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教材笔记:按诊.docx

    • 资源ID:18987148       资源大小:21.73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1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1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教材笔记:按诊.docx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教材笔记:按诊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教材笔记:按诊第一节按诊的手法按诊的手法主要有触、摸、按、叩四法。1.触法:是以手指或手掌轻轻接触病人局部皮肤,以了解肌肤的凉热、润燥等情况。2.摸法:是以手指稍用力寻抚局部,探明有无疼痛以及肿物的形态、大小,以辨病位及虚实。3.按法:是以重手按压或推求局部,如胸腹、肿物部位,了解深部有无压痛或肿块,肿块的形态、大小、活动程度、性质等,辨脏腑虚实和邪气的痼结情况。4.叩法:是医生用手叩击病人身体某部来诊查疾病的方法。第二节按诊的内容1.按虚里:虚里位于4、5胁间,心尖波动处,为诸脉之所宗。按虚里可测宗气之强弱、疾病之虚实、预后之吉凶。尤以危急病寸口脉难凭时,诊虚里更有诊断价值。正常情况下,虚里搏动不显,仅按之应手,其搏动范围直径约22.5厘米,动而不紧,缓而不怠,动气聚而不散,节律明晰,是心气充盛,宗气积于胸中,为平人之象。虚里搏动微弱者为不及,是宗气内虚之征。若动而应衣为太过,是宗气外泄之象。按之弹手,洪大而搏,或绝而不应者,是心气衰绝之候。2.按胁部:按胁部主要是了解肝胆疾病。胁痛喜按,胁下按之空虚无力为肝虚。胁下肿块,刺痛拒按多为血瘀。右胁下肿块,按之外表凹凸不平,应注意排除肝癌;疟疾后左胁下可触及痞块,按之硬者为疟母。3.按脘部:按脘部主要是诊察胃腑病证。脘部痞满,按之较硬而疼痛者属实证,多因实邪聚结胃脘所致;按之濡软而无痛者属虚证,多因胃腑虚弱所致。4.按腹部:(1)辨鼓胀:腹部高度胀大,如鼓之状者,称为膨胀。鼓胀在鉴别为水鼓或气鼓时,临床上主要是通过按诊。详细方法是:两手分置于腹部两侧相对位置,一手轻轻叩拍腹壁,另一手则有波动感,按之如囊裹水者,为水鼓;一手轻轻叩拍腹壁,另一手无波动感,以手叩击如鼓之膨膨然者,为气鼓。肥胖之人,腹大如鼓,按之柔软,无脐突,无病症表现者,不属病态。(2)辨积聚:积聚是指腹内的包块。包块推之不移,痛有定处,称为积,也称症积,属血分病;若肿块可移,聚散不定者,为聚,也称瘕聚,病属气分。脉诊,是医生用手切按患者动脉,根据脉象来了解病情,辨别病证的诊察方法。脉学著作主要有:晋代王叔和著(脉经),确定了二十四脉,是最早的脉学专著。张景岳著(景岳全书),祥论脉神、正脉十六部、脉之常变、脉症从舍等。李时珍著(濒湖脉学),载二十六脉。李士材著(诊家正眼),增定二十八脉。第一节诊脉概述一、脉诊原理脉象是指脉动应指的形象。脉象的产生与心脏搏动、心气盛衰、脉道通利和气血盈亏直接有关。(一)心、脉是构成脉象的主要脏器心脏搏动是构成脉象的动力,脉象的至数与心的搏动频率、节律相应。脉为气血运行之通道,并有约束和推进血流的作用,直接影响脉象。(二)气学是构成脉象的物质基础血充盈于脉道,直接关系到脉象的大小;气是推动血液运行的动力,心的搏动也靠气的调节,因而,气与血是脉象构成的物质基础。(三)其他脏腑与脉象构成的关系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有助于血的运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统血而控制血液在脉中运行;肝藏血,贮血和调节血液,肝又能调畅气机;肾藏精,为元气之根,这些因素均与脉象的构成有关。