操作者,用于设备清洁保养的时间,每班不得少于20分钟。周末及节假日不得少于60分钟.8.4.5对设备保养不合格者,在对保养者进行罚款处理的同时,仍须强迫要求保养者立即进行整改,重新做好清洁保养,直至合格,如遇不愿整改或整改仍不合格者,则加倍罚款。8.4.6如遇二班制操作的设备,接班操作者以为上一班保养不合格,有权要求保养者进行整改,并立即上报车间组长和有关负责人或设备部进行处理。九:设备一级保养及考核细则9.1一保的范围:本公司全部在用设备。9.2一保的主要目的:减少设备磨损,消除隐患、延长设备使用寿命。9.3设备一级保养工作以操作者本人为主,机修工作适当的配合和辅导,操作者保养设备后必须认真填写保养记录,并注明尚未去除的缺陷。9.4车间各组长应及时安排操作者施行一级保养工作。9.5设备一级保养的工时补贴为每台、每次4小时。9.6设备一级保养为每二个月进行一次,由设备部按计划向各车间发放保养通知单。9.7对设备一级保养成绩的考核,应由设备部会同车间组长,根据保养考核的要求,认真检查、当场填写考核。9.8凡第一次保养不合格,必须立即整改,直至合格为止,但所用的整改工时,由操作者自负,如有不愿整改或整改仍不及格者,除罚款50元外,并扣除其保养补贴工时。9.9设备的一级保养单,由设备部门汇总,按月装订成册归档保存。9.10设备一级保养内容及考核标准.1清洗机床外表及各罩盖,保持内外清洁,无锈蚀、无油污、无黄袍2清洗长丝杠、光杠和操纵杆3检查并补齐螺钉、手柄球,手柄4清洗滤油器,使其无杂物,过滤润滑油5检查主轴并检查螺帽有无松动,紧定螺钉能否锁紧6调整摩擦片间隙及制动器7清洗刀架,调整中、小拖扳塞铁间隙8清洗挂轮箱齿轮、轴套注入新油脂9调整挂轮箱齿轮啮合间隙10检查轴套有无磨损或晃动现象11清洗尾座,保持内外清洁12清洗冷却泵,清洗润滑系统的滤油器、盛液盘13油路畅通,油孔、油绳、油毡清洁无铁屑14检查油质和冷却液,保持其良好的性能,油杯齐全,油窗亮堂15清扫电动机、电器箱16电器装置固定整洁十:设备二级保养及考核细则10.1设备的二级保养工作以机修工为主,操作者配合,保养后的设备要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