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技术规范标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docx
-
资源ID:18983691
资源大小:169.33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8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0(技术规范标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docx
2020(技术规范标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1总则1.0.1为适应公路建设和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提高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简称混凝土路面)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其施工质量,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采用滑模摊铺机、轨道摊铺机、三辊轴机组、小型机具施工的各级新建或改建公路混凝土路面工程,也适用于采用沥青摊铺机摊铺的碾压混凝土路面工程。1.0.3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应根据合同及设计文件、施工现场所处的气候、水文、地形等环境条件,选择知足质量指标要求、性能稳定的原材料,确定配合比、设备种类和施工工艺,进行具体的施工组织设计,建立完备的施工质量保障体系。1.0.4混凝土路面施工应积极采用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和新技术,不断提高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和施工技术水平。1.0.5混凝土路面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路面水泥混凝土知足路面摊铺工作性、弯拉强度、外表功能、耐久性及经济性等要求的水泥混凝土材料。2.0.2滑模铺筑采用滑模摊铺机铺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其特征是不架设边缘固定模板,能够一次完成布料摊铺、振捣密实、挤压成形、抹面修饰等混凝土路面摊铺功能。2.0.3轨道铺筑采用轨道摊铺机铺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2.0.4三辊轴机组铺筑采用振捣机、三辊轴整平机等机组铺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2.0.5小型机具铺筑采用固定模板,人工布料,手持振捣棒、振动板或振捣梁振实,棍杠、修整尺、抹刀整平的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2.0.6碾压混凝土路面铺筑采用特干硬性水泥混凝土拌合物,使用沥青摊铺机摊铺、压路机械碾压密实成形的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2.0.7真空脱水工艺混凝土路面摊铺后,随即便用真空泵及真空垫等专用吸水装置,将新铺筑路面混凝土中多余水分吸除的一种面层施工工艺。2.0.8工作性混凝土拌合物在浇筑、振捣、成形、抹平等经过中的可操作性。它是拌合物流动性、可塑性、稳定性和易密性的综合体现。2.0.9振动粘度系数在特定振动能量作用下,混凝土拌合物内部阻碍水泥、粗细集料、气泡等质点相对运动的摩阻能力。它反映了振捣时混凝土拌合物中气体上升排除、集料下沉稳固的难易程度,用于测定混凝土拌合物的振捣易密性。2.0.10碾压混凝土压实度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现场压实后的湿密度与配合比设计时标准压实(空隙率为4)下湿密度之比2.0.11改良VC值用于测定碾压混凝土拌合物稠度的一种改良的维勃工作度。2.0.12振捣棒的有效作用半径插入式振捣棒在混凝土拌合物中能振实该拌合物的作用距离。2.0.13构造深度使用拉毛、塑性刻槽或硬性刻槽等工艺制作的沟槽或纹理的平均深度。2.0.14基准水泥混凝土不掺掺合料或外加剂的水泥混凝土。在比照掺合料的使用效果时,为不掺掺合料但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在比拟外加剂的使用效果时,为无掺合料和外加剂、用基准水泥配制的混凝土。2.0.15粉煤灰超量取代法通过超量取代水泥使粉煤灰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在一样龄期时获得同等强度的掺配方法。2.0.16粉煤灰超量取代系数粉煤灰掺入量与其所取代水泥量的比值。