一、诊脉部位(一)三部九候诊法(素问)三部九候诊法,又称遍诊法。分为上(头)、中(手)、下(足)三部,每部又分天、地、人三候,合称三部九候。(二)人迎寸口诊法人迎寸口诊法见于(内经),是通过诊人迎、寸口两部脉象并相互参照,进行分析的一种诊法。人迎主要反映体表的情况,寸口主要反映内脏的情况。(三)仲景三部诊法仲景三部诊法,指诊寸口脉候脏腑,诊趺阳脉候胃气,诊太溪脉候肾气的诊法。(四)寸口诊法1.寸口部位:是手腕部挠骨茎突内侧的一段动脉(挠动脉),又称气口、脉口。2.独取寸口脉诊病的原理:一是寸口位于手太阴肺经的原穴部位,是脉之大会,肺经起于中焦,能够反映胃气的强弱。二是肺朝百脉,脏腑气血变化能通过肺经反映于寸口。三是寸口处部位固定且诊脉方便。3.寸口分候脏腑:左寸候心,右寸候肺,左关候肝,右关候脾胃,左右尺候肾。三、诊脉方法(一)时间诊脉时间以清晨(平旦)未起床、未进食时最佳。由于该机会体气血安然平静,内外环境安宁,该时的脉象能比拟真实地反映生理病理情况。(二)体位诊脉时病人的正确体位是正坐、仰卧均可,心脏与寸口同水平,直腕、仰掌。 (三)指法1.选指:医生诊脉时选择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手指呈弓形,以指目取脉。2.布指:三指平齐,中指定关,食指定寸,无名指定尺,布指疏密适度3.运指:指切脉时运用指力的轻重、挪移及布指变化以体察脉象。常用的指法有:举法:手指用较轻的力取脉,称浮取。按法:手指用较重的力取脉,称沉取。寻法:手指由轻到重,由重到轻,左右推求,找寻最明显的脉动部位,调节适宜的指力以取脉。总按:三指同时用力诊脉,总体辨别脉象。单诊:用一指诊察寸关尺的某一部脉象。(四)平息平息,是指医生诊脉时呼吸安静冷静僻静、调匀,以便以息计算脉数。(五)五十动四、脉象要素脉象是手指感觉脉搏跳动的形象,该形象(脉象)可分解为脉位、至数、长度、宽度、力度、流利度、紧张度、均匀度8个方面,即8个脉象要素。(1)脉位:脉搏跳动显现部位的深浅,如浮、沉。(2)脉次:脉搏的至数和节律。如迟、数。如促、结、代。 (3)脉形:脉搏跳动的形态,如大小、软硬等。(4)脉势:指脉搏跳动的强弱、流利程度等。第二节正常脉象一、正常脉象的特点正常脉象特点:一息四五至,不浮不沉,不大不小,沉着和缓,流利有力,寸关尺三部均有脉,沉取不绝。可将这些特征概括为有胃、有神、有根。有胃:指脉象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不强不弱,来去沉着,节律一致。脉之胃气反映了脾胃功能的盛衰和营养状况。有神:指脉象应指柔和有力,脉律整洁。反映机体血气充盈,心神健旺。有根:指尺脉有力,沉取不绝。反映肾气充足。二、脉象的生理变异1.脉象受年龄、性别、形体、生活起居、精神情志、季节、气候、昼夜、地理环境的影响而出现生理变异。2.四季平脉春弦、夏钩(洪)、秋毛(浮)、冬石(沉)的生理变化特点。3.挠动解剖位置异常而出现的脉象变异。如斜飞脉,寸口不见脉搏,从尺部斜向手背。再如反关脉,脉象出现于寸口背侧。第三节病理脉象一、常见脉象(一)浮脉1.脉象特征: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有余,按之缺乏。2.临床意义:主表证。瘦人见浮脉、夏秋季节脉偏浮,不属病脉。3.相类脉(1)散脉脉象特征:浮大无根、节律不齐。临床意义:元气耗散,脏腑精气欲绝。(2)芤脉脉象特征:浮大中空,如按葱管。临床意义:多见于失血、伤阴。(3)革脉脉象特征:浮而博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临床意义:主亡血、失精、半产、漏下。