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ppt
有以有以德行著称的颜回、闵损,德行著称的颜回、闵损,以口才著称的端木赐、宰以口才著称的端木赐、宰予,以政事著称的冉求、予,以政事著称的冉求、仲由,以孝道著称的曾参仲由,以孝道著称的曾参等人。等人。 孔孟思想对周边国家文化的影响韩国,作为一个深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度,儒学对韩国的影响在14世纪李朝就达到鼎盛时期,儒家伦理深深扎根于韩国的文化之中,融化在韩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里,至今韩国还是世界上惟一保持全国祭祀孔子的国家。儒学中的社稷、节义、仁等观念与韩国苦难、屈辱的民族历程相交织,形成了韩国人独特的民族性格,60年代后,韩国历史上形成的这种民族特质被提升为“国民精神”,并成为学校德育和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论语孟子何时被列入“四书”? 四书为儒家经典,南宋学者朱熹将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 何时成为读书人参加科举的必读书 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之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朱熹死后,朝廷便将他 所编定注释的四书审定为官书,从此盛行起来,到元代延佑 年间(13141320)恢复科举考试,正式把出题范围限制在朱 注四书之内,明、清沿袭而衍出“八股文”考试制度,题目 也都是在朱注四书里。 孟子能成为孟子能成为“亚圣亚圣”,多得力于他母亲的,多得力于他母亲的教诲。孟子的母亲仉教诲。孟子的母亲仉(zhng)氏一生克勤克俭,氏一生克勤克俭,含辛茹苦,抚育儿子。孟母教子故事如含辛茹苦,抚育儿子。孟母教子故事如“孟孟母三迁母三迁”、“断织教子断织教子”、 “为儿媳训子为儿媳训子”等广为流传。等广为流传。 孟母林 孔子的思想 孔子的伦理思想孔子的伦理思想“仁仁”。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仁”。“仁仁”最简单的表述就最简单的表述就是是“爱人爱人”,即对人尊重和同情,它是统摄,即对人尊重和同情,它是统摄“义、礼、忠、义、礼、忠、恕恕”等德行的最高理想等德行的最高理想, 也是个人修养的最高标准。也是个人修养的最高标准。 孔子的政治理论孔子的政治理论“德治德治”与与“正名正名”。 孔子提出孔子提出“德治德治”的治国主张的治国主张,认为统治者应认为统治者应“正己然后正正己然后正人人”, 以德治民。他把以德治民。他把“仁仁”扩充到政治领域扩充到政治领域, 要求君主爱民要求君主爱民, 施行仁政。施行仁政。 他还提出他还提出“正名正名”的主张,认为上起天子、下至平民的主张,认为上起天子、下至平民, 都应都应安守本分安守本分, 名实相符,并由此提出名实相符,并由此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子”的人伦观。的人伦观。孔子的思想 孔子的天命观孔子的天命观敬鬼神而远之。敬鬼神而远之。 孔子主张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敬鬼神而远之”。他主张祭祀。他主张祭祀, 是对鬼神表示诚是对鬼神表示诚敬的意思敬的意思, 至于鬼神是否存在至于鬼神是否存在, 则可以不问。相对于天命鬼神则可以不问。相对于天命鬼神而言,孔子更注重人事,强调人的主观努力,把探讨和解决而言,孔子更注重人事,强调人的主观努力,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 孔子的教育观孔子的教育观 有教无类:他主张教育的对象不应分贵贱贤愚有教无类:他主张教育的对象不应分贵贱贤愚, 而要一视同而要一视同仁仁, 开平民教育之先河。开平民教育之先河。 因材施教因材施教 :在教学方法方面,他提出:在教学方法方面,他提出“因材施教因材施教”,重视,重视启发式教育,是现代民主个性化教育和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源启发式教育,是现代民主个性化教育和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源头。头。 学思并重:在治学方法上学思并重:在治学方法上, 孔子主张学思并重孔子主张学思并重, 认为认为“学而不学而不思则罔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思而不学则殆”。 均衡发展:对于学术的传授均衡发展:对于学术的传授, 孔子教以孔子教以“文、行、忠、信文、行、忠、信”四目四目, 并以并以“诗、书、礼、乐诗、书、礼、乐”等内容教导学生。故孔子之等内容教导学生。故孔子之教教, 可谓重视德、智、体、美的均衡发展。可谓重视德、智、体、美的均衡发展。孔子的教育观孔子的教育观有教无类:他主张教育的对象不应分贵贱贤愚有教无类:他主张教育的对象不应分贵贱贤愚, , 而要一视而要一视同仁同仁, , 开平民教育之先河。开平民教育之先河。因材施教因材施教 :在教学方法方面,他提出:在教学方法方面,他提出“因材施教因材施教”,重,重视启发式教育,是现代民主个性化教育和启发式教育思想视启发式教育,是现代民主个性化教育和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源头。