2.0.17填缝料形状系数填缝料灌缝时的深度与宽度之比2.0.18前置钢筋支架法混凝土路面铺筑经过中,布料前在基层上预先安置胀缝或缩缝传力杆钢筋支架的一种施工方法。2.0.19传力杆插入装置滑模摊铺机配备的一种可自动插入缩缝传力杆的装置。2.0.20碱集料反响指混凝土中的碱和环境中可能渗入的碱与集料中的碱活性矿物成分在混凝土固化后缓慢发生导致混凝土毁坏的化学反响。2.0.21亚甲蓝MB值用于断定机制砂中粒径小于75m的颗粒主要是泥土还是石粉的指标。2.0.22砂浆磨光值经磨光后砂浆外表的摩擦系数。2.0.23填充体积率混凝土中粗集料的体积占有率。用1m3混凝土中粗集料用量除以其视密度计算。2.0.24轻物质表观密度小于2000kg/m3的物质。3原材料技术要求3.1水泥3.1.1特重、重交通路面宜采用旋窑道路硅酸盐水泥,可以采用旋窑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中、轻交通的路面可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低温天气施工或有快通要求的路段可采用R型水泥,此外宜采用普通型水泥。各交通等级路面水泥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应符合表3.1.1的规定。表3.1.1各交通等级路面水泥各龄期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级路面所使用水泥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路用品质要求应符合表3.1.2的规定。3.1.3选用水泥时,除知足表3.1.1、3.1.2的各项规定外,还应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根据其配制弯拉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优选适宜的水泥品种、强度等级。3.1.4采用机械化铺筑时,宜选用散装水泥。散装水泥的夏季出厂温度:南方不宜高于65,北方不宜高于55;混凝土搅拌时的水泥温度:南方不宜高于60,北方不宜高于50,且不宜低于10。3.1.5当贫混凝土和碾压混凝土用做基层时,可使用各种硅酸盐类水泥。不掺用粉煤灰时,宜使用强度等级32.5级下面的水泥。掺用粉煤灰时,只能使用道路水泥、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水泥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安宁性和凝结时间必须检验合格。3.2粉煤灰及其他掺合料混凝土路面在掺用粉煤灰时,应掺用质量指标符合表3.2.1规定的电收尘、级干排或磨细粉煤灰,不得使用级粉煤灰。贫混凝土、碾压混凝土基层或复合式路面下面层应掺用符合表3.2.1规定的级或级以上粉煤灰,不得使用等外粉煤灰。表3.2.1粉煤灰分级和质量指标混合砂浆的活性指数为掺粉煤灰的砂浆与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比的百分数,适用于所配制混凝土强度等级C40的混凝土;当配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C40时,混合砂浆的活性指数要求应知足28d括号中的数值。3.2.2粉煤灰宜采用散装灰,进货应有等级检验报告。应确切了解所用水泥中已经参加的掺合料种类和数量。3.2.3路面和桥面混凝土中可使用硅灰或磨细矿渣,使用前应经过试配检验,确保路面和桥面混凝土弯拉强度、工作性、抗磨性、抗冻性等技术指标合格。3.3粗集料3.3.1粗集料应使用质地坚硬、耐久、干净的碎石、碎卵石和卵石,并应符合表3.3.1的规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及有抗冻(盐)要求的三、四级公路混凝土路面使用的粗集料级别应不低于级,无抗(盐)冻要求的三、四级公路混凝土路面、碾压混凝土及贫混凝土基层可使用级粗集料。有抗(盐)冻要求时,级集料吸水率不应大于1.0;级集料吸水率不应大于2.0。表3.3.1碎石、碎卵石和卵石技术指标文档视界2020(技术规范标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2020(技术规范标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文档视界2020(技术规范标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2020(技术规范标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亚甲蓝试验MB试验方法见附录B。3.4.2细集料的级配要求应符合表3.4.2的规定,路面和桥面用天然砂宜为中砂,可以使用细度模数在2.03.5之间的砂。同一配合比用砂的细度模数变化范围不应超过0.3,否则,应分别堆放,并调整配合比中的砂率后使用。表3.4.2细集料级配范围砂浆磨光值,其值宜大于35,不宜使用抗磨性较差的泥岩、页岩、板岩等水成岩类母岩品种生产机制砂。