(二)沉脉1.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举之缺乏,按之有余。2临床意义:主里证。此外肥胖者、冬季脉亦偏沉。此外,两手六部脉象能沉细,但无病候,为六阴脉,属正常脉象。3.相类脉(1)伏脉脉象待征:重按推筋着骨始得。临床意义:主邪闭、厥病和痛极。(2)牢脉脉象特征:沉而实大弦长。临床意义:阴寒内盛、疝气症瘕之实证。(三)迟脉1.脉象特征:脉动一息缺乏四至(一分钟不满60次)。2.临床意义:主寒证,亦见于邪热结聚之里实热证。3.相类脉缓脉脉象特征:缓脉的特征有二,一是脉来和缓、一息四至,属常脉。二是指脉势纵缓、缓怠无力,属病脉。临床意义:正常之缓脉,见于正常人,是脉有胃气的表现。病理之缓脉,主脾胃虚弱,也主湿病。(四)数脉1.脉象特征:脉来一息五至以上而不满七至(约每分钟脉跳90-130次)。2.临床意义:主热证、里虚证。此外,儿童脉较数,属正常脉。3.相类脉疾脉脉象特征:脉跳一息七八至(140-160)。临床意义:主阳极阴竭,元气欲脱。(五)虚脉1.脉象特征:举之无力,按之空豁,应指松软。是一切无力脉的总称。1.临床意义:主虚证。多为气血两虚。1.脉象特征:脉来充盛,举按皆有力。为一切有力脉的总称。2.临床意义:主实证。若两手六部脉均实大,而无病候,为六阳脉,此属正常脉。(七)洪脉1.脉象特征:浮大有力、来盛去衰,如波涛汹涌。2.临床意义:主阳明气分热盛。此外,正常人夏季脉较洪。3.相类脉(1)大脉脉象特征:脉体宽大,无汹涌之势。大脉的特征与洪脉类似,常洪大并称,但大脉无来盛去衰之感。临床意义:多见于健康人,或病进。(2)长脉脉象特征:脉动应指范围较长,两端超过寸、关、尺。临床意义:主阳证、实证、热证;亦见于正常人,示气血充盛。(八)细脉1.脉象特征:脉细如线、应指明显。2.临床意义:主气血两虚,亦主湿病。3.相类脉(1)濡脉脉象特征:浮而细软。临床意义:主虚、湿困。脉象特征:极软而沉细。临床意义:主阳气虚衰,或气血俱衰。(3)微脉脉象特征:极细极软、按之欲绝、若有若无。临床意义:主气血大虚,阳气衰微。(4)短脉脉象特征:脉动应指范围较短,缺乏本位,只出如今寸部或关部,尺脉常不显。临床意义:主气病,包括气郁、气虚。(九)滑脉1.脉象特征: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应指圆滑。2.临床意义:主痰饮、食滞、实热证;亦见于青年人及妇人妊娠。3.相类脉动脉脉象特征:滑数有力,搏动部位短小,脉形如豆,多见于关部。临床意义:主惊慌、疼痛。(十)涩脉1.脉象特征:往来晦涩不畅,脉力不匀,如轻刀刮竹。2.临床意义:主气滞血瘀、痰食内停、精伤血少。(十一)弦脉1.脉象特征:端直而长,如按琴弦。弦脉主要是脉紧张度增高,故应指挺直而劲急感。2.临床意义:主肝胆病、主痛、主痰饮。亦见于老年人,或春季。3.相类脉紧脉脉象特征:脉来绷急,如牵绳转索,按之左右弹指。临床意义:主实寒证、主痛、主宿食。(十二)结脉1.脉象特征:缓而时一止,止无定数。即脉率缓慢而有不规则的歇止。2.临床意义:主阴盛气结、寒痰血瘀。也见于气血虚弱。1.类似脉(1)促脉脉象特征:数而时一止,止无定数。脉率快或快慢不定而有不规则的歇止。临床意义:主阳盛实热、气血痰食停滞;亦见于脏气衰败。(2)代脉脉象特征:脉来时一止,止有定数,好久方还。即脉有规律的歇止,歇止的时间较长。临床意义:主脏气衰微、疼痛、惊慌、跌仆损伤二、脉象鉴别(一)比类脉

    注意事项

    本文(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教材笔记:按诊.docx)为本站会员(安***)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