的源头。学思并重:在治学方法上学思并重:在治学方法上, , 孔子主张学思并重孔子主张学思并重, , 认为认为“学学而不思则罔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思而不学则殆”。均衡发展:对于学术的传授均衡发展:对于学术的传授, , 孔子教以孔子教以“文、行、忠、信文、行、忠、信”四目四目, , 并以并以“诗、书、礼、乐诗、书、礼、乐”等内容教导学生。故孔子等内容教导学生。故孔子之教之教, , 可谓重视德、智、体、美的均衡发展。可谓重视德、智、体、美的均衡发展。孟子的思想孟子的思想 性善学说:这是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础。性善学说:这是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础。 孟子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孟子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就是人类文化规范心,这四心就是人类文化规范仁、义、礼、智的萌芽和仁、义、礼、智的萌芽和根本。他认为,一个人如果不愿意向善,那就是根本。他认为,一个人如果不愿意向善,那就是“自暴自暴”、“自弃自弃”、“自贼自贼”。 “仁政仁政”思想:孟子继承并发展孔子思想:孟子继承并发展孔子“仁仁”的思想,从其性的思想,从其性善论出发,提出了善论出发,提出了“仁政仁政”、“王道王道”的政治学说。的政治学说。“仁政仁政”就是国君能够就是国君能够“与民同乐与民同乐”,使人民的生活安定。,使人民的生活安定。 孟子的孟子的“仁政仁政”学说,包含了对人民的重视,即民本思想,学说,包含了对人民的重视,即民本思想,也就是说把人民看作是国家政治的根本。这是孟子学说中最也就是说把人民看作是国家政治的根本。这是孟子学说中最光辉的组成部分,是对我国古代人道主义思想的总结和提高。光辉的组成部分,是对我国古代人道主义思想的总结和提高。 孔子在齐国,有机会欣赏到他认为最美妙的韶乐. 谓其“尽善矣,又尽美也!”(极动听优美)而后大受感动,一连好多天老是想着它,吃肉也没有味道了. 孔子的弟子子路,为人刚勇,一日在孔家弹瑟,瑟声中带有杀气,犯了孔子的大忌-.孔子自然不喜欢,又不便发作,就不满道: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上厅堂,但尚未能进入内室.他为何要在我家弹瑟啊? 理想人格:孟子学说中还有不少关于理想理想人格:孟子学说中还有不少关于理想人格的思想,如人格的思想,如“人皆可以为尧舜人皆可以为尧舜”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此之谓大丈夫”;“生,亦我所欲也,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者也”等等,如此种种,都是激励人心、等等,如此种种,都是激励人心、传颂千古的名言。传颂千古的名言。 2.己所不欲,匆施于人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孟子名言孟子名言 1.恻隐之心,恻隐之心, 人皆有之人皆有之 2.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尽尽 信信 书书 不不 如如 无无 书书 4.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5.仁者无敌仁者无敌 6.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7.爱人者,人恒爱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8.养心莫善于寡欲养心莫善于寡欲 论语论语中的成语精选:中的成语精选:欲速不达欲速不达子路子路温故知新温故知新为政为政尽善尽美尽善尽美八佾八佾不耻下问不耻下问公冶长公冶长举一反三举一反三述而述而 废寝忘食废寝忘食述而述而任重道远任重道远泰伯泰伯杀身成仁杀身成仁卫灵公卫灵公 察言观色察言观色颜渊颜渊各得其所各得其所子罕子罕分崩离析分崩离析季氏季氏道听途说道听途说阳货阳货巧言令色巧言令色学而学而 见贤思齐见贤思齐里仁里仁文质彬彬文质彬彬雍也雍也 怨天尤人怨天尤人宪问宪问 孟子孟子中的成语精选:中的成语精选:明察秋毫缘木求鱼揠苗助长明察秋毫缘木求鱼揠苗助长出类拔萃为富不仁自暴自弃出类拔萃为富不仁自暴自弃 好为人师好为人师 左右逢源夜以继日左右逢源夜以继日集大成者一曝十寒专心致志集大成者一曝十寒专心致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同流合污同流合污出尔反尔出尔反尔 绰绰有余不言而喻绰绰有余不言而喻孔子哲理名言孔子哲理名言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仁。孟子孟子名句精选名句精选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幼。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此之谓大丈夫。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尽信书,则不如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