配制机制砂混凝土应同时掺引气高效减水剂。3.4.4在河砂资源紧缺的沿海地区,二级及二级下面公路混凝土路面和基层可使用淡化海砂,缩缝设传力杆混凝土路面不宜使用淡化海砂;钢筋混凝土及钢纤维混凝土路面和桥面不得使用淡化海砂。淡化海砂除应符合表3.4.1和表3.4.2要求外,尚应符合下述规定:淡化海砂带入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含盐量不应大于1.0kg。淡化海砂中碎贝壳等甲壳类动物残留物含量不应大于1.0。与河砂比照试验,淡化海砂应对砂浆磨光值、混凝土凝结时间、耐磨性、弯拉强度等无不利影响。3.5水3.5.1饮用水可直接作为混凝土搅拌和养护用水。对水质有疑问时,应检验下列指标,文档视界2020(技术规范标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2020(技术规范标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注:除含气量外,表中数据为掺外加剂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差值或比值;凝结时间指标“表示提早,“+表示延缓。3.6.2引气剂应选用外表张力降低值大、水泥稀浆中起泡容量多而细密、泡沫稳定时间长、不溶残渣少的产品。有抗冰(盐)冻要求地区,各交通等级路面、桥面、路缘石、路肩及贫混凝土基层必须使用引气剂;无抗冰(盐)冻要求地区,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路面混凝土中应使用引气剂。3.6.3各交通等级路面、桥面混凝土宜选用减水率大、坍落度损失小、可调控凝结时间的复合型减水剂。高温施工宜使用引气缓凝(保塑)(高效)减水剂;低温施工宜使用引气早强(高效)减水剂。选定减水剂品种前,必须与所用的水泥进行适应性检验。3.6.4处在海水、海风、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环境的或冬季洒除冰盐的路面或桥面钢筋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中宜掺阻锈剂。3.7钢筋3.7.1各交通等级混凝土路面、桥面和搭板所用钢筋网、传力杆、拉杆等钢筋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技术要求。3.7.2各交通等级混凝土路面、桥面和搭板所用钢筋应顺直,不得有裂纹、断伤、刻痕、外表油污和锈蚀。传力杆钢筋加工应锯断,不得挤压切断;断口应垂直、光圆,用砂轮打磨掉毛刺,并加工成23mm圆倒角。3.8钢纤维3.8.1用于公路混凝土路面和桥面的钢纤维除应知足(混凝土用钢纤维)(YB/T151)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单丝钢纤维抗拉强度不宜小于600MPa。钢纤维长度应与混凝土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相匹配,最短长度宜大于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的1/3;最大长度宜大于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的2倍;钢纤维长度与标称值的偏差不应超过±10。3.8.2路面和桥面混凝土中,宜使用防锈蚀处理的钢纤维;宜使用有锚固端的钢纤维。不得使用外表磨损前后裸露尖端导致行车不安全的钢纤维;不宜使用搅拌易成团的钢纤维。3.9接缝材料3.9.1应选用能适应混凝土面板膨胀和收缩、施工时不变形、弹性复原率高、耐久性好的胀缝板。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宜采用塑胶、橡胶泡沫板或沥青纤维板;其他公路可采用各种胀缝板。其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9.1的规定。泡后木板厚度应为(2025)±1mm。3.9.2填缝材料应具有与混凝土板壁粘结牢固、回弹性好、不溶于水、不渗水,高温时不挤出、不流淌、抗嵌入能力强、耐老化龟裂,负温拉伸量大,低温时不脆裂、耐久性好等性能。填缝料有常温施工式和加热施工式两种,其技术指标应分别符合表3.9.2-1、表3.9.2-2的规定。常温施工式填缝料主要有聚(氨)酯、硅树脂类,氯丁橡胶、沥青橡胶类等。加热施工式填缝料主要有沥青马蹄脂类、聚氯乙烯胶泥类、改性沥青类等。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优先使用数脂类、橡胶类或改性沥青类填缝材料,并宜在填缝料中参加耐老化剂。注:低弹性型适宜在气候严寒、严寒地区使用;高弹性型适宜在炎热、暖和地区使用。表3.9.2-2加热施工式填缝料技术要求不吸水、耐酸碱腐蚀和高温不软化等性能。背衬垫条材料有聚氨酯、橡胶或微孔泡沫塑料等,其形状应为圆柱形,直径应比接缝宽度大25mm。3